筋针作用机制探析

筋针作用机制探析



刘农虞 2016-02-15

“筋针”作用机理探析[1]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
摘要: 为了探析“筋针”的作用机理,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分析,认为“筋针”诊治疾病主要集中于经筋病变所致的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经筋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与卫气密切相关,筋病乃卫气不足,邪气郁结卫气所致;。筋针以浮而浅刺、定向透刺、无感得气为特点;治疗筋病以宣导卫气、疏调经筋为取效关键,使卫充邪去,从而实现治疗筋病的目的。“筋针”对针刺的普及推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题词:筋针;针感;得气;经筋;卫气;作用机制;
An Explore and Analyse on the Mechanism of SinewAcupuncture
LIU Nong Yu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University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d an explore andanalyses on the mechanism of a novel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sinewacupuncture (SA, also called Jinzhen,筋针) by integra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literature and our clinical practice. The clinical indications of SA mainlyinclude sinew injury caused Bisyndrome and sinew injury related diseases (the secondary diseases on jointcapsule or orifices of organs). Sinew and channel (经筋) tissue are similar to the superficialand deep fascia. The pathogenesis of sinew and channel injury results from the deficiencyof Defense qi (卫气), followed by the invasion of wind, coldand damp pathogens in sinew tissue. Consequently, the disease occurs due to theDefense qi is blocked by the Evil qi. The manipulation of SA includesthe floating and superficial needling and/or oblique and transverse needling atpoints without requiring De qi (得气) sensation. SA treatment activates theblocked Defense qi and disperses the Evil qi in sinew and channels by whichit exerts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A will contribute tothe acupunctur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sinewacupuncture; needle sensation; De qi;sinew and channel; Defense qi;mechanism
近几十年来,针灸临床涌现出多种针刺疗法,从其针刺深度来看,主要有浅针刺类的腕踝针、浮针、腹针、皮内针、皮下针、筋针等,深针刺类的小针刀、刃针、长圆针、筋骨针等。其中筋针类浅刺针法,因其操作简便、取效迅速、经济安全而引起业界重视。筋针与其他浅刺类针法的共同特点是:操作层面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刺感应不强或无;或可长时间留针;其诊治疾病主要为筋病(类似于软组织损伤及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等)。
有关浅刺针法的作用机制,学者们进行了多学科、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其解释主要有:原林等[1]认为针刺通过机械刺激结缔组织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以起到对人体的功能调节(组织细胞的活性)和生命调节(组织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符仲华认为[2]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是液晶态,当浮针直接挤压、牵拉,特别是扫散运动时,可导致液晶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的改变,由于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离子通道,调动人体内的抗病机制,从而迅速化解病痛;薄智云[3]认为以神阙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作用,其可能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系统, 也可能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陈耀龙等[4]认为皮下针并没有给人体输送物质,整个过程中,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消耗,进针过程或运针过程中,操作者花了力气,体内增加了动能,由此激发了人体的信号系统,产生对细胞、组织的良性影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无参考文献,可删)

筋针疗法,属于经筋针法之一,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遵循《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5],以知为数[6],以痛为输”的治则,采用“以痛为输[7]”为主法,选取筋穴,应用筋针,浅刺皮下,无感得气[8--9],导气布津,舒畅经筋,取效快捷,适用于治疗经筋病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
笔者在“筋针”的研创过程中,重温《内经》以降的有关理论,结合临床观察[10--12],试从经筋与卫气[13]的角度探讨“筋针”的作用机理,与同道商榷。

1 皮下浅深筋膜类似经筋

数字人技术提供了一个从整体的高度研究人体经络的手段。原林等[1]利用数字人技术在人体结缔组织聚集处进行标记和三维重建,发现与传统的经络和穴位的描述密切吻合,如将所有的结缔组织全部标记,就会呈现一个完整的遍布全身的支架结构,该结构经过在尸体标本上验证,发现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相关。结缔组织在解剖学中称为筋膜。关于筋膜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筋膜包括浅筋膜与深筋膜。浅筋膜位于皮下,富含脂肪组织,故称为疏松结缔组织,其包被全身各处;深筋膜内含脂肪组织少,故称为致密结缔组织,其位于浅筋膜深层,包被体壁、四肢肌肉、血管及神经等。而广义筋膜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包含固有结缔组织与特殊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特殊结缔组织包括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及淋巴等。“筋针”涉及的皮下组织,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构成。脂肪组织充填于网状结构的疏松结缔组织之中,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皮下,将皮肤与深层致密结缔组织连接起来,使皮肤既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又不脱离机体,同时浅深筋膜互相联系,协同作用。古代十二经筋的分布与浅深筋膜的分布极为相似,位于皮下,联系皮肉骨脉,主束骨而利机关;深入体腔九窍,维系稳定内脏、五官。

