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针疗法”普及班-深圳首期-刘农虞:陈小砖

“筋针疗法”普及班(深圳首期)通知

“筋针疗法”是刘农虞教授在《内经》有关经筋理论研习感悟中,经40年的针灸临床工作实践逐步提炼而发现的一种独特的经典针法,它是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无痛进针,无感得气,从而速治经筋病的一种独特经典针刺方法 。筋针最具特点的是:患者几乎无痛,操作简便实用,当下见效验效。筋针疗法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备案项目(BZ20231021002)。现为推动大湾区中医医疗建设,推广“筋针疗法“在示范区先行”,我们决定于2023年6月3日、4日举办“筋针疗法”普及班(深圳首期),具体如下:

师资简介:刘农虞团队

刘农虞,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曾任香港大学中医副教授、教学顾问。

陈小砖,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深圳市优秀中医、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主任、深圳市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适用学习对象:

医疗机构的针灸科、推拿科、软伤科、骨伤科、筋伤科、疼痛科、康复科等有志之士及社会各界中医从业者、中医爱好者。

课程安排: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月3日 9:00-12:00 筋针疗法概说

14:00-17:30 筋针实用技巧与实操

6月4日 9:00-12:00 筋针临床应用与实操

14:00-17:30 筋针与筋伤手法结合治疗软组织疾患临床应用与实操 陈小砖

刘农虞教授简介

刘农虞: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曾任香港大学中医副教授、教学顾问(硕士课程学术主任),兼任国际筋针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世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0年。研发“ 筋针疗法”、整合“经络整脊疗法”。在国家、省级中医针灸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本)论著。筋针疗法曾在北京、香港、广东(深圳)、江苏、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浙江、辽宁、海南、贵州、澳门、台湾等地及德国、墨西哥、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演讲,深受医师欢迎。擅长中医针灸诊治痛瘫病症,如颈椎病、腰突症、软组织损伤、关节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与面瘫、偏瘫及内科、五官、皮肤等科疑难杂症。

陈小砖教授简介

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深圳市优秀中医、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主任、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韦贵康国医大师骨伤筋伤病团队依托科室负责人、深圳市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和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1989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系,现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手法医学联盟常务副主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推拿按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推拿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得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脊诊整脊推拿优秀管理人才及首届“深圳好医生”,广东省健康教育巡讲导师及深圳市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出身中医正骨世家,擅用韦氏伤科手法、筋针疗法、石氏醒脑开窍针法及方药等治疗疑难性骨伤、筋伤病、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尤其擅长治疗颈椎病、颈性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胸椎小关节紊乱、肩周炎、小儿抽动症、骨折、脱位等各种筋伤、骨伤病。首创六维空间整脊法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造诣较高。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6项,编写专著5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上课地点:深圳市财富酒店。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南路财富酒店2楼财富厅。
交通方式:机场11号线转7号线华强南站C出口。
食宿自理,可协助联系财富酒店住宿。
联系人:王老师 18928477001(同微信)许老师 18761655318(同微信)

颈椎微调联合筋针及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 39 例

石长根,奚人杰,殷雯艳

( 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 目的 观察颈椎微调联合筋针及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科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 对照组采用葛根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椎微调加筋针治疗。比较 2 组患者治疗 1 个月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2. 31% ) 明显较对照组( 69. 23% )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颈椎微调联合筋针及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颈椎微调; 筋针; 葛根汤;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1.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 - 2349( 2019) 02 - 0058 - 03

DOI:10.16254/j.cnki.53-1120/r.2019.02.023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颈椎病,是由颈 椎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脊神经根受压所导致,患者在临床上

主要表现出颈肩疼痛、麻木等症状[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 60. 0% ,多发于老年人群,且其发病率随着人

* 基金项目: 昆山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昆科字( 2015) 96 号,KS1548]

作者简介: 石长根( 1982 - ) ,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相关性疾病。

  1. 2.32 组治疗后乳房肿块质地及触痛比较  见表 3。

表 3 2 组治疗后乳房肿块质地及触痛比较

  治疗组( n = 102) 对照组( n = 102)
  81 57
乳房肿块质地 21 45
  0 0

 

有 69 82

触痛

无 33 20

 

治疗后 2 组乳房肿块质地、触 痛经 Ridit 分析示: P > 0. 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于改善乳房肿块质地、触痛 2 组的差异不大。

  1. 2.42 组治疗后乳房肿块大小及范围比较  见表 4。

表 4 2 组治疗后乳房肿块大小及范围比较

治疗组( n = 102) 对照组( n = 102)

肿块消失 31 16

≤2cm 48  41

乳房肿块最大径

> 2cm 且≤5mc 23  45

> 5cm 0 0

1 ~ 2 个象限 90 87

范围 3 ~ 4 个象限 12 15

5 ~ 6 个象限         0 0

治疗后 2 组乳房肿块大小、范 围经 Ridit 分析示: P > 0. 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于改善乳房肿块大小、范围 2 组的作用相仿。治疗后患者舌脉、乳房 B 超及血流信号

分级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故未行对比。

3 讨 论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 本病多见于 20 ~ 45 岁的女性,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约占乳房疾病的 75% 。据调查约有 70% ~ 80% 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少部分乳腺增生长期迁延不愈,会发生恶性病变。本病具有病程长、进展缓慢、易复发等特点,常见表现为周期性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疼痛由于个体差异和病变所处阶段不同而程度各异,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现代医学认为内分泌失调是乳腺增生的主要因素,而中 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发病原因是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气滞痰凝,冲任失调; 肝郁脾虚为发病之本,气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外科正宗》指出“乳癖多由思虑伤 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笔者提出了“开胸顺气”的针刺方法,开郁顺气、消瘀散结,治本为主,标本 兼顾,故有明显疗效。

参考文献:

[1]刘秀贤 .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 100 例[J]. 天津中医,1999,

16( 6) : 28.

[2]陈梅,杨宏伟,戴然 .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 50 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 6) : 83 - 84.

[3]郭诚杰,昌兴国,韩祥庭,等 .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 50 例 1 年后疗效随访[J]. 陕西中医,1983,20( 4) : 26 - 27.

( 收稿日期: 2018 - 07 - 06)

 

2019 年第 40 卷第 2 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59

 

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呈现出逐年升高、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 - 2]。目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西医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且大部分治疗药物副作用大,不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相关研究表示,应用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3]。笔者运用颈椎微调与筋针及葛根汤加减汤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7 年 1 月—2017 年 8 月本院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78 例,所选患者均符合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4],且均经 X 线、CT 以及 MRI 等检查确诊者; 排除颈椎外病变患者,骨结核或者骨质疏松患者。将 78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 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男 13 例,女 26 例; 平均年龄( 56. 3 ± 7. 8) 岁,平均病程( 3. 2 ± 1. 5) a。观察组男 12 例,女 27 例; 平均年龄( 56. 5 ± 7. 6 ) 岁,平 均病程 ( 3. 1 ± 1. 3) a。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2.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葛根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椎微调加筋针治疗。
  3. 1.2.1  颈椎微调  患者侧卧位,医生通过按法、揉法等按摩方法放松患者颈部软组织,用左手拇指按压在患者颈椎后侧病变节段棘突,掌根则托扶住患者下颌部,右手拇指按压于患者颈部棘突上方或下方,掌根托住患者后枕颈部; 将患者头颈沿纵向进行拨伸,待患者颈椎间隙拉开后,双手拇指协调作用,用相对轻巧的动作,按前后顺序剪切推移病变节段,使患者颈部矢状面移位情况得以纠正; 最后,让患者恢复仰卧位, 医生通过提、拿,双手托颈拨伸轻摇等办法再次放松患者颈肩部肌肉。隔日治疗 1 次,连续治疗 4 周。
  4. 1.2.2  筋针  根据筋针诊疗标准,分为筋肉、筋脉、筋骨型,采取合适体位,探寻筋穴后,并对患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然后取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针灸针( 0. 25 mm × 40 mm) ,沿皮下向上纵刺或横刺( 要避开血管、神经) ,并配合颈部活动以检验针效,并及时调整针刺方向,以取效为准。留针 20 min,隔日治疗 1 次,连续治疗 4 周。
  5. 1.2.3  葛根汤加减法 处方如下: 桂枝、葛根各 20 g,芍药 15 g,大枣、炙甘草、生姜各 6 g。辨证加减: 寒湿闭阻者加威灵仙、防风、独活、羌活各 15 g,以疏风祛湿,舒筋通痹; 气滞血瘀者加当归、丹参、川芎各 10 g,以活血行气; 肝肾不足者加怀牛膝、女贞子、山茱萸各 10 g,以补益肝肾; 气血亏虚者加黄芪 30 g,山 药 15 g,以 补益气血。以水煎服,取 汁 400 mL, 200 mL/ 次,分早晚两次温服。1 周为 1 个疗程,2 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4 周。
  6. 1.3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 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且患者肌力、颈部以及肢体功 能均恢复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与劳动; 显效: 患者治疗

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患者肌力、颈部以及肢体功能基 本恢复正常,且患者基本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与劳动; 有效: 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患者肌力、颈部以及肢体功 能改善,且患者能进行简单的工作与劳动; 无效: 患者临床中症状、体征、肌力、颈部功能以及肢体功能都没有明显改善,反 而加重,且患者无法进行工作与劳动。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 0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各组计数资料结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进行比较。以 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1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 1。

表 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9 9 16 11 3 92. 31*
对照组 39 6 10 11 12 69. 23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1. 2.22 组安全性比较  治疗期间,2 组患者均出现些许轻微不良反应。观察组有 2 例发生轻度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5.13%; 对照组有 2 例出现恶心、1 例出现腹胀、1 例出现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 25% ;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3 讨论

中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痹症”范畴,患者发病机理多为外感风、寒、湿邪,又或是劳损颈筋、内伤肝肾,久而久之便形成颈部气血运行不畅的症状。经脉受阻,加上患者颈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从而导致患者颈部局部组织力量失衡, 机体正常代谢紊乱,引起颈部肌群的气血运行发生异常,继而使项韧带、颈椎骨膜、筋膜肌肉纤维等软组织由于缺乏滋养而产生渗出黏连、充血或者变形水肿等,最终引起患者颈部软组织纤维性变,并使患者骨质增生的程度得以显著加重[5]。因此,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应以祛风散寒为主,辅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

葛根汤中,葛根甘辛而平,具有活血化瘀、除痹止痛的作 用; 桂枝性温,擅祛风寒,能够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芍药能够缓解疼痛、化痰通络、益阴敛营,甘草调和诸药[6]。颈椎微调主要为节段微调,能够直接且准确地作用于颈部病变节段,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周围正常椎体的干扰。颈椎微调的操作过程强调手法的顺势而为和高度可控制性,能够以最小的手法 动力、脊柱被动运动幅度对颈部病变节段椎体和关节的异常 位置起到明显有效的调整作用[7]。筋针疗法是刘农虞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遵循《灵枢· 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为治则,采用“以痛为输”为筋穴,选取筋穴应用“筋针”浅刺皮下,无感得 气,导气布津,经筋舒畅,疼痛得解[8]。颈椎微调与筋针及葛 根汤加减三者联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奏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颈椎微调联合筋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孙惠霞,沈艳萍

【摘 要】 目的 观察颈椎微调联合筋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 - 2019 年 3 月靖江市中医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 6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椎微调联合筋针治疗,比较 2 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7% ,高于对照组的 70. 0% ( χ2 = 7. 680,P < 0. 01) ;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6. 7% ,低于对照组的 40. 0% ( χ2 =

9. 317,P < 0. 01) 。结论  颈椎微调联合筋针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微调联合筋针; 临床效果

【DOI】 10. 15887 / j. cnki. 13-1389 / r. 2020. 17. 097

 

颈椎病是一系列症状的组合,发病原因主要是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和椎间盘脱出等,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相关研究表明,筋针疗法是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特制的筋针,选取“以痛为输”之筋穴,浅刺皮下, 激发卫气,无感得气,舒筋散津,从而速治筋性痹病、筋性腔病和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筋针疗法具有安全无毒、 取穴简捷、无痛无感和适应证广等优点。本文观察颈椎微调联合筋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 - 2019 年 3 月靖江市中医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 60 例,均经 X 线、CT 和 MRI 等检查确诊,已排除颈椎外病变、骨结核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随机 数字表法将 6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30 例。对照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25 ~ 65 ( 42. 6 ± 2. 8 ) 岁,病程 1 ~ 11 ( 3. 6 ± 1. 4) 年; 观察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 20 ~ 60( 38. 2 ± 1. 8) 年,病程 1 ~ 8 ( 3. 1 ± 0. 9) 年。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椎联合微调筋针治疗: ( 1) 颈椎微调: 患者取侧卧位, 采用按捏法和揉法等按摩方式,将左手拇指按压在患者的颈椎  后侧病变阶段棘突处,下颌部用掌根托住,颈部棘突上方或者  下方用右手拇指按压,后枕颈部用掌根托住。按照纵向将患者

时引起疼痛的姿势或者动作下进行活动,进而达到疏通经筋止痛的效果。在患者疼痛部位留针 15 ~ 20 min,待症状得到缓解后使用胶布进行固定,患者继续活动 30 min 后直接拔出毫针,用干棉签进行按压。急性患者进行 1 ~ 2 次筋针治疗即可,病程缓慢者 7 ~ 10 次为 1 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比较 2 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轻度腹胀、恶心、重度腹胀、嗜睡) 发生情况。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评定疗效: 治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消失,颈部、肌力和肢体功能全部恢 复正常,可进行正常工作和劳作; 显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明显改善,颈部、肌力和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 进行正常的劳作和工作; 有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有所改善,肢体功能、颈部和肌力有所改善,可进行轻便简单 的工作和劳作; 无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肌力、肢体功能和颈部功能均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 劳作。总有效率 =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总例数 × 100% 。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χ2  检验。P 

  1.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结 果

2. 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 7% ,高于对照组的 70. 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7. 680,P < 0. 01) 。见表 1。

表 1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 ]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调,采用轻微灵活的动作依照前后顺序推移和剪切病变节段, 纠正患者颈部矢状面移位情况,持续治疗 30 d,隔天治疗 1 次。 ( 2) 筋针: 参考筋针诊疗的标准,将患者分为筋肉型、筋骨型和经脉型。依据经筋理论寻找患者局部疼痛的真正原因,找到相关的疼痛部位后取相应穴位进行筋针治疗,疼痛部位进行常规

注: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a P < 0. 01

2. 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6. 7% ,低于对照组的 40. 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 9. 317,P  

  1. 01) 。见表 2。

表 2    2 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 ]

消毒处理,患者取舒适体位,采用 1 寸毫针( 0. 35 ~ 0. 40 mm)

组别 例数 轻度

恶心 重度

嗜睡 总发生率

在患者疼痛点按照顺/ 逆经筋走形方向开 1. 2 寸处,针尖朝向疼痛点延皮 5° ~ 10°进针达到皮下筋膜层,根据患者颈部活动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针尖的方向,进针后,嘱患者采用自己平

  ( % )

对照组 30 3( 10. 0) 2( 6. 7) 3( 10. 0) 4( 13. 3) 40. 0
观察组 30 2( 6. 7) 0 0 0 6. 7a

注: 与对照组总发生率比较,a P < 0. 01

刘农虞教授筋针学术思想

(香港防痛会一香港大学中医临床教研中心,中国香港999077)

[摘 要]刘农虞教授研习《内经》有关经筋理论,并结合30余年临床经验研创了一套新型针刺疗 法——筋针疗法。筋针疗法是以经筋理论为根据,利用特制的针具,选取“以痛为输"之筋穴,浅 刺皮下,无感得气,激发卫气,舒筋散结,从而速治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的 针刺疗法,具有安全、无感、速效的优点。并从筋脉分类辨病施治、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解析《灵 枢•经筋》治则等方面阐述其学术观点。

[关键词]筋针疗法;经筋理论;卫气;学术思想;刘农虞

刘农虞(1958-),男,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 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统编教 材《刺法灸法学》主编杨兆民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现任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教学顾问(硕士课程学术 主任),兼任《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中国针灸学会臉 穴分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0多年, 倡导筋脉系统分类、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证思维模 式,研创经络整脊疗法、筋针疗法。擅长中医针灸诊 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关节痛、偏 头痛、三叉神经痛、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等病症,先 后发表了近50多篇论著,曾多次赴德国、墨西哥、日 本等国家讲学。

刘农虞教授发现针灸临床所见病例以经筋病为 主,故近20多年来集中研究经筋理论及其治法,于 近年研创了筋针疗法,通过10多年临床实践不断优 化,成为一套较为完善的以无感、安全、速效治疗筋 性疾病的疗法,并在2015年1月取得筋针专利。笔 者有幸跟随刘农虞教授学习筋针疗法,亲聆教诲及 临床指导,现将刘氏筋针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筋针疗法是刘农虞教授的代表针法之一,是能 有效治疗经筋病症的新型针刺疗法。该疗法根据 《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的论述,指导取穴、选用针具、巧用针法、疗效评定, 以达治疗经筋病,包括经筋痹病、筋性窍病及筋性腔

作者:丁諫(1987-),男,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2013级针灸专业硕

士研究生。E-mail: Tingho. tcmp@gmail. com 病等经筋十二痹。其刺法轻柔安全、无痛无感、浅刺 皮下、取穴简便、疗效速至、应用较广,易为大众接 受。此法实乃根于传统而创新,师古法而利现世。

1筋脉分类辨病施治

《灵枢》以极相似的格式、循行、生理、病理、治则 治法等分立了《经脉》与《经筋》两篇,说明经脉、经筋 两系统有着同等的重要性经脉与经筋两者如 营气和卫气,一阴一阳,虽独立而又不可分割。营行 脉中,经脉受营血濡养,卫行脉外,走分肉之间,令经 筋得用。营血受阻则经脉得病,卫气受遏则致经 筋病。

二者病理特点有所不同,其治疗亦有所不同。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 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出现在每经 脉病描述之后,为治疗经脉病的主旨,强调分清虚 实,在经穴上强调有感得气,施针补泻,以调营血。 而对经筋病的治疗《灵枢•经筋》则在每经所病后有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指导了舒筋 针法、取穴、疗效反应等。因应筋中无孔,病位局限, 故以“以痛为输”为取穴原则,治以“燔针劫刺”疏导 卫气,以解因卫气郁滞而致的筋挛。

现常见针刺手法皆以治脉为主,即使筋病亦从 脉治,故未能尽然发挥疗效。刘氏主张先辨明筋病、 脉病,因病施治,筋病舒筋,脉病调脉,方能有的放 矢,提高疗效。

2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

《灵枢•经筋》对经筋的循行分布、生理病理乃 至治疗原则均有论述。《灵枢•经筋》描述十二经筋 皆以四末为始,分布于筋肉关节处,向心循行,终于 头面与五官相连,散布体腔胸胁、腹腔、贯脊柱而不 属内脏。《黄帝内经太素》述“筋中无孔”,仅有网络 联动之功,并无气血传输之能。而《素问•痹论》描 述卫气循行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 腹,不能人于脉,与经筋的循行分布极为相似。是故 经筋乃卫气循行输布之所,经筋禀卫气之阳而得养, 而卫气性质慄悍疾利,流动迅速,故能支持经筋“主 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配合人体坐立、行跑、奔跳等 动静转化的复杂联动。以上为经筋分布、作用与卫 气关系及生理特点⑶。

病理方面,《灵枢•经筋》对经筋十二痹的描述, 主要表现为沿经筋分布部位的痛证或感觉、运动异 常,与少数涉及体腔筋膜和头面筋膜病变的筋性腔 病、筋性窍病。其病位主要分布在经筋所过的体表 筋肉部位,病机为卫气不足,媵理疏松,邪气袭筋,与 卫气互结有关,卫气失其剽疾滑利之性,经筋无卫阳 之气温煦而急纵。因筋中无孔,邪气不能随气血传 变,故其病位固定而表浅。因此,经筋病以病位局 限、病情轻浅、不易传变为特点,发病与卫气的盛衰 有直接关系,所以筋针疗法,是以调畅卫气、柔筋散 结治疗筋病的针刺疗法。

3解析《灵枢•经筋》治则

筋针疗法源于《内经》,尤其是《灵枢》有关经筋 系统的理论,正确解析《内经》有关经筋的经文是学 习筋针疗法的基石。而《内经》经文文字精炼,一字 多义,往往令初学者有所困惑。刘农虞教授经过多 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内经》有关经筋的论述 中,归纳了数个重点,以便同道理解经筋及筋针 疗法。

3.1以痛为输⑴——筋针的取穴原则

经筋病,因卫气不足,媵理开泄,风寒湿邪乘虚 入侵,人媵袭筋为病。因风邪善行数变,侵袭人体无 常处,只要卫气与之相应,邪气得以入媵袭筋,就能 致病。因筋中无孔,不能随气血传输,故病位局限于 邪之所袭的筋肉之间,其病症以疼痛为主,以压痛 点、筋结点为主要反应,又因筋无孔穴,无气血传导, 故亦无孔穴可言,因此以局部压痛点为治疗筋病的 取穴标准。

3.2燔针劫刺⑴——筋针的施术法则

“燔针劫刺”在《灵枢•经筋》有关经筋的治法中 多次岀现,为治疗筋病的法则。历代医家对此均有 不同见解,大多认为燔针是火针、温针的说法,即筋 病需以火针、温针猝刺的方法治疗。参考《灵枢•官 针》“捽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和《灵枢•经筋》“捽 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等条文, 有学者认为燔针只能用治寒性筋痹,不能用于热性 筋痹。但却未能解释为何“燔针劫刺”四字会出现在 筋痹的所有治则上。

刘氏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指出“燔针”二字既可 解作以火烧针而后刺的针法(火针),亦可作以棒火 法加工而成的针具。针可解针法,亦可作针具解,故 文中治疗寒性筋病可以焯刺之法,燔针而刺,但热性 筋病则只用燔针之针具,以劫刺之法治之。

《内经》中的针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针刺补 泻法,一为非补泻针刺法。前者用于调整经脉营血 以治经络脉病,进而调治脏腑之病;后者用于疏导卫 气以治经筋病症,进而兼治五体痹症。捽刺、劫刺均 为非补泻针法,“燔针劫刺”旨在以燔针的针具,施以 劫刺之法沿皮浅刺皮下,舒畅行于脉外之卫气,激发 卫气,柔筋散结,劫夺邪气,以达“以知为数"的快速 治疗效果。

3.3以知为数曲——疗效评定的依据

得气、气感是许多医家针刺治疗取效的前提,针 刺时追求患者出现酸麻胀重、针下寒、针下热等得气 感觉。然有此等感觉未必为治有疗效的唯一象征, 如上所述,治疗脉络病者,多用补泻针法,调营血以 治脉,其病在营血经脉,补虚泻实,气至得效,虽同步 随针,但诊脉可显;治疗经筋病时如仍以治脉之法, 虽可出现各种得气感,但其调治营气为主,非舒畅卫 气,故难取速效。而患者亦因惧怕针感或无耐性等 候疗效而放弃治疗E。

根据《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述:“刺此者,必 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 皮肤痛”,即“针游于巷”的医者触感,患者无“皮肤 痛”亦为得气的象征。卫气聚集皮下,无感得气为激 活卫气的表现形式,造就了筋针无痛安全的基础。 疗效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 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即疗 效为气至的标准,而其疗效可迅速以风之吹云。刘 氏对“以知为数”的理解亦如此,指“知”为患者自身 感觉,“数'‘为快速解,经筋病病位局限、病情轻浅,如 遵“以痛为输”的取穴方式,施以“燔针劫刺”的筋针 法,可令患者快速感知疗效刘氏于临床应用筋 针疗法时,亦以患者症状实时减轻50%为度。此法 在刘氏的临床研究⑶中得到了肯定,在112例包括 颈、肩、肘、腕、腰、膝、踝、足跟的软组织损伤患者中, 均取得了明显的即刻镇痛效果。

4小结

筋针疗法是刘农虞教授经筋理论研究感悟,结 合其30余年临床经验而研发的新型针法。筋针具
有取穴简捷、定向浅刺、无感得气、安全效速等特点, 适用于治疗筋性痹病、筋性腔病及筋性窍病⑴的一 种特殊针法。该法由于无感速效安全,更适合现代 人对针刺治疗的需求,消除对针痛、得气感的恐惧, 是值得推广的针刺疗法。

参考文献

  • 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 学出版社,2003.
  •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 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
  • 刘农虞.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2):185 -188.

W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

(2):55-57.

  • 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81):102-104.
  • 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 (6):
  • 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34(8):828 -830.
  •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112例软组织损伤即刻 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4):65~
  • 刘农虞.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证体会[J].香港中医 杂志,2015,10(1):62-64.

 

牵引下整复结合筋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牵引下运用手法整复结合筋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39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牵引状态下实施手法整复并结合筋针疗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及临床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患者 VAS 评分、NDI 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治疗愈显率为 92. 31% 。结论 牵引下整复结合筋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优势,且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项痹; 牵引疗法; 筋针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20. 16. 038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20) -16-2536-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action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Tendon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Li Xiangtan1 YAN Xiaoxia1 WANG Xuechen2

( 1.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8,China; 2.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ction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tendon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 CSR) . Methods  39 patients with CSR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during January 2019 and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anual adjustment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in traction state. 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 of pain (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and cervical vertebra functio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dysfunction index ( 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and clinical effec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VAS score and NDI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92. 31% . Conclusion  The traction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tendon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SR has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pain and dysfunction,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good,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arthralgia of the neck; traction therapy; tendon acupuncture therapy;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神经根型颈椎病( CSR)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疾 病。流行病学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类型颈椎病

中数量占据最多,发病率在 60% ~ 70% ,随着手机的普遍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近年来发病人数持续上升,

 

作者单位: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病科( 河南 郑州

450008) ; 2.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6)

△通讯作者: E-mail: 641594851@ qq. com

并且日趋年轻化1。本病通常是自限性疾病,75% ~ 90% 的患者症状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改善或痊愈[2]

光明中医 2020 年 8 月第 35 卷第 16 期 CJGMCM  August 2020. Vol 35. 16 ·2537·

颈椎退行性变及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其基础病因, 颈椎间盘突出、小关节骨质增生、失稳等是其主要病 因,神经根受压及无菌性炎症刺激是导致其发病的直 接病因。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肩背部疼痛和上 肢疼痛麻木及肌力下降。笔者采用牵引下手法整复再 结合筋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下面就该 方法作进一步的报告。

  •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我科收治的 39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 15 例, 女性 24 例; 年龄最小 24 岁,最大 60 岁,平均年龄( 41. 92 ± 9. 39 ) 岁。21 ~ 30 岁发病人数 5 例,占比
  2. 12. 82% ; 31~40 岁发病人数为 13 例,占比 33. 33% ;

41 ~ 50 发病人数为 12 例,占比 30. 77% ; 51 ~ 60 岁发病人数为 9 例,占比 23. 08% 。10 月份发病人数最多, 为 5 例,发病月份最少的为 1 月、2 月、5 月和 9 月,均为 2 例。病程最短 1 周,最长 2 年,平均病程( 6. 32 ±

  1. 66) 个月。
  2. 2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会议座谈会纪要》[3]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3. 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 18 ~ 60

岁; ③病程最短 1 周,最长 2 年; ④自愿加入本研究者。

  1. 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等其他类颈椎病;②颈部及椎管内有肿瘤或结核者;

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④严重骨质疏松者; ⑤治疗部位有皮肤病或皮肤损伤者; ⑥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⑦畏惧针灸、牵引和手法整复者; ⑧不愿意接受本方法研究者。

  1. 1. 5剔除标准 ①未按疗程治疗者; ②治疗期间运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③未遵守医嘱合理休息者; ④治疗期间突发其他疾病者; ⑤自愿退出者。
  2. 1. 6 治疗方法
  3. 6.1 牵引手法整复 采用龙氏手摇式牵引机器,患者骑坐在牵引凳上,面对牵引机,根据患者面部大小调 整颈托,牵引重量范围为患者体质量的 10% ~ 20% , 根据患者体质量及耐受程度设置合适重量,第一次从  5 kg开始,逐渐加至最适合重 量。牵引时间 10 ~ 20 min。在患者给予牵引状态下实施手法整复,以左侧颈椎神经根病变为例,分三步。第一步: 拿揉直推患者双侧颈肩部,放松颈后肌群,拇指点揉双侧胸锁乳突 肌起止点,以酸、麻、沉、胀为度,点揉患侧斜角肌,以窜 麻至前臂为度; 第二步: 医者两手虎口固定患者肩部, 做颈椎前屈或者后伸 10 次,然后医者右手扶患者颈部,左手向左侧方向牵拉患者手臂,根据神经根病变节 段及病理机制选择左前方或者左后方牵拉 10 次; 第三

步: 医者右手拇指抵住病变节段颈椎棘突旁固定,左前臂托住患者下颌,掌部置于后枕部,在牵引机器作用的状态下向左侧转动患者颈椎,在转动到最大极限过程中会发出“咔哒”声响,同时右手拇指下会有轻微移动感,此时表明病变节段得到整复,点肩井、肩中俞、天宗、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列缺等穴,拿揉肩井上肢放松,解除牵引。上述治疗方法每日 1 次,5 次之后休息 2 d,10 次为一个疗程,共治 2 个疗程。

  1. 1. 6. 2筋针治疗 选取患者的压痛点( 阿是穴) 作为针刺部位,穴周消毒后以 1. 5 寸毫针,采取呼吸进针法,沿经筋走行方向快速平刺进针,透皮之后,在肌肉与皮肤之间的筋膜部位调整进针深度,当手下针刺无阻力,病人亦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针刺成功,进针深度一般为 0. 5 ~1. 5 寸,嘱患者带针活动颈肩部及上肢,动留针 15 ~ 30 min。上述治疗方法每日 1 次,5 次之后休息 2 d,10 次为一个疗程,共治 2 个疗程。
  2. 7 观察指标
  3. 1. 7. 1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NDI)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临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4]。把颈痛、相关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0 个方面的项目按 1 ~ 5 等级分级。颈椎功能障碍指数[5] ( NDI) ( % ) = ( 每个项目得分的总和/ 受试对象完成

的项目数 × 5 ) × 100% ,均分为五个等级,0 ~ 20% 、 21% ~ 40% 、41% ~ 60% 、61% ~ 80% 、81% ~ 100% 分

别表示轻、中、重、极重及完全功能障碍。

  1. 1. 7. 2疗效判定  依据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 无效标准为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有效标准为原有症状、体征较前有所减轻; 显效标准为原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治愈标准为原有症状、体征消失。
  2. 8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 0 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x珋± s) 进行描述,治疗前后对比使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频数( 百分比) 描述。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结果
  1. 1VAS 评分和 NDI 经统计学分析,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 VAS 评分和 NDI 指数明显降低,P 
  2.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 1 30 例患者疗前后 VAS 评分和 NDI 比较 ( x珋± s)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VAS 评分 7. 44 ± 1. 18 2. 46 ± 1. 701) 18. 66 0. 000

NDI 49. 85 ± 6. 83 6. 36 ± 3. 641) 41. 37 0. 000

  1. 2. 2临床疗效 本研究治疗总数 39例,其中治愈 20

例,显效 16 例,有效 2 例,无效 1 例,治疗愈显率为

 

  1. 92. 31% ( 36/39) 。
  •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项痹”“项 强”“项背筋急”等,《伤寒杂病论》中描述其症状为 “项背强几几”。《黄帝内经》有云: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湿等病邪乘虚侵入人体,阻遏在表之太阳 经,导致颈椎发病; 或因五劳七伤,久坐久视,加之坐姿不当,颈部周围软组织出现慢性劳损,而致太阳经枢不 利,阻滞经筋,使经筋闭塞,气滞血瘀,风寒湿邪易于留  滞经脉、关节,日久成瘀,瘀血互结,久病成虚,虚则无  力稳定脊柱正常生理状态,从而导致“骨错缝、筋出 槽”的病理机制出现,也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病机[7]。 现代机理研究表明神经根型是椎体内外骨骼与软组织 的协调与平衡受到破坏、失代偿的结果,从而产生疼 痛、麻木和功能受限的临床表现[8]

笔者采用牵引下整复结合筋针疗法,从颈椎病发病的两大直接因素———骨关节错位和软组织失代偿来治疗本病,对人体内部的骨关节错位针对性的采用牵 引与整复结合治疗。研究表明牵引能拉大椎间隙,调 整滑膜嵌顿,减轻椎间盘的应力,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改善神经根压迫情况,从而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消除神 经根水肿[9,10]。依据患者的病因选择牵引角度: 椎间盘突出挤压周围组织引起神经根受到压迫时采取前屈位 5° ~ 15°或者中立位 - 5° ~ 5°,调整应力位置作用于椎间盘突出节段,应力越靠上则牵引角度越小; 关节滑膜嵌顿选择后伸位 - 15° ~ - 5°。手法整复是运用杠杆原理将偏歪的椎体旋转复位至正常位置的治疗方 法,调整关节紊乱,促进脊柱内、外平衡,恢复其“骨正 筋柔”的状态[11,12]。牵引下手法整复是将两者结合13,即在牵引状态下实施手法整复,一方面有利于 充分拉伸椎间隙,解除滑膜嵌顿,缓解颈部肌肉痉挛; 另一方面结合手法可充分松解神经根局部粘连、放松 周围组织,提高颈椎活动度,明显改善血液循环,消除 炎症水肿,从而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治疗疼痛麻木 的目的[14]。

筋针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是在针灸的 基础上变化而来,针对性的作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 另一因素软组织进行治疗。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气滞血瘀是其关键进程,而筋针主要是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通则调,瘀滞 则通,通则不痛。无痛进针是筋针亮点,采用阿是 穴,“以痛为腧”,因针刺部位为病变之处,因此更能 直接作用于病灶,加之筋针取穴少而精,大大减轻患 者的痛苦,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不适作用。“以

知为数”作为其取效准则,针刺之后跟患者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宣导卫气、疏调经筋的取效关键。筋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使卫充邪去,具有通络止痛活血作用,提高痛阈,消除炎性水肿,达到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的目的[15,16]。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 VAS 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NDI 指数表明患者在疼痛程度和其他相关症状以及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综上,牵引下整复结合筋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应用方便,缩短治疗时间,可有效改善疼痛和功能障碍,为颈椎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参考文献

[1 ]  吕慧,张锦明.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现状与进展[J]. 医学综述,2017,23( 12) : 2390-2394,2399.

