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脉系统”假说

筋脉系统”假说

刘农虞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摘要:经络系统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以往的经络分类法,强调经脉、络脉在经络系统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筋的临床价值。为此重温《内经》,对比《灵枢经脉》、《灵枢经筋》经文,认识到以是否具有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等特性而分类,较能反映《内经》愿意,为此提出筋脉系统假说。

 

关键词:经络系统、筋脉系统、经络学说、经脉、经筋

A hypothesis of sinew-meridian system

Nong-Yu LIU

 

The Second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Th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ystem is one of the basis of the acupuncture doctrine.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the meridian vessel and collateral vessel was the major components. However, the sinew-meridian was not studied. By studying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particularly comparing the two chapters of meridian and sinew-meridian in Miraculous Pivot, we found that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ystem could be classified by the property of transporting qi and blood or evil-qi. Hereby, we hypothesized the sine-meridian system.

 

 

 

Keywords: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ystem, sinew-meridian system,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tudy, meridian, sinew-meridian.

 

 

经络学说是古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无数的浮络、孙络等。它们在生理上网络全身、沟通内外,将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凭此通道输送气血、营养全身;传递信息,协调阴阳,使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具有传注病邪、反映病候,从而指导临床辨证归经,协助诊断,进而传递感应,防治疾病。其实上述主要指的是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的作用,而经筋与皮部、经别均不具备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的特性。故《针灸学》中“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积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的定义是不够完整与全面的,有必要重新认识、研究经筋。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间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学说,是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疗疾病的理论依据。与脏腑学说、阴阳学说等组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而经络理论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之《灵枢》分立经筋、经脉两篇,均以循行、主病、治则等方面的写作格式描述,体现了“经筋”、“经脉”的独立学术地位,为此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发挥。明•张介宾曰:“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依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明确提出了经筋与经脉的不同。为此, 其理论内容应分为二部分,即具备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的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等脉道系统与不具备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的经筋、皮部、经别系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赵京生教授在《针灸经典理论阐述》中指出[1]“经筋与经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筋是对筋的认识,而非对脉的认识,形成二者概念的基础不同,因而在功能上与经脉也几乎完全不同。《灵枢•经脉》说“脉为营,筋为刚”道出了二者的根本区别,作为一种医学理论,经脉理论主要体现为行血气的功能意义,经筋理论则主要说明机体的部分组织构成。可以说,经筋是在经脉形式的启发下,对机体组织构成中的部分结构的一种认识与表达方式”。正如《类经•经络类》曰:“十二经脉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荣行表里,故出入脏府,以此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所盛大之处,是惟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爪甲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膝关,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次人身经筋之大略也。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亦犹经之有络,纲之有纪,故手足项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坚大,而胸腹头面支别横络之筋皆柔细也。但手足十二之筋又各有不同者,如手足三阳行于外,其筋多刚,手足三阴行于内,其筋多柔;而足三阴、阳明之筋皆聚于阴器,故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此又筋之大会也。然一身之筋,又皆肝之所生,故惟足厥阴之筋络诸筋,而肝曰罢极之本,此经脉经筋之所以异也。”

经筋与经脉是两类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网络系统,表现在生理、病理、诊断、针灸治疗等方面。为此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研究室主任薛立功教授在《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中明确指出[2],“尽管经筋与经脉在生理、病理、功能、分布等方面有着有机的联系,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各有独自的物质基础和生理、病理规律,将两者混为一谈是不利于经筋和经脉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的”。

为了进一步分析经筋与经脉的之间的内在关系,根据《灵枢•经脉》《灵枢•经筋》的内容,将二者之间的差异整理如下:

《灵枢》经筋与经脉的关系

灵枢经筋 灵枢经脉
起始 足太阳之筋(下焦) 手太阴肺经(中焦)
记载次序 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阴-手心主-