2 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

十二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的分布情况在体表基本与经脉分布大体相近,入体腔形成网状筋膜而维系稳定内脏。在四肢,三阳筋分布于外侧,三阴筋分布于内侧;在躯干,三阳筋相对分布于体表,最后结聚于头面,三阴筋相对分布于体内,最终布散于胸腹。在体表大体伴随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于皮下,结聚于周身关节与九窍(足太阳、阳明结于鼻;足三阳与手太阳、少阳属目;手足少阳与足阳明、手太阳循结于耳;与口齿相关的经筋有足阳明与手太阳、少阳;足三阴与足阳明结聚阴器)。深入体腔,足太阴与足阳明布散腹胸,并与足少阳布散胁肋;手三阴布散胸胁,手少阴与足太阴结系于脐;足少阴与足太阳内外沿脊柱上行经项结于枕,其中足少阳结尻(骶椎)、足阳明属脊(胸椎)、足太阴着脊(胸椎),手阳明挟脊(颈、上胸椎)。可见经筋主要分布于筋肉关节之处,与头面五官相连,入体腔布散胸胁、腹膜,贯通脊柱,与内脏无直接联系。而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篇》)的输布与经筋分布极为相似,故类似皮下浅深筋膜的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有赖卫气的温养,正如《灵枢·本藏》所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而发挥“柔则养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

3 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

《灵枢•经筋》记载的全部病候共115个,其中感觉异常病候为73个,运动障碍23个,其它脏器病候19个。其中以感觉异常为主,占63.5%,尤以痛、转筋、支为主要病候,对痛的描述也最为详尽,①疼痛的性质:如痛、引痛、扭痛、转筋痛;②疼痛部位明确:如跟、内踝等;③有5条筋以“当所过者痛”描述(手太阳、太阴、阳明、少阴筋与足少阴筋)。而浅针刺类“皮下针”,其诊治疾病主要集中于软组织损伤及部分神经系统疾病,与《灵枢•经筋》记载的“其病”之症候极为相似,故属中医筋病范畴。
有关经筋病的病变机理《内经》中有所阐述,如《素问•疟论篇》曰:“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又《灵枢•岁露论》进一步解释:“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即当卫气不足,腠理开发,邪气乘机侵袭,邪气入则病。因风邪侵袭人体游走不定,只要卫气与之相应,腠理开发,邪气得以凑合,就能致病,其“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之处即病变所在,“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再如《灵枢•卫气失常》道:“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杨上善解释道:“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太素•经筋》)。可见,筋痹病机是:卫气不足(充),腠理空虚,风邪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为病。因风邪善行速变,侵袭人体没有常处,只要卫气与之相应,邪气得以入腠袭筋,就能致病,加之经筋“中无有孔”,不能传输病邪,故其病变部位就是邪气入侵,“风气留其处”,即入腠袭筋之处,故经筋病位局限、病情浅轻、不易传变。故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

4 无感得气是卫气的表现形式

  得气是针灸学中的专有名词,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针刺感应是医者通过针刺至穴,患者穴区出现酸麻胀重等的感觉为感,这种感觉通过针具又回馈到医者手下出现沉重紧涩的反应为应,可见感应来自医患双方。而且强调得气在针刺中的重要性。如《标幽赋》云: “ 气速至而效速, 气迟至而不治”;《针灸大成》亦云: “ 针若得气速,则病亦痊而效亦速也, 针若得气迟, 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这都说明针刺必须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浅针刺类的“皮下针”不强调针刺感应,甚至追求无感应,在临床也能取得治疗效果,对某类疾病甚至比一般针刺取效更快。为此,田道正先生提出隐性针感的概念,认为患者针刺后没有感觉到酸、麻、胀、重等主观针感,主要是由于刺激量、患者的体质及其他因素使患者的大脑皮貭没有达到感觉的阈值,即“阈下刺激”。
  笔者认为“筋针”与“浮针”“腕踝针”“皮内针” “腹针”等浅刺针法,其操作时均无要求患者酸麻胀重及医者手下沉重紧涩感,可见其与患者体质等因素无关,而与针刺组织相关,如肌肉有酸胀感;腱膜有沉重感,神经有麻电感,血管有疼痛感等。“筋针”等浅刺针法主要操作层面均在皮下,皮下为经筋分布、卫气密布之处,皮下平刺可最佳地激发“行于脉外”的卫气,由于卫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素问•痹论篇》),加之“筋针”平刺,刺激量较弱,故与针刺经穴激发“行于脉中”的营气的得气形式不同,故刺激皮下则为无感[8]。“筋针”操作时有时也会出现刺痛或出血等,这是因为皮下组织除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外,还有小血管、小淋巴管、毛囊根、腺体、细小神经分支等。真皮层中富含神经末梢,而皮下神经末梢极少,故“筋针”类浅刺针法一般无感觉,但进针或平刺行针时偶有疼痛,是穿过真皮或刺及附有神经末梢的皮下小血管、小淋巴管的缘故。正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故“筋针”强调无感得气,疼痛则表示针刺太深,中肉节的缘故,要加以纠正,避免影响疗效。可见无感得气是卫气的表现形式,更是“筋针”治疗经筋病的关键。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各类传入神经纤维具有不同的兴奋阈值,Ⅰ(Aα)为肌梭和腱器官的传入纤维;Ⅱ (A )为皮肤的机械感受器(触、压、震动)传入纤维;Ⅲ(A )为皮肤、痛觉和肌肉深部压觉的传入神经纤维;Ⅳ(C)为无髓痛觉纤维及温度、机械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筋针”可能跟兴奋阈值低的Ⅰ类神经传入纤维有关。与常规针刺经穴刺入肌层,兴奋阈值高的Ⅲ(A )、Ⅳ(C)传入神经纤维有所不同。
常规针刺有时也会出现无感,除体质虚弱者以外,当然也会激发卫气,但临床疗效较弱或无。究其原因,与“筋针”的区别是,刺激点以经穴为主而非“以痛为输”的筋穴,针芒方向强调与穴位有关而非与病位有关,治疗的适应证是经络病、脏腑病而非经筋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加之激发经气以营气为主而非卫气。营卫之气虽同源,但分布不同而功能有别。营卫之气,脉之内外相互影响,由卫气影响营气,而非直接激发营气,故其疗效较有感得气者弱,取效较慢。