[2 ]  WOODS   BI, HILIBRAND   AS.   Cervical   radiculopathy: Epidemiology,etiology,diagnosis,and treatment[J]. J Spinal Disord Tech,2015,28( 5) : 251-259.

[3 ]  孙宇,李贵存.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 2) : 156-158.

[4 ] 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疼痛的 VAS 评分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2005,24( 5) : 297-298.

[5 ] 伍少玲,马超,伍时玲,等.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的效度与信度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 ) :

[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3-124.

[7 ] 张明才,石印玉,黄仕荣,等. “骨错缝筋出槽”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伤,2013,26( 7) : 557-560.

[8 ]  HAN L ZHAO P,GUO W,et al. Short-term study on riskbenefit outcomes of two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adiculopathy caused b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Trials,2015,16( 1) : 122.

[9 ]  陈威烨,王辉昊,梁飞凡,等.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 5) : 599-601.

[10]  吴红晓. 推拿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2016,31( 10) : 1440-1441.

[11] 王艳国,郭秀琴,张琪,等.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 2) : 499-503.

[12]  张琪,金鸿宾,范桐顺,等. 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机制研究[J]. 河南中医,2018,38( 8) : 1248-1251.

[13]  刘江艺. 牵引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5,31( 12) : 49-51.

[14]  丁原宏. 活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 临床医学,

2016,36( 4) : 70-71.

[15]  刘农虞,刘恒志. 筋针疗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83-90.

[16]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15,35( 9) : 927-929.

浅析“温筋针”治疗经筋病的机理及临床应用

郝峻 1* 彭娟 2 赵楠 3(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诊所 武汉 430014 ;3. 武汉市东西湖区福芸堂中医门诊部

武汉 430019 ;2. 武汉市江岸区金桥中医武汉 430040)

摘要:经筋病(疼痛病)为临床常见病,“筋针”疗法对此病疗效较为突出。笔者在多次治疗中发现,将灸法与之结合,针灸合用,可称之“温筋针”法。此法可提助卫阳之气,提升通达经络、解痉止痛的效果。通过临床案例导引,结合《内经》中“燔针劫刺” 概念和经筋理论与卫气学说进行分析,探究温筋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临床应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筋针;艾灸;温筋针;卫气;经筋病;燔针劫刺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针灸临床中所治疗的痛证多为筋性疾病。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农虞教授 20 多年来集中研究经筋

理论及其治法,研创了“筋针”疗法,并结合 10 余年的临床使用不断优化,成为一套较完善的以无感、安全、速效为特点的经筋疾病治法[1]。2018 年笔者有幸随刘农虞教授学习筋针疗法,受益匪浅, 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观察发现“重针轻灸”的现象在医院中普遍存在。同样, 筋针的针刺治疗与 TDP 神灯或电针仪配合使用较多,与艾灸合用甚少。笔者受到《内经》中“燔针” 概念的启发,结合艾灸提助卫气的功效,临证中遇到单纯筋针针刺效果不佳时配合灸法,将灸法与筋针结合,舒筋止痛增效明显。

  • 筋针疗法与温筋针

“筋针”疗法是以经筋理论为指导,以《灵枢·经筋》中“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为治则,应用定制的“筋针”针具,浅刺皮下筋膜层, 宣导体表卫气,舒畅调达经筋,适用于经筋病治疗的一种特殊针法[2]。其“筋穴”定位取穴方法不同于传统比量取穴,是结合人体经筋循行走向,找寻痛点、筋结点,按压舒缓点为法来选取筋穴。其特点可概括为:操作简便、起效快速、疼痛刺激小、病人接受度高。笔者在临床中如遇患者有肌肉牵拉疼痛、紧张挛缩感、活动度受限等症状时多使用此法,与普通毫针刺法相比,更为安全见效,治疗

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更好。“温筋针”可解释为“具有温热效应的筋针”,是对筋针疗法的拓展和补充, 是笔者改良传统温针灸手法,将其应用于经筋病治疗中的新手段。

  • 温筋针与温针灸法

温针灸法亦称“温针”,其名称在杨继洲《针灸大成》中有所记载,即在穴位针刺之后,取适量艾绒裹团或截取一段艾条点燃后插于针柄上,使针刺联合艾灸温通效应产生复合作用。研究发现温针灸法不仅具有温通经脉、舒筋活络、祛除寒湿之功,如遇风寒外邪入内,病程较长久郁属热者,也能“以热引热、透热外出”,可对人体机能状态进行双相调节[3]。

由于筋针刺法多采用平刺,针尖在人体皮下筋膜中推进,针体与皮肤夹角较小,某些部位几乎与皮肤平行。因此,不能采用将艾条置于针柄的方法进行温针灸。笔者进行改良,不拘泥于传统方法, 转而将艾条点燃后垂直放于砭石艾灸罐中,待燃烧充分后扣置于筋针针刺部位之上,使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作用于整个筋针针刺区域。相较于传统温针灸,因为砭石艾灸罐中有隔灰纱网,掉落的艾灰不易烫伤患者皮肤,同时也更容易适时调整灸治的温度和角度,艾灸的热量不仅从针柄传导,针体和整个针刺区域都可以吸收热能,并且艾灸在相对集中的罐体空间内燃烧,其产生的化学挥发物和热辐

* 第一作者:郝峻(1986―),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学。

痛风案

庄文俊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999077)

患者,男,55岁。初诊日期2015年6月24日。 主诉:右肘红肿热痛伴屈伸受限20余年,加重5天。 现病史:有痛风史20余年,曾多次发作,每年发作 6〜8次,每次发作临床表现均为关节红肿热痛,多发 于腕肘膝踝等关节,发作诱因多因疲劳或误食导致 痛风之食物。发作时常服药控制。具体用药如下: 西药基本治疗用药:别喋醇片、碳酸氢钠片、奥美拉 哩,早晚各1次;急性发作时治疗用药:秋水仙碱片 500 mg,依托考昔120 mg,对乙酰氨基酚500 mg止 痛,法莫替丁 20 mg胃药。一般痛风急性发作用药 后2〜3天会好转。既往患者因痛风石过多导致关 节变形,影响日常活动,曾于2010年9月接受外科 手术清除身体关节内痛风石,主要清除的部位为肘 膝关节。患者于2015年6月19日在外地时痛风发 作,右肘出现红肿热痛,影响右肘屈伸活动。因未带 急性用药,期间只服用基本治疗西药,发作时间持续 到6月24日,回港后就诊。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 炎;中医诊断:痛痹。使用筋针治疗。在其右肘上 臂、前臂处之阳筋寻找筋穴,按“以痛为输,以结为 输,以舒为输"之选穴原则选取筋穴,在上下各找 3个筋穴,共取6穴,针向病所,皮下平刺,针后指导 患者带针运动,做肘关节屈伸活动。在治疗期间仍 服用基本治疗用药,但无服用发作时用药。

注:a治疗前;b治疗后

1痛风性关节性患者肘关节筋针治疗前后照片

治疗经过:带针运动5 min,疼痛无明显改善,故

作者:庄文俊(1988-),男,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2014级针灸硕士研 究生。E-mail:manchunl47@gmail. com留针15 min;其后再调整针向,活动患肢,肘关节屈伸 活动度改善,疼痛减轻3分,但红肿热未见消退。继 续带针运动5 min后再留针15 min;其后再次调整针 向,令患肢再次活动,肘关节活动度进一步改善,屈伸 幅度基本接近正常,疼痛减轻7分,红肿热渐渐减退, 治疗结束。次日患者自觉明显好转,已无明显红肿, 但仍有轻微肘痛,肘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故未再继续 跟进治疗,治疗前后患者情况见图1。筋针治疗后 3天右肘关节恢复正常。但半个月后又再次发作,由 于患者不在香港,故无法再使用筋针治疗。

按语:筋针疗法,属于经筋针法之一,是在经筋理 论指导下,遵循《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逍,以知为 数⑵,以痛为输,,的治则,采用“以痛为输⑶”为主法,选 取筋穴,应用筋针,浅刺皮下,无感得气⑷,导气布津成, 舒畅经筋,取效快捷,适用于治疗经筋病的一神新型针 刺方法。经筋病一般包括筋性痹病、筋性腔病、筋性窍 病「句等。筋针治疗筋性痹病中,对慢性劳损性病痛镇 痛效果较好「国。本病例对急性发作期痛风进行了有 益地尝试,收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虽无观察到血尿酸 的变化,但即刻疗效显着,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 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81):102-104.
  • 刘农虞.谈“以知为数"口丄针灸临床杂志,2013,29 (6):67.
  •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 (2):55-57.
  • 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34(8):828 -830.
  • 刘农虞.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 (2):185 -188.
  • 刘农虞.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床体会[J].香港中医杂 志,2015,10(1)=62-64.
  •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对112例软组织损伤 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 (4):65 — 67.
  •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即刻镇 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9):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研究

单位代码: 10680

学 号: 20172325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by tendon
acupuncture method

培养单位 针灸推拿康复学院 

研究生姓名 刘荣波 

学科、专业 针灸推拿学 

研究方向 针灸推拿防治脊柱及脊柱相关性疾病 的临床研究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指导教师 陈奇刚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by tendon acupuncture
method

申请人姓名  刘荣波

学科、专业 针灸推拿学 

研究方向针灸推拿防治脊柱及脊柱相关性疾

病的临床研究

申请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指导教师 陈奇刚主任医师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无抄袭及编造行为。除文中己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并由 本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刘藏澀 导师签吝绸日期:&冲年 6月/。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云南中医药大学有权保留使用本人学位论文,同意学校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印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本人及导师同意将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社”进行 电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 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日期:年6月/0日   

  1

Abstract 3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5

引言 6

论文正文 8

1临床资料 8

  1. 1病例来源 8

1.2病例选择 8

2研究方法 9

  1. 1分组方法 9

2.2盲法 9

2.3治疗方案 9

2.4治疗周期 10

  1. 5观察指标 11

2.6疗效评价标准 11

  1. 7 不良事件反应记录 12

2.8统计学分析 12

3异常情况预防及解决方法 12

研究结果 13

1两组患者基线比较分析 13

2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15

  1. 1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15
  2. 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JOA评分比较 17
  3. 3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疗程数比较 18

3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 19

4安全性评价 20

讨论 21

  1. 概述 21
  2. 中医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理论认识 22
  3. 现代医学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理论认识 22
  4. 疗效差异 25
  5. 1基线分析 23

4.2组内比较 23

4.3组间比较 23

4.4两组疗程数比较 23

  1. 筋针疗法治疗腰痛的理论依据及选穴基础 23
  2. 1筋针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23

5( 2 筋结点的 取及分布规律••••••••••••••••••••••••••••••••••••••••••••••••••••••••••••••••••••••••

  1. 筋针疗法的特点及相对优势 25
  2. 1筋针疗法的治疗原则 23

6.2筋针刺法 23

6.3釆用动静结合的优势治疗 23

结论 27

存在问题及展望 28

参考文献 29

文献综述 33

参考文献 38

附录 40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46

致谢 47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研究

研究生:刘荣波(针灸推拿学专业)

导师:陈奇刚主任医师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中文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筋针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究筋针疗 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为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 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方法

将符合气滞血瘀型腰痛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 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筋针疗法,对照组釆用常规针刺疗法,两组均隔日治 疗1次,每周3次,1周为一个疗程。在每个疗程结束后,釆用腰椎功能评定量表(J0A) 进行疗效评价,当评价结果达到治愈标准时,患者提前结束治疗,以4个疗程为治疗 上限,并在治疗结束1月后再次进行随访评价。以VAS评分、JOA评分为观察指标, 在所有数据收集完毕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所有治疗疗程结束后、 治疗结束1月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疗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 试验结论。

结果

  1. 治疗前基本情况及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J0A 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性(右>05)。
  2. 组内比较:试验组、对照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1 个月后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降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估治疗(J0A) 分数方面均有上升(01) o
  3. 组间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分均有降低,筋 针组低于常规针刺组,J0A评分方面,高于常规针刺组,组间对比(05);治

疗疗程结束比较,VAS评分两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V0.05) , JOA评分两组组间 比较无明显差异(Q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比较,VAS、JOA评分两组组间 比较无明显差异(/>0. 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 33%, 且 P<0. 05o

  1. 两组疗程数比较: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疗程数组间比较,试验组疗程数低于 对照组(户 05) o

结论

  1. 筋针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均有较好的疗效。
  2.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在短期内更为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 腰部功能活动,远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相当。
  3.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且有缩短疗程的效 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筋针疗法;腰痛;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by tendon acupuncture method
Postgraduate:Liu Rong bo(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entor:Professor Chen Qi Gang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Abstract

Objectives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effe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low back pain with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we can explore the clinical efl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low back pain in patients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and provide more clinical basis for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patients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Methods

The 60 cases that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divided into 30 cases in the trial group and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y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once every other day,3 times a week and 1 week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After each course of treatment,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lumbar function rating scale (JOA),whe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reached the cure standard,the treatment was stopped,otherwise,the next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entered,but the upper limit of treatment was 4 courses,and the fbllow-up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again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JO A scores and the number of courses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course of treatment, after the end of all treatment courses, and after one month of treatment.

Result

l.The basic situation and score comparison before treatment: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for age,sex,and treatment course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it'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VAS、JOA score before treatment(P>0.05),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

  1. Comparison within the group: 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was decreased after 1 course of treatment,after 1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after 1 month of fbllow-up of fbllow-up,and the score of evaluation(JOA) of lower back pain of 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 increased(P<0.01).
  2. The VAS scores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group,and the JOA score was excelled in that of the matched group(P<0.05). JO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VAS、JO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pecial different after 1 month flare up(P>0.05);the reinforcement needle test team was 93.33% in the overall efficiency;and the relative group's comprehensive curative effective rate was 83.33%;and P<0.05.
  3.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courses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average course of treatment in the reinforcement needle group was less after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course(P<0.05).

Conclusion

  1. Both of the tendon acupuncture method an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herapy have good effect on low back pain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ype.
  2. Tendon acupuncture method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short term to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waist mobility.
  3. Tendon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group,and has the effect of shorten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endon acupuncture method;low back pain;clinical study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LBP Low back pain 下腰痛

JOA Japan Orthopedics Association Scores 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

VAS Visual Analogue Score Scale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腰痛(low back pain, LBP)是指背部肋弓下缘至臀沟之间疼痛不适的一种综合 症,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现代医学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 和关节的病变所导致的脊柱失衡等疾病均可引起腰痛⑴。有系统评价⑵显示,我国成 人腰痛患病率中,年患病率为20. 88%〜29. 88%。腰痛流行病学调查⑶显示其发病率高 达60%以上,在患者医治的病因中,患者因腰痛进行医治的概率位居第二,仅次于上 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概率'气其中女性患者高于男性,但无种族差别,吸烟者、重体力 劳动者患病率普遍偏高,且患病率随患者病程的增加而升高⑸。因腰痛引起的误工、 经济问题等对患者工作、生活均造成很大影响⑹;除此之外,患者长期受疼痛困扰 后导致的忧虑、恐惧会对患者心理甚至社会产生很大影响⑺。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 的发展,腰痛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病程越长对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健康问题也就越 严重,鉴于腰痛的常见性和对健康的危害性,如何有效缓解腰痛患者的疼痛,缩短其 治疗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领域中的热点。

依现下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情况,腰痛的发病原因不一,在治疗方法上呈现单一和 多种联合治疗,且种类繁多,能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痛楚,但腰痛症状难以根除,从根 本上延长了治疗周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⑻。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当前的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可分为内服和外治,内服主要通 过口服肌肉松弛药、非常类消炎药、苯二氮卓类药、镇痛药等药物⑼,口服上述药物 以止痛为主,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外治以穴位注射、中药熏洗等为主,因患 者个体差异,药物易发生过敏反应且难以长期坚持;2017年美国医师学会《临床实

践指南•腰痛的非药物治疗》⑩指出以康复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中医理疗、针灸、 推拿等治疗为主'⑴,上述方法常两两结合或多种联合,众多腰痛患者也因针灸、推拿 的安全、高效、廉验,对它们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邱。

 

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则'闵,创立的一种新型特殊的针刺疗法叫 其沿皮下浅刺,“无感得气” [15],激发卫气"们,理筋解结,以达到迅速治疗筋性痹 病、筋性窍病和筋性腔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因筋针沿皮下浅刺,不深入肌层, 留针期间不影响关节活动,一般不会伤及重要脏腑组织,进针时痛感及针感小,安全 性高,且取穴简便、取穴较少,所需筋针的数量也较少,能消除患者对针刺、得气感 的恐惧,经济速效,患者易于接受,更适合现代人对针刺治疗的需求。近年被研究者 广泛用于软组织止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效果显著,值得研究并加以推广

[17]

O

综上,本课题以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筋针疗法和常规针刺,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 所有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1月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旨在探讨筋针疗法 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指导选择一种更加高效、廉验的治疗手段适 用于临床。

 

论文正文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 1病例来源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 康复科、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

1.2病例选择

  1. 1诊断标准

本研究所观察的病例诊断标准参考1998年卫生部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 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闾中的诊断及症候分类。

(1) 患者有劳损或感受病邪等病史,发作反复,可因体位不当、劳累或天气变 化加重;

(2) 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脊柱两旁可有明显压痛,腰部活动受限,伴或不伴 下肢症状;

(3) X线、CT、MRI等检查无腰部器质性病变。

(4) 气滞血瘀证:腰部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固定不移,腰

部活动受限,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黄,脉沉涩或弦。

1.2.2纳入标准

  • 年龄在18〜65岁之间;
  • 符合上述气滞血瘀型腰痛诊断标准;
  • 自愿接受试验,并签定知情同意书(附表1)□

(纳入须全符合以上3条)

1.2.3排除标准

  •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 属急性腰痛、新鲜骨折、占位性病变、脊柱畸形、结核、脊柱炎、脊髓炎性病 变的腰痛者;
  • 因泌尿生殖系统或其它内脏疾病所致的腰痛者;
  • 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实质性脏器病变,或有精神和情感障 碍者;
  • 治疗期间使用与本病相关的疼痛药物或物理疗法治疗者,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者;
  • 对针具过敏患者。

1.2.4脱落和剔除标准

  • 治疗中参与其他干扰结果的治疗,依从性差,不服从本方案治疗者;
  • 治疗中自行退出者,或自行更换治疗方法者;
  •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其他意外事件者。

2研究方法

  1. 1分组方法

本研究共需纳入60例受试者,采用计算机软件SPSS25. 0产生的数字表进行随机分 组,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得到一个编号, 随后根据编号从随机数字表取得对应随机号,将随机号为偶数的分配到试验组,随机 号为奇数的分配到对照组进行相应治疗。

2.2盲法

本试验采用单盲法,避免向患者透露相关分组和治疗的信息,同时由不知情的第 三方进行客观评估。

2.3治疗方案

  1. 1试验组(筋针疗法组)

参考2016年刘农虞,刘恒志主编的《筋针疗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向中腰痛的 治疗方案。

  • 取穴

根据腰背部疼痛的部位,遵循“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使用拇指按压患者的患 侧或两侧腰部肌肉处横突、棘突和骼崎肌肉韧带附着点、竖脊肌、臀中肌、梨状 肌肌肉起止点等,寻找压痛点、筋结点即为筋穴,循足太阳经筋走向选取3〜5个点, 并做好标记。

  • 针刺操作
  • 体位:受试者取俯卧位。②操作前准备:操作者严格清洗消毒双手,受试者充 分暴露需针刺部位,对上述筋穴常规消毒。③筋针针刺:持规格为40mm*35mm针具 单手进针,快速顺肌纤维的方向沿皮下浅刺,即向上、下或向棘突方向纵刺或横刺 25-35mm,以患者耐受为度,如疼痛无减轻则改变针刺方向,直至痛减为止。④固定 针柄及主动活动:用一次性无菌输液贴固定针柄以防针脱落,然后嘱患者主动活动腰 部,如产生刺痛感,立即调整针尖方向。⑤出针:带针活动30min后,拔针按压针孔 防止出血,并贴上输液贴以防感染。
  1. 3.2对照组(常规针刺组)

参考高树中主编的2016版“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C20]

(1) 取穴

双侧肾俞、大肠俞、委中、膈俞,阿是穴(局部);

(2) 定位

  • 膈俞、肾俞、大肠俞分别位于第7胸椎、第2腰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 寸。
  • 委中为胭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之间处取穴。
  • 阿是穴按照“以痛为臉”原则,取局部压痛处。

(3) 针刺操作

①体位:受试者取俯卧位。②操作前准备:操作者严格清洗消毒双手,受试者充 分暴露需针刺部位,对上述穴位常规消毒。③针刺:单手持规格为0.25*40mm毫针快 速入皮,膈俞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肾俞、大肠俞分别直刺 0.5-1寸,委中、阿是穴直刺1-1. 5寸。④手法:均施以捻转补泻法,局部酸胀感, 以患者耐受为度。⑤出针:留针30min后,拔针按压针孔防止止血。

  1. 3. 3器具选择

针具选用乐灸牌一次性无菌针刀(安徽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公司),规格: 0.40*35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规格: 0.30*40mm; 一次性无菌输液贴;2%碘酊消毒液;医用一次性棉签。

2.4治疗周期

两组治疗均为隔日一次,每次30min, 一周三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当评价结果 达到治愈标准时,患者提前结束治疗,以4个疗程为治疗上限。

2.5观察指标

  1. 5. 1 一般情况(附表2)

患者基本情况中包含姓名、性别、年龄、病程,查体,既往史及治疗史等。

  1. 5. 2评分量表观察

(1) VAS视觉模拟评分表(附表3)

评分尺总长10cm, “0”(无痛)到“10”(难以忍受)逐渐递增,让受试者勾 出评分尺上对应的自身腰痛程度的刻度,并根据范围得出分值。

(2) JOAT腰痛评分表(附表4)

该表最高评分为29分,最低分为0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由第三 方治疗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分。

  1. 5. 3疗效评价时间及评价项目

在所有数据收集完毕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所有治疗疗程结束 后、治疗结束1月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疗程数进行分析,于治疗 1个疗程后评价VAS、JOA评分,评估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短期疗效;在 治疗疗程均结束后评价VAS.JOA评分以评估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有效率; 于治疗疗程均结束后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程数,评价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 腰痛疗程缩短的情况: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估VAS评分表及JOA评分表 来评价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远期疗效。为排除干扰因素,每位患者治疗前 后由同一名医师评价。

2.6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1998年卫生部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时拟定疗效评价标 准:

参照J0A腰椎功能评分系统,改善率={(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满分29- 治疗前分值)}X100%,根据公式对治疗前后JOA评分进行计算得到改善率,从而评价 其疗效。

治愈:腰痛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改善率N75%;

显效:腰痛基本消失,其他伴随症状明显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改善率

N50% 且 V75%;

 

有效:腰痛减轻,其他伴随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改善率N25%且V50%; 无效:腰痛及其他伴随症状无减轻,腰部活动受限,改善率V25%。

  1. 7不良事件反应记录

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即时的处理,并随时记录,完成不良事件(AE)记录表。 (附件5)

  1. 8统计学分析

通过Excel录入病例资料,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25. 0进行,反复准确对比数据, 计量资料釆用均数土标准差(亍土 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 釆用t检验,组间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 用X,检验,等级资料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V0.05为检验水平。

3异常情况预防及解决方法

  • 晕针:停止针刺,拔出留针,嘱患者去枕平卧休息,予温水慢饮,若症状 严重者必要时釆取急救措施。
  • 筋针脱落:用一次性输液贴固定针柄,出针时清点针数,确保无针脱落。
  • 皮下出血、瘀斑: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止血,有瘀斑者局部热敷。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基线比较分析

1.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两组患者资料和数据的基线分析,本次研究总计纳入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 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筋针疗法,最大年龄为61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43. 13 ±8. 16)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病程为(74. 27±16, 90)月,对照组为常 规针刺治疗,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30岁,平均年龄(46. 50±8. 28)岁, 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病程为(72. 30+17.47)月,两组对性别、年龄、病程 基线比较具有可比性(均/>0.05) o

  • 性别:经卡方检验试验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与对照组(男性10例,女 性20例)两组性別无显著差异(右>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患者性别比较(例)
组别 女 X2 P
试验组 14 16  
    1. 111 0. 292
对照组 10 20  

 

  • 年龄:试验组(43. 13±8, 16)岁和对照组(46. 50±8. 28)岁的年龄分布符合
    正态分布,经t检验,件1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5) o

表2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岁)

组别 人数(例) X+ s t P
试验组 30 43. 13±8. 16  
    -1.586 0. 118
对照组 30 46. 50 ±8. 28  

 

图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

(3)病程:两组病程均以月为单位,两组病程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经t检验,P=0. 659,

J°>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两组患者病程基线比较(月)

组别 人数(例) 病程(月) t P
试验组 30 74. 27+16. 90    
      0. 443 0. 659
对照组 30 72. 30±17. 47    

 

病程(月)

73 28 17.066

图3两组患者病程分布

2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2. 1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1)两组间治疗前比较

表4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人数 VAS评分 t. P
试验组

对照组

30

30

3. 50 ±0. 509

3. 33 ±0. 479

1.306 0. 197

 

0.00

4.00

3.00

2.00

1.00

试验组

对照组

如表4、图4所示,组间治疗前比较,两组间在VAS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片0. 197 >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前后两组内比较

表5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后组内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 治疗疗程结束 1月后随访
试验组 3. 50±0. 509 2. 07±0. 521 0. 33 ±0. 183 0. 40 ±0. 498
对照组 3. 33±0. 479 2. 37±0. 490 0. 37 ±0. 490 0. 60 ±0. 498

如表5所示:经成对样本t检验,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 月后随访与治疗前组内比较,VAS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均任0 (PV0.01),两组都 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

(3)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

表6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 治疗疗程结束 1月后随访
试验组 3. 50 ±0. 509 2. 07±0. 521 0. 33±0. 183 0. 40 ±0. 498
对照组 3. 33 ±0. 479 2. 37 ±0. 490 0. 37 ±0. 490 0. 60 ±0. 498
1. 1.306 -2.298 -3. 491 -1. 555
P 0. 197 0. 025 0. 001 0. 125

 

如表6、图5所示,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治疗1个疗程、治疗疗程结束时 比较,均PV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试验组 VA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1月后随访组间比较,/>0. 05, 1月后随访VAS评分上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筋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缓解疼痛的短期效果更为明 显,远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相当。

2.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JOA评分比较

(1)两组间治疗前比较

表7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分)

组别 人数 J0A评分 t P
试验组

对照组

30

30

9. 93±4. 118

9. 57±3. 748

0. 361 0. 720

 

10.00

8.00

6.00

4 00

2.00

0.00

试验组 对照组

如表7、图6所示,组间治疗前比较,两组间在J0A评分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 意义,P=Q. 720>0. 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表8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疗程结束、随访后组内J0A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 治疗疗程结束 1月后随访
试验组 9. 93 ±4. 118 20. 77 ±3. 370 25.21±3. 431 24. 94 ±2. 991
对照组 9. 57±3. 748 17. 70 ±4. 276 24.31+3. 522 24. 20 ±3. 228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组内比较,经成 对样本t检验,同组内治疗后时间节点上的JOA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性(QV0.01), 表明两者都能改善腰部活动度,减轻腰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治疗前后组间比较

表9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后组间J0A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 治疗疗程结束 1月后随访
试验组 9. 93±4. 118 20. 77 ±3. 370 25. 21 ±3. 431 24. 94 ±2. 991
对照组 9. 57 ±3. 748 17. 70±4. 276 24. 31 ±3. 522 24. 20 ±3. 228
1 0. 361 3. 085 1.399 1.279
P 0. 720 0. 003 0. 164 0. 204

 

7㈣组患者JOA评分变化趋势

如表9、图7所示,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治疗1个疗程组间比较,PV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试验组JOA评分升高更为显 著,治疗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前后对比,两组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0.05。 结果表明,筋针疗法在短期内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改善腰部活动度方面优于常规针 剌组,远期疗效两组相当。