手少阴之筋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心主-手少阳-足少阳-

足厥阴之脉

循行分布 向心循行,带状分布

起于四末,终于头身。

逆顺往来,线性循行

起止于四末或头身。

循行特点 数筋并发,“结、合”联络 单经独行,循环流注
互相关系 手足阴阳部位关系 阴阳表里内外关系
与内脏关系 深入体腔,维护内脏 进入体腔,属络脏腑
命名 手足、阴阳之筋 脏腑、手足、阴阳之脉
特点 筋中无孔 有孔脉道
作用 分布联络、协调运动 输送气血、传递信息
病性 寒热 虚实
病候 其病(单纯、轻浅) 是动病、所生病(复杂、深重)
取穴 以痛为输 以经取之(经穴)
刺法 燔针劫刺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指标 以知为数 脉动变化(人迎脉、寸口脉)

1经筋始发于足太阳之筋。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始于肺手太阴之脉,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则始于足太阳之筋。经脉体现了“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篇》),故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灵枢•经脉》) ,强调“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经水》)“脉为营”(《灵枢•经脉》)的气血循行流注的生理特性。而经筋体现了“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灵枢•集注•卷二》解释道:“太阳之气,生于膀胱水中,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故主筋所生之病”。说明太阳经为诸阳主气,为阳气最充足的经脉。而经筋有赖阳气温煦,“柔则养筋”,足太阳经是阳气最盛之经,足太阳经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经筋,故“是主筋所生病者”。而足太阳之筋伴随同名足太阳经脉循行,上下分布最广、结聚关节最多,故经筋起始于足太阳之筋,体现经筋与阳气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经脉与阴血关系密切,体现“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的生理特性,而经筋与阳气关系紧密,体现“阳气者……柔则养筋”的生理功能。

2经筋向心循行,带状分布,起于四末,终于头身。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逆顺往来,线性循行,起于四末或头身,终于头身与四末。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则向心循行,带状分布,起于四末,终于头身。前者强调经脉的线性循环脉络的特性,方能实现具有输送气血,营养周身、传递信息,协调阴阳的作用;后者突出经筋的带状分布联络的特点,方能发挥肢体联动、阴阳协调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故经脉体现线性脉络的循环流通作用,而经筋突出带状筋膜分布的联动功能。

 

3经筋始于四末,数筋并发,“结、合”交叉联络。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始于肺手太阴之脉,依次为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心主、手少阳、足少阳至足厥阴之脉,且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由头下足,足之三阴由足上腹,依次相传,流注循环。 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始于足太阳之筋,依次为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阴-手心主-手少阴之筋,即足、手三阳、三阴并行向上分布,且手足三阴三阳在分组结合中,手足三阳筋分布于躯干背部与四肢外侧,多与肢体的伸展活动相关;手足三阴筋分布于躯干腹部与四肢内侧,多与肢体的曲收活动有关,这在经筋生理、病候中分辨阴阳经筋病变时,显得十分重要。

经筋与经筋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非如经脉那样有表里经、同名经的循行传注,而主要是通过“结、合”的方式进行联系。如足之三阳之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聚于頄(面部);足之三阴之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聚于阴器(腹部);手之三阳之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聚于角(头部);手之三阴之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聚于贲(胸部);并在经筋所过之关节部位结聚(见表2)。正如张介宾所言:“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加之三合的联系,即足少阴之筋与足太阳之筋合;足阳明之筋,合少阳、合于太阳;手少阳之筋合手太阳。以及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络诸筋等(见表3)的“结”“合”联系。前者手足阴阳表里经脉相贯循环流注,在表联络五体(皮肉筋骨脉)、五官(眼鼻耳口舌),在内进入体腔属络脏腑,组成运送气血的营养循环通道。而经筋“中无有孔”(《 黄帝内经•太素》),无传输气血之营养功能。明•张介宾解释道:“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 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强调经筋的分布结聚筋骨关节的网络联系而发挥快速联动的生理功能,由此决定了其在病理上具有疼痛、活动障碍的独特表现。

经脉左右交叉体现在手阳明大肠经的“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发挥其左右沟通输送气血的作用;而经筋同样也有交叉经筋,如“手阳明之筋……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与“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其病……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下上各有1条手足阳筋交叉左右,沟通左右经筋卫气,更好的发挥经筋的整体协调能力。故对于一些特殊的经筋病症(部分神经系统的疾病),可考虑左右交叉选取筋穴治疗,头针的交叉取穴其理于此。