5 宣导卫气,疏调经筋是取效的关键

经筋病的病机是:卫气不充,腠理空虚,风邪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为病,即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卫气与邪气结聚于筋,表现为筋结与疼痛等。在卫邪相争的情况下,卫气盛则驱邪于外则病愈,邪气强则进,经孙络、络脉、经脉,进而影响脏腑,正如《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然卫气“慓疾滑利”,喜布散而恶结聚,今与邪气相结则病。卫气不足,有2种含义,一是指正气不足而致;二是指皮下局部卫气不充,是因卫气被邪气所困,不能布散所致。经筋病大多是因为后者而导致,卫邪相结,不得布散所致,故宣导卫气,疏调经筋,是治疗经筋病的关键。而筋针,作用于皮下,横向浅刺,宣导卫气,疏调经筋,卫气得充则邪气自出,结聚消散则结解痛止。
筋针作用于皮下,而经筋病主要是卫气与邪气相结于皮下经筋,经筋病属浮浅之疾,故宜浅刺不宜深刺,正如《灵枢・小针解》曰:“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其操作强调精神专注,寻求无感得气,方能获得“气至乃休”之效,如《灵枢・终始》述:“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加之经筋病位局限、病情浅轻、不易传变,故只要辨证正确,取穴精当,施术得法,均能收到“以知为数”的治疗效果。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剌之道毕矣。”

6 小结

经筋主要是指位于皮下的筋膜、肌腱、韧带、神经等,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而皮下为卫气布散之处。卫气“柔则养筋”与充养皮肤,发挥协调运动与卫外的功能。一旦卫气不充,腠理空虚,风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所以治疗筋病,宣导卫气,舒调经筋是治疗关键。而“筋针”的浮而浅刺、定向透刺、无感得气,达到了宣导卫气,舒调经筋的作用,从而实现“以知为数”、“气至乃休”的治疗效果。可见,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筋针是通过皮下定向浅刺,宣导卫气,疏调经筋,而达到治疗筋病之目的。
由此可见,“筋针疗法”是舒筋针法与经筋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她源自《灵枢・经筋》,经多位学者的临床验证[14--22],揭示了经筋实质,厘清了经筋与经脉的关系,其理论得到了继承并发扬光大。提倡建立具有针灸自身特点的辨证思维方法,针灸辨病,首要分清筋病、脉病,次辨病位皮肉筋骨脉,分而刺之,倡导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痹思维模式,阐明了“无感浅刺”、“动刺速效”针法的作用机制,进而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治经筋病症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原林等.筋膜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7-8
[2]符仲华.浮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1:104
[3]薄智云.神阙布气说与腹针的关系[J]北京中医杂志1993,[4]13-14
[4]陈耀龙等.皮下针的作用规律及取效机理[J]新中医2012,44(3)108-109
[5]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6]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7]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 2014,30(2):55-57
[8]刘农虞.“得气”与“气至” [J].中国针灸, 2014,34(8)828-830
[9]赵京生. “针游于巷”正义[J].四川中医,1990,(4):3-4
[10]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15,35(9):??
[11]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治疗112例软组织损伤的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4):65-68
[12]刘农虞.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床体会[J].香港中医杂志.2015,10(1):62-64
[13]刘农虞.“经筋”与“卫气” [J].中国针灸, 2015,35(2) :185-188
[14]孙瑞台.皮内针治疗落枕64例[J].中国针灸,1998(9):573
[15]Shinohara S .皮内针对运动时疼痛患者的即刻效果[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1):60
[16]何玲.论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38-39
[17]陈俊鸿、郭佳土.皮下针821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1984(1):28-29
[18]郭佳土、陈俊鸿.皮下针治疗扭伤282例[J].江苏中医杂志,1984,43(1):43
[19]于凌云.用皮内针埋于疼痛部之经穴上的效果观察初步报告[J].江苏中医杂志,1958(7),31-32
[20]张学文.皮下横刺法治疗急性痛症63例[J].中国针灸,1996(2):20
[21]郑秀芹、方芳.皮下针治疗急性痛症46例[J].中国针灸,1998(8)464
[22]黄宇民.皮下针治疗膝关节痛[J].中国针灸,2003,23(6):347

作者:刘农虞(1958-),男,教学顾问、硕士课程学术主任。

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痛症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