2.3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疗程数比较

表10两组患者疗程数比较(个)

 

组别 人数(例) 治疗结束后疗程数 t P
试验组 30 2. 89+1.320
    -2. 921 0. 004
对照组 30 3. 51±0. 920

 

如表10、图8所示,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治疗疗程结束后疗程数比较,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疗程数较对照组更低,说明在缩短治疗疗程方 面,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优于常规针刺组。

3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

试验组釆用筋针疗法,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为93. 33%;对照组釆用常规针刺,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 有效率为83.33%。经过秩和检验,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公-2. 032, 任0.042V0.05,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即筋针疗法治疗 气滞血瘀型腰痛疗效更好。(详见表11)

 

表1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 人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30 13 9 6 2 93. 33%
对照组 30 8 9 8 5 83. 33%

4安全性评价

在治疗期间,60例患者均无晕针、筋针脱落、皮下出血、瘀斑等不良反应发生, 安全性均评估为1级。

 

讨论

  1. 概述

腰痛病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许多不 良生活方式的改变,腰痛患者越发趋近年轻化,同时以腰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数量在 逐年增加网,且治疗过程反复,合并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等因素,大大提高了腰痛 的发病率。流行病学显示,在人体高发病率的疾病中,腰痛的终生发病率已达85%网, 而其中慢性腰痛占比23%,致残率达11%-12%(24),且腰痛本身也具有30%-46%的遗传 性陶。由于腰痛的高发病率及致残率,以及它所造成的疼痛及活动受限,对患 者的工作及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给家庭乃至社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经济负担, 也将成为全球疾病中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岡。

因部分患者疼痛的病因、伴随症状、性质、部位不一,所以目前临床治疗仍存在 着针对性不强、疗效不确切、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等问题,从而降低了临床诊疗质 量,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迫切需求更简便有效、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我们 结合相关临床研究皿发现大部分腰痛患者其临床表现为腰背部、臀部弥漫性钝痛,并 常能在广泛的痛区明确指出最痛点,且可在深浅部触及大小不…的条索状硬结,即为 经筋理论中所描述的筋结点,而气滞血瘀型为腰痛病中最常见证型,因此如何有效地 消除“筋结”己成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重点网。本试验釆用筋针针刺筋结点松解 粘连的治疗方法,根据《类经》中提出的经筋是“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筋 会于节”的组织,从力学角度来看使得手足、阴阳、经筋、力线在腰椎序列上相互交 叉联系,体现了人体结构理论整体观'頫,以此来针对性地治疗,达到缩短其疗程的 目的。

  • 中医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理论认识

中医又将腰痛称为腰痛病,归属传统医学“经筋病”的范畴顷】,中医理论认为: 腰痛的病机主要与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引起气血运行受阻有关,或因外伤损伤经 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或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肾衰、久病、 房劳伤肾引起肾气不足,经脉失养所致,所谓“不荣则痛” [3,]0《灵枢•百病始生》 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 入则抵探,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浙然   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病,腰脊乃强。”六淫之邪侵袭人体腰部,从皮毛 传经络,引起经络的气血凝滞,则发生腰痛。《医学入门》中记载有闪挫跌扑坠堕, 所导致的血瘀腰痛,日轻夜重,应顺气行血。在《类证治裁》中也提及:“闪挫痛, 或跌仆损伤者,血瘀也。”此即跌打外伤、腰部用力不当等伤到腰部筋脉,血脉瘀阻, 气机不通,引起腰痛。《证治准绳•杂病第四册•诸痛门腰痛》中记载:“瘀血为病, 其脉必涩,转侧若锥刀之刺 气滞而痛,其脉必沉”。上述典籍则形容了气滞 血瘀型腰痛刺痛、肿胀、活动受限、日轻夜重,大小便、脉象等的临床表现,说明血 瘀也是腰痛发病的重要环节。而“腰者,肾之府。”以及《素问痿论篇》记载的:“肾 主身之骨髓,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则指出肾虚造成 的腰痛。根据病机腰痛可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肝肾亏虚型,但临床 中以气滞血瘀为主。综上所述,腰痛的病因主要为经脉瘀阻引起的不通及肾虚导致的 不荣而产生疼痛,气滞血瘀型为最常见证型,占比33.33%,其次为寒湿痹阻型约占 26.19%、肝肾亏虚型占16. 67% "幻。

  1. 现代医学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理论认识

现代医学中,能引起腰痛的病因有很多,包括脊柱病变、软组织病变、内脏病变、 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心理疾病病变[33]'M以及强直性脊柱炎或骨质疏松等诸多因 素,其中脊柱病变又包括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源性、椎间关节源性、 脊柱肿瘤、脊柱先天性畸形等'制。国内对常见引起腰痛的西医诊断研究类型中,腰 椎间盘突出占绝大部分(62.83%),其次是腰椎退行性变(19.46%)'如,临床中腰 痛的病因以前两者居多,脊柱病变中腰椎的退变可能引起腰椎小关节的退变、椎体的 滑移和动力性不稳,因此腰椎及其周围组织生物力学的改变也与腰痛密切相关。除此 之外,腰椎间盘的病变成为引发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而突出腰椎间盘造成的神 经组织受到卡压,和其突出的组织产生的化学刺激也是腰痛产生的常见病因'臨,软 组织病变中无菌性炎性反应也是腰痛的常见病因。因急性或慢性累积性损伤,在肌肉、 肌腱、韧带等附着处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炎症渗出、肿胀、充血,进而髓核 产生大量炎性因子或髓核遗漏,刺激疼痛感受器产生疼痛,形成致痛物质的堆 积,静脉回流受到阻碍,组织循环缺血缺氧,造成局部“瘀血肿胀”。“瘀血 肿胀”内所形成的压力,现代生物力学称之为“张力” [40]-[4,],其在人体反复 受损与自我修复过程中,受损组织增生、粘连、变性、挛缩形成“结节”、“条 索状”等病理变化,局部经过的脊神经后支受到刺激或压迫后引起一系列腰痛

[12]

O

  1. 疗效差异

4.1基线分析

两组入组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VAS评分、JOA评分对比 无显著性差异(R>0.05),两组患者均具有可比性。

4.2组内比较

试验组、对照组在治疗1个疗程、治疗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的VAS评分均有所下 降,JOA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方面均有升高,有明显差异性(X0.01),差异提示: 两组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均起作用。

4.3组间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筋针组较常规针刺组偏 低,1个疗程后JOA评分,筋针组较常规针刺组偏高,有明显差异性(QV0.05),差 异提示筋针组短期内改善患者临床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治疗疗程结束时比 较,VAS评分两组的组间有明显差异性(户V0.05),说明筋针组短期改善患者临床疼 痛症状更加明显,JOA评分两组的组间无明显差异(”>0.05),说明两组改善腰部活 动度疗效相当;1月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P>0. 05,无明显差异性,筋针组、常规针 刺组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远期综合疗效相当。

4.4两组疗程数比较

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程数进行比较,试验组疗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 著意义(X0.05),结果表明: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能有效缩短治疗疗程, 从而缩短治疗时间。

  1. 筋针疗法治疗腰痛的理论依据及选穴

5.1筋针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筋针疗法是基于经筋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经筋理论起源于远古时代,远在战国 时期,《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己提出''筋”的概念啊。而《说 文解字》中对“经筋”解释:“筋,肉之力也”,薛立功'"等解释为:“竹者,节也。” 说明筋之物可以有竹节样的外形变化。《黄帝内经灵枢经》网中阐述“经筋”即十二 经筋,是十二经脉在肢体以外的连络部分。其起于四末,向心分布,联络头面躯干分 支,强化九窍体腔联系,交叉相连,维络全身关节、骨骼,有主管全身运动的作用。 而十二经筋的走形贯通腰部,通常腰痛的位置与经筋循行的部位基本吻合,其中足太 阳经筋、足少阳经筋和督脉与腰痛的形成原因关系最为紧密,为筋针疗法治疗腰痛提 供了中医理论基础的。

5.2筋结点的选取及分布规律

关于筋结点的解释,《灵枢•经筋》中把“尽筋”叫做筋结点,当肢体做 屈伸功能活动时,肌组织受到主动收缩力和被动牵拉力,这一动作由人的意识 支配经筋屈伸活动迸发力量完成,其应力点主要为肌的起止点(即肌在骨骼的 附着点)吧

十二经筋大体上伴随十二经脉纵行呈束带状分布,结聚关节附近,布散头 面九窍,深入胸腔、腹腔内。当外邪侵袭,人体卫气难以抵制,入媵理侵袭经 筋,或因慢性劳损,经筋损伤,或脏腑经络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经筋,均可导 致筋病,并在其相应的经筋出现病理症候,如筋结、疼痛等。就现代医学理解 的“筋结”则是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后未能正常修复,形成的组织挛缩、粘连 从而产生一系列无菌性炎症病灶的病理改变,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网,它的产 生是在肌肉带动肢体活动时受伤或劳损时出现的,大多在相应肌肉的肌腹或肌 腱附着于骨之间出现病理反应产生筋结点'何。

《灵枢•经脉》中阐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 ”,《类经》 提及“大肉深处,各有分理,是谓分肉间也”,这里的“分肉之间”,可以理 解为数块被筋膜包裹的胭肉之间的肌间隙,而臓肉及筋膜和分肉间隙都是筋结 点的好发部位啊。“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 上结于臀,上挟脊上 项”,由于背肌在腰背部运动中处于频繁状态,胸腰筋膜易被牵拉损伤,则产 生筋结点时;脊上韧带管控脊柱的前屈活动,因其力矩最长,所以受力也越大, 加之多块背肌附着于棘突,故各胸腰段、腰椎棘突常出现筋结点;腰棘间韧带 薄而无力,加之腰部做旋转动作时,受到腰龈部的最大拉力,易损伤变性,产 生筋结点,以腰4-5及腰5-tft 1最多:棘间与横突间韧带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及侧弯时同样可以引起损伤,其起止点、骼腰韧带的附着点也易产生筋结点; 此外,腰龈背侧诸多韧带为了维持龈、骼脊柱的稳定性也易发生运动损伤产生 筋结点;梨状肌上孔、下孔、腹肌及止点附近的滑囊常产生筋结点,除此之外, 脊柱周围的肌肉中以腰背部深层肌为主易发生损伤产生深在的筋结点,如竖脊 肌、短肌各起止点(即椎体横突、龈骼间韧带、骼崎),腰方肌起止点(即骼 崎内方、腰椎横突间)t521o

因此,腰痛产生的筋结点多分布于胸腰筋膜、脊柱与腰龈诸韧带起、止点, 及脊柱旁各层肌肉的起、止点唄,循肌肉纤维走向寻找阳性物或阳性反应,一 般可触及明显压痛或条索状、结节状硬结等g,取穴较为简便。

  • 筋针疗法的特点及相对优势
  1. 1筋针疗法的治疗原则

筋针疗法依附《灵枢•经筋》描述的“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为 治疗原则。其中“燔针劫刺”是经筋病的施术法则,根据诸多文献可理解为,燔针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针具,广义是指针法圖;“以知为数阅”是经筋病取效准 则,“以痛为输时”为主要取穴原则,强调了利用燔针及劫刺之刺法达到速除病邪的 治疗效果。

  1. 2筋针刺法

此疗法根据经筋循向,釆用浮刺,针刺方向对准筋结点,循经筋纵行浅刺或循肌 肉纤维方向平刺,也可称为傍入浮刺,《灵枢•官针》叙述:“九曰浮刺,浮刺 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提出浮刺是十二刺之一问。“经筋之 为病,寒则反折筋急。”筋急是筋病的主要证候,故筋针刺法以浮刺为基本大 法,这样利于松解筋结点,也便于留针时活动。此外,筋针刺法以肌肉结构理论为 基础,遵循腰部肌纤维的排列原则和腰背部肌肉的运动学功能,从而避免损伤肌纤维 的排列,达到稳定的运动平衡功能,且利用沿皮浅刺或针尖指向相反方向,迅速浅刺 入皮下组织,其包含疏松结缔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不易伤及脏腑组织,可皮下留针 后固定,对于顽固性筋病,反复发作时,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迟留针时间以维持疗 效网。

筋针疗法因沿皮下浅刺,不深入肌层,一般不会伤及重要脏腑组织,留针期间不 影响关节活动,相对于常规针刺而言,主动运动时安全性更高,不易损伤神经、血管, 且不易滞针、断针,针刺后使用无菌输液贴固定针体,防止筋针脱落;进针时患者能 感觉到的痛感及针感极微,能消除患者对针刺、得气感的恐惧,与普通针刺需激发患 者酸、麻、胀的针感比较,患者更易于接受;针刺时取穴简便,循筋取穴,选取的筋 穴较少,不需辨证取穴,便于节省治疗时间,所以需要的筋针数量也较少,经济速效, 更适合现代人对针刺治疗的需求。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涉及筋骨、关节、肌肉范畴, 黄土其㈣通过筋针针刺筋结压痛点且带针活动治疗慢性腰痛,症状改善明显。庞青民 网釆用筋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循经筋走向选取筋结点或压痛点沿皮肤平刺,配 合主动活动疼痛部位,取得较好的疗效。胡晓妹㈣等采用筋针刺法,选取4个筋穴浅 刺,嘱患者主动运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结果证实为临床中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6.3釆用动静结合的优势治疗

“动”与“静”结合体现了中医辨证的整体观,它贯穿了人体的整个生理、 病理变化过程,涉及治法治则、辨证施治等方面'⑶。在应用筋针疗法时,如《素 问•宝命全形论》所诠释的''凡刺之针,必先治神”,针刺者需先守神,此为“静”; 根据腰痛部位的变化,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I,留针期间根据腰椎关节的生理活动 范围,进行相应的俯仰转侧、屈伸旋转等活动,此为''动”,动与静的结合体现了此 疗法的优越性。此外,患者主动参与进来,完成了一个肌肉主动收缩的过程,与常规 针刺比较,常规针刺需选穴定位后针刺,针刺时行相应手法得气,筋针疗法则无运针 要求,筋针针刺过程中患者全程参与主动运动,患者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参与性高,更 利于疾病的恢复,患者主动运动这一意识能增加运动中枢传导至大脑皮层的激发活 动,增强肌肉柔韧度、耐受力,提高关节活动度的灵活性,保持关节与关节之间的稳 定,成为整个疗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L动则有益于舒筋理气,增强疗效,通常让 患者主动运动30min,缓慢活动,幅度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运动过程中若感觉到 针刺感,应立即调整针尖方向。研究表明,各类运动类针法在疼痛中的应用,成 为治疗痉挛的有效疗法風」,同时有学者提出针刺与动、静相结合是一种有效治疗疾 病的手段'⑺。筋针疗法通过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调理局部气血运行, 松解局部肌肉组织的痉挛,加速缓解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加强针刺的疗 效网。

综上所述,本课题基于经筋理论,通过筋针沿皮下浅刺筋结点治疗气滞血瘀型腰 痛患者,在短期内能速效止痛,结合患者治疗过程中主动运动加强止痛效果'⑼,改 善功能障碍,从而缩短治疗疗程,大幅度缩减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生活负担, 解决身心疾患等健康问题,减少腰痛对患者带来的痛楚,体现了其有效性及优越性, 为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提供了更多临床依据。

结论

  1. 筋针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均有较好的疗效。
  2.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在短期内更为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 腰部功能活动,远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相当。
  3. 筋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且有缩短疗程的效 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存在问题及展望

本研究已按前期设计方案及步骤基本完成,现将临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条 归纳罗列:

  • 因时间和经费有限,少量相关的辅助检查不足以达到排除要求,造成诊断 上缺乏客观性,若有条件可添加相关实验室检查;
  • 初步研究的病例样本小,如若在时间及人员充足的条件下,可进行大样本 的研究;
  • 观察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且在后期随访中时间短,观察周期短,未进一 步釆用能主观自我评价的随访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症状、体征掌握不全面,若在时间 充足条件下可对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分析描述。

 

参考文献

  • 张冲,万军.腰痛病因病机及治疗略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5):65-66.
  • 陈栋,陈春慧,胡志超,等.中国成人腰痛流行病学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 志,2019,19(06):651-655.
  • 王瑞,王雪强.基于循证实践的腰痛康复治疗国际指南解读与启示[J].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2019,34(12):1464-1469.
  • 曾科,王建伟.大数据应用于推拿临床的探索与展望[J].上海中医药杂 志,2017,51(51):1-3+7.
  • 魏绪强,何丽云,刘佳.近十年针刺治疗腰痛的国内外指南与临床研究现状分析[J].中医杂 志,2019,60(12):1039-1045.
  • 嵇承栋,付强强,杨志萍.慢性疼痛社区流行病学调査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 志,2018, 24(07): 542-547.
  • 王凯,闵少雄,徐新毅,等.社区非特异性下腰痛流行病学调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J].实用医学 杂志,2015,31(02):306-308.
  • 赵爱梅.毫火针为主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
  • 伍骥,吴迪,黄蓉蓉,等.腰痛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 22(01):88-91.
  • Licciardone J C, Gatchel R J. Nonpharmacologic Therapies for Low Back Pain[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7,167(8):606.
  • 杨淑瑞,米勇.腰痛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 37(06): 137-139.
  • 岳寿伟.腰痛的评估与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 32(02):136-139.
  • 丁峰.刘农虞教授筋针学术思想[J].中国针灸,2015, 35(S1):56-58.
  • 岑康远.筋针疗法临床应用特点浅析[J].中国针灸,2015, 35(S1):38-39.
  • 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 34(08):828-830.
  • 王秋月,张茂云.《灵枢经》"营卫”探源及"营卫失谐”致病机理探瞼[J].上海中医药杂 志,2019,53 (05):45-49.
  •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临床观察[J].中国针 灸,2015, 35(09):927-929.
  •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25.
  • 刘农虞,刘恒志.筋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05.
  • 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药出 版社,2016:33.
  •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25.
  • 金新,蔡宛儒.门诊腰痛患者病因与分类情况统计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9, 19(52):
  • Joud Anna, Petersson Ingemar F, Englund Martin. Low back pain:epidemiology of consultations[J].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12, 64(7).
  • Deyo Richard A,Jarvik Jeffrey G,Chou Roger.Low back pain in primary care[J]. BMJ(Clinical research ed.),2014,349.
  • Jill P. G. Urban, Jeremy C. T. Fairbank.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role of biomechanical loading and genetics in development of disc degeneration and low back pain: a narrative review[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20, 102.
  • Hartvigsen Jan,Hancock Mark J,Kongsted Alice,et al.What low back pain is and why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J]. Lancet (London,England) ,2018,391(10137).
  • 杨丽芳.腰腿痛骨骼肌痛点的查寻与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 杨辉.腰痛的中医辩证及针灸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70-71.
  • 林星星,董宝强.论经筋理论的整体观[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40(10):808-812.
  •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96-497.
  • 杨辉.腰痛的中医辩证及针灸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 70-71.
  • 刘丽莎,袁秀丽,段莹,等.针灸治疗腰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 志,2018, 33(07):3082-3085.
  • 王菁菁,金宪宁,王世娟,等.社会心理因素与职业性下背痛关系的Meta分析[J].环境与职业 医学,2017, 34(10):874-880.
  • 张皓,胡瑞晖,刘泽豫,等.大学生心理因素与慢性腰背痛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 志,2019,27(23):2153-2157.
  • 张国山,杨舟,刘迈兰,等.康复推拿教学中对下腰痛诊疗的辨析[J].教育教学论 坛,2018, (08): 47-48.
  • 刘丽莎,袁秀丽,段莹,等.针灸治疗腰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 志,2018, 33(07):3082-3085.
  • 邹琴,王心田,白铁阳,等.慢性下腰痛病变的主要相关CT影像分析[J].中国CT和MRI杂 志,2004(03): 48-50+53.
  • 段红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36):4227-4230.
  • 郭团茂,陈忠宁,王忠贵.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组织病理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 康复,2011, 15 (39): 7366-7370.
  • 马连生,杨静宁,宋曦.理论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张忠明.从生物力学角度谈针刺治疗软组织损伤[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06):46+54.
  • 孙其斌,陈广业,张丽娜,等.“顺筋利节”理论指导“提拿”手法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J].中 医临床研究,2016,8(34): 20-25.
  • 孔安安.经筋理论发展源流及特殊筋病的证治考源[D].北京中医药大学,
  •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
  • 傅景华等.中医四部经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141-143.
  • 商志浩,范郁山,乔赞,等.近10年经筋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9,21(07):167-171.
  • 刘顺怡,陈东煜.经筋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08):160-163.
  • 赵勇,董福慧,张宽.经筋痹痛的软组织力学变化分析与治疗思路[J].北京中医 药,2008(09):705-707.
  • 杨岚菲,黄于婷,方燕平,等.“肌肉起止点”取穴法解筋结[J].亚太传统医 药,2018, 14(08): 72-73.
  • 谢浩然,李芳春,张维波.人体经络气道实质相应定位的解剖观察.针刺研 究,2009, 34(3) : 202-206.
  • 李怡廷,武平,廖晨希.太阳主筋释疑[J].中国针灸,2019, 39(06) :659-660.
  • 荆龙.筋结点与激痛点的体表投影重合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
  • 刘元石.非特异性下腰痛结筋病灶点经筋分布规律及超声下病变特点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 学院,2013.
  • 吴飞,陈海艳.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 志,2016, 22(01): 12-14.
  • 赵汗青,鞠静,张永臣.燔针劫刺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9, 38(05):422-426.
  • 胥荣东,王君.“以知为数”释义[J].±海针灸杂志,2006(02):49-50.
  •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 [J].针灸临床杂志,2014, 30(02):55-57.
  • 宋军.《灵枢官针》刺法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 刘农虞,刘恒志.筋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3-90.
  • 黄士其,景明夷,周敏杰等筋针疗法治庁急性腰扭伤1例[J].实用中医药杂 志,2018,34(02):262
  • 庞青民.筋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7, 29(3):36-37.
  • 胡晓妹,伍果美,唐学.筋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 志,2017,33(05):100-101.
  • 齐江敏,张天生,郝重耀. “动静结合"理念的提出及其在中医康复学中的体现[J].成都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5, 38(01): 102-105.
  • 郑骁.筋针疗法治疗血瘀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 胡永善.骨与肌肉疾病康复的现状与任务[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 17

(6):326-327.

  • 王俊翔,马良宵,宋越,等.浅析运动类针法在痉挛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针 灸,2019,39(12):1335-1338.
  • 张阳,李梦醒,刘芳,等.针刺结合运动疗法临床作用机制研究思考[J].中医药临床杂 志,2015, 27(03):314-317.
  • 陈文松.浅析中医运动康复之"动"与“静” [J].陕西中医,2007(08):1051-1053.
  • 唐伟,李里.针刺治疗中患者主动运动的作用[J].中国康复,2010, 25(04) :302-303.

文献综述

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摘要: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候,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绝大部分 人群中,腰痛症状的减缓或痊愈均是通过中医治疗来获得的。从中应用经筋理论治疗 腰痛,方法多、易操作,且疗效评价高。文章通过对经筋理论的阐述,回顾了近10 年来基于经筋理论的常规针刺、理筋手法、其他特殊针刺等方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 经筋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经筋理论;腰痛;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Status of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based on

Meridian Tendons Theory

Abstract : Osphyalgia is a common complaint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people's work and life.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the remission or recovery of low back pain symptoms are obtained throug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mong them, the theory of meridian reinforcement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and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feasible. By expounding the theory of meridian tend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by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special needles based on meridian tendons theory in recent ten years.Meridian tendons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 Keywords: Meridian Reinforcement Theory;Osphyalgia;Clinical Exploration

腰痛归属祖国医学“痹病”、“经筋病”范围,是指背部肋弓下缘至臀沟之间疼 痛不适的一种综合症,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现代医学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肌肉、 肌腱、韧带、筋膜和关节的病变所导致的脊柱失衡等疾病均可引起腰痛⑴。有文献表 示,腰痛的发病率高达85%,在患者就医的原因中,这一概率位居第二,仅次于上呼 吸道感染的发病概率⑵,因腰痛引起的误工、经济问题等对患者工作、生活均造成很 大影响。

  1. 理论基础

1.1经筋理论的概述

经筋理论起源于远古时代,大约形成于战国时期,《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 十一脉灸经》首次描述“筋”的概念⑶。《说文解字》中对经筋作出解释:“筋者, 肉之力也” “筋”即指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而言。《灵枢•经筋》中阐述“经筋”即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即十二经脉在体外形成结聚散落关系 的体系,维络组织全身关节、肌肉、骨骼产生联动协调作用'七然而其走形与十二经 脉各不相同,十二经筋以本身奇特的循行方式,起、结、聚、散去网络全身。随着社 会的进步,各界医者对经筋理论的探索与挖掘,使其在发展中日益完善。有医者⑸ 将中医经筋理论作为基础,联系易筋经相关知识与练功实际体验相联合,结合西医运 动解剖学知识,认识到经筋具备形态、功能的统一,是人体一个有机的系统组织。中 医的经筋理论上既包括了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构造基础,又囊括了整体效应根本,但 又不是二者单纯的合并,而十二经筋是由肌梭、肌腱以及韧带、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 体感受性的线性构造本质持续而成的。也有医者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及生物力学理 论,遵循各大家的经验,领悟到十二经筋是前人应用那时匮乏的解剖知识,配对相应 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 规律的概括和总结⑹。

1.2经筋的生理病理特点

《内经》描述了经筋的三大生理特点'气《素问•五脏生成篇》说道:“诸筋者, 皆属于节”,推出筋多附于骨和枢纽处,具备束缚骨骼的功效;《素问•痿论》描述 总结:宗筋是主束骨而利关节的机关,详细阐述经筋“利机关”束缚骨的联络,主司 枢纽关头活动的生理作用;《灵枢•经脉》“筋为刚,肉为墙”提出经筋坚固骨骼且 对人体主要脏腑起到护卫。《类经》中指出,经筋是“联结百骸”、“维络全身”、 “筋会于节”的构造。它与十二经脉的最大区分是“内无中空”、“各有定位”、“有 刚有柔”之分。“刚筋”多分散于躯体表面、背部,多与肢体的舒展活动有关,“柔 筋”多分散在躯体内部、腹部,多同肢体的屈收运动相联,因此,经筋的刚中有柔, 柔中带刚的特性,成为机体大大小小关节正常运动与连结的关键。腰背部经筋阳刚而 用之,刚中兼柔,柔中有刚,使得躯干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屈、旋转的功能柔韧有 度、稳固灵敏闾。

“主束骨而利机关”为经筋的重要生理功能,当关节、肌肉的联动跨越某一区域 或超过等长时间的运动,经筋将形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造成“筋挛、筋痿、筋结”等 病理结构的改变。正如《灵枢•经筋》论说的:“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 弛纵不收”。“筋急”可以理解为人体筋肉骨骼在过度劳作状态下产生拘急、扭转、 挛缩、肿胀、僵直、掣动等病理表现,进一步牵涉则发生疼痛,痛则制动,故而影响 肢体运动功能。一块肌肉的应力点通常在腱与骨的联结处,肌腱止点位置,该处一般 为肌纤维束或肌腱的功能集中点,外力损伤的主要位置,也是产生硬结的常见病变部 位,此部位十二经筋称之为“结”和“聚”,即我们所说的“筋结”,是经筋损伤后 所产生的病理产物⑼。

  1. 经筋疗法治疗腰痛的病因病机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十二经筋循行贯通腰部,通常腰痛的位置与经筋循行的部位 基本吻合,其中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和督脉与腰痛的形成原因关系最为紧密,其 他经筋亦可引发腰痛。《灵枢•经筋》中关于腰痛经筋病理的论述,可阐述为:凡涉 及腰部经筋的疾病,在腰部运动达到机体承受能力时,则会发生痉挛、僵直,进一步 产生腰痛,反之,腰部运动量不足,机体发生失代偿作用,牵涉筋肉组织,可产生挛 缩变性则引发腰痛。腰部经筋之病,可选用相应经筋上的痛点进行治疗,通过疏通经 筋之气血,从而恢复经筋的正常生理功能"气

关于腰痛《灵枢•经筋》篇中提及:“脊反折、胴筋急,前引髀,后引尻、胫转 筋、脚坚跳。”描写了腰腿痛的症状,故经筋理论提出腰痛归属于经筋病的范畴,其 病理体现是''筋结”点的产生,"筋结”挛急导致疼痛,痛则制动,故可见运动功能 障碍,也能对经脉产生压迫导致经脉闭阻。就现代医学理解的“筋结”则是软组织的 急慢性损伤后未能正常修复,形成的组织挛缩、粘连从而产生一系列无菌性炎症病灶 的病理改变,因此,如何消除筋结和如何准确地找到“筋结”点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之处。而大部分腰痛患者在各腰椎棘突、横突、关节突、关节囊、棘上韧带、棘韧带、 竖脊肌、骼腰肌韧带附着处、梨状肌体表投影点等处可触及明显的压痛及条索状或结 节状硬结,可通过经筋触诊找到“筋结点”并标记来进行多点位治疗。再根据“以痛 为输” “以结为输” “以舒为输”的取穴原则,按照腰部之归经,将经筋疗法应用于 这类疾病,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1. 临床应用
  2. 1常规针刺

 

张景岳于《类经》中说起“十二经筋痹刺”。李瑞杰等"采用经筋剌法治疗慢性 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以''以痛为俞”的原则寻找结筋病灶点,总有效率为82. 76%。 黄土其'⑵通过筋针针刺筋结压痛点且带针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1例,症状改善明显。 王程等胸在经筋理论指导下用毫火针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将毫火针针身烧红烧透作 用于经筋治疗点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目的,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V0.05) o陈如等网应用集针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即使用双针并刺、集多针 于十二经筋产生局灶性病变点,点面结合、疗效明确。邹瑜等"基于经筋理论应用三 棱针挑刺局部筋结点治疗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基于经筋理论的针刺方法简单、易操作、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理筋手法

理筋手法主要是将经筋理论融入于传统推拿手法中,吴谦在其自编的《医宗金 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将推拿手法实际应用于经筋之病。曾祥成'⑹通过理筋手法对足 三阳经筋在腰部的循行予舒筋解结,对腰龈部、臀部筋结点进行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总有效率达93. 3%o王波⑫应用理筋手法作用于腰臀部有压痛、条索、结 节的部位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 降(PV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 33%,显著改善疼痛及不 适症状。贾佃萍遵循"按摩舒筋,复其旧位”的理念,将宫廷理筋术改良手法用于 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在缓解疼痛方面的及时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疗效能在治疗后 维持一个月。理筋手法是基于传统推拿手法的创新,直接作用于病灶点,其针对性强, 疗效切确。

  1. 3其他特殊针刺

黄国松'⑼联系现代解剖知识及生物力学系统地分析了经筋病的诊疗手法、手段, 发现并接连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治疗经筋病的工具,如经筋刀、微创针刀镜、新被针、 筋针疗法等方法来解结松筋。董福慧等㈣运用被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腰臀部疼痛患 者,循经筋触到明确的条索、结节,釆用多点式松解,对疼痛改善有较好疗效。陈振 虎等㈤采用自制的岐黄针针具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痛,采纳传统五刺的合谷刺和输刺 方法,其疗效显著。王海军等㈣运用经筋刀松解腰背部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下腰 痛,选取有明显深压痛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剥离,总有效率达84.09%。司江涛㈣ 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老年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运用经筋刀对筋结点进行钝性松解,疼痛 改善率达96.6%。苏鑫童“将长圆针用于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寻触到局部结筋病灶 处,应用其锐而不利,圆而不钝的特点进行钝性分离,改善腰痛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对 照组(PV0.01) o庞青民网采用筋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循经筋走向选取筋结 点或压痛点沿皮肤平刺,配合活动疼痛部位,取得较好的疗效。李晓昊等㈣将经筋理 论与电子腔镜原理相结合,创新出微创经筋刀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髅关节病变,其结 果中多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戶均<0. 05),明显降低本病的活动指数和 功能指数。治疗技术的改革、创新,使得经筋理论进一步发展,针具的种类增多,提 高了临床疗效,操作简便,治疗范围更广。

4.讨论

经筋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与十二经脉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相比经脉理论, 经筋理论发展相对缓慢,故对经筋理论进行阐述,对其生理病理及其实质的描述,结 合现代知识对经筋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从理论支撑到临床应用紧密衔接,基于经筋理 论治疗腰痛的操作手段繁多,可分为常规针刺、理筋手法、其他特殊针刺三大类,其 他特殊针刺包含经筋刀、岐黄针、被针、长圆针、新被针、筋针、微创经筋刀等,在 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腰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臀肌 筋膜痛性综合征等有繁多的经验报道及研究。经筋理论己趋于完善成熟,应用经筋理 论治疗腰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是在腰痛的临床应用中方法多,治疗 种类繁杂,范围广泛,难以统一,所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 张冲,万军.腰痛病因病机及治疗略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5):65-66.
  • 曾科,王建伟.大数据应用于推拿临床的探索与展望[J].上海中医药杂 志,2017, 51 (S1): 1-3+7.
  • 孔安安.经筋理论发展源流及特殊筋病的证治考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 肖红,郭长青.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28(10):2860-2863.
  • 茹凯,刘天君."经筋”实质的系统科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0,33(04):229-233+245.
  • 薛立功.中国经筋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8.
  • 陈朝晖.《黄帝内经》关于筋的理论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⑻刘顺怡,陈东煜.经筋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W, 2013, 11(08):160-163.