经筋、经脉,分别体现了《内经》“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灵枢•终始》)的思想,经筋在表为阳,经脉位里为阴,经筋受气而动,经脉受血而营。故经脉贯通上下,出入内外,属络脏腑,依次相传,流注循环,方能发挥输注营血,营养周身,传递信息,平衡脏腑,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而经筋要实现“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有赖于刚悍之阳气,故经筋禀受阳气于四末,数筋并发、向心速行,布散阳气,柔则养筋,三阳三阴经筋联动,阴阳内外左右交叉整体协调,方能适应人体坐立、行跑、奔跳等静动瞬变的复杂运动。

4经筋深入体腔,维稳内脏。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均深入体内属络脏腑,其中阴脉属脏络腑,阳脉属腑络脏,分别是肺手太阴之脉属肺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小肠手太阳之脉属小肠络心;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属三焦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这样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故有脏腑病变,并通过五脏与五体、五官的经脉联系而影响五官九窍与五体。

而手足三阴之筋深入体腔,布散胸腹。具体为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足少阴之筋,“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 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络诸筋”; 手太阴之筋,“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手心主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手少阴之筋,“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经筋通过在体腔内的结聚散着于脐、肋、胸中、脊内挟膂、胸里、贲、季胁等 ,将内脏如吊床似的相对固定于相应的胸腹体腔之中,维护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一旦经筋发生疾病,其维稳功能失常则可引起相应的筋性腔病(脏腑失稳,气机失常所致的病症),如“足太阳之筋……脊反折”;“足少阳之筋……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足阳明之筋……贵疝,腹筋急,引缺盆”;“足太阴之筋……其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足少阴之筋……其病……主痫瘛及痉”;“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手太阴之筋……其病……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手心主之筋……其病……前及胸痛,息贲”;“手少阴之筋……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等。故临床对脏腑病症,当分辨筋性腔病与脉性脏病,还是脏腑疾病,分而治之。

5经筋布散头面,润运九窍。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其中手足阳经上达头面,将脏腑化生的气血上输头面,营养九窍而发挥嗅视听味觉等功能。如脏腑有病,气血化生不足则九窍失养而失聪耳鸣、视物模糊、失嗅、失语舌卷、味觉异常等。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其中手足三阳之筋主要分布于体表,结聚于角(头部)、頄(面部),布散五官,润运七窍。具体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顺”;“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足阳明之筋……聚于阴器……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手阳明之筋……其支者,上颊,结于顺(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即:布散于目(眼)的有: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网;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网;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手太阳、手少阳筋属目外眦。

布散于的有:足太阳之筋结于鼻;足阳明之筋结于鼻。

布散于的有:足少阳之筋循耳后;手少阳之筋循耳前;足阳明之筋结于耳前;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入耳中、出耳上。

布散于口齿舌的有: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手少阳之筋系舌本,上曲牙。

布散于阴器的还有:足三阴筋与足阳明筋分布于前阴,结聚阴器,主司生育。具体为“足太阴之筋……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足阳明之筋……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

一旦经筋发生疾病,筋挛筋纵,牵扯五官,九窍失运而引起相应的筋性窍病。如“足少阳之筋,其病右目不开”;“足阳明之筋,其病疝、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手太阳之筋,其病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目瞑良久乃得视”;“手少阳之筋,其病舌卷”;“足太阴之筋……其病……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足厥阴之筋……其病……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等。