  • 麦珂,董宝强,蒋嘉兴,等.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比较传统推拿与经筋推拿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 患者的疗效[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34(04) :733-737.
  • 孔安安.经筋理论发展源流及特殊筋病的证治考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 李瑞杰,董宝强,林星星,等.经筋刺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20(06):60-63.
  • 黄士其,景明夷,周敏杰,等筋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例[J].实用中医药杂 志,2018,34(02):262
  • 王程,吕亚南,陈玉钊,等.经筋理论指导下毫火针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J].中国 医药导报,2019, 16(09): 154-157.
  • 陈如,许荣正.许荣正“集针刺法”治疗经筋病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9, 54(07) :514,
  • 邹瑜,姜仁建.经筋挑刺治疗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 症,2018,27(10):1768-1770.
  • 曾祥成.经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
  • 王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
  • 贾佃萍.宫廷理筋术改良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 黄国松.经筋手疗法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
  • 董福慧,雷仲民,杨海韵,等.被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腰臀部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 伤,2018,31(06):510-513.

[21] 胡婷,王红伟,陈振虎.陈振虎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腰痛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8, 35(01) :99-101.

[22] 王海军.经筋刀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 刊,2017,52(10):38-42.

[23] 司江涛.经筋刀治疗老年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24] 苏鑫童.长圆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多指标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5] 庞青民.筋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7, 29(3):36-37.

[26] 李晓昊,张军,曲海洪.经筋理论指导下微创针刀镜定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髄关

节病变的研究[JL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8(19):2063-2066+2077.

附录

附表1:

知情同意书

亲爱的患者:

您好!医生己确诊您为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我们诚邀您参与一项筋针疗法 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研究。

研究单位: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

近年来腰痛患者越发趋近年轻化,同时以腰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数量在逐年 增加,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给家庭乃至社会造成很大程 度上的经济负担,鉴于腰痛的常见性和对健康的危害性而建立此研究。

筋针疗法治疗时痛感及针感小,安全性高,取穴较少,经济速效,易于接受, 本试验将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以4周为治疗上限,请您配合分组和治疗, 若治疗期间您需要其他与本试验无关的治疗,请您及时告知主管医生进行记录, 我们将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基本信息及观察资料不会泄露。

治疗过程中可随时向医生了解治疗的相关信息、资料或咨询相关问题,您有 权选择是否参与本研究,治疗过程中可选择退出,退出后不会收取参与本试验治 疗的费用,但仍希望您能全程参与此试验,并按时完成治疗,在特殊情况下,若 您退出该研究,请及时与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若治疗中您有任何不适,务必请及 时告知医生。祝您早日康复!

同意声明:我己了解此研究的目的、方法,知晓享有的权利和该履行的义务,我 同意参加本项研究,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本项研究。

受试者签字:

研究医生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一般情况

【基本信息】

门诊号/住院号:口□□□□!□口口 性别:男口 女口
民族:汉口其它口,说明: 年龄: —岁
婚姻:已婚口 未婚口 其它口,说明:- 电话:
职业:干部口工人口农民口军人口教师口商人口家庭妇女口无业口 退休口
文化程度:文盲口 小学口 初中口 高中口 大学及以上口

 

【查体】

身高:口□□cm 体重:口□口!<&
体温:□□.□°C 呼吸:□口口次/分
心率:口口口次/分 心律:齐口 不齐口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口口 口顾也
系统体格检查是否己做?是□-请填写下表否口,原因:
体格检査 阴性 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舌苔脉象:

 

【诊断】

西医诊断  其他诊断:

中医诊断:0腰痛 病程:  年口月口

中医辨证分型:回气滞血瘀型

附表3

VAS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标

无痛

尺(cm): g痛剧烈
0cm 1cm 2cm 3cm 4cm 5cm 6cm 7cm 8cm 9cm 10cm
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疼痛剧烈,患者根据自身感觉的疼痛程度, 上方标尺上做标记,疼痛标尺为几cm,则为几分。
治疗前(分) 1个疗程后(分) 疗程结束后(分) 1个月随访(分)
       

 

A腰痛  
症状 无痛 偶发轻度疼痛 偶发轻度疼 痛或偶发严 重疼痛 频发或持续的严重

疼痛

分值 3分 2分 1分 0分  
B腿痛或麻痛  
症状 无痛 偶发轻度疼痛 偶发轻度疼 痛或偶发严 重疼痛 频发或持续的严重

疼痛

 
分值 3分 2分 1分 0分  
C步态  
症状 正常 即使感肌肉无 力,也可步行 超过500米 步行小于

500米,即出 现腿痛、刺 痛、无力

步行小于100米, 即出现腿痛、刺痛、 无力  
分值 3分 2分 1分 0分  

2.临床体征(6分)

A直腿抬高试验(包括加强实验)  
症状 正常 30度-70度 <30度
分值 2分 1分 0分
B感觉障碍  
症状 正常 轻度障碍 重度障碍
分值 2 1分 0分
C运动障碍  

 

症状 正常

(肌力5级)

轻度无力

(肌力4级)

重度无力

(肌力0-3级)

 
分值 2分 1分 0分  

3.日常活动受限度(ADL) (14分)

活动 分值 洗漱 站立 平卧

翻身

前屈 坐位

(lh)

行走 举重

 
正常

(2

分)

               
轻度(1

分)

               
重度(0

分)

               

4、膀胱功能(-6-0分)

症状 正常 轻度排尿困难

(尿频、排尿延迟)

重度排尿困难

(残尿感、尿失排)

 
分值 0分 -3分 -6分  

附表5

不良事件(AE)记录表

是□/否□出现不良事件,若有请填写下表

名称  
发生时间  
持续时间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缓解程度 缓解

无缓解

 
处理 自行缓解

用药缓解

其他

  与治疗方案的

关系

仃美

无关

 
后续处理

方式

继续治疗

暂停治疗

停止治疗

  是否退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 论文发表情况:
  • 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现状.刘荣波,孔顺尧,姚娜,范秦瑶,陈奇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28(24) :41-43.
  • 推拿对急性腰扭伤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罗金松,赵永祥,陈奇刚,顾力华,孔 顺尧,刘荣波.云南中医药杂志,2018, 39 (07) :82-84
  1. 参与课题情况: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项目),2018. 5-2019. 5,己完成,参与。

致谢

时光荏苒,三年时光转眼飞逝,在我学生生涯即将结束之际,对所有帮助过我的 老师、家人及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感谢母校云南中医药大学和昆明市中医医院对我的培养。

感谢我的家人在我生活中的帮助以及学习上的鼓励,是你们的支持让我顺利完成 学业。

感谢我的导师陈奇刚主任,从课题研究方向、设计、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指导性意 见,以及在专业学习上对我的关心,陈老师对中医康复的理念深刻影响着我,我将不 忘导师的敦敦教导,努力前行。

感谢顾力华主任在我论文写作上的悉心指导,顾老师对科研专注的态度和求实的 科研精神激励和影响着我。

感谢赵永祥主任对我临床操作上的技术指导。

感谢康复科老师、同门以及各位师兄、师姐、师妹在本课题的开展及实施中给予 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进行评阅。

筋针疗法临床应用特点浅析

岑康远

(仁德之光中医诊所,中国香港999077)

[摘要]筋针疗法在临床治疗多种软组织损伤所引致的痛证疗效显著,实时的镇痛效果明显, 而且用针量少,针感亦轻微,对于惧怕针灸的患者非常适合。笔者经临床反复使用,总结了筋针 疗法镇痛的临床应用体会。

[关键词]筋针疗法;软组织损伤;痛证;临床应用

筋针疗法是由刘农虞教授在《灵枢》经筋理论研 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研创出的新型针刺疗 法。笔者釆用筋针疗法在临床治疗多种软组织损 伤,包括:冈上肌腱炎、肩凝症、网球手、腕管综合征、 腰肌劳损、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等所引 起的疼痛问题,经临床反复使用均有明显和实时镇 痛效果筋针疗法比传统针灸方法明显更快地取 得镇痛果效,而且用针量少,针感亦轻微,对于惧怕 针灸的患者非常适合。现将采用筋针疗法镇痛的临 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刺法安全

筋针疗法较为安全。首先,筋针的进针法为平 刺浅刺法,相比传统针灸的直刺和斜刺法,损伤机体 血管及神经风险较小,针刺后出血机会也大大减少, 使针灸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第二,传统针灸要求进 针后运针行补泻手法,而筋针则没有运针要求,减少 了机体组织损伤之余,患者亦不需承受因运针而带 来的不舒适感。第三,筋针疗法使用针量少,一般对 于一个痛处的痛证只需使用1〜2针即能达到镇痛 效果。以临床治疗肱骨外上罷炎为例,釆用筋针疗 法只需使用1〜2针,比传统针法需针刺5~6个穴 位明显减少,患者更易接受。

2取穴方式简易

筋针疗法较易学易用,其没有既定的穴位进针点, 而是以“以痛为输、以结为输、以舒为输”为原则。临床 治疗痛证为例,一般以距痛点2~3寸处即为进针点, 进针时针尖指向病所。这种进针点的选择与传统针灸 有所不同,并没有辨证选穴,但有循筋选穴的规则

第一作者,岑康远(1980-),男,中医师、认知障碍照顾策划师。研究 方向:针灸治疗痛证、神经系统及精神障碍。E-mail shumhong@ hotmail. com

3镇痛实时见效

筋针的实时镇痛作用快速及显著,在施针后即 有镇痛效果⑵,留针或不留针均能产生镇痛的作用。 而且镇痛的效果就临床所见实时可达四成至八成, 部分患者更表示针后疼痛完全消失。以曾接诊过的 2位患者为例。患者,女,74岁。主诉:右手拇指、示 指和中指麻痹及疼痛10个月,加重3周。刻下症见 右手每逢静止约10 min即出现麻痹及疼痛,诉感觉 如蚁咬,右前臂及右肩亦有牵痛感,每夜睡觉期间均 出现疼痛至醒的情况。西医诊断腕管综合征,予西 药止痛药及物理治疗佩戴支架均未见改善,终建议 手术治疗,患者不欲行手术故求诊中医针灸。施行 筋针疗法并留针20 min,留针期间右手未再出现麻 痹,出针后诸痛大减,肩前牵痛感亦见减轻。再如, 患者,女,47岁,家庭主妇。双前臂反复疼痛1年, 加重1周,拧毛巾时双前臂近手三里处疼痛明显加 重,伴拇指、示指疼痛。诊断为肱骨外上體炎,筋针 施针期间同时嘱患者行拧毛巾动作,近手三里处痛 点减少6成,余手指痛处减8成。

4体会

筋针疗法是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以痛为 输”⑶的筋穴,浅刺皮下,激活卫气⑷,无感得气叫 舒筋散结,从而迅速治疗筋性痹病外,还能治疗筋性 腔病与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针刺疗法。笔者根据筋 针理论原则施针,治疗筋性痹病尤以镇痛疗效确切 迅速,效果比传统常规针法更为显著。临床使用期 间有以下体会。

4.1进针位置及针尖指向的选择对镇痛效果有 差别

运用筋针时,笔者曾尝试不同的进针位置,不论 是痛点的上方或下方、左方或右方进针,亦能产生镇 痛的效果。对于针尖所指的方向,筋针一般操作是 针尖指向病所,笔者曾尝试在同处于上臂的两个痛 点之间作为进针点,即两个痛点及进针点可连成一 直线,不论是针尖所指方向的痛点,或是针尖所背向 的痛点,均有镇痛效果,然而针尖所指向的痛点,其 镇痛效果较背向为明显。另一方面,笔者发现部分 位置需有指定方向才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例如颈痛 及背痛针尖需指向上(向头)、腰部针尖以一上(向 头)一下(向足跟)形式施针,镇痛效果较单纯指向一 个方向的为佳。

4.2筋针可配合透刺法应用

笔者曾遇患者出现拧手巾时在鱼际穴及列缺穴 出现痛点,使用筋针疗法时,进针位置选择在距列缺 穴3寸,针尖指向列缺,把鱼际、列缺和进针位置形 成一直线,这样进针只需用一针,即可同时使两个穴 区达到镇痛效果。

4.3留针同时进行运动可增强镇痛效果

对于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痛证,施行筋针疗法 的同时配合患部适当的运动,可加强镇痛效果。进 针后同时运动患部,比没有运动的镇痛效果更为 明显。

总括而言,筋针疗法不单镇痛疗效迅速而且显 著,操作简易,刺法安全,适应证广泛,临床实用性 高。进41■时的痛感及针感小,所需针刺的数量少,患 者容易接受。筋针疗法值得加以推广,让患病民众 得到更优质的治疗,笔者亦期待有更多筋针疗法的 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筋针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M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112例软组织损伤即刻 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m.香港中医杂志,2014,9(4): 65 — 68.

⑵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 (6).67.

  •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 (2):55-57.
  • 刘农虞.经筋与卫气口].中国针灸,2015,35(2):185 -188.

KJ刘农虞.得气与气至与].中国针灸,2014,34(8):828-830.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单位代码: 10680

学 号: 20172315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by Combining Tendon

Needle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培养单位

针灸推拿康复学院

研究生姓名

 

学科、专业

针灸推拿学

 

硏究方向

针灸推童防治脊柱及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学位类型

指导教师

陈奇刚主任医师

二。二。年六月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by Combining Tendon Needle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孔顺尧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防治脊柱及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专业学位

陈奇刚主任医师

完成日期 。二。年六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无抄袭及编造行为。除文中己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并由 本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孔'刷龙导师渝M日期:河初年z月/。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云南中医药大学有权保留使用本人学位论文,同意学校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中医药大学可以将 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印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而晌吉/导师签茗遂傘.日期:为为年,月”日

本人及导师同意将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社”进行 电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 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作者签名:止噸% 导师签琢刹 日期: 年,月加日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3

引言 6

论文正文 8

资料与方法 8

  1. 研究资料 8
  2. 研究方法 10

研究结果 14

  1. 病例完成情况 14
  2. 一般资料分析 14
  3. 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16
  4. 疗效评价 18
  5. 安全性评估 19

讨论 20

  1. 祖国医学对冻结期肩周炎的认识 20
  2. 现代医学对冻结期肩周炎的认识 20
  3. 筋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理论依据 20
  4. 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理论依据 24
  5.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 24
  6. 研究结果分析 24

结论 26

问题与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文献综述 29

附录 3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7

致谢 38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研究生:孔顺尧(针灸推拿学专业)

导 师:陈奇刚 主任医师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中文摘要

目的

通过对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探索一种安全有 效、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提供参考。

方法

将符合冻结期肩周炎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 组30例釆用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变情况,进行数据统 计分析,作出疗效评价。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冷0.05),具有可比性。

  1. 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2. 1治疗前组间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对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前后组内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1) 对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01),证明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 结期肩周炎有效。

(2) 对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0.01),证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 炎有效。

  1. 3治疗后组间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显示 具有统计学意义(六0.05),说明试验组在减轻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 对照组。

  • 疗效评价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中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愈显率为

  1. 33%,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 愈显率为36. 67%,总有效率为73. 33%。两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疗效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0.05),且试验组在痊愈、显效例数上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筋 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 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

结论

(1)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和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均有效;

(2) 采用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关节 松动术;

(3)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活动方面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且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冻结期肩周炎;筋针疗法;关节松动术;临床研究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by Combining Tendon Needle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Postgraduate:Shunyao Kong(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utor:Archiater Qigang Chen

Yunnan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combined use of tendon needle and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to explore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that can be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 this work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Method

Sixty cases, which meet the standards for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For the thirty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reatmen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endon needle and joint mobilization.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involves only the joint mobiliz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 observation is made so as to find the changes that have happened to the VAS scores and the Constant-Murleya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for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 .The Analysis on the General Data

Before the treatmen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gender, the age and the disease course of the two groups. As the result sugges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0.05),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two groups are comparable.

  1. The Analysis on the Efficacy Index Results

2.1 The Analysis on the VAS Scores and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Treatmen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VAS scores and the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before the treatment, which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O.05), and suggests that the two groups are comparable.

2.2The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Comparison of the Same Group

  • Befb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 comparation is made on the VAS scores and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fbr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ch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氏05), and proves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tendon needle and joint mobilization is efficacious in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 Befb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 comparation is made on the VAS scores and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fbr the control group , which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氏05), and proves that the separate use of joint mobiliz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2.3The Analysis on the VAS Scores and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and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氏0.05), and proves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revails over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ain relief and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improvement.

  1.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iency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ludes 7 cases of complete recovery, 12 cases of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9 cases of improvement, and 2 cases of no improvement. The cases of complete recovery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make up 63.33% of the total. The overall rate of improvement is 93.33%.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s 2 cases of complete

 

recovery, 9 cases of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11 cases of improvement, and 8 cases of no improvement. The cases of complete recovery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make up 36.67% of the total. The overall rate of improvement is 73.33. As is suggested by the results of rank sum test, the difference in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氏0.05) .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ludes more cases of complete recovery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tendon needle and joint mobiliza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eparate used of joint mobilization in relieving the pain and improving th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

Conclusion

(1 )The treatment, which combines the tendon needle with the joint mobilization or involves only the use of joint mobilization, can be effective.

  • The overall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ose treatment is the combined use of tendon needle and joint mobiliz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 For the treatment of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the combined use of tendon needle and joint mobiliza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eperate use of joint mobilization in relieving the pain and improving th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combined use of tendon needle and joint mobilization have the advantage of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which means that the therapeutic method is readily acceptable to the patients an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Freezing-period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 Tendon Needle Therapy; Joint Mobilization; Clinical research

引言

肩关节周围炎即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其周围滑囊、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 织发生的非特异性、无菌炎症性反应,可引起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退行性改变,使组 织失去弹性、引起肌肉、肌腱等组织的痉挛,以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症候群 为特征⑴。根据症状的演变,其疾病过程可分为凝结期(急性期)、冻结期(慢性 期)及解冻期(功能康复期)。文献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患的42%⑵,并好 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约为3:1。冻结期肩周炎主要是 关节囊重度萎缩,并伴有周围滑膜充血,韧带弹性降低,软组织受累等改变,患者在 此阶段疼痛加剧,活动明显受限,且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上臂活动及盂肱关节活动 受限达高峰,通常在7-12个月或数年后疼痛逐渐缓解,进入解冻期气 这一时期持 续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使患者生理和心理都备受煎熬,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 活。

目前,治疗冻结期肩周炎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局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其治疗 手段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手法松解治疗、康复治疗、针灸治疗等,而目前临床研 究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相结合治疗,使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在冻结期肩周 炎的具体治疗上,仍存在如何发挥疗法相结合后最佳的临床疗效、各疗法结合是否存 在疗法间相互干扰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筋针疗法是以经筋理论为指导,以“燔针劫刺”为施术法则,以“以痛为输”为 取穴原则,以“以知为数”为疗效评定的依据'气 以特制针具“筋针”浮而浅刺、定 向透刺、无感得气,起到宣导卫气、舒调经筋的作用⑸,从而治疗筋性痹病、筋性腔 病和筋性窍病⑹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具有无感、速效、安全的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关节松动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脊柱及四肢活动 受限的常用治疗方法,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 操作技术'气其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通过徒手 的被动运动,利用较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以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 及增加本体感觉反馈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肩周炎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闾。

本研究立足于中医经筋理论和现代康复技术,釆用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 冻结期肩周炎,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相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变情况,评定两组疗效,为临床治疗冻结期肩 周炎提供参考。

论文正文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1病例来源

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均来源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 康复科、针灸科及骨科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及门诊患 者60例。根据纳入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釆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原则分 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釆用单纯关节 松动术治疗。

1.2病例选择

  1. 1诊断标准
    •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提岀的肩周炎 的诊断依据:

  • 肩关节长期慢性劳损,伤及肌肉筋骨,气血津液不足以濡养筋骨,反复受到风 寒湿等外邪所侵袭:
  • 慢性起病,好发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在1: 3左右,发病 部位以右肩好发,常见重体力工作者:
  • 肩部周围胀痛不适,常常晚上加剧,诱因多为外感邪气或疲劳,关节活动度明 显受限;
  • 局部肌肉萎缩,合并肩部痛点广泛,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痛感加重,“扛 肩”症状尤为典型;
  • X线特检基本无明显的改变,病程长者可见骨质疏松。
  •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1993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肩周炎的诊治与康复》肩周炎诊断依据:

  • 发病缓慢;
  • 肩关节三角肌止点周围疼痛,初起呈阵发性,之后逐渐加重,夜间加重,气候 变化或劳累后加重;

(3) 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

(4) 可出现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肌肉痉挛,失用性肌萎缩、肩峰突起、上举不利 等典型症状多发生在晚期;

(5) X线检査多为阴性。

  • 3分期诊断标准

参考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014年第5版《康复医学》肩周炎分期:

(1) 凝结期(急性期):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肩关节囊,肱二头肌肌腱伸展时,有不 适及束缚感,肩前外侧疼痛,可扩展至三角肌止点。

(2) 冻结期(慢性期):粘连明显,肩关节周围大部分软组织均受累,此时肩痛为 持续性,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上臂活动及盂肱关节活动受限达高峰,主被动活动均 明显受限,且逐渐出现关节僵硬。

(3) 解冻期(功能恢复期):发病后约7-12个月,炎症逐渐消退,疼痛逐渐减轻, 肩部粘连缓慢性、进行性松解,活动度逐渐增加。

  1. 2纳入标准

(1) 符合肩周炎中西医诊断标准,且满足冻结期肩周炎分期诊断标准的患者;

(2) 病程在1—6个月之间;

(3) 年龄在45-65岁,不限性别;

(4)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治疗者;

(5) 入选前1个月未针对肩周炎采取治疗措施者。

1.2.3排除标准

(1) 凡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 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脑及血液系统疾病者;

(3) 合并有传染性疾病患者;

(4) 肩部挫伤,肩关节结核,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颈部疾病放 射到肩部疼痛,心、胆疾病反射性肩痛者;

(5)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肩袖损伤、肩部韧带损伤及重度骨质疏松者;

(6)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

(7) 妊娠期及备孕期妇女;

  • 对碘酒过敏及晕针患者。

符合上述八项中任意一项即可排除。

1.2.4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

  • 由于各种因素未能按时来院接受治疗的受试者;
  • 未能完成疗程,中途自行退出的受试者;
  • 治疗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受试者;
  • 研究过程中原发病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不能继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
  • 治疗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疗效判定。

1.2.5剔除、脱落及中止病例的处理

  • 有剔除、脱落及中止病例,应替补同额病例数;
  • 对未能按时来院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及时与之取得联系,询问原由,记录其治 疗经过、最后接受治疗的时间及疗效等内容;对未能完成疗程,中途自行退出的受试 者,要耐心询问其退出原因,详细记录治疗经过、评价指标及相应处理措施等;对治 疗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受试者,妥善保存其试验 资料,分析其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 对研究过程中原发病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不能继续接受治疗的受试 者,研究者应根据受试者的实际情况,积极釆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研究方法
  2. 1研究设计
  3. 1随机方法及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按1:1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 组2组,每组30例,共60例。

  1. 2盲法

鉴于操作的特殊性,本试验釆用单盲法,只有试验操作者知晓分组及治疗情况, 避免向受试者透露相关信息;同时将试验操作者、疗效评价者、数据统计者及数据分 析者分离,避免信息偏倚,尽量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2.1.3器具选择

安徽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乐灸牌一次性无菌筋针,规格为0. 40X 35mm; 2%碘酊消毒液;一次性棉签;输液贴。

  1. 2治疗方案
    • 1对照组: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操作方法(参照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015年第2版《物理治 疗学》上肢关节松动术):

①长轴牵引:患者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治疗师站在患者躯干及外展上肢之间, 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放在腋窝,拇指在腋前。外侧手向足的方向持续牵拉肱 骨约10秒,使肱骨在关节盂内滑动,然后放松,操作中保持牵引力与肱骨长轴平行。 牵拉次数要求在10-15次。②上下滑动:患者仰卧位,治疗师站在躯干一侧,双手分 别握住肱骨近端的内外侧,内侧手稍向外做分离牵引,同时,外侧手将肱骨上下推动。 上下滑动每次做10组,每组滑动10次。③外展向足侧滑动: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 90° ,屈肘约70° ,前臂旋前放在治疗师前臂内侧。治疗师坐在患者外展肩的外侧, 外侧手握住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外侧手稍向外牵引内侧手向 足的方向推动肱骨。滑动次数要求在10-15次。每次治疗时间要求30-40分钟。手法 等级主要选择II级及III级手法。

  1. 2. 2试验组:关节松动术基础上加筋针疗法。

筋针疗法操作方法(参照刘农虞,刘恒志所著《筋针疗法》,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①患者取坐位,按照“以痛为臉”、“以结为臉”、“以舒为输”的取穴原则, 于肩部手三阳经筋、手三阴经筋及足太阳、足少阳经筋循筋探寻结筋病灶点,取5 点,并做记号。②把医者手指和筋穴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使用筋针针具快速平刺 入皮下,进针后稍退出针身,使针置于皮肤与肌肉之间,压倒针身,向肌肉起止点方 向平刺,以不引起患者疼痛感为度。③用医用胶带固定针柄,嘱患者缓慢前屈、后伸、 外展活动肩关节,在活动过程中,患者若出现针样性疼痛,医者便要及时调整进针的 方向与角度。④30min后取出筋针针具。

  1. 3治疗周期

两组病例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共计2个疗程。

  1. 4观察指标
  • 1 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

(2) 一般情况:病史、查体、诊断等。

  1. 4. 2疗效指标

(1) 釆用视觉模拟定级评定法(VAS)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监制(附表2):即釆用 10cm长的直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受试者根据 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强度。测“无痛” 端至记号处的的距离为测评分。

(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附表3):包括疼痛、日常生活能力、 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四个内容,总分为100分。

  • 3疗效评价时点

治疗前后完善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此评价其疗效。

  1. 5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1997年第三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 定标准,拟以下疗效评定标准:

(1) 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N90 分为临床痊愈;

(2) 肩部疼痛缓解明显,疼痛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度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80-90分,为显效;

(3) 肩部疼痛较前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 评分60-80分,为有效;

(4)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60分, 为无效。

  1. 6安全性评价标准

(1) 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

(2) 2级,比较安全,若有不良反应,无需做相应处理,可继续治疗;

(3) 3级,出现安全性问题,做相应处理后可继续进行治疗;

(4) 4级,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

2.7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釆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检验比较两组之

 

间的差异性,对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数据均釆用均数土标准差 (;±s)进行统计描述。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 反之则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平,以 /K0. 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X0. 01作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将符合冻结期肩周炎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按1: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试验组30例釆用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釆用单纯关节松动术治
疗。其中试验组1例未按时来院接受治疗,予以剔除:对照组1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
其他治疗方案,予以剔除;以上情况均己替补同额病例数。

  1. 一般资料分析
  2. 1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经卡方检验,丹0.301 (m 05),说明两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 可比性。(见表1、图1)

表1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性别   总计 卡方 P值
         
  试验组 16 14 30    
组别 对照组 12 18 30 1.071 0. 301
总计   28 32 60    

 

 

图1两组间性别比较

  1. 2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经独立样本t检验,Q0.484 (乃0.05),说明两组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见表2、图2)

表2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组别 例数 x±s L值 P值
  试验组 30 54. 00 ±5. 97    
年龄(岁) 对照组 30 55. 10 + 6. 13 -0. 704 0. 484

62

 

60

58

J 56 ■讯验组

甕 ■对照组

:■■

组别

图2两组间年龄比较

  1. 3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经独立样本t检验,片0. 177 ("0. 05),说明两组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见表3、图3)

表3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组别 例数 x±s t值 P值
试验组 30 3. 45±1.45    
病程(月)     -1.368 0. 177
对照组 30 4. 00±1. 66    

 

■试验组

■对照组

3.3

3.2

3.1

组别

图3两组间病程比较

  • 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1. 1治疗前组间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治疗前VAS比较得:t=l. 126,任0.265 (乃0.05),说 明两组之间治疗前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得:t=0. 032,八0.975 (»0.05),说明治疗前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4、 图 4-5)

表4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x±s t值 P值
  试验组 30 3. 23 ±0. 94    
VAS评分 对照组 30 3. 00 ±0. 64 1. 126 0. 265
Constant-Murley肩 试验组 30 39. 90±4. 31 0. 032 0. 975
关节功能评分 对照组 30 39. 87±3. 71    
  1. 2治疗前后组内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2. 2. 1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经配对样本t检验,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得:t=12. 752, Q0.000 (/K0. 01),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得:t=-21. 926, P=Q. 000(/K0. 01), 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证明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有效。(见 表5、图4-5)

表5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 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 x±s
治疗后 t值 P值
VAS评分 3. 23 ±0. 94 0. 93 ±0. 98 12.752 0. 000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  
功能评分 39. 90±4. 31 81. 17±10. 33 -21.926 0. 000

 

  1. 2. 2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经配对样本t检验,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得:t=8. 254, P0. 000(/K0. 01),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得:t=-14. 963, P=Q. 000 (AO. 01),差异均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证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有效。(见表6、图4-5)

表6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 x±s
治疗后 t值 P值
VAS 3. 00 ±0. 64 1.53±0. 94 8. 254 0. 000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  
功能评分 39. 87±3. 71 71.93±12. 44 -14.963 0. 000

 

  1. 3治疗后组间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后VAS比较得:t=-2. 423, 7^0.019 (/K0. 05),说明 治疗后VAS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得:t=3. 129, P=0. 003 (/K0. 01),说明治疗 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 义。(见表5、图4-5)

表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 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组別 例数 x±s t■值 p值
  试验组 30 0. 93 ±0. 98    
VAS评分 对照组 30 1.53±0. 94 -2.423 0.019
Constant-MurIcy肩 试验组 30 81. 17±10. 33 3. 129 0. 003
关节功能评分 对照组 30 71.93±12. 44    

 

 

图4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图5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 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 疗效评价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中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愈显率
为63. 33%,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 例,愈显率为36. 67%,总有效率为73. 33%。两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Z=-2. 546, 位0.011 (PV0.05),说明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在痊愈、显效例 数上均高于对照组。(见表8、图6)

表8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显率(%) 总有效率(%)
试验组 7 12 9 2 63. 33 93. 33
对照组 2 9 11 8 36. 67 73. 33

 

图6两组间疗效对比

  1. 安全性评估

所有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晕针、皮下淤青等不良反应, 证明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冻结期肩周炎的认识

众所周知,肩周炎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筋痹”范畴,最早记载于晋代皇甫 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曰“肩胛周痹,曲垣主之”,根据其病因病机及发病年龄 又被称为“肩痹”、“五十肩”、“漏肩风”、“肩凝”。

《类证治裁》中所述“中年以后,因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失濡养,风寒侵袭, 经络痹阻,营卫气血不畅,肩部正邪相博发为疼痛。日轻夜重,久则肩部肌肉挛缩, 活动受限”,详细总结了肩痹病的病因病机,其多因年老体虚,卫气不足,气血不充, 筋脉失养,血虚生痛,久则筋脉拘急而不用;或因久居湿地,风寒露宿,夜寐漏肩当 风,以致寒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不畅,筋脉拘急疼痛;或因外伤劳损,血行 受阻,瘀积于内,络脉不通,不通则痛,久之筋脉失养,拘急而痿⑼。治疗方面,则 多选用针灸、推拿、中药口服及外敷等传统治疗方法。

  1. 现代医学对冻结期肩周炎的认识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 的急慢性的无菌性炎症,其病变部位主要涉及盂肱关节囊及周围滑囊包裹的肌腱'气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炎症形成关节 内外粘连,阻碍肩关节活动,临床表现以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肩周炎的 病因目前尚未明确,通常认为与退行性病变、外伤、慢性劳损及内分泌紊乱有关。其 病理机制概括为以慢性无菌性炎症为基础,刺激神经末梢,使肌肉及筋膜痉挛收缩, 筋膜内压增高,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形成疼痛及功能障碍。

肩周炎急性期患者主要以肩部疼痛为主,若早期忽视治疗或治疗方式欠妥,肩周 炎患者出现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病变、粘连、充血、增厚及弹性降低,即发展 至冻结期,主要临床表现以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持续性疼痛及肩部肌肉萎缩为主,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E'。其压痛点主要位于肌腱与骨组织的附着点及滑囊、肌腱 等处,如喙突、肩下峰结节间沟、三角肌止点、岗下肌群等处“”。肩关节神经分布密 集,肩关节囊、滑膜等处的新生神经纤维是肩周炎疼痛剧烈的生理学基础。而肩周炎 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由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导致的肩部病理性变化引起,某些特定 炎症介质和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肩周炎发病机制,引起肩关节结构性改变, 最终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邱。如何减轻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手法松解治疗、康复治疗等,而目前临床上多以两 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相结合治疗。

  • 筋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理论依据
  1. 1筋针疗法的概念

筋针疗法是以经筋理论为指导,以“燔针劫刺”为施术法则,以“以痛为输”为 取穴原则,以“以知为数”为疗效评定的依据",以特制针具“筋针”浮而浅刺、定 向透刺、无感得气,起到宣导卫气、舒调经筋的作用时,从而治疗筋性痹病、筋性腔 病和筋性窍病"句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属浅刺类针法。

  1. 2筋针疗法理论基础——经筋理论
  2. 2. 1经筋理论概述

十二经筋是指与十二经脉相联系呼应的筋肉部分,其循行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 体一致,经脉循行路径周围的筋肉多为本经经筋分布范围。经筋起于四肢末端,循行 于四肢肌肉间,结聚于关节,终止于头身,呈向心性的分布集聚,并于循行过程中在 人体筋肉关节部位不断地结、聚、交、合,使各经筋之间产生关联,一起协同作用, 维持骨骼相对稳定,调控各关节的功能活动,使人体能够正常的运动,保持正常的体 位姿势。而经筋入体腔则布散于胸胁、腹膜、贯通脊柱,与卫气出入的场所相一致, 为卫气循行输布之所,因此具有固护体表,抵御外邪的作用。经筋所过部位出现病变 与卫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若卫气不固,皮肤媵理疏松,易受外邪侵入;经筋禀卫 气之阳得养,卫气不足,经筋无卫气之温煦而出现拘急、筋挛等病变。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是经筋理论的治疗原则。“燔针劫刺” 即偏向以温热之法治疗经筋病症,“以知为数”是以病见效或病愈为针刺次数的标准, 也是以得气为针刺强度和深度的标准。经筋病症病位局限,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且 痛点可触及结节、条索、包块等,故历代医家对"以痛为输”的认识颇为一致,即以 疼痛所处部位为治疗部位。正如“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述,临床 施治时,多以痛点作为施术部位。

  1. 2. 2经筋理论的现代研究

《黄帝内经》曰“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众多现代医家以此为根据认为经筋 即为现代解剖中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运动肌筋膜系统财。而邱继华週从《黄帝内 经》论“筋”,发现十二经筋循行分布与神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手三阴、手三阳经 筋在前臂的循行与臂丛神经走向相重合,手太阴经筋、手阳明经筋则与棧神经密切相 关,手厥阴经筋、手少阳经筋与正中神经走向极为一致,手少阴经筋、手太阳经筋与 尺神经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沈志生'⑼提出《内经》中“筋”即为神经和肌肉,不能单 纯认为经筋就是筋肉系统或神经系统。程永㈣认为经筋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联性主要 体现在部分周围神经系统、部分植物神经纤维、脊髓与大脑神经中枢。茹凯加则认为 经筋是由肌梭、肌腱以及韧带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体感受性的线性组织功能连续而成 的,具有形态、功能与信息感知相统一的人体有机系统组织。刘乃刚W提出经筋是以 肌肉的正常神经支配为基础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总括。总而言之,经 筋与四肢、躯干部的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 神经等组织都有着密切联系。

3.3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病理联系

从肩部经络循行而言,肩痹病的发病与手六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所属的经 筋、经别有密切的联系。据《灵枢•经筋》原文所述,我们可知肩部的经筋分布,手 太阴、手阳明、足太阳、足少阳之筋分布于肩前部,手少阳之筋分布于肩外侧,手太 阳、手阳明之筋分布于肩胛部,腋下则有足太阳、足少阳、手太阴之筋。手太阳之筋 “入结于腋下”,“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而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 手少阳之筋“上绕席外廉,上肩走颈”;手阳明之筋“上孺,结于弱”,“绕肩胛, 挟脊”,“从肩離上颈”;手太阴之筋“上膈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離上结缺 盆,下结胸里”:手少阴之筋“上入腋,交太阴”;手心主之筋“上臂阴,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足少阳之筋“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上出腋”;足太阳之筋 “上挟脊上项”,“结于枕骨”,“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弱”,“入腋下,上出缺盆, 上结于完骨”。以上经筋环聚绕结于肩关节周围,为相应经络提供通道,联属骨骼, 共同完成肩关节的生理功能却。

足太阳筋病则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扭痛,不可左右摇;手太阳筋病则肘 内锐骨后镰痛,腋下痛,腋后镰痛,绕肩胛引项而痛;手阳明筋病则肩不举等。此与 肩痹病临床表现相一致,均体现于肩关节的疼痛及活动障碍。

而现代医学认为,十二经筋所属组织与肌腱、韧带、滑膜以及肌肉其他的附属组 织、周围神经等密切相关,从功能上来说这些组织也是肩关节功能活动的动力结构和 静力组织,其病变多由诸如炎症、萎缩、变性、坏死、神经卡压等局部相关组织病理 学的改变所致。主要表现为肌肉、关节的疼痛,活动不利为主,除了有明显的痛点外, 还常有诸如结节、条索、团块等明显的阳性体征网,查找这些阳性体征的过程与经筋 理论中“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异曲同工,这些痛点、结节、条索、团块等正是筋针 疗法的治疗部位。

3.4筋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作用机制

筋针疗法所涉及的解剖位置为浅筋膜,浅筋膜位于皮下,即为疏松结缔组织,由 脂肪组织填充,此外还包括一些小血管、小淋巴管及少量的神经末梢。浅筋膜将皮肤 与深筋膜联系起来,使深浅筋膜互相关联,协同作用岡,故针刺皮下浅筋膜可影响至 深层,相应的影响各个系统的生理病理。筋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施术于肩部浅 筋膜,就可以调节肩部的生理病理状态,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筋膜因劳损增厚产生 的压力,且直接作用于结节、条索、团块等结筋病灶点,更好地松解局部粘连。

解剖学中浅深筋膜的分布与十二经筋循行分布范围大都重合,均位于皮下,束骨、 利关节,而据《灵枢•经筋》中所述卫气输布为“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 散于胸腹”也与经筋分布极为相似,故可认为类似于深浅筋膜的经筋为卫气输布之处, 二者密切相关网。筋针疗法浮而浅刺,定向透刺,无感得气,作用于皮下经筋分布、 卫气密布之处,最佳激发“行于脉外”的卫气,从而宣导卫气,疏调经筋,达到治疗 经筋病症的目的。筋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作用于肩关节周围皮下经筋,可激发 肩部经筋的效用,调畅卫气,卫气充足可促进肩部气血运行,驱邪外出,以减轻疼痛, 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

  1. 5筋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优势
  2. 5. 1无感

筋针疗法作用于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中神经末梢的数量远少于真皮中的神经末梢 数量,因此,筋针疗法的刺激量较小使得患者仅获得“阈下刺激”,引起痛感几率极 小,极少有酸、麻、重、胀等主观针感。筋针疗法用针量小,创伤面积小,针感轻微, 患者容易接受,在本研究中未出现因引起患者恐惧针感而放弃治疗的情况。

  1. 5. 2速效

刘农虞教授通过观察筋针疗法治疗不同部位软组织损伤即刻止痛效果,得出筋针 疗法对各部位软组织损伤均有明显即刻镇痛的效果,且即刻镇痛效应不受治疗次数的 影响如。在本研究中,患者反馈筋针疗法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即刻明显减轻。

  • 3安全

筋针疗法进针为平刺、浅刺,损伤机体血管及神经的风险较小,只要将体外针柄 部分固定好,可正常活动,更好地松解局部组织;相较传统针刺,筋针疗法用针量少, 创伤面积小,不易感染,针刺后出血机会大大减少使较少形成皮下淤青等;同时其“无 感得气”的特点使患者易于接受,大大降低晕针的风险。本次研究中患者均未出现晕 针、皮下淤青等不良反应。

  • 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理论依据

关节松动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脊柱及四肢活动 受限的常用治疗方法,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 操作技术问。其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通过徒手 的被动运动,利用较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以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 及增加本体感觉反馈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研究表明,关节松动术可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松解组织粘连,调整关节间隙,改 善关节活动范围,并且增加本体反馈、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缓解疼痛:測。肩关节结构复杂,关节松动术可准确针对病症增加活动度,使肩关节周 围软组织维持正常的力学状态,恢复肩关节动态平衡,还可通过被动活动促进肩关节 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对改善冻结期肩周 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活动极具意义。

  •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

本研究立足于中医经筋理论和现代康复技术,将筋针疗法与关节松动术相结合, 充分发挥针法的镇痛作用与手法的关节活动作用,结果表明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 可明显缓解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两种疗法相结合所产生的 协同作用较单纯关节松动术更为明显。筋针疗法直接于结筋病灶点,宣导卫气,疏调 经筋,留针时活动肩部可较大范围地松解粘连,有效减轻疼痛,与关节松动术相结合 可加强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使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且关节松动术治疗后肩关节周 围肌肉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有利于筋针疗法的操作,二者结合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患者的反馈,发现筋针疗法具有无感、速效、安全的优点,与关 节松动术相结合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研究结果分析
  2. 1 一般资料分析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 2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2. 2. 1治疗前组间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对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 2. 2治疗前后组内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1) 对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0.01),证明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 结期肩周炎有效。

(2) 对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0.01),证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 炎有效。

  1. 2. 3治疗后组间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显示 具有统计学意义(7K0.05),说明试验组在减轻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 对照组。

6.3疗效评价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中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愈显率为

  1. 33%,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 愈显率为36. 67%,总有效率为73. 33%。两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疗效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05),且试验组在痊愈、显效例数上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筋 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 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

结论

本课题通过观察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对试验组 及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得出以下 结论:

  •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和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均有效;
  • 釆用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关节 松动术;
  • 筋针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活动方面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且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问题与展望

  1. 样本容量相对偏小,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可能会对实验数据造成影响,应 进一步实现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试验结果。
  2. 本课题因研究时间有限,纳入病例例数有限,未设置单纯筋针疗法组,缺乏 对单纯筋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疗效观察,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未对纳入病例作随访观察,难以评估远期疗效,课题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4. 评分量表均有较强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的疗效评定依据,在之后的研究中应 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素贞.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疼痛症状影响分析[J].四川中 医,2015,33(09):168-170.

[2] 李伟,詹红生,陆念祖.肩周炎国内外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 11(22):44-46.

[3] 南登崑,黄晓琳,燕铁斌等,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15-216.

[4] 丁醒.刘农虞教授筋针学术思想[JL中国针灸,2015, 35(S1):56-58.

[5] 刘农虞.“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J].中国针灸,2015, 35(12):1293-1296.

[6] 岑康远.筋针疗法临床应用特点浅析[J].中国针灸,2015, 35(S1):38-39.

[7] 陈海生.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熏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当代医 学,2012, 18(30): 151-152.

[8]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215-216.

[9] 林应强,俞乐,李毅.肩周炎的病因研究和推拿治疗的进展[J].广东医学,1995(06) =408-409.

[10] 李伟,詹红生,陆念祖.肩周炎国内外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 11(22):44-46.

[11] 张明,周敬杰,陈杰等.Mulligan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 志(电子版),2015,9(22) :4133-4137.

[12] 李满意,娄玉铃,陈传榜等.经筋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08) :55-60+69.

[13] 何勇,熊建义,崔家鸣等.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 志,2016, 37(03):187-189.

[14] 丁障.刘农虞教授筋针学术思想[J].中国针灸,2015, 35(S1):56-58.

[15] 刘农虞.“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J].中国针灸,2015, 35(12):1293-1296.

[16] 岑康远.筋针疗法临床应用特点浅析[J].中国针灸,2015, 35(S1) :38-39.

[17] 魏子耿,李丽肖,刘永强等.《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组织解剖结构浅析[J].河北中 医,2016, 38(02):272-274+301.

[18] 邱继华.从《内经》论“筋”看经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04):3.

[19] 沈志生.《内经》经筋理论的再认识[J].中国针灸,2006(09):639-640.

[20] 程永.经筋实质、经筋病病机与治法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1, 27(05):97-99.

[21] 茹凯,刘天君."经筋"实质的系统科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0,33(04):229-233+245.

[22] 刘乃刚,郭长青.经筋实质阐释[J].江苏中医药,2010, 42(08) :7-8,

[23] 顾罗家,梁树勇.经筋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 报,2010,31(09):1070-1071.

[24] 乐梦巧,包焯华,楚佳梅等.基于经筋理论的长针排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海针灸 杂志,2019, 38 (06) : 665-669.

[25] 高森,刘琪,苏鑫童,马晓晶,薛立功.论以经筋理论指导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中医康复治 疗[J].中医药学报,2019, 47(05):75-77.

[26] 刘农虞.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 35(02): 185-188.

[27]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临床观察[J].中国针 灸,2015,35(09):927-929.

[28] 陈海生.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熏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当代医 学,2012, 18(30): 151-152.

[29] 颜如冰,何成奇.关节松动术临床应用进展[J].华西医学,2007(04) :917-918.

 

文献综述

冻结期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其周围滑囊、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发生的非特异性、 无菌炎症性反应,可引起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退行性变,使组织失去弹性、引起 肌肉、肌腱等组织的痉挛,以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症候群为特征⑴。根据症状 的演变,其疾病过程可分为凝结期(急性期)、冻结期(慢性期)及解冻期(功能康 复期)。国外文献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患的42%⑵,并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 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约为3:1。冻结期肩周炎主要是关节囊重度萎缩,并 伴有周围滑膜充血,韧带弹性降低,软组织受累等改变,患者在此阶段疼痛加剧,活 动明显受限,且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上臂活动及盂肱关节活动受限达高峰,通常在 7-12个月或数年后疼痛逐渐缓解,进入解冻期。⑶近年来,临床上针对这一时期的肩 周炎患者,多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冻结期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

麻醉下手法松解是临床上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常用手段,具有疗效明显、易被患 者接受的特点,是在患者无痛的前提下通过手法改善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粘 连,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的治疗方法。王峰"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治疗重症冻结 期肩周炎患者25例,对照组25例采用肌间沟臂丛麻醉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评 分低于对照组,力量、运动范围、日常活动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表明对重症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实施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治疗效果明显。 庄志鹏句等选取34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在丙泊酚、氟比洛芬酯静脉全麻下行手法关 节松解术,术后于氟比洛芬巴布膏透皮贴镇痛、玻璃酸钠关节注射及正规功能锻炼等 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肩关节活动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示总有效率100%并 均未无并发症,说明全麻下手法松解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能迅速 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樊磊⑹釆用静脉全麻 下肩关节松解术配合关节腔封闭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实验组30例,术后配合功能 锻炼1周,对照组30例以传统康复理疗配合功能锻炼,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愈率 为96. 6%,明显高于对照组26.6%,认为静脉全麻下肩关节松解术配合关节腔封闭治 疗冻结期肩周炎可显著缩短病程,迅速缓解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1. 康复治疗

临床上,康复治疗对于改善肩周炎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张明”等选择冻结期肩 周炎患者48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釆用常规康复治疗, 包括干扰电治疗、超短波治疗、中药熏洗治疗及运动疗法,对照组辅以传统中医推拿 治疗,试验组辅以Mulligan手法治疗,结果示试验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VAS 及关节活动范围评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 时试验组平均治疗天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Mulligan手法在改善冻结期肩周炎 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并能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1. 关节腔注射治疗

关节腔注射主要是可以恢复腔内滑液润滑功能,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关节功能。 李云'8等釆用关节腔内注射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冻结期肩周炎40例,釆用痛点注 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40例,治疗后将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肩关节腔内注射加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冻结期肩周炎治 疗较单用痛点注射效果显著。

  1. 手法治疗

传统医学中的手法主要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炎性物质代谢,松解肌肉 粘连,改善骨关节功能障碍。通过单纯手法治疗或结合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对治疗冻结 期肩周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余小江⑼等釆用邓氏指背拍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 对照组以电针结合肩部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28%,对照组 为89. 19%,说明邓氏拍背法及电针对冻结期肩周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邓氏拍 背法疗效高于电针。芦万华州等选取6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30例,观察组以弹拨手法配合肩部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以肩部封闭疗法后 口服消炎止痛药的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肩关节 VAS疼痛评分和RO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 05),得出结论:釆用弹拨手法配合 肩部功能锻炼方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提升冻结期肩周炎患者 综合疗效。黄光田"等运用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46 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44例,治疗结束后,推拿联合神经肌 肉关节促进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 1%,治愈率21.75%,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组总有效 率72. 7%,治愈率18. 2%,结论示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 使肩关节疼、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其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纯推拿手法。

  • 针灸治疗

目前,针灸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于改善局部疼痛有明显作用,其结 合推拿等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黄光向选用肩醪、肩離、肩前、臂孺、肩中、曲 池、天宗、阿是穴,施以电针后局部进行按摩,对照组以口服消炎止痛药治疗,结果 显示电针加按摩治疗组在减轻症状和改善各项体征方面较口服药物组有明显的优势 (P<0. 05),认为电针加按摩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理想方法。石文英'⑶等将90 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对照1组釆用温针灸治 疗(穴取肩贞、肩體、肩醪等),对照2组釆用瑜伽体位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 结合瑜伽体位法治疗,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为86. 7%,优于对照1组的70. 0%和对照 2组的76. 7% (均PV0.05),说明温针灸结合瑜伽体位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使肩 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其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温针灸和瑜伽体位法。 李邢峻m等釆用针刺、TDP结合徒手抗阻训练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48例,釆用针 刺、TDP结合常规推拿组患者36例,前者总有效率97. 9%高于后者80. 6% (P<0. 05), 认为针刺有助于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得出针刺、TDP结合徒手抗阻训练治疗冻结期 肩周炎疗效优于针刺、TDP的结论。

  • 针刀治疗

冻结期为肩周炎病程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主要是因关节囊滑膜及周围软组织粘连 增厚、韧带挛缩硬化等所致,针刀治疗通过松解粘连可减轻关节囊、滑囊的压力,改 善韧带挛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改善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王泽显'⑸等为探索治疗 冻结期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将39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推拿 治疗)、对照2组(针刺治疗)及治疗组(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 疗效稳定,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得出结论: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治疗 次数少,治疗时间段,疗效高,是冻结期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张桂友'⑹等以小针 刀及全麻下手法松解术治疗6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并于术后次日行肩关节功能锻 炼,术后1周和1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 7%及98. 3%,结论示小针刀配合全麻下手 法松解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 荐。

  1. 中药治疗

中医将肩周炎归于''痹病”,早期主要以中药内服治疗,冻结期主要以中药外治 为主,包括中药湿渍、中药熏洗及中药热奄包等方式。胡卫辰细将冻结期肩周炎患者 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釆用中药热奄包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 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封闭疗法及功能锻炼),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 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认为中药热 奄包可促使药物透皮吸收,直达病所,结合手法推拿能更有效改善患者得到肩关节功 能,提高临床疗效。刘勇加等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对照组 47例,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肩部中药溺渍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 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 (PV0.05),结论表明肩部中药湿渍联 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 能,减轻患者疼痛。刘凤祥第以中药熏洗配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 结果总有效率优于仅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的对照组,认为中药熏洗配合肩关节镜 下松解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减轻疼痛及促进肩周炎恢复正常 具有积极作用。

  1. 综合治疗

冻结期肩周炎早期研究主要着重于综合治疗,即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 结合治疗,共同发挥以提高临床疗效。杨勇如等采用药物、理论、医疗体育等综合疗 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50例,药物主要为非留体抗炎药,理疗为超短波及超声疗 法,随访10个月后有效率达94%,认为冻结期肩周炎必须运用药物、理疗、医疗体 育等综合治疗,方可提高治愈率。刘野光"等将6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釆用中药熏蒸外洗、推拿手法和电针等中医综合疗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6. 6%)高于对照组(73. 4%),差异有 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表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显著,见效 快,无副作用。

  1. 结语

综上所述,治疗冻结期肩周炎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局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其治 疗手段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手法松解治疗、康复治疗、针灸治疗等,而目前临床 研究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相结合治疗,使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在冻结期肩 周炎的具体治疗上,仍存在如何发挥疗法相结合后最佳的临床疗效、各疗法结合是否 存在疗法间相互干扰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 黄素贞.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对肩周炎疼痛症状影响分析[J].四川中 医,2015,33(09):168-170.
  • 李伟,詹红生,陆念祖.肩周炎国内外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2):44-46.
  • 南登崑,黄晓琳,燕铁斌等,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15-216.
  • 王峰.麻醉下手法松解综合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8,5(83): 15-16.
  • 庄志鹏,曾云艳,孙书博等.全麻下手法松解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34例[J]. 福建医药杂志,2019, 41 (02) :114-116.
  • 樊磊.静脉全麻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关节腔封闭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疗效研究[J].系统医 学,2018,3(17):109-110+113.
  • 张明,周敬杰,陈杰等.Mulligan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 志(电子版),2015,9(22) :4133-4137.
  • 李云,周卫民.关节腔内注射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 志,2010,31(04):295-296.

⑼余小江,杨超洁,陈绩锐.邓氏指背拍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临床研究[J].新中 医,2019,51(06):263-265.

[10]芦万华,李燕珍,杨阳.弹拨法配合肩部功能锻炼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江西 中医药,2017,48(06):43-45.

[11J黄光田,何明,韦明等.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 临床杂志,2019, 31 (08): 1553-1556.

  • 黄光.电针加按摩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04):383-384.
  • 石文英,林祖华,罗容等.温针灸结合瑜珈体位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 灸,2019, 39(01):33-36.
  • 李邢峻.针刺、TDP结合徒手抗阻训练治疗冻结期肩周炎4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 药,2011,43(08):67-68.
  • 王泽显,张敏,赵军等.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 症,2007(12):1479-1480.
  • 张桂友,李瑛,王捷等.小针刀配合全麻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J].甘 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34(03):64-66.
  • 胡卫辰.中药热奄包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36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 南,2015, 13(02):210-211.
  • 刘勇,王静军,李宏英.肩部中药溺渍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J].中国民间疗法,2019, 27(15):41-43.
  • 刘凤祥.中药熏洗配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L贵州医 药,2019,43(12):1949-1950.
  • 杨勇,王建华,李有.综合治疗冻结期肩周炎[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1 (01) :33-34.
  • 刘野光,周爱香.综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04) :64-65.

附表1

视觉模拟定级评定法(VAS)疼痛评分表

                    0
0 1 2 3 4       7 8 9 1

 

(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

VAS评价法疼痛程度

标尺长度(cm) 分值(分) 疼痛程度 疼痛表现
0 0 无任何疼痛感觉
1〜3 1 轻度 不影响工作、生活
4〜6 2 中度 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
7〜9 3 重度 影响工作及生活
10 4 极重度 疼痛剧烈,无法忍受

 

附表2

Constant-Mur I 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

评定项目 评分标准 评定得分
年 月曰 年月曰 年 月曰
疼痛 无疼痛=15 轻度痛=10 中度痛=5

严重痛=0

     
ADL 日常 生活 全日工作=4      
正常的娱乐体育活动=4      
不影响睡眠=2      
手的 位置 举过头顶部=10 上举到头顶=8 上举到颈部=6 上抬到剑突=4 上抬到腰部=2      
ROM 肩部 四种 活动 151° —180° =10

121° —150° = 8

91° —120° = 6

61° — 90° = 4

31° — 60° = 2

0° — 30° = 0

前屈      
后伸      
外展      
内收      
外旋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前=2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后=2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前=2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后=2      
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内旋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第7胸椎水平)=

10

手背可达第12胸椎水平=8

手背可达腰部(第3腰椎水平)=6 手背可达腰無部=4

手背可达臀部=2

手背可达大腿内侧=0

     
肌力

(MMT)

0级=0 I级=5

II 级=10 m 级=is

IV 级=20

V 级=25

     
总分      

附表3

不良反应事件记录表

□有(若选此项,请填写下表)

口无

不良反应

事件名称

发 生 时 间 持 续 时 间 程度

轻度为1,中度为2,

重度为3

釆取措施

自行缓解为1,用药

缓解为2

其他为3

是否缓解

是为1,否为2

           
           
           
           
纠正治疗(如有,请记录合并治疗) 是() 否(    
该患者是否因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 是() 否( )  
研究者签名: 日期:_ 年— 月— —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 参与课题情况:

云南省教育厅课题《经皮穴位电剌激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1. 论文发表情况:

孔顺尧.经筋推拿治疗慢性骨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9,6(22) :51.

刘荣波,孔顺尧,姚娜,范秦瑶,陈奇刚.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28(24) :41-43.

罗金松,赵永祥,陈奇刚,顾力华,孔顺尧,刘荣波.推拿对急性腰扭伤镇痛机制的 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 39(07):82-84.

 

致谢

晨起夕宿间,三年的求学之路即将抵达终点,在不舍中回望这三年时光,发现所 遇到的诸多人和事,都让我受益良多,迅速成长。在此,向那些曾经帮助、支持我的 老师、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诚挚地感谢我的导师陈奇刚主任医师,是他让我了解一名临床医师最重 要的品德是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陈老师不仅在学习上为我传道受业解惑,还在 临床上给予我很多实践机会,让我得到充分的锻炼。本课题从选题到论文结束整个过 程都离不开陈老师的悉心指导,衷心感谢陈老师的付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都 将以陈老师为榜样,努力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扎实医术的临床医师。

同时,衷心感谢顾力华主任医师在三年中对我的鞭策教导,除了在学习上的谆谆 教诲之外,在生活上也对我有诸多关照。顾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 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在这三年中时刻影响着我,让我受益匪浅,万分荣幸能够在人 生中重要的时光与之一起工作学习。

其次,感谢全国名老中医赵永祥主任医师在临床上对我的悉心教导,让我学习到 更多的临床技能,丰富了临床经验,一直以来都是我学习的楷模。

还要感谢母校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培养,让我有机会与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同学并 肩学习。同时,感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各科的老师,您们无保留地传授我 临床知识,教导我做人之理、行医之法,用自身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

还要感谢我的师兄罗金松、贾松松、杨卓吾,感谢我的同门刘荣波、赵蕾、陶雪, 感谢我的师妹姚娜、范秦瑶、奉玉、袁博琳,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愿你们前 程似锦、一路繁花。

最后,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同仁们致敬,万分感谢你们的负重前行,作为一 名医学生多么希望也能和你们一起并肩战斗,正是你们的精神让我更加坚定地为成为 一名优秀临床医师而努力,我相信团结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春暖花开会一定会如约 而至!