6经筋命名: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名称,以脏腑、手足、阴阳命名,如肺手太阴之脉等。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名称,以手足、阴阳命名,如足太阳之筋。二者异同是,筋或脉均是纵行分布于躯干四肢故同称为“经”;根据分布于手足内外而分别称为手足阴阳,如分布于上肢的为手经,下肢的足经,四肢内侧的为阴经,外侧的为阳经。这是筋、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十二经筋以命名,而十二经脉以命名,并用相联属的脏腑名称为首命名,如肺手太阴之脉等。筋与脉是不同的含义:筋强调的是分布联络,具有刚强活力之性,即“筋为刚”, 均起始于四肢末端,强调“阳受气于四末”(《灵枢•终始》)与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思想;而脉强调的是输送,具有营养周身、传递信息之能,即“脉为营”。脏腑名称为首命名,是强调经脉与内在脏腑的密切关系,即阴阳表里脏腑属络关系,体现了“阴受气于五脏”(《灵枢•终始》)及内外相通、脏腑关联的整体观念。“脉”有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等;而“筋”也分大筋、小筋、筋膜三部分。杨上善曰:“脉有经脉,络脉,筋有大筋、小筋、筋膜”。这种分类方法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脉”如湖泊、江河、沟渠般实现输送气血、传递信息。而“筋”有刚柔大小,刚筋坚大,柔筋细韧。故张介宾曰:“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故手足项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坚大,而胸腹头面支别横络之筋皆柔细也”;大筋多主司运动,小筋维络肢体骨架,筋膜则包绕肌束、韧带及深入胸腹腔窍之中。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共同实现“主束骨而利机关”、维稳内脏,润运九窍的功能。

7病因

《灵枢•经筋》经文最后描述的经筋病候特征:“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再结合相关条文,如“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手太阳之筋……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认为经筋病主要与寒热有关,从而提出了“治在燔针劫刺”、“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弛)纵不收,无用燔针”等治筋之法。而《灵枢•经脉》每条经脉最后均有“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另还有3条经脉,如手太阴、手阳明和足阳明经脉的“所生”病候,更分为“气有余”与“气不足”两类。可见《灵枢•经脉》强调脉病主要与虚实相关。故治疗脉病强调补泻,提出了多种单式补泻的方法,后世医家更创立了各式复式补泻,甚至根据“天人相应”理论发明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时间针法。

8病候:

《灵枢•经筋》以“其病”引出病候,沿用了《足臂》的记载体例,而《灵枢•经脉》以“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分述病候。有关“是动病……所生病”历代医家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是动病为气病,所生病为血病;是动病为经脉病,所生病为脏腑病;是动病为病候,所生病为经穴主治等,赵京生通过对《足臂》、《阴阳》与《灵枢•经脉》的有关病候对比分析,认为《灵枢•经脉》继承《阴阳》记载病候的体例,亦将经脉病候分别“是动病……所生(产)病”两部分,是动病基本与《阴阳》相同,仅增加了15个病候,而所生病部分,明显地将《足臂》病候和《阴阳》病候加以综合,增加了52个病候(《针灸经典理论阐释》)。就二者的记载体例由于病候数量而言,《灵枢•经筋》病候简单而数量较少(仅89个病候)。就病候分类而言,《灵枢•经脉》分为气血、经脉、脏腑、虚实等,而《灵枢•经筋》仅分为一般筋病(筋性痹症)与特殊筋病(筋性腔病、筋性窍病)两类。

《灵枢•经筋》经文最后描述的经筋病候特征:“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结合“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等有关经文,经筋病候一般主要为躯体和四肢筋肉病变,类似于运动、神经系统疾病与类似于五官九窍、脏腑病的病症,为了将其与一般脏腑、五官九窍病加以区别,在此特命名为筋性窍病与筋性腔病。部分经筋病还出现影响肢体活动的运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病症,如足阳明之筋……卒口僻(类似于周围性面瘫);“足少阳之筋……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类似于脑血管意外所致中风偏瘫);“足少阴之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类似于脑神经病变)等,统称为经筋痹症。还有涉及耳鸣、目瞑、舌卷、阴器病等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的筋性窍病与类似脏腑病的症候,如息贲、伏梁、吐血等的筋性腔病。这些类似脏腑病症是由于经筋深入体腔,筋病而经筋急挛纵驰,影响脏腑气机所致的病变,即“筋性腔病”,其病变根本在于经筋,这与十二经脉病候涉及经脉与脏腑组织器官病症有所不同,故命之。