筋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单位代码: 10680

学 号: 20172378

更为*罗条丸*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by combining manipulation with sinew
acupuncture

培养单位  第三附鳳医院 

研究生姓名  刘雷斌

学科、专业  中医骨伤科学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指导教师  杨景帆

二。二0年四月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by combining manipulation with sinew acupuncture
申请人姓名  刘霄斌

学科、专业  中医骨伤科学 
研究方向骨与关节疾病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申请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指导教 J  杨景帆

完成日期  O二。年四月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无抄袭及编造行为。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并由 本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云南中医药大学有权保留使用本人学位论文,同意学校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中医药大学可以将 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印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H鳴翅 导师茲二暮伯期:a。年Ic

本人及导师同意将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社”进行电 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 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3

英文缩略词表 6

引言 7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8

1临床资料 8

  1. 1病例来源 8
  2. 3 诊断 8

1.5 8

1.6剔除病例标准 9

1.7脱落标准 9

2研究方法.....- 9

  1. 1研究方案设计及样本量计算 9

2.2随机数字表法 9

  1. 3收治后处理 10
  2. 4 治疗方法 10
  3. 5疗效性观察指标 12
  4. 6疗效评判标准 12

2.7安全性观察 13

  1. 8 不良反应处理 13

2.9统计学分析 13

3 ,,•••••••••••••••••••••••••••••••••••••••••••••••••••••••••••••••••••••••••••••••••••••••••••••••••••••••••••••••••••••••••••••••••••••••••, 14

  1. 1两组患者病例脱落情况 14
  2. 2 基线资料对比 14
  3.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17
  4.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 19
  5. 5疗效比较 27
  6. 6安全性比较 27

4讨论 27

  1. 2 中医学对于SIS的认识 29

4.3筋针治疗SIS的可行性 31

  1. 4传统针刺疗法的选穴 34
  2. 6筋针联合京法松解对于京疗SIS的确立及可行性 36

5临床疗效分析 39

  1. 1两组患者患肩疼痛分析 39

5.2两组患者患肩功能分析 39

结论 42

不足与展望 43

参考文献 44

47

:肩a •••••••••••••••••••••••••••••••••••••••••••••••••••••••••••••••••••••••••••••••••••••••••••••••••••• 47

综述二:筋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58

第三部分附录 63

附录1 63

附录2 66

附录3 67

附录4 68

Wl 69

发表文章 70

致谢 71

中文摘要

筋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筋针配合手法与传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探 讨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客观系统的评价。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到昆明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66名肩撞 击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36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65 岁;将符合条件的66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 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使用筋针配合手法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5次治疗为1个 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传统针刺配合手法进行 治疗,每天治疗1次,5次治疗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分析评价治疗效 果,并分别于第1天治疗后以及开始治疗后第7、14、21天进行评分,最后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因研究过程中疗程不完整、不配合疗效评价等原因,有4例病例脱落,最终共62 例肩撞击综合征患者完成本次研究,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

1 .基线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 线水平相当,具有可比性。

  1. VAS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观察组在第1天治疗后以及开始治疗后的第7天、14天、21天VAS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对照组在第1天治疗后VAS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开始治疗后第7、14、21天 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1天治疗后的VA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治疗后第7、14、21天的VAS评分进 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观察组在第1天治疗后以及开始治疗后的第7天、14天、21天的 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对照 组在第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在疼痛、日常活动、活动度、 肌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V0.05) 0对照组在治疗开始后第7、14、21天的Constant-Murley各项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组间比较:

(1)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1天治疗后的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在疼 痛及总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肌 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治疗后第7天的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 在日常生活、总分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疼痛、肩关节活动 度、肌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治疗后第14天的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 在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总分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在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治疗后第21天的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 在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总分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在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筋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肩的功能,提高 患肩的活动度,尤其对于患肩的即刻镇痛作用显著。

关键词:筋针;手法松解;肩撞击综合征;运动针法

Abstract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by
combining manipulation with sinew acupuncture

Objective: The paper compares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mbining manipulation with sinew acupuncture and combining manipulation with acupuncture fbr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and explor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feasibi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wo therapies, and makes an objective and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8 to January 2020, 66 patients who suftered from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and received treatment in the Kunm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as selected. Among them, 30 cases were males and 36 cases were females, with the minimum age of 40 years old and the maximum age of 65 years old. 66 eligibl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ew acupuncture and manipulation once a day, 5 times fbr 1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2 days fbr rest after each course of treatment fbr a total of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iliform needle manipulation once a day, 5 times a day fbr a course of treatment, with 2 days fbr rest between the courses of treatment, 3 courses of treatment in total.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curative effect in 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shoulder joint Constant Murley score and VAS score analysis, and were scored on the 1st, 7th, 14th and 21st day after treatment. Finally, a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and SPSS22.0 was used for analysis.

Results:Due to incomplet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some patients who did not comply with treatment during the study, four cases were exfoliated, a total of 62 SIS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including 3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1 in the control group.

1.Baseline comparis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gender, age, and affected side (P > 0.05), and the baselin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able.

 

  1.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Comparison within the group:VA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1st, 7th, 14th and 21st day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v 0.0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VAS score on the 1st da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not statistically compared (P > 0.05). In the same group, VAS scores on the 7th, 14th and 21st day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on the 1st day,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n the 7th, 14th and 21st day,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1. Comparison of Constant-Murley scores

Comparison within the group: on the 1st, 7th, 14th and 21st day,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n the 1st day,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in pain, daily activity, activity level and muscle strength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difference in total sco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n the 7th, 14th and 21st day,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 On the 1st day,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pain and total scor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but the differences in daily life, range of motion of shoulder joint, and muscle strength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5).
  • On the 7th day,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daily life and total scor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0.05), but the differences in pain, range of motion of shoulder joint, and muscle strength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5).
  • On the 14th day,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daily life, range of motion of shoulder joint, muscle strength and total scor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but the difference in pain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 On the 21st day, the Constant-Murle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daily life, range of motion of shoulder joint, muscle strength and total scor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but the difference in pain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5). Conclusion: sinew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for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unction and the mobility of the affected shoulder, and the analgesic effect on the affected shoulder is significant and immediate.

Key words: sinew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exercise acupuncture

英文缩略词表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SIS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肩撞击综合征
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 疼痛视觉模拟
ASD 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 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
AI Acromion Index 肩峰指数
GHL Glenohumeral ligament 盂肱韧带
SA Sinew Acupuncture 筋针

 

引言

肩撞击综合征(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SIS)是指肩关节在前屈、外展 活动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弓之间的反复摩擦、撞击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肩部疼 痛病症,又称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疼痛弧综合征、游泳肩等,是肩部最常见的疾病, 可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肌力下降,严重者不能梳头、穿衣等。如治疗不及时,病程 后期可能会继发肩袖撞击撕裂损伤,甚至是巨大的肩袖撕裂,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各个 方面都有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SIS发病机制从目前研究来看是由多方面引起的综合性因素,可分为解剖学因素 以及动力学因素。解剖学因素主要为异常的骨质结构与形态所引起,动力学因素主要 为肩关节相关肌肉、肌腱的劳损,肌力下降,维持肱骨头位置的力量减弱,导致肩关 节外展上举时肱骨头位置偏移并与肩峰发生撞击。

目前,对于SIS的治疗通常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处于Neer分期为I、 II期的SIS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口服非备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局部封闭、物理 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对于Neer分期为III期或是经保守治疗无效的SIS患 者可选择行手术治疗:如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开放性手术等。相较于手术治疗而 言保守治疗更为经济,对于I、II期的SIS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效果并不 稳定且容易反复。而手术治疗存有一定的风险,相对费用较大,对部分患者来说负担 较重,且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差异较大。

由于国内人民对于肩周炎思想的根深蒂固,因此经常将此病误以为肩周炎,并采 取了不适当的治疗措施,导致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考虑到我国S1S患病人群冃前还是 以长期从事体力工作的劳动人民为主,对手术治疗的接受度有限,且肩峰形态的异常 并不是造成SIS的唯一原因,即并非所有的SIS患者都能从肩峰成形术当中获益,因 此本课题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我国传统医学对于SIS患者保守治疗的可行性,从中 挖掘更高效、更满意的治疗方式。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 1病例来源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源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昆明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并符合 纳入标准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

1.2病例资料

共收集病例66例,男性26例,女性32例,其中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65 岁;以上66例患者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 1.3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1

(1) 冈上肌附着点和肩峰前缘压痛;

(2) 疼痛弧征阳性;

(3) Neer撞击试验阳性;

(4) Hawkins-Kennedy 撞击试验阳性;

(5) 肩峰下间隙封闭试验阳性;

(6) X线片可无异常表现或可见肱骨大结节囊性变或可见肩峰前1/3下缘硬化;

(7) 患肩前屈及外展肌力减弱。

1.4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 年龄18-65岁;

(3) 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本研究的患者;

(4) 治疗前7天未服用过非留体抗炎药及与同等功效的其他治疗。

  1. 5排除标准

(1) X线提示肩峰形态为钩状肩峰的患者;

(2) 肩关节核磁提示肩袖撕裂、盂唇损伤者;

(3) 肩关节周围骨折病史、脱位病史、肩部周围的手术病史,以及肩关节合并 损伤性、风湿免疫性、感染性、肿瘤、结核、化脓等影响肩关节运动功能的疾病;

(4) 患肢有血管神经损伤史者;

(5) 妇女妊娠及哺乳期者;

(6) 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不全等内科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6剔除病例标准

(1) 纳入后发现伴有排除标准疾病者;

(2) 最终诊断不符合本病的病例;

(3) 未按治疗方案进行,无法判定疗效的病例;

(4) 资料不全,影响到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者。

1.7脱落标准

(1) 患者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治疗;

(2) 治疗期间不能配合治疗者;

(3) 研究过程中,不能定期进行疗效评价的患者;

(4) 治疗周期不够,未达到规定治疗周期的患者。

  1. 8中止试验标准

(1) 试验期间患者机体出现恶化,机体状态不允许继续进行试验者;

(2) 出现不良反应,如: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

(3) 患者因自身原因不愿继续试验的患者;

(4) 因不可抗力因素需中止试验。

2研究方法

  1. 1研究方案设计及样本量计算

在本次研究中,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共计两组,观察组予筋针联合手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予传统针刺联合手法进行治疗。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皿以及前期试验,对照组 治疗SIS的有效率定为73%,观察组治疗SIS的有效率定为99.5%,本次研究中设定 a=0.05, p=0.1,查正态分布分位数表:no.o5= 1.6449,卩o.i=1.2816。根据优劣性临床试 验的样本量计算⑷:n=2P(l-P)(M+卩0)2/(p「p2)2,其中P|为观察组有效率,P?为对照组 有效率,P=(P)+P2)/2, n为每组的病例数,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n=28.9265811,向上 取整数n=29,将本次研究失访率控制在10%以内,计算得出n=32.22,向上取整数n=33, 即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共计66例。

  1. 2随机数字表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氐进行分组,将6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为1至66 号,从随机数字表'句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字(72),按从左向右的方向按顺序选取66 个随机数字,将每一个随机数字除以组数(2),余数为几就归为第几组(例如:余 数为“1”就归为第1组,即观察组),若能整除则将组数(2)视为余数,并归入相 应组内(第2组,即对照组)。若两组人数不均需进行调整,则在所选的最后一个随 机数后再读取一个随机数,并将此随机数除以待调整的人数N,余数为几就把多余人 数组中的第几例抽出调整,若能整除则视待调整的人数N为余数,以此类推。

  1. 3收治后处理

(1) 整体评估检查:病史询问、整体评估、血压、心率等相关检查;

(2) 仔细核对病例信息是否符合诊断、纳入标准;

(3) 治疗前进行相关评分: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

(4) 告知患者本人及家属相关治疗风险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患者本人及 其家属充分了解后,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2.4治疗方法

(1) 对照组(传统针刺联合手法松解组),传统针刺治疗后予手法松解治疗, 每天治疗1次,5次治疗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 总计21天(包含疗程间休息时间)。

(2) 观察组(筋针联合手法松解组),筋针治疗后予带针进行手法松解治疗, 每天治疗1次,5次治疗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 总计21天(包含疗程间休息时间)。

2.4. 1肩关节传统针刺治疗操作规程

传统针刺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0.30mmx40mm 一次性针灸针在冈上肌止点 (肱骨大结部)直刺1针。第一针两旁(约1cm)各刺一针,以60。斜刺进针,针尖 偏向患处中心。另取合谷、曲池、手三里、臂孺、肩關、巨骨、肩井、秉风、天宗、 肩贞、肩醪,其中秉风穴沿冈上肌长轴45。斜刺,天宗穴平次进针;肩弱穴、巨骨穴、 肩醪穴向斜下方斜刺进针;其余穴位直刺进针。阿是穴局部压痛处选穴,围绕压痛处 45。斜刺进针。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20min,留针结束后行手法松 解。

2.4.2肩关节筋针治疗操作规程

筋针方法:取穴:在患肩周围寻找压痛点或是结节、条索区域,并以此为筋穴点。 操作:在上述筋穴点进行常规消毒,以规格为0.4mmx40mm的筋针与皮肤呈15。方向 快速进针,针刺深度不宜过深,一般距皮肤表面l-3cm,进针后沿皮下顺着肌纤维走 行或是条索走形方向进行松解粘连的组织或结节,同时嘱患者活动肩部,以疼痛减轻 为宜,如疼痛未见减轻则调整针刺方向后重复以上治疗。松解后留针15min,嘱患者 留针期间以平时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姿势开始运动,逐渐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外展、上 举等动作,期间如针刺部位有针刺样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调整针尖方向,如有头 晕心慌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釆取相应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筋针的针柄应该与三角肌纤维的方向相平行,尽量避免刀刃 切断三角肌纤维。此外,针柄在操作时应尽量贴近肩峰骨面,避免给冈上肌带来不必 要的损伤气

2.4.3肩关节手法松解操作规程

(1) 患者肩部带针在术者的帮助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运动,以放松患处部分肌 肉,同时缓解患者的紧张感;

(2) 患者坐位,术者位于患者患侧,嘱患者患侧手掌搭于健侧肩膀,术者一手 扶住病人患侧肘关节向头部方向上举,上举的过程中,术者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从上臂 内侧下1/3处向肩胛骨外缘方向边移动边点按,依次点按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大 圆肌、小圆肌、冈下肌区域以及背阔肌止点附近区域,点按方向在上臂及腋窝处均以 由内侧向外侧的方向为宜;

(3) 患者坐位,患侧手掌尽量贴于头枕部区域,术者一只手扶住病人患侧肘关 节并帮助患侧上臂进行外展上举动作,术者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从患侧肱骨内上誤位置 沿上臂内侧至腋窝后侧边移动边点按,依次点按肱三头肌、三角肌、大圆肌、小圆肌、 冈下肌、背阔肌等区域,点按方向应以由内侧向背侧为宜;随后患者处于同样姿势, 术者用一只手的拇指点按患肩三角肌的起点区域;

(4) 患者坐位前倾,术者站于患者背侧,双手拇指分别位于健侧与患侧冈下肌 起点位置,双手同时沿患者两侧的冈下肌走形方向边移动边点按,依次点按相应的冈 下肌、小圆肌、大圆肌所属区域,点按方向应朝向患者两侧的肩峰前外侧方向;

(5) 患者坐位前倾,术者双手拇指位于患侧肩胛骨内侧缘中点位置,双手拇指 分别向肩胛骨的上角和下角边移动边点按,点按区域应在大、小菱形肌止点区域,点 按时应避免按在肩胛骨上,点按方向应朝向患侧肩胛骨方向;

 

(6)患者坐位,术者站患者背侧,一只手扶住健侧肩部,另一手以第7颈椎棘 突位置为起点向患侧肩峰外缘边移动边点按斜方肌,点按方向以从下向上。

在手法过程中有时可触及条索状及粘连,应遵循上述点按方向使粘连消除为宜。 手法松解控制在15〜20min,时间不宜过长。观察组为带针进行手法松解,松解时应 尽量避免对针尾的触碰;对照组为不带针手法松解,在传统针刺治疗后取出针灸针, 经lOmin休息无身体不适后进行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法操作方面保持一致。

  1. 5疗效性观察指标
  2. 1 肩关节 Constant-Murley 评分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见附录3) 一共为100分,主要由疼痛(15 分)、日常生活(20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40分)以及肌力测试(25分)构 成,分数越高,则认为肩关节功能越佳。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开始治疗后第7 天、14天、21天进行评分。

  1. 5. 2 VAS疼痛评分

VAS评分(见附录4)通过一条长10cm的直线完成,直线的两端依次代表“无 疼痛感”与“剧烈疼痛感”。受试者依据自身的疼痛状态在上述直线中进行标记,疼 痛程度越低,则分数越低。0分代表没有疼痛感,低于3分代表疼痛程度较轻,可以 忍受,4〜6分代表较为疼痛,尚可忍受,7~10分代表疼痛感剧烈,无法忍受,对日 常生活、工作及睡眠均产生一定影响。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开始治疗后第7 天、14天、21天进行评分。

  1. 6疗效评判标准
  2. 6. 1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疗效判定指标

肩关节整体功能情况使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价:

优:N90分,良:89〜75分,可:74〜60分,差:V60分。

  1. 6. 2 VAS评分系统疗效判定指标

肩关节疼痛情况使用VA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

优:0分,良:1~3分,可:4〜6分;差:7~ 10分。

2.6.3肩撞击综合征总体疗效判定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通过临床症状,结合Constant-murley评分拟标准如下丄: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Constant评分N90分; 显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Constant评分75~89分; 有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Constant评分60〜74分; 无效: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无改善,Constant评分V60分。

  1. 7安全性观察
  • 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
  • 治疗前后密切观察有无任何不良反应,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1. 8不良反应处理
  2. 1滞针

滞针是由于针刺后,肌肉强烈的收缩,或行针时单方向的过度捻转造成肌肉组织 缠绕针体,亦或是留针时间过长所造成,主要表现为行针时强烈的疼痛。发生滞针时 可循经按压周围皮肤或可在臉穴周围再针刺一针,对于因过度捻转造成的滞针可反方 向的捻回即可恢复。

  1. 8.2弯针

出现弯针后,应顺着针的弯曲角度及方向缓慢拔出,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断针。

  1. 8.3断针

针刺后由于行针手法的不当,或是臉穴局部肌肉强烈的收缩导致针身折断,断针 留于臘穴内。发生断针时应先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免断针陷入深层组织,若残 端显露可通过镣子将断针取出,若残端并无显露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的皮肤并使残 端暴露,通过镣子取出。若断针较深时需手术取出。

  1. 8. 4晕针

针刺时如遇各种不适感,头晕、心悸、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立即停止当 前治疗,并嘱患者平卧休息予温开水口服,如遇晕针较重导致昏迷的患者,应针刺或 按压人中、内关、涌泉等穴位,如患者呼吸微弱应立即进行抢救。

  1. 9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计 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x±s);组间两两比较,当需要比较的数据符合正态分 布且满足方差齐性时,釆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比较;当需要比较的数据符合正态分 布但不满足方差齐性时使用,检验;当需要比较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 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时,当治疗前与治疗后数据的差值符合正态分 布时,釆用配对样本r检验;当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釆用配对设 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0.05表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与分析

  1. 1两组患者病例脱落情况

如表1,本次研究共入组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观察 组有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第5天、第9天因个人原因不愿继续治疗退岀本次研 究,按脱离病例处理;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第10天、第11天因个 人原因不愿继续治疗退出本次研究,按脱落病理处理。最终共有62例患者完成本次 研究,每组31例,脱落率为6.06%。

表1本次研究病例脱落情况

总人数 脱落人数 完成人数 脱落率
66 4 62 6.06%

 

3.2基线资料对比

  • 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情况;
  •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情况;
  • 比较两组患者伤侧情况;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情况;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情况
  1. 1两组患者性别对比

如表2、图1,观察组31例病人中,男性13人,女性18 A-对照组31例病人 中,男性15人,女性16 Ao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2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对比(X2检验)

组别 人数 P
观察组 31 13 18 0.261 0.610
对照组 31 15 16

 

图I两组患者性别对比图

  1. 2. 2两组患者年龄对比

如表3、图2,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呈正态性,符合方差齐性,使用独立样本, 检验,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3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对比(x±s)

组别 例数 最小年龄 最大年龄 平均年龄 t P
观察组 31 40 64 52.10±6.64 -0.349 0.728
对照组 31 41 65 52.68 ±6.45

两组患者年龄对比

 

  1. 2. 3两组患者伤侧对比

如表4、图3,在两组患者的损伤部位方面,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组别 例数 左肩 右肩 X2 P
观察组 31 14 17 0.258 0.611
对照组 31 16 15

表4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损伤部位对比(X2检验)

伤伽J

4心

图3两组患者性别对比图

  1. 2.4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对比

如表5、图4,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患肩VAS评分系统经独立样本t检验 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VAS评分 6.84+1.39 6.71 ±1.46 0.335 0.724
  1. 5两组患者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

如表6、图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对比,符合正态 分布的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 经检验:两组患者在各项评分对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6 治疗前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症状比较(《土s)

观察组 对照组 1, Z P
疼痛 5.32 + 3.63 5.16 + 3.28 Z=-0.202 0.840
日常活动 7.55 + 1.94 7.45 ±2.09 右 0.188 0.851
活动度 21.29 + 2.80 21.61+2.80 片-0.453 0.652
肌力 17.10 + 2.50 17.26 + 2.52 Z=-0.254 0.799
总分 51.26 + 6.28 51.48 + 6.20 D.142 0.887

 

治疗前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

 

图5两组患者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图

  1.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2.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对比

如表7、图6,观察组患者第1天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值不符 合正态分布,经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对照组患者第1天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经配 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7两组患者治疗前与第1天治疗后VAS评分系统比较(x±s)

VAS评分 治疗前 第1天治疗后 Z P
观察组 6.84+1.39 5.68+1.49 -4.551 0.000
对照组 6.71 + 1.46 6.52+1.58 -1.857 0.063

 

如表8、图6,观察组患者治疗开始后第7天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值 符合正态分布,经配对样本,检验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对照组患 者治疗开始后第7天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经配对设 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表8两组患者治疗前与第7天VAS评分系统比较(x±s)

VAS评分 治疗前 第7天 。Z P
观察组 6.84+1.39 4.32+1.55 /= 10.667 0.000
对照组 6.71 + 1.46 5.03+1.76 Z=-4.932 0.000

 

如表9、图6,观察组患者治疗开始后第14天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的差 值符合正态分布,选用配对样本,检验,经检验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开始后第14天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 选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表9两组患者治疗前与第14天VAS评分系统比较(x±s)

VAS评分 治疗前 第14天治疗后 f, Z P
观察组 6.84±1.39 3.13±1.31 G6.980 0.000
对照组 6.71 ±1.46 3.58 ±1.45 Z=-5.034 0.000

 

如表10、图6,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第21天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值 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均选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经检验发现: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 o

表10两组患者治疗前与第21天VAS评分系统比较(x±s)

VAS评分 治疗前 第21天治疗后 Z P

观察组 6.84±1.39 2.71 ±0.97 Z=-4.924 0.000
对照组 6.71 + 1.46 2.97 ±1.08 Z=-4.970 0.000

 

  1. 3.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组间对比

如表11、图6,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后VAS评分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检验发 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两组患者开始治疗后第7、14、21天VAS评 分组间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5)。

表11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系统比较(x±s)

VAS评分 观察组 对照组 Z,t P
第1天治疗后 5.68+1.49 6.52+1.58 r=-2.143 0.036
第7天治疗后 4.32 ±1.55 5.03 + 1.76 z=-1.528 0.127
第14天治疗后 3.13±1.31 3.58 ±1.45 Z=-1.259 0.208
第21天治疗后 2.71+0.97 2.97+1.08 Z=-1.051 0.29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6.71

7

6.52
6 6.84 5.03
, ^***'**'®^^^***^ 3.58
432 __ 2.97
3 3.13
X

A

治疗前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观察组 ♦.对照组

图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组间对比图

  1.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
  2. 4. 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

如表12、图7,观察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第1天治疗后进行组 内比较,治疗前与第1天治疗后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样本,检验,不 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项评分及总 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表12观察组治疗前与第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治疗前) 观察组(治疗第1天后) Z, t P
疼痛 5.32 + 3.63 7.58 + 3.12 Z=-3.742 0.000
日常活动 7.55 ±1.94 8.81 ±2.45 Z=-4.619 0.000
活动度 21.29±2.80 23.81 ±4.01 Z=-4.490 0.000
肌力 17.10±2.50 18.23 ±2.43 Z=-2.646 0.008
总分 51.26 + 6.28 58.42 ±6.64 /=-11.142 0.000

 

如表13、图7,观察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开始治疗后第7天进 行组内比较,治疗前与第7天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样本,检验,不符 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项评分及总分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表13观察组治疗前与第7天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治疗前) 观察组(治疗第7天) Z, t p
疼痛 5.32 + 3.63 9.52 + 3.50 Z=-4.245 0.000
日常活动 7.55+1.94 11.81+2.37 Z=-4.936 0.000
活动度 21.29±2.80 26.97±3.96 Z=-4.916 0.000
肌力 17.10±2.50 19.84±2.73 Z=-3.494 0.000
总分 51.26±6.28 68.13±7.13 /=-17.757 0.000

 

如表14、图7,观察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开始治疗第14天进行 组内比较,治疗前评分与第14天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样本,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项评分及 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表14观察组治疗前与第14天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治疗前) 观察组(治疗第14天) Z, t P
疼痛 5.32±3.63 10.97±2.38 Z=-4.882 0.000
日常活动 7.55 ±1.94 14.52±1.93 Z=-4.907 0.000
活动度 21.29±2.80 30.19 + 3.73 Z=-4.905 0.000
肌力 17.10 + 2.50 21.61+2.70 z=-4.460 0.000

总分 51.26 ±6.28 77.29 ±7.02 户-28.741 0.000

如表15、图7,观察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开始治疗后第21天进 行组内比较,治疗前评分与第21天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样本,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项评分及 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表15观察组治疗前与第21天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治疗前) 观察组(治疗第21天) Z, t P
疼痛 5.32±3.63 12.26±2.52 Z=-5.O35 0.000
日常活动 7.55+1.94 16.35+1.81 Z=-4.896 0.000
活动度 21.29 + 2.80 32.32±3.46 Z=-4.910 0.000
肌力 17.10±2.50 22.90±2.50 Z=-5.108 0.000
总分 51.26 + 6.28 83.84±6.28 t=-43.177 0.000

 

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

■疼痛■日常活动■活动度■肌力■总分

图7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内对比图

  1. 4. 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组内对比

如表16、图8,对照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开始治疗后第1天进 行组内比较,治疗前评分与第7天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配对样本t检 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 患者在经过第1天的治疗后,在疼痛、日常活动、活动度、肌力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表16对照组治疗前与第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对照组(治疗前) 对照组(治疗第1天) Z p
疼痛 5.16 + 3.28 5.65 + 3.09 Z=-1.732 0.083
日常活动 7.45 ±2.09 7.71 ±2.31 Z=-1.841 0.066
活动度 21.61+2.80 22.00 + 3.09 Z=-1.857 0.063
肌力 17.26 + 2.52 17.58±2.54 Z=T.414 0.157
总分 51.48 ±6.20 52.94±5.83 r-3.321 0.002

 

如表17、图8,对照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开始治疗后第7天进 行组内比较,治疗前评分与第7天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经检验表明:各项评分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

表17对照组治疗前与第7天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对照组(治疗前) 对照组(第7天) Z, t P
疼痛 5.16 + 3.28 7.74±3.83 4-3.771 0.000
日常活动 7.45 + 2.09 10.26 ±2.60 Z=-4.969 0.000
活动度 21.61 ±2.80 24.97 ±3.99 Z=-4.779 0.000
肌力 17.26±2.52 18.55±2.64 Z=-2.530 0.011
总分 51.48 + 6.20 61.52±6.95 r=-11.605 0.000

 

如表18、图8,对照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开始治疗后第14天进 行组内比较,治疗前评分与第14天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样本,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经检验表明:各项评分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表18对照组治疗前与第14天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对照组(治疗前) 对照组(第14天) Z, t p
疼痛 5.16±3.28 9.68 ±3.40 Z=-4.460 0.000
日常活动 7.45 + 2.09 12.65±2.24 Z=-4.930 0.000
活动度 21.61 ±2.80 27.55 + 3.92 Z=-4.910 0.000
肌力 17.26±2.52 19.52±2.69 Z=-3.500 0.000

总分 51.48±6.20 69.39±6.76 t=T9.718 0.000

如表19、图8,对照组在Constant-Murley评分上治疗前与开始治疗第21天进行 组内比较,治疗前评分与第21天评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样本f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经检验表明:对照组各项及 总分在治疗第21天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表19对照组治疗前与第21天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对照组(治疗前) 对照组(治疗第21天) Z, t p
疼痛 5.16±3.28 10.81+2.91 Z=-4.882 0.000
日常活动 7.45 + 2.09 14.26+2.20 Z=-4.915 0.000
活动度 21.61+2.80 29.23 + 3.49 Z=-4.953 0.000
肌力 17.26±2.52 20.65 ±2.49 Z=-4.379 0.000
总分 51.48 + 6.20 74.94 + 5.58 /=-24.535 0.000

 

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

■疼痛・日常活动・活动度■肌力■总分

图8对照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内对比图

  1. 4. 3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对比

如表20、图9、图13,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 比较,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独立样本/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Wilcoxon 秩和检验,经检验:第1天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疼痛方面及总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o

表20第1天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第1天) 对照组(第1天) t, Z P
疼痛 7.58±3.12 5.65±3.09 Z=-2.165 0.030
日常活动 8.81 ±2.45 7.71 ±2.31 /=1.811 0.075
活动度 23.81 ±4.01 22.00±3.09 /= 1.984 0.052
肌力 18.23 ±2.43 17.58±2.54 z=-1.021 0.307
总分 58.42 + 6.64 52.94 + 5.83 Z=3.455 0.001

 

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

图9第1天之后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对比图

如表21、图10、图13,两组患者第7天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两 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Wilcoxon秩和 检验,经检验:第7天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评分及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V0.05)。

表21第7天观察组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第7天) 对照组(第7天) t, Z P
疼痛 9.52±3.50 7.74±3.83 Z=T.924 0.054
日常生活 11.81±2.37 10.26±2.60 Z=2.446 0.017
活动度 26.97 ±3.96 24.97 ±3.99 r= 1.979 0.052
肌力 19.84±2.73 18.55±2.64 Z=-1.825 0.068
总分 68.13±7.13 61.52±6.95 /=3.696 0.000

两组患者第7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i^

图10第7天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对比图

如表22、图11、图13,两组患者第14天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 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Wilcoxon秩 和检验,经检验:第14天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 及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2第14天观察组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第14天) 对照组(第14天) t, Z P
疼痛 10.97+2.38 9.68 + 3.40 z=-1.643 0.100
日常活动 14.52±1.93 12.65 ±2.24 圧 3.519 0.001
活动度 30.19 + 3.73 27.55 + 3.92 Z=-2.540 0.011
肌力 21.61 ±2.70 19.52±2.69 Z=-2.865 0.004
总分 77.29 + 7.02 69.39 + 6.76 右 4.510 0.000

 

两组患者第14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v评分

图11第14天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对比图

如表23、图12、图13,两组患者第21天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 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Wilcoxon秩 和检验,经检验:第21天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 及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O

表23第21天观察组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x±s)

观察组(第21天) 对照组(第21天) t, Z P
疼痛 12.26 + 2.52 10.81 ±2.91 z=-1.936 0.053
日常活动 16.35±1.81 14.26 ±2.20 Z=-3.428 0.001
活动度 32.32±3.46 29.23 ±3.49 Z=-3.135 0.002
肌力 22.90+2.50 20.65 + 2.49 Z=-3.243 0.001
总分 83.84 + 6.28 74.94 ±5.58 圧 5.894 0.000

 

两组患者第2丄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

 

图12第21天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对比图

图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组间对比图

  1. 5疗效比较

如表24、图14,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疗效分析,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表24两组患者疗效对比(x±s)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Z P
观察组 31 8 20 3 0 100% -4.005 0.000
对照组 31 0 16 14 1 96.77%

 

图14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图

3.6安全性比较

本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不良反应。

4讨论

  1. 1现代医学对于SIS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SIS的发生多因肩峰下解剖结构的异常或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 均,导致肩关节在外展和上举的等运动中,肩峰下组织与肩峰发生碰撞而产生的一系 列症状。据统计由SIS引起的肩部疼痛约占肩关节疼痛的44%〜65%闾,但SIS常常 与肩周炎相混淆,并误导人们的治疗,而错误的治疗方式往往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从而演变成更为复杂的肩关节疾病。

早在1972年,Neer *就提出SIS应作为一个独立的肩关节疾病来重新定义,并 将其从肩关节疼痛中分离出来,Neer ,0]根据S1S病理性改变将其分为3期:I期为出 血水肿期,主要是肩峰下间隙内的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以及肩峰下滑囊的出血、

 

水肿性改变;II期为纤维化和炎症期,肩峰下部分组织增厚并发生炎性反应;III期可 出现不可逆性改变,如肩峰前下缘、肱骨大结节骨赘的形成,冈上肌肌腱钙化,肩袖 组织损伤或撕裂等。一般而言,SIS发展至III期需要相关手术进行治疗,美国肩关节 名家Bigliani等川将肩峰形态分为三类:I型肩峰(平坦形)II型肩峰(弧形)III型 肩峰(钩状形),并认为绝大多数的肩袖撕裂者具有III型肩峰。

肩峰下间隙在X光片上呈现的高度一般为1〜1.5cm,在这一间隙里有喙肩韧带、 滑囊、冈上肌肌腱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任意组织发生病变水肿等都有可能导致肩峰 下间隙的压力增高,从而导致肩峰下的狭窄、撞击的发生。当肩关节进行外展运动时, 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会减小,肩峰与肩峰下组织接触机会增多,反复的接触与摩 擦可导致局部组织的肿胀、炎性反应的发生等,肿胀的组织不但增加了肩峰下间隙的 压力,同时又加剧了与肩峰之间的摩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可导致局部组 织的退变、钙化甚至是肩袖肌腱的断裂。有研究表明过度的外展上举时,肩袖极易与 喙肩弓发生碰撞,可导致肩袖与喙肩韧带的改变,而增厚的喙肩韧带也可导致撞击的 发生"。

肩关节作为一个球窝关节,有着较大灵活性的特点,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肩关节不 稳定的弊端。肩关节外展时,冈上肌与三角肌共同收缩,使上臂产生外展动作,这时 需要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共同作用产生与三角肌相拮抗的力,从而达到力学平 衡,并把肱骨头稳定在肩盂位置,以此来减缓肩关节外展时因三角肌强力的收缩迫使 肱骨头上移的趋势,进而避免了肱骨头过度上移与肩峰撞击的发生,同时也保持了肩 关节的稳定性。而肱骨头的稳定性还有一部分是依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来完成的,有 研究报道肱二头肌同时横过肘关节与肩关节,当上臂发生上举运动时,肱二头肌长头 肌腱受刺激处于紧绷状态,同时会将肱骨头压向关节盂内,从而保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1,31,因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损伤也可能是导致肩撞击发生的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肩胛骨位置的改变也与肩撞击的产生有一定关系,Ludewig等侦在研究 中让肩撞击综合征患者在上臂处于肩胛骨平面进行上举动作,发现当上举60。时肩胛 骨上旋减少;在120。时肩胛骨前倾增加;在手持重物情况下,会导致肩胛骨内旋增 加。而肩胛骨上旋、后倾的减少,可减小喙肩弓下的间隙,而肩胛骨内旋、前倾的增 加也可使关节窝前倾,从而改变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旋转中心,同时也使得肱骨头更容 易与喙肩弓发生撞击。另外,当肩胛骨周围肌群的状态异常时也会引起肩胛骨位置的 改变,而肩袖组织起于肩胛骨止于肱骨大结节附近,肩胛骨相当于肩袖肌肉的支点, 当肩胛骨位置改变时会使肩袖肌肉的行收缩运动处于异常的运动轨迹,导致其受力不 均,增加肩袖肌肉的负担,加快肩袖的退变,致使肌力的下降,因此将不能充分的为 肱骨头提供持续的把持力,导致肩关节上举外展时肱骨头过度上移与肩峰撞发生碰撞 1,51,因此肩胛骨周围肌群的健康程度对于肩撞击的发生也有着重要意义。

4.2中医学对于SIS的认识

  1. 2. 1中医痹病与SIS

祖国医学将SIS归属于“肩痹病”、或是'‘伤筋病”的范畴。《医林改错》中指 出:“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痹”取之为 “痛”的意思,“肩痹” 一词最先出现在《针灸资生经》中:“肩外俞治肩痹”,在 《医林改错》中明确把肩痛归为痹病。肩痹病究其病因,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证治准绳》曰:“湿伤肾,肾不养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流注四肢筋骨,或入 左肩弱肌肉疼痛”,又如《针灸资生经》曰:“中年每遇寒月,肩上多冷”,这些都 意在说明“痹”与外感、内伤息息相关。外感即可理解为外邪,外邪当以风、寒、湿 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损伤人体的阳气;风邪易侵袭卫表,导致营卫失 和;寒性凝滞,易伤阳气,阳弱则无以温煦、推动、化气,易使气血凝滞,筋脉痹阻, 不通则痛;湿性重着,损伤阳气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失调,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凝滞 血脉,不通则痛。此外若遇跌打损伤,可损及筋脉,易形成淤血,血瘀停留于筋络之 中,而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发病。

而对“内伤”的致病因素可理解为正气的亏虚,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损 耗过度,先天禀赋不足乃是肾气不足,而肝为气机调节之枢主藏血,肾气不足久之累 及于肝,则致气血亏虚,肩部失于气血濡养,不荣则痛。正如《证治准绳》所言:“气 不足以息而肩背痛。” 4.2.2中医伤筋病与SIS

中医认为“筋”附着于骨、聚于节,主要功能为联络骨节、把持肌肉、络缀形体、 司关节之运动。有研究认为,“筋”受人的意识为影响,可进行伸缩并产生力量,是 为肢体的活动产生相应力量的组织,可理解为现代医学所说的骨骼肌侦。《素问•五 脏生成》中记载:“诸筋者,皆属于节”,即是在说骨与关节部位所联属的有形之物 即为筋。

薛立功'⑹认为经筋是包括肌膜、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结缔组织的一整套 筋肉系统。黄敬伟'⑺认为经筋包含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包括人体全身皮 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机体结构。魏子耿等小'提出由肌纤维、筋膜以及相关 的神经血管共同构成肌筋膜复合体的概念,并认为古代所讲的十二经筋与现代的筋膜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综合来看,中医学所讲的“筋”泛指皮下结缔组织、肌层、肌腱、 韧带、关节囊、滑膜、神经、血管等。

在中医学中,伤筋病的发病机理与痹病相类似,主要也分为外感与内伤这两大因 素。外感即可包括外邪“风寒湿”的侵袭,亦或是人们常说的外伤产生的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而邪气的侵入与卫气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灵枢•本藏》曰:“卫 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媵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 媵理致密矣”,意在说明皮肤与肌肉的健康有赖于卫气的充足,而卫气不固,皮肤媵 理疏松,邪气易于入侵,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疟论》所言:“帝曰:夫子 言卫气每至于风府,媵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经脉与经筋两者如营 气和卫气,一阴一阳,虽独立而又不可分割。营气行于脉中,濡养经脉,卫气行于脉 外,走分肉之间,令经筋得用。营血受阻则经脉得病,卫气受遏则致经筋病㈣。《灵 枢•卫气失常》道:“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杨上善四解释道:“以 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媵袭筋为病, 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所以卫气不固,媵理不密,每遇风寒湿外邪的侵袭 时而引发疾病,邪气袭于经筋则可导致筋性疾病的发生。还有一些“外感”为外伤跌 扑所致,筋脉损伤,“气伤痛,形伤肿”,脉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 则不通,不通则痛,因通制动,则骨节不利,如《针灸甲乙经》曰:“肩背痹不举, 血瘀肩中,不能动摇。”

筋病的致病因素在“内伤”方面多为劳损、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所伤等。 《素问•五脏生成论》言:“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味过于辛则伤肝,肝在体合 筋,故而筋脉拘急,此为饮食不节所造成。长期劳作者也往往伴随着筋病的发生,《素 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长期劳作之人,经筋反复磨损,往往潜藏着疾病的隐患,每遇中年之时,肝血亏虚, 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经筋,不荣则痛,复感外邪侵袭,阻滞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不 通则痛,发为筋病。此外,七情内伤也可导致筋病的发生,《黄帝内经•灵枢•邪客 篇七十一》记载:“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 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胴。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 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意思是说心肺之邪聚于肘窝,肝邪聚于腋窝,脾邪多聚于腹股沟,肾之邪聚于胴窝, 五脏受情绪的影响,“怒、喜、思、悲、恐”这些情绪一旦过度便可累及相关脏腑, 而当脏腑所伤时,其所对应的“机关”也常常受到相应的影响,导致疼痛、拘急以及 不能屈伸等。此外房事所伤也可导致筋性疾病的发生,《素问•痿论》中记载“思想 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阳明 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综上,痹病与筋性疾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两者不但与卫气有关,还与跌扑损伤、 长期的劳损、七情内伤、饮食、五脏六腑、房事等都有关联。因此在治疗时不能单看 局部的病症,应以整体思想出发,充分重视卫气在其发病机理中的特殊性,不可忽视 脏腑、气血等相关理论,把握各个发病因素的相关联系,自当可提高疾病的疗效。

  1. 3筋针治疗SIS的可行性
  2. 3. 1筋针在西方医学理论中治疗SIS的可行性

“筋针”是刘农虞教授以《内经》有关经筋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针刀基础上研 创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而针刀最早是由朱汉章教授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吸收现 代科技成果,将针灸针与手术刀相结合,发明的一种医疗器械,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针灸的作用,又能在体内进行局部切割起到手术刀的作用回,对 于治疗关节劳损性疾病、肌肉劳损性疾病、皮神经卡压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气

西方医学认为SIS是因肩峰下组织与肩峰反复撞击摩擦,引起肌腱炎、滑囊炎、 肩袖损伤等一系列肩部疼痛的综合征oGerber等'的为研究肩峰下空间受刺激后的疼痛 模式,将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在正常人的肩峰下间隙,发现疼痛的区域主要位于肩 峰外侧缘及三角肌外侧部分。这个部位是喙肩韧带的附着点和三角肌筋膜附着点,正 是肩峰下软组织磨损最严重的部位。当软组织受机械性压迫或炎性物质刺激达一定程 度时,会产生组胺、缓激肽等有害化学物质,并刺激痛觉感受器并传入中枢系统从而 引起疼痛,同时会迫使血液中的儿茶酚浓度升高从而导致骨骼肌和血管痉挛,痉挛的 血管致使部分组织缺血,进而加重疼痛"。而缺血或是痉挛的部位则多会形成痛点或 是条索状的结节,这些痛点可理解为于西方医学的“激痛点”,多位于骨骼肌的肌腹 之上吧

筋针作为针刀发展而来的一种针具,也有着很多针刀的特点,其操作的部位多为 痛点,或是结节、条索状的区域。由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有较为明确的集中压痛点且 多伴有软组织的粘连或肌腱的损伤,所以适合使用筋针进行松解治疗。筋针针刺层面 多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可直接刺激浅筋膜,而浅筋膜通过疏松结缔组织与深层筋膜 相连,深筋膜包括肌外膜、肌内膜、肌束膜、肌间隔等,当筋针刺激浅筋膜时,可以 把针刺刺激从浅筋膜传导到深筋膜,而深筋膜又可以传导骨膜等,从而调整整个筋膜 系统的机械张力,以达到分离粘连的肌腱组织、松解挛缩的肌肉肌腱、加快局部炎性 的代谢、恢复肌肉与骨骼动态平衡等目的肉。

此外,筋针又具有一定的针刺作用,有研究认为在针刺过程中会释放内源性吗啡 样物质,可能通过激活分别源于腹侧导水管周围灰质或中缝大核或网状巨细胞神经元 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能下行途径,而产生镇痛作用。另外针剌后也会增加脑内 亮-脑腓肽的释放,进而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气

传统针刺主要以经穴理论为主,主要在穴位上施行针刺手法,针刀是吸收了西方 医学的理论可用于切割等手法,而筋针更像是介于传统针刺与针刀两者之间,既兼顾 了针灸的针刺作用,同时也没有忽视针刀的切割作用,相对于针刀来说又能够留针或 带针运动且更为微创。目前对于西医手术来说,视野相对清晰,对有害的组织可以较 为彻底的清除,同时能够避让重要的神经血管,但是成本相对较高,术口相对较大, 对机体的组织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容易形成组织瘢痕、粘连、 关节僵硬等弊端。而筋针治疗可以说是一种闭合状态下的松解术,能较完整的对粘连 进行切割与分离,同时术口更小,也意味着相对降低了术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加大了 术区组织更快恢复的可能性,可以更快的进行术后功能锻炼以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 4. 3. 2筋针在祖国医学中治疗SIS的可行性

SIS的发病在中医学方面主要与卫气不足有关,而卫气多运行于皮肤肌肉之间, 《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媵理、司开合者也”,“卫 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媵理致密矣”,《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 也,其气慄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 卫气行于脉外,所居之处为“分肉之间”,也可理解为肌纤维的空隙,当卫气充足时, 可保护机体免受外邪的侵袭,同时可使肌肉充盈有力量,当卫气不足时,邪气易于乘 虚而入,当邪气侵袭经筋时常会导致筋性疾病的发生。

《素问•痹论》云:“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 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可以看出卫气与邪气相 交之处即为病所,经筋病即是卫气与邪气相交于经筋处,因经筋“中无有孔”,不能 传输病邪,故其病位尚为轻浅、局限,且不易传变。当卫气胜于邪则能驱邪外出,而 卫气败于邪,则邪气容易入里扰乱脏腑,《素问•缪刺论》云:“夫邪客于形也,必 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 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因此对于尚属浮浅之疾的筋性疾病来说,应先补足卫气, 以免邪气入里。

“筋针”作为浅刺类针法,意在激发卫气,其治疗方式与经筋病的发病机理相吻 合,因此对于SIS患者来说可以使用筋针进行治疗。在治疗中,筋针主要遵循着《灵 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疗原则,《灵枢•经筋第十 三》“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其病小趾及跟踵痛,胭挛,脊反折, 项筋急,肩不举,腋及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输,名曰仲春痹也”。《内经》中所讲的针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补泻法,一类为 非补非泻法,补泻法主要治脏腑、营血之病,而非补非泻之法可用于卫气异常的疾病 病或是筋性病。“燔针”可理解为针具的意思,'‘劫”可理解为非补非泻的针刺手法, 联系全文“燔针劫刺”可理解为使用针具浅刺皮下,疏导卫气,驱邪外出的针刺手法 1281.邪气乘虚而入,与卫气相合,交于卫表,其病位尚且局限,主要为肌表之处,而 这些发病部位多表现出筋结、条索或是疼痛等,因此“以痛为输”可理解为以局部的 压痛点、条索、结节为其取穴位置,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刚好符合这个特点,有比较 固定的痛点,病位不深,往往位于肩峰下缘㈣,所以适宜使用筋针进行松解。“以知 为数”中“数”可理解为快速的意思,“知”可理解为知觉,结合原文,可理解为: 筋性疾病,应“以痛为输”作为针刺部位,采用“燔针劫刺”的特殊针法,取得“一 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的快速止痛的治疗效果网。

此外,筋针激发卫气与针刺臉穴激发营气的得气形式有所不同。《灵枢•邪气藏 府病形》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 肤痛”,故卫气的得气形式主要为无感得气,即感觉不大,不要求患者有酸麻胀痛的 感觉,也不要求术者手下的紧涩感,因针刺部位的不同,针刺感应也会有所不同,如 肌肉有酸胀感、腱膜有沉重感、神经有麻电感、血管有疼痛感等因此治疗时不应 针刺过深,应当浅刺皮下以激发卫气,而出现疼痛则表示针刺太深、中肉节的缘故, 要加以纠正⑫。正如《灵枢•小针解》曰:“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 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综上,SIS与中医理论的“痹病”或“伤筋病”相关,主要为素体虚弱或久之劳 损,偶遇外邪侵袭,与卫气相交于肌表,导致部分肌肉、肌腱挛缩痉挛从而引起疼痛、 功能受限等,其发病部位多为皮下、经筋等处。筋针作为浅刺类针法,其针刺部位多 为皮下浅筋膜区,可充分激发卫气,同时也能够刺激体表的经筋,又能够对于粘连的 组织进行切割松解并促进炎性反应的吸收,并且筋针的针刺感觉并不强烈又具有快速 止痛的治疗效果。可见,筋针治疗SIS无论在西医还是中医中都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 持,且筋针的治疗方式与SIS的发病机制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以设想使用筋针治 疗SIS应当有着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4.4传统针刺疗法的选穴

肩部的长期撞击可导致肌腱的退变、肩袖的损伤、钙化灶的形成、以及局部炎性 反应的发生。而针灸作为祖国医学中传统的治疗手段,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对 多种疾病都有所见效,包括西医方面的滑囊炎、筋膜炎、肌腱炎、关节粘连等,也包 括祖国医学的痹病、颈肩痛等關。有研究认为通过针灸可刺激相关经络,可以修复局 部肌肉组织,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从而抑制炎 性反应的发生,进而降低组织的疼痛问。

本次传统针刺治疗中,选取肩部局部臉穴并结合循经臉穴共同论治,其中冈上肌 肌腱选穴及阿是穴的选穴可直达病所以治其“标”,而循经选穴重在疏通整个上臂的 经络以治其“本”。合谷、曲池、手三里、臂孺、肩弱、巨骨为手阳明大肠经月俞穴, 合谷作为大肠经的原穴,针刺合谷穴可补充大肠经的气血,手三里与曲池位于肘部, 对大肠经的经气能够通上达下,具有调气血、利关节之功效;臂孺、肩體、巨骨为肩 部月俞穴,为肩部抬举不利的要穴,其中臂孺、肩體通过针刺可刺激三角肌,巨骨可刺 激冈上肌。而肩井、秉风、天宗、肩贞、肩醪均为肩关节局部月俞穴,针刺肩井可刺激 斜方肌、肩胛提肌,针刺秉风穴可直接刺激冈上肌,针刺天宗穴可直接刺激冈下肌, 《针灸甲乙经》记载:“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肩贞穴解剖位置在肩 胛骨外侧缘,直刺可达三角肌后束、大圆肌,针刺肩醪穴可刺激小圆肌。

综上,通过局部选穴可使肩部挛缩的肌腱得到放松,改善肩胛骨周围肌群的异常 状态,改善肩袖肌肉的力量,减缓局部肌肉的疼痛。同时通过循经选穴,可加快上肢 的气血运行,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进而达到改善肩关节功能的目的回。

  1. 5手法松解与SIS的认识与研究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是指医者以手按照特定的动作技巧,在患者体表进行各种专门 操作,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或疗法回。中医 手法源远流长,其中“筋出槽,骨错缝”为其基础理论,“筋出槽”可理解为筋的形 态、结构、位置、功能发生了改变,可表现为筋的不畅、不通、不顺亦或是筋断、筋 翻、筋驰、筋纵、筋僵、筋挛、筋缩等等。“骨错缝”可理解为人体骨关节之间正常 的对合关系发生异常,从而引起局部的疼痛功能障碍或骨关节活动受限。《医宗金鉴》 指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务……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 直”。《伤科补要》云:“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 令其骨合筋舒”。因此,当“筋出槽,骨错缝”发生时,当以筋为先,先揉按其筋, 运用理筋之法先让筋恢复或是让筋处于放松的状态,再运用正骨之手法,使错位的骨 缝对合。

中医认为伤科疾病无不与气血有关,《素问•调经论》中提及:“气血不和,百 病乃变化而生”,中医手法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治疗伤科疾病的经验,可以促进气血的 运行,气行则血行,血行瘀自通,痛自除。正如《医宗金鉴》中所说“若肿痛己除, 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 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 拿,以通经络气血也。”又如《素问•举痛论》中提到'‘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 止矣”。而西医方面则认为,手法能够通过外部的力学作用提高关节液的流动性,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增加关节内软骨的营养供给,延缓关节退变 的进程",并能及时调整关节间隙,避免关节内相关组织的进一步磨损図。

肩撞击综合征患者,因肩峰下组织长期摩擦撞击导致钙化性肌腱炎、滑囊炎、肱 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组织水肿等,而冈上肌行走于肩峰下间隙,是最易受损伤的肩 袖肌腱翎,长期的磨损可导致肩袖的损伤。这些肌腱的损伤即可理解为中医手法理论 所讲的“筋出槽”。而肩袖的损伤后,会使一部分用来维持肱骨头正常位置的肌腱力 量减弱,从而导致肱骨头的上移⑩,上移的肱骨头缩小了肩峰下间隙,又加重了肩部

的撞击,反复撞击容易造成骨质的增生以及骨赘的形成,而这些骨的位置及结构的改 变可理解为中医手法理论上的“骨错缝”。

肩关节作为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其肩部肌肉不仅要承受上肢的重量,还要在 上肢做各种活动时承受不一样的受力,当肩关节周围肌肉受力不均时极易造成损伤, 引起关节活动受限。此外,在肩关节的运动中需要肩部多个关节的共同参与,其中主 要活动关节为盂肱关节,同时肩胛胸壁关节也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一些极限位置的活 动常常还伴随着胸锁关节的参与,所以与这些关节相联系的肌肉的健康程度同样重 要。有文献指出监",肩胛骨需要在肩胛带肌群的控制下来维持动态稳定,当肩胛带 肌群受损时会导致肩胛骨的位置异常,而异常的肩胛骨位置又会影响肩袖肌肉的力 量,从而造成继发性的肩撞击。因此,本次治疗中更重视范围性的松解,除了对肩部 肌群进行手法松解以外,还着重对肩胛骨周围肌群进行手法松解,通过手法缓解肩胛 骨周围肌群的疲惫状态,纠正肩胛骨异常位置,增加肩袖肌群收缩时的有效率,降低 肩袖肌群的负担,减缓肩袖肌群的劳损过程,从而为肩关节提供良好的运动功能及稳 定性,进而避免了肩关节外展上举时撞击的发生妃。

综上所述,SIS的发病机制与中医手法中“筋出槽、骨错位”的理论有着相通之 处,应用中医手法,可以提高关节液的流动性,松解关节的粘连以及缓解痉挛的肌肉 组织,同时还能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撞击发生。此外,应用中医手法还可 以加快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炎性反 应消除,正如《医宗金鉴》所言“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 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雍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1. 6筋针联合手法松解对于治疗SIS的确立及可行性
  2. 6. 1运动针法的可行性

运动针法是指在行针的过程中患者依照术者的指导并对患处进行相关的带针活 动,可根据病情程度主动或被动调整活动范围,使患处症状消失或运动功能恢复的针 刺疗法啊。运动针法最早可见于《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 急,以治筋痹也”,其中“恢刺” 一词在《刺法灸法学》中有明确的描述,指出恢 刺法是用毫针从受损的肌腱旁斜刺进针,提插捻转行针后,将针退至皮下,并配合关 节做屈伸活动。此外,对于运动针法另有“发蒙”针法的记载,《灵枢•官针》:“夫 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府病,何输使然……刺邪以手坚 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意思是说在治疗耳聋病时针刺听宫穴,并 配合“捏鼻子鼓气”的运动,从而加大针刺的刺激量以达到“神明相得”的治疗目的。 可见,在古代就有医家把针刺与运动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治疗效率。

现代医学认为,主动运动可刺激大脑皮层当中的运动中枢,增加神经细胞的兴奋 性,使肌肉、肌力得到有效的支配,从而达到改善肌痉挛、肌萎缩及控制炎症的目的 1451 o祖国医学认为,运动针法中患部进行运动可以使患者自身激发一部分经气,同时 所留的针灸针也能通过针刺的作用激发一部分经气,在两种经气共同作用下,能够促 使经气迅速抵达病所,因而能较为快速的起到治疗效果g。另外,患者活动患处可有 助于经络的疏通,脏腑的协调,气血的通畅,达到“动摇则谷气自消,血脉流通,病 不自生”的目的如。

筋针是尖端呈刀口样形态的细小针具,对比传统针灸针来讲具有一定的切割能 力,对比针刀来说又具有明显的针灸效果,操作部位一般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以筋 针的作用来讲,主要是在切割局部病灶、松解组织粘连的基础上,激发皮肉之间的卫 气,使卫气充足以驱邪外出。

考虑到SIS的发病机理与筋针的切割和针刺作用有一定的联系,从而联想到应用 运动针法能够加强皮下的经气感应、更为快速的激发卫气,同时又能使患者的被动治 疗变为主动治疗,避免了患者在被动治疗中的紧张感与不适感,使患者通过自主运动 的方式来清除运动通路上的阻碍如结节、粘连等,恢复肌肉、肌腱正常的弹性及伸缩 范围,从而达到快速治疗、提高疗效的目的。值得说明的是,在运动针法中,应以患 者的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速度应由慢至快,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加大活动 范围,直至恢复正常活动度或不适症状减轻。

  1. 6. 2筋针与手法联合治疗SIS的可行性

SIS作为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多为软组织损伤、破坏,出现了软组织的 炎症和纤维化,因很容易误诊而常常造成人们的忽视,其病程一旦发展起来易形成肩 袖损伤、肌腱断裂等复杂的肩关节疾病。Neer将SIS分为三期,认为发展至III期往 往需要手术干预。但是,在我国SIS的发病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是来自于长期 从事体力活动的基层人民,面对庞大的手术费用或是对疾病的错误理解,往往得不到 有效的治疗。而研究表明,肩峰下间隙的狭窄是肩峰形态、喙肩弓退变、肩袖肌肉功 能缺失的综合表现,在部分I型肩峰中也可出现"闾。因此肩峰形态的异常并不是造成 SIS的唯一原因,即并非所有的SIS患者都能从肩峰成形术当中获益如。可见,对于 部分SIS患者来说,肩峰下撞击可能并不是完全由骨质形态或结构的异常所引起,而 是由于软组织长期磨损所造成的,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并不是必须通过手术来进行治 疗,可以先通过一定的保守治疗来缓解。所以正确的治疗方式以及早发现早治疗的观 念对于SIS来说是不可忽视的治疗原则。

目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针灸治疗、 封闭治疗、关节镜手术治疗等。筋针作为针刀发展而来的针具,相比于一般的口服药 物治疗而言,能直接接触病变组织、作用于病变组织,与SIS的发病机理有着一定的 相通之处,用在SIS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较为敏感的治疗反馈;与传统针灸治疗相比 具有松解粘连的优势:与关节镜手术或切开手术相比,筋针又更加微创,并且在一定 程度上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而筋针在成本上又是廉价的,更容易使经济收入不多的 人群所接受⑺。但是,因明显骨质病变引起的撞击以及后期的肩袖撕裂损伤对于筋针 保守治疗来说往往无能为力,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方式。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无论是传统针刺、手法、筋针均是出自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 这些治疗都有着相应的理论支持,也有着其丰厚的临床经验。筋针疗法,浅刺皮下激 发卫气,选穴位置多为痛点,或是皮下的条索、筋结等处,通过切、割、削等作用纵 行分离粘连的组织,治疗手段更像是西医的手术治疗,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而手法是通过医者手上的力量施于肩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体,对肩关节 及其周围肌肉组织进行范围性的治疗,特别是对于肩胛骨周围肌群的重视,而这种范 围性的治疗手段更具有中医上的整体思想,那么设想当靶向治疗与整体思想结合在一 起时,对于疾病的治疗是否更具有全面性呢?在此设想下,把筋针与手法通过''带针 运动”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先以筋针松解肩关节粘连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快 速镇痛的作用,随后带针进行手法松解,在肩关节的外展、前屈、上举等被动运动中 同时进行手法的点、按、剥、推等,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组织在运动中得到放 松,修复筋的异常状态,恢复骨质结构的力学平衡,从而在动态中改善肩关节的功能。

带针进行手法松解其意有四:一为,手法松解中,肩关节不断运动可产生一定的 经气,同时带动筋针运动,可通过持续的针刺来更有效的激发卫气,两股经气相互促 进相互协调,作用力更强;二为,筋针作为一种即刻镇痛类的针法,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患者在手法松解时的不适感;三为,肩部会以一些特殊的姿态出现在手法松解 过程中,在这些姿态下配合医者手对于患者的外力作用,使得筋针对于肩部的松解更 有针对性以及更为全面性;四为,手法松解过程中,筋针会以其切割的作用弥补手法 松解时残余的未能松解的粘连组织,而同时手法的运动又能引领针刺的部位,两者相 互促进、相互弥补,从而提高疗效。

5临床疗效分析

  1. 1两组患者患肩疼痛分析
  2. 1. 1两组患者VAS评分组内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第1、7、14、21天治疗后VA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PV0.05) 0

对照组患者在第1、7、14、21天治疗后VA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在第1天治疗 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14、21天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V0.05) o

提示:在经过21天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疼痛方面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患者 在经过第1天的治疗后就能减轻一部分疼痛,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后的效果并 不显著。

  1. 1.2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第1、7、14、21天治疗后VA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在第1天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第7、14、21天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o

提示:经过第1天治疗后,在缓解肩关节疼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第7、 14、21天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肩关节疼痛方面差异并不显著。

5.2两组患者患肩功能分析

  1. 2. 1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内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第1、7、14、2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与治疗前评分进行 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对照组患者在第1、7、14、2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与治疗前评分进行 组内比较,第1天治疗后在疼痛、日常活动、活动度、肌力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在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第7、14、21天 治疗后在各项评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 o

提示:在经过21天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肩关节功能,观 察组患者在经过第1天的治疗后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后效 果并不显著。

  1. 2. 2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比较
  2. 2. 2. 1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第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在疼痛评分、总 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日常活动、活动度、肌力方面,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O

提示:经过第1天治疗后,在缓解肩关节疼痛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在改善 日常活动、增加活动度、提高肌力方面两组患者在第1天治疗后疗效并没有太大差异。 5. 2. 2. 2两组患者第7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第7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在日常活动评分、 总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经过第7天的治疗后,在日常活动及肩关节整体功能方面,观察组要优于 对照组。在疼痛、活动度、肌力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没有太大差异。

  1. 2. 2. 3两组患者第14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第14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在日常活动评分、 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总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O

提示:经过第14天的治疗后,在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肩关节整 体功能等方面,观察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在疼痛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没有太大 差异。

  1. 2. 2. 4两组患者第2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第21天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在日常活动评分、 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总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疼痛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o

提示:经过第21天的治疗后,在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肩关节整 体功能等方面,观察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在疼痛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没有太大 差异。

5.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小结

两组患者在经过第1天的治疗后,观察组在缓解肩关节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 势。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差异越来越小,而在日常活动、活 动度、肌力等方面,观察组逐渐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早期治疗中,观察 组患肩能够通过筋针治疗快速的缓解疼痛,疼痛的减轻会使手法松解时所应用的姿势 更为标准,使粘连的组织通过手法得到更有效的松解,并且疼痛的减轻可以使得在日 常生活中能够更放心的锻炼,心态上也会更有信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观 对照组,在早期治疗中,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得到缓解,使得手法松解过程中所 需的姿势不能达到标准,肌肉依然处于紧张状态,并且疼痛限制了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限度,不能有效的锻炼,在治疗上信心也会有所影响,因此并没有很突出的治疗效果, 但随着治疗的进行,疼痛逐渐开始减退,治疗效果开始逐渐展现出来,但此时观察组 的疗效己经优于对照组了。

综上来看,在本次研究中,对于缩短治疗时间来说观察组可能更具有优势。

 

结论

通过对两组肩撞击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 .筋针联合手法与传统针刺联合手法治疗肩撞击综合征均有疗效;

  1. 对于肩撞击综合征的治疗,筋针联合手法在即刻镇痛、快速起效方面优于传统 针刺联合手法;
  2. 在肩撞击综合征的短期治疗方面,筋针联合手法比传统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更具 有优势。

不足与展望

1不足之处

(1) 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得到的结果与结论存在偏差的可能性;

(2) 观察时间不够长,对于远期的疗效以及复发情况未进行完整的统计;

(3) 本研究仅观察了临床症状指标,主要依靠患者自身感觉及其表达来进行评 判,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疼痛阈及感觉不尽相同,对本次研究的结构可能造成一定 的影响;

(4) 治疗过程中欠缺对放射影像、生化指标方面的相关检测;

(5) 本次研究中未涉及钩状肩峰的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

2展望

目前对于中医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疗效肯定,临床报道繁多,为探讨筋针与肩撞击 综合征的疗效关系,本研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正如以上所述,试验研究具有诸多 不足之处,今后为规范探讨筋针与肩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应,提出以下设想:在以后 研究中扩大样本量,降低数据之间的影响,纳入钩状肩峰的患者,并在观察临床症状 指标的同时,采用多种观察指标,增设评分标准,增加放射、超声、生化等实验室指 标。目前筋针在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尚不全面,希望今后能通过可靠的动物模型去探 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同时寻找更加优秀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62.

  • 项小林,王伟刚.小针刀治疗60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

师,2019, 35(24):105, 108.

  • 邓小玲,王彦军.筋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 床,2016, 16(12):19-20+30.
  • 刘建平.临床试验样本含量的计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07):536-538.
  • 万霞,刘建平.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分组方法[J].中医杂志,2007(03) :216-219.
  • 魏高文.卫生统计学[M].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2014:289.
  • 李智尧,董福慧.针刀松解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骨 伤,2018,31(06):500-503.
  • Michener LA, McClure PW, Karduna AR.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mechanisms of subacromial impingemen syndrome[J]. Clin Biomech, 2003, 5:369-379
  • Neer CS. Anterior acromioplasty for the chronic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the shoulder:a preliminary report[J].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 1972, 54⑴.41-50.
  • Neer CS 2nd. Impingement lesions[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83(173):70-77.
  • Bigliani LU. The morphology of the acrom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otator cuff tears[J], Orthop Trans. 1986,10(9): 1127-1138.
  • Michener LA,Mcclure PW, Karduna AR.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mechanisms of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J]. Clinical Biomechanics, 2003, 18(5):369-379.
  • Andrews JR, Carson WG, McLeod WD. Glenoid labrum tears related to the long head of the bicep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985, 13(5). 337-341
  • Ludewig PM, Cook TM. Alterations in shoulder kinematics and associated muscle activity in people with symptoms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J]. Physical Therapy, 2000, 80(3) : 276-291.
  • 郭晓程,李典,沈鹏,郑殿宾,王延芳,白伦浩.肩胛骨位置改变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性 [J].解剖科学进展,2017, 23(05):498-501.
  • 薛立功.中国经筋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黄敬伟.经筋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魏子耿,李丽肖,刘永强,高佳丽,曹永亮,路少华,徐晓磊.《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组织 解剖结构浅析[J].河北中医,2016, 38(02):272-274+301.
  • 刘农虞.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 35(02):185-188.
  • 张建斌.杨上善经络理论框架解析与相关概念诠释[J].中国针灸,2016, 36(02):163-167.
  • 朱汉章.针刀医学体系概论[J].中国工程科学,2006(07):1-15.
  • 董福慧.针刀技术的特色与优势[J].中医正骨,2015,27(09):1-2.
  • Gerber C, Galantay RV, Hersche 0. The pattern of pain produced by irrit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and the subacromial space[J].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1998,7(4):352-355.
  • 沈永勤.粘连期肩周炎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8(21):3294-3295.

  • 彭增福.西方针刺疗法治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臉穴的比较[J].中国针灸,2008, 28(5) :349-352.
  • 陈德成."动筋针法"和靶点概述[J].中国针灸,2016, 36(09):941-944.
  • 王文远,张利芳.针刺肩痛穴治疗外伤性肩周炎385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03):48-49.
  • 丁峰.刘农虞教授筋针学术思想[J].中国针灸,2015, 35(S1):56-58.
  • 陈成帷,潘哲尔,张超,刘彩龙,陈雷.物理查体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伤,2016, 29(05): 434-438.
  • 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 29(06):67.
  • 刘农虞.“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J].中国针灸,2015, 35(12):1293-1296.
  • 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 34(08):828-830.
  • 杜元濒,李晶,孙冬纬,刘维红,李桂平,林雪,任辉,王涵,邹蒋蕾,焦素林,黄卫.中国现代针灸 病谱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7(05):373-378.
  • 刘文凭,郑小飞,王华军,查振刚.针灸治疗肩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 志,2019,8(04): 141-145.
  • 杨明煜,朱红坤,胡边,王雪琴,王芳,肖荣.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对肩袖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 白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19(04) :97-100.
  • 顾骐,李金学,朱立国,高云,张兴平,王尚全,赵敏,蔡静怡,曹勇,刘洪伟.中医正骨推拿手法 分类的现状与分析[J].中医正骨,2011,23 (08) : 74-77.
  • Murphy Francis X, Hall Michael W, D'Amico Louis, et al. Chiropractic management of frozen shoulder syndrome using a novel technique: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of 50 patients. [J]. Journal of chiropractic medicine, 2012, 11(4):267-272.
  • Rouzi Shengelia, Samantha J. Parker,Mary Ball in,Teena George, M. Carrington Rei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for Osteoarthritis: Are They Effective?[J]. Pain Management Nursing, 2013, 14(4). e274-88
  • Mccreesh KM, Crotty JM, Lewis JS. Acromiohumeral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 is there a reliable, clinically applicable method?A systematic review[J]. Br J Sports Med, 2015, 49(5):298-305.
  • Nov6-josserand L, Edwards TB, O' Connor DP, et al. The acromiohumeral and coracohumeral intervals are abnormal in rotator cuff tears with muscular fatty degeneration[J]. Cl in Orthop Relat Res, 2005, 433:90-96.
  • Smith J, Kotajarvi BR, Padgett DJ, et al. Effect of scapular protraction and retraction on isometric shoulder elevation strength[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2, 83:367-370.
  • 何岚娟,马燕红.肩胛骨动力障碍与肩关节疾病[J].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2016,31(02):244-247.

  • 孙申田.新编实用针灸临床歌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7:
  •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8-39.
  • 胡永善.骨与肌肉疾病康复的现状与任务[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 17(6):326-327
  • 郑成瑶,成海燕,曲由,韩虎,于建春.韩景献教授运动针法治愈急性颈肩综合症1例[J].针灸 临床杂志,2012, 28(04): 23-24.
  • 陈爽白,高阳,段可杰.互动式针刺法的探讨[J].针刺研究.1998(4) :315-316
  • 张芳,屈辉.肩部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 术,2008(06):823-825.
  • Aydin A,Yildiz V,Kalali F, et al. The role of acromion morphology in chronic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Acta Orthop Belg, 2011, 77(6):733-736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一:肩撞击综合征诊疗研究进展

摘要:肩撞击综合征是肩关节常见病,Neer于1972年通过对尸体标本的研究将 其从肩周炎中独立出来,但目前国内人民对于肩周炎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肩撞击综 合征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侧面影响了其相关的治疗方式,因此在疗效方面并不显著。

关键词:肩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撞击;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肩撞击综合征是肩关节常见病,又称肩疼痛弧综合征,有数据显示由SIS引起的 疼痛约占肩关节疼痛的44%〜65%⑴。其发病机理主要为肩关节前屈、外展时肱骨大 结节与喙肩弓反复发生撞击,导致肩峰下部分组织反复磨损,致使骨赘形成、肩袖组 织钙化甚至撕裂,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⑵。发病人群多为参与过顶运动的运动 员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业者,如铅球运动员、游泳运动员、篮球运动员、搬运 工等。本文就SIS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做一综述。

1肩撞击综合征发病机制

  1. 1肩关节基本解剖

肩关节作为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基本结构由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喙锁 关节、肩肱关节、盂肱关节、肩胛胸壁关节构成。肩胛骨的肋面光滑为浅窝状,称肩 胛下窝,是肩胛下肌起点。背侧面的横崎称之为肩胛冈,肩胛冈向前形成肩峰,而肩 胛冈的上方及下方称之为冈上窝和冈下窝,分别是冈上肌与冈下肌的起点。小圆肌起 始于肩胛骨的腋窝缘上,与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共同附着于肱骨大小结节处, 形成类似套袖样的结构来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稳定,称之为肩袖。关节之间又有多 条韧带相连,连接喙突外侧缘与肩峰尖部前缘之间的韧带,叫喙肩韧带,具有防止肱 骨头向内上方脱位的作用。喙肱韧带起于喙突外缘,与肱骨大小结节间的肱骨横韧带 相连,具有悬吊肱骨头,防止肱骨头向上方脱位并限制其外旋的作用。盂肱韧带连接 关节盂及肱骨头,是重要的肩关节稳定装置。

1.2解剖学因素

SIS的发病原因在解剖学方面主要为冈上肌出口处因骨质的结构或者形态的异 常,导致出口部分的狭窄,从而产生撞击。Bigliani等闾将肩峰形态分为三类:I型 肩峰(平坦形)II型肩峰(弧形)III型肩峰(钩状形),并认为III型肩峰更易发生撞 击。肩峰下间隙狭窄被认为是撞击发生的直接原因,肩峰下间隙包含有肩袖组织、滑 囊、关节囊等结构,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肱骨大结节向肩峰方向靠近,肩峰下间隙 因此而减小,增大了肩撞击的可能性。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距离是判断肩峰下间隙是 否狭窄的重要依据,Cordasco等'”认为,正常人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的范围为1.0〜 1.5cm,当间距小于1.0cm时为狭窄,小于0.5cm时提示多伴有肩袖撕裂损伤。

肩峰指数(Acromion Index, AI)是指在患者手臂处在放松状态,拇指朝前贴于身体 两侧时,肩峰最外侧缘至关节盂平面的距离与肱骨头最外侧缘至关节盂平面的距离的 比值,这一概念首先是由Nyffeler等提出⑸,他直接反映了肩峰横向的延展度,也可 以理解为肩峰对其下方组织的包容程度。Shah等⑹对22具尸体肩关节的解剖发现, 在肩峰下滑囊、冈上肌病变的尸体中70%的肱骨头位于肩峰下,而正常者肱骨头位 于肩峰下的面积小于60%,并认为认为肱骨头被肩峰所覆盖面积的大小与肩峰下软 组织与肩峰之间的摩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瞿玉兴等亿通过观察31例肩撞击综合征 病人的肩峰指数发现,肩峰指数可反映肩峰与肱骨头的位置关系,并认为肩峰下撞击 综合征与较大的肩峰指数有关,但肩峰指数仅反映了肩峰向侧方的延展程度,并未考 虑肱骨的骨质因素,因此在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潘昭勋等⑻认为肩撞击的撞击部位多在肩峰前外侧与肱骨大结节处,其发生碰撞 的解剖因素除了与肩峰形态、肩峰指数、峰肱距离等静态因素有一定关系以外,还与 肱骨头旋转轴的位置等动态因素有关,并以此提出了肱骨头相对高度与肩撞击的发生 存在着一定联系的观点,认为肱骨头相对高度数据越大则肱骨头旋转的活动空间越 大,肩峰与肱骨大结节的间隙也越大,不易发生肩峰下撞击。此外肩峰下骨赘的形成 也会减小肩峰下间隙,增大撞击的可能⑴。

1.3动力学因素

在动力学因素方面,一般是指肱骨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在进行运动时发生位置的 偏移而产生的撞击。在肩关节中盂肱关节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肩关节的稳定,盂肱 关节是由肱骨头与关节盂构成,由于肱骨头体积相对较大,关节盂是小而浅的,他们 之间的接触面积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稳定性,相较于其他关节来说更加缺乏骨性结构的 限制,因此他们之间的稳定性更需要相关的结构来维持。1997年Mcpherson等‘°:根 据肱骨头与关节盂凸凹两面曲率半径的比值将盂肱关节分为三类,并认为当他们比值 越接近“1"时,两者的曲率半径就越匹配,表明肱骨头与关节盂直接贴合度较好,能 相互嵌合,使肱骨头与关节盂中心相接触,不容易造成肱骨头的移位。此外,盂肱韧 带(glenohumeral ligament, GHL)是肩关节最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盂肱韧带由致密 的胶原纤维组成,在盂肱关节外展外旋时处于紧张状态。朱献忠等川,通过观察15 具成年男性尸体的肩关节标本,发现盂肱韧带是重要的肩关节前方静力性稳定结构, 肩前方的稳定性主要由盂肱中韧带和盂肱下韧带共同维持,其中盂肱下韧带作用最为 明显,而盂肱上韧带对于肩关节前方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关节囊的紧张性与长度的变化随着盂肱关节的旋转活动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也 为肩关节的稳定做出了贡献。Fleisig等"认为,篮球运动员在扣篮时,肱骨在上臂外 旋的一秒内,前方的盂肱关节囊被拉长了原来1倍之多,反复的扣篮,极易导致前方 盂肱韧带损伤,这种改变在投掷运动项目中也可见到,多次损伤的积累将引起前方关 节囊韧带增长,韧带弹性降低,导致盂肱关节不稳。

刘世杰'⑶发现肩撞击的产生与喙肩韧带的紧张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肩撞击 产生的原因多为不正确或过度的肩关节活动,造成了肩峰下滑囊的炎性反应,致使肿 胀的局部组织撞击了无伸缩性的喙肩韧带,使得韧带纤维化或是疼痛等。而当肩关节 处于运动状态时,肩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肩袖组织、肱二头肌长头控制,在关节运动 中这些肌肉选择性的紧张与松弛,可将肱骨头固定在关节盂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或是长期过度、不当的运动引起慢性劳损,使肩袖肌力出现下降,肱骨头失去一定的 稳定性,使得肱骨头在肩关节运动时发生位置的偏移,尤其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肱 骨头会随着三角肌的牵拉而上移,压缩了肩峰下的空间,致使撞击的产生“气

另外,在肩关节的运动中,肩胛骨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研究表明购,当上臂 进行上举时肩胛骨会伴随着上旋、外旋以及前倾等,如果肩胛骨不参与肩关节的运动, 那么上臂只能主动抬至90。。当肩胛骨位置偏移时,会导致肱骨头与关节盂的对合关 系发生改变,影响肩袖肌肉的正常收缩,加重肩袖肌肉的负担,加快肩袖组织的退变, 从而不能为肱骨头提供有力的稳定作用,导致肱骨头在运动时上移过度而产生撞击。 而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肩胛骨往往长期处于外展位,拉长了菱形肌和斜方肌,缩短 了前锯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小肌,这些肌肉力量的改变会影响肩关节在运动时 的平衡,进而成为SIS发生的潜在因素⑹。

关节腔内的负压和滑膜液之间的相互吸附的力以及凹面压缩机制等也是提供稳 定的力学机制之一"气肩袖及肩部其他肌群将肱骨头压入关节盂的凹面关节窝内,构 成稳定结构,当关节盂边缘的盂唇发生撕脱时关节盂的凹陷度下降,将影响凹陷压力 稳定机制。而关节腔内一般为-4mmHg的负压腔,使关节囊压迫肱骨头使之更好的贴 附在关节盂上,另外关节腔内也会产生一定的关节液,具有一定黏附力,也会增加肩 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撞击发生。

2诊断

  1. 1病史

SIS多在肩关节前屈、外展时肩峰前外侧疼痛,疼痛可呈放射性至三角肌处,多 伴有夜间疼痛,患肩主动运动通常受限,但被动运动尚能完成。

2.2体格检查

(1)Neer撞击征:患者坐位,检查者站在患者患侧侧前方,辅助患者手臂先进 行内旋,随后将患肢进行被动的抬举样动作,如果肩关节出现疼痛,则为阳性;(2) 疼痛弧:患者上肢进行外展,当外展到60°~120°范围时,肩关节出现疼痛并加剧, 当外展角度超过120。时肩关节疼痛减轻,在这一区域出现的疼痛称为疼痛弧;(3) 肩峰下间隙封闭试验:肩峰下注射局麻药品,注射后肩关节疼痛明显减退或是消失, 则为阳性;(4)肩峰前外侧压痛试验:按压肩峰前外侧缘,出现疼痛提示阳性。

2.3冈上肌出口位X光片

冈上肌出口位X光片一般是指肱骨头中心重叠在肩胛骨" Y”字交叉点,肩胛骨 内外缘成切线位,成像于肋弓外侧,肱骨不与肋弓重叠。有研究认为肩峰形态的不同、 肩峰以及肩锁关节下骨赘的形成和增生是导致肩峰下间隙减小的主要原因,由于异常 的骨质结构加大了与冈上肌腱反复摩擦的机会,导致肌腱的充血和水肿,从而增加了 肩峰下间隙的压力响。因此优良的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不仅可直观的获得肩峰的形态 类型,同时还能够查看喙肩韧带是否有钙化的倾向,以及折射出肩峰下缘、肩锁关节 下是否有骨质增生的信号。

2.4肩关节MRI检查

对比X线,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病变有很高的敏感性,能显示肩关节的细微 结构,可以对关节滑膜的增生情况、异常的肩袖肌腱、组织水肿、炎性信号、盂唇软 骨损伤等进行观察,从而为肩撞击综合征提供综合性的诊断。

  1. 5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目前来看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可对肩袖肌腱连续性进行检查,但因操 作者职业能力的不同可能对疾病的诊断有所偏差,因此需要检査者具有较高职业水 平。

  1. 6关节镜检查

目前随着肩关节镜的技术逐渐成熟,对于部分SIS患者来说可以使用肩关节镜进 行检查,镜下可以直观看到肩关节受损部位,并在检查的同时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3治疗

肩撞击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临床上处于Neer I .

II期的患者来说可釆用保守治疗,对于III期的患者或是保守治疗不理想的患者可以选 择手术治疗。

  1. 1保守治疗
  2. 1 口服药物治疗

何生等'⑼,将160例肩撞击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封闭治 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蠲痹汤,治疗后对比两组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何生等认为 肩撞击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是其内因,劳损、外伤和六 淫等是其外因。该病多因气血不足或退变导致肩部筋失濡养,不荣则痛,又感外邪, 瘀阻肩部经络,致活动不利。另外,外伤致肩部气血瘀滞亦可发为本病。在治疗上宜 使用补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法,拟蠲痹汤加减内服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能取 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西医方面一般釆取口服非陪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炎性的消除,缓解 疼痛,但长时间服用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在远期治疗中还应谨慎选择。

  1. 2物理治疗

罗磊回,通过对60例肩撞击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外敷郑氏旧伤药配合针刺郑 氏经验穴对于治疗肩撞击综合征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的优势,并认为郑氏 旧伤药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与针灸配合治疗的方式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值得推广。刘尚平⑵)对56例SIS患者使用推拿与封闭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经1〜3个疗程后,23例痊愈;27例显效;2例好转;4例无效。刘尚平认为推拿治 疗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促进肩峰下组织水肿消失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推拿

可以减少封闭的次数,并能够缩短病程。李嘉祁㉒对37例SIS病人使用制动、冷、 热、电并配合手法的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李嘉祁认为肩撞击征的发生与肩部的 运动机制、肌力间的平衡以及肩胛骨的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认为对于因动 力性因素造成的肩峰下撞击征患者釆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物理治疗则可取得较 满意的疗效。钟林网将30例SIS患者随机分为肌效贴组与康复训练组,肌效贴组除 进行康复训练外还使用肌效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现肌效贴具有良好的即时效 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李士夫等 ㈣使用挑刺疗法配合超短波治疗26例肩撞击综合征患者,其总有效率为84.6%,并 认为超短波疗法使小血管尤其深部毛细血管持久性扩张、增强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 得血流速度增加,从而增快了新陈代谢,进而有利于炎症产物、致痛物质和细菌毒素 的排泄和消除,另外超短波可抑制感觉神经的传导,在中小剂量超短波的作用下,吞 噬细胞数量增多,有利于控制炎性因子。

  1. 1.3功能锻炼

蒋攀峰等圖,应用肩周肌群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封闭治疗SIS,通过对36例SIS 患者治疗前后的VAS、UCLA评分对比发现,通过肩周肌群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封闭能 够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起到治疗效果,且效果满意。蒋攀峰等认为肩胛肌群和肩袖肌 群失衡或力量下降,会导致肩肱节律失常而引发肩撞击,而对肩周肌群进行康复训练, 可将肩胛带调整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从而达到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目的。

  1. 1.4针刀疗法

陈振等,将178例肩撞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 针刀治疗,对照组釆用肩关节痛点封闭治疗的方式,通过对比发现小针刀在治疗肩撞 击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不易复发。陈振等认为,长期处于不良坐姿的中年 人具有肩撞击发生的潜在因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越来越重,而小针刀可以 剥离粘连、松解肌肉,并且具有直达病所的特点,对于治疗肩撞击综合征能达到很好 的临床疗效。李智尧等s对比90例经针刀治疗的肩撞击综合征患者发现,治疗后46 例治愈;33例显效;11例有效;0例无效。李智尧等认为对于软组织磨损引起的肩 撞击针刀能够微创的解决病变,但对于因骨质结构引起的病变疗效并不显著。

  1. 1.5本体感觉疗法

本体感觉是指人体对自身肢体及关节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的 感知,主要表现为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抵抗觉,包括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关节 运动方向、加速度的动态感知、关节内外压力感知、反射回应、肌张力调节回路的传 出㈣。姜从玉等⑶试从本体感觉方面治疗SIS,认为当肩撞击发生后容易引起肩关节 的平衡、协调和运动能力的适应性减弱,使运动的反应速度下降,而本体感觉训练可 以增加盂肱关节囊和肌腱结构周围传入感觉的敏感性,诱发肌肉预收缩和反应性收 缩,增加关节囊的张力以及肩袖肌肉力量,从而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所以在恢复肌 力和关节活动度的同时,强调恢复本体感觉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1. 1.6其他保守治疗

刘武等"通过对58例SIS病人在肩峰下注射参麦注射液,发现治疗后总有效率 为89.66%,并认为局部封闭所使用的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多,患者存有一定的顾 虑,应用参麦注射液在气滞血瘀证候的肩撞击综合征能使筋骨得养、筋骨得荣、气血 得充,在临床中值得推广。闵志海等",对80例SI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使用体外波治疗,对照组使用热敷治疗,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比对照疗效好。闵 志海等认为用治疗泌尿结石的体外震波可以应用到治疗软组织挫伤方面,对于较短病 程的肩撞击综合征患者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疼痛的作用,而且能改进局部微循环从而 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需进行多次治疗才能改善症状。

  1.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扩大肩峰下间隙,消除产生撞击的可能因素,修 复损伤的肩袖组织,从而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适宜手术治疗的SIS患者多为因解 剖因素造成或是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也有学者认为年轻患者特别是运动员早 期进行手术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物。

  1. 2. 1开放性手术治疗

最早由Neer"提出并认为肩撞击主要发生在肩峰前三分之一处,以此提出切除 部分肩峰以扩大肩峰下间隙的肩峰成形术,但此手术对于三角肌的损害较大,需要剥 离一定的三角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容易形成肩关节僵硬等缺点。对于开放性的手 术来说,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比如说术口感染、三角肌止点损伤造成肩关节部分功能 受限、肩峰骨折等。

  1. 2. 2关节镜手术

相对于开放性手术,目前对于肩撞击综合征的患者主流的手术方式为关节镜下肩 峰下减压技术(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 ASD)。关节镜下肩峰下减 压术最早由Ellman"报道,在49例接受手术的病人中有43例效果满意,6例患者效 果较差。随着医疗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 术进行了报道。Aydin等国通过对比经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病人的术前术后 UCLA评分发现,治疗的优良率超过80%。付国建等"对比了 28例进行了肩关节术 的SIS病人术前及术后的疗效,通过4〜24个月的随访发现,28例患者中有1例患 者因巨大肩袖损伤导致患肩经手术治疗后部分功能仍然受限,其余病例患肩疼痛基本 能得到缓解、功能基本得到恢复。从目前来看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已经取代了以往的 切开手术,关节镜手术具有微创性、术中视野清晰、对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能尽早 的进行功能锻炼等优势,在进行肩关节镜下检查的同时还能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通 过刨刀射频等医疗器械切除病变的滑囊组织、松解紧张的喙肩韧带、磨去骨赘、修复 肩袖组织等。

3.2.3反置全肩关节置换术

SIS发展至晚期可伴随着巨大难以修复的肩袖损伤,这类患者的肩袖力量已经 不足以维持肱骨头的稳定,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肱骨头会极度靠近喙肩弓,并有从 喙肩弓穿过向前脱位的倾向,此外这类患者的肱骨头旋转中心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冈上肌的力量缺失导致肩关节的力偶异常,而此时这类病人己经不是简单的肩峰成形 以及肩袖修复术所能够的解决的了。目前反置全肩关节置换术是肩袖巨大缺损、肩袖 组织萎缩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通过改变旋转中心的位置,增加三角肌的力矩,从而 将三角肌的剪切力转为旋转力,实现肩关节的上举。但目前反置肩关节技术仍然存在 着一些问题,如肩胛切口、关节盂松动、肩关节功能不理想等“气而且对于国内患者 来说,成本较高,对于生活质量需要不高的老年患者来说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4小结

肩撞击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的综合征。从发病机制来 看可分为解剖性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在诊断方面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综合评估。在治疗上,可先行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伴随有肩袖损伤的患者可 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 Mchener LA, McClure PW, Karduna AR.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mechanisms of subacromical impingement syndrome[J]. Clin Biomechanics, 2003, 5(5):369 —379.
  • Neer CS 2nd. Impingement lesions[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3, 173 (173) :70-77.
  • Bigliani LU, Morrison DS. The morphology of the acrom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otator cuff tears[J]. Orthop Trans, 1986, 10(2):216-228
  • Cordasco FA, Bigliani LU. Large and massive tears[J]. Orthop Clin Noth

Am, 1997, 28(2):179-193

  • Nyffeler RW, Werner CM, Sukthankar A, et al. Association of a large lateral extension of the acromion with rotator cuff tears[J].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6, 88(8):800-805.
  • Shah NN, Diamatopoulos P. Position of the huneral head and rotator cuff tear:an anatomical observation in cadavers[J]. Acta Orthop Scand,2004,75(6):746-749.
  • 瞿玉兴,郑冲,范文潮,高益.肩峰肱骨头相对位置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矫 形外科杂志,2008(05): 362-364.
  • 潘昭勋,崔岩,孙超,等.肱骨头的相对高度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解 剖学杂志,2014, 32(03):354-356.
  • Bigliani LU, Levine WN. Current concepts review.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J]. Bone Joint Surg, 1997, 10:1854-1868.

  • Mcpherson EJ, Friedman RJ, An YH,et al. Anthropometric study of normal glenohumeral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1997, 6(2):105-112
  • 朱献忠,黄富国.盂肱韧带维持肩关节前方稳定性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 志,2007(11): 1175-1178.
  • Fleisig GS,Andrews JR, Dillman CJ,et al.Kinetics of baseball pitching with implications about injury mechanism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995,23(2):233-239.
  • 刘世杰.喙肩韧带在肩撞击综合征中的作用一一临床、放射学及组织学研究[J].国外医学.创 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9(01):63-64.
  • Ludewig PM, Cook TM. Translations of the humerus in persons with shoulder impingement symptoms[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2, 32(6):248-259.
  • Paine R, Voight ML. The role of the scapul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3, 8(5):617-629.
  • 郭晓程,李典,沈鹏,郑殿宾,王延芳,白伦浩.肩胛骨位置改变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性 [J].解剖科学进展,2017, 23(05): 498-501.
  • Warner JJP, Deng X, Warren RF, et al.Superoinferior translation in the intact and vented glenohumeral joint[J]. J Shoulder Elbow Surg 1993,2(2):99—105.
  • 傅中国,姜保国,张殿英,陈建海.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 志,2005(09):817-819.
  • 何生,郭定聪,陶青云.蠲痹汤加减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肩撞击综合征6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 杂志,2016, 26(10):943-945.
  • 罗磊.郑氏旧伤药外敷配合针灸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14,40(05):72-74.
  • 刘尚平.推拿配合局封治疗肩撞击综合征56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8(06) :256,
  • 李嘉祁.肩峰下撞击征的物理治疗[J].中国康复,2001 (03): 140-142.
  • 钟林.肌效贴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 报,2016, 17(05):66-67.
  • 李士夫,李静,赵志海.挑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2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 志,2014,30(08):745.
  • 蒋攀峰,崔银江,付新生.肩周肌群训练联合封闭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分析[J].长治医 学院学报,2018, 32 (05) : 346-348.
  • 陈振,林丹霞,刘毅.小针刀治疗肩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 究,2018,10(19):92-93.
  • 李智尧,董福慧.针刀松解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骨 伤,2018,31(06):500-503.
  • Collier MB, McAuley JP, Szuszczewicz ES, et al. Proprioceptive deficits are comparable before unicondylar a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ies,but greater in the more symptomatic knee of the patient[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4,7(423):138-143.
  • 姜从玉,李骥耀,张鹏,等.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 杂志,2013, 32 (07): 637-645.
  • 刘武,熊涛,王瑞华,米琨,王斌,俸志斌,刘鹏飞.参麦注射液肩峰下注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 征5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05):
  • 闵志海,万文兵,熊力伟,邓雄伟.体外震波治疗肩峰下撞击征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 学,2012, 18(05): 147-148+126.
  • Gerald R, Williams Jr, Kelley M. Management of rotator cuff and impingement injuries in the athlete[J]. J Athl Train, 2000, 35(3):300-315.
  • Neer CS. Anterior acromioplasty for the chronic impingenment syndrome in the shoulder:a preliminary report[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2, 54:41-50
  • El Iman H. 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nalysis one- to three- year results. Arthroscopy[J], 1987, 3:173-181.
  • Aydin A, Yildiz V, Topal M