总之,筋病与脉病之病因,筋病强调寒热而脉病强调虚实;病位,筋病多在表浅而脉病多位深里;病情,筋病轻而脉病重;病候,经筋偏重于肢体病症而经脉侧重于脏器疾病;症状描述,筋病详肢体病症略腔窍病而脉病详脏器病略肢体病症;主病,筋病为十二筋痹而脉病涉及气血津液筋骨脉、五脏虚实等;疗效预后,筋病易治预后较好脉病难疗预后较差。

经筋与经脉病候分析

  经筋病候 经脉病候
病位 躯干肢体 脏腑五官九窍
症候 其病 是动病、所生病
  所过者支、痛、转筋 经脉、脏腑、五官病候
疼痛性质 引痛、掣痛、扭痛、 肿痛,热痛,寒痛,痛如拔、折、裂
运动障碍 反折、不举、转动、屈伸、俯仰、缩挺、不用 不用
脏器窍病 筋性窍病(耳鸣、目瞑、舌卷、阴器病)及筋性腔病(伏梁、息贲、吐血等) 五官九窍、脏腑病等
病因 寒热 气有余、气不足
主病 筋性痹病、筋性腔窍疾病 气血津液、筋骨脉、五脏病
病位 浅表 深里
病情
疗效 取效快、易疗 见效慢、难治
预后 较好 较差

 

9传递信息,指导诊治

在生理情况下,分布于人体内外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能否协调统一,平衡阴阳,有赖于经络系统的信息传递,如脏腑之间、五脏五官五体间等。而人体运动、肢体协调、内脏稳固,则有赖于经筋系统的信息分享,内外协调,缓急阴阳。在病理情况下,经脉可作为传递病邪的途径,可出现由表入里、经病及脏、脏腑同病等多种复杂病情;而经筋“中无有孔”(《 黄帝内经•太素》),不能传递病邪,但由于经筋带状分布、“结、合”交叉相联,故临床筋病常表现为经筋上下跨“结”之“ 支痛转筋”,一般涉及病位较局限,继则也可影响同部阳或阴筋,久之则阴病及阳、阳病及阴,而阴阳经筋同病,或交叉影响“维筋相交”。脉病由于涉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五脏六腑,故辨证较难,取穴讲究配伍,针法强调有感得气与补泻(单式、复式手法),见效较慢(痛不随针,病必半衰);而筋病,因其病位较浅,病情单纯,故较易诊断,取穴简便(以痛为输),针法简单(燔针劫刺),取效快捷(以知为数)。

经脉与经筋,犹如营气与卫气,可分而不可离。经脉受营血而养,经筋得卫津而用。虽津血同源,营卫同气,但布散不同,功能有别。营气循行经脉,营血受阻则脉病;卫气布散经筋,卫津郁滞则筋病,临床当分而治之。脉病调经,调经针法重视有感得气,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3],即经脉为病,主分虚实。淫邪痰瘀,阻滞经脉为实,营血不足,经脉失养为虚;临证当确定病脉,循经取穴;分清虚实,有感得气,施针补泻;而筋病舒筋,舒筋刺法追求无感得气[4],强调“燔针劫刺[5],以知为数[6],以痛为输”。即经筋为病,邪郁卫气,气不布津所致筋急、筋纵的病理变化[7],表现为筋痹与窍腔之疾。筋中无孔,不能传输病邪,邪侵袭筋,气津结聚之处即为病痛所在,故以“以痛为输”[8]为主要取穴原则,气郁筋挛为主要病理改变,故疏导卫气[9],即可舒筋解挛,速治筋病。所以,临证当分清筋病还是脉病,辨病施治,筋病舒筋,脉病调经,方能有的放矢,增进疗效。

参考文献:

[1]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76-77

[2]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2-3

[3]赵京生,史欣德. 《灵枢・经脉》针灸治则治法探析[J].中医杂志,1990,527 (9):15-17

[4]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 2014,34(8),828-830

[5]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6]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7]刘金洪, 方剑乔. 十二经筋探讨. 中国针灸, 1998, ( 5) : 281-284.

[8]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 2014,30(2):55-57

[9]刘农虞. 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2):185-188

 

作者:  (1958-),男,教授。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痛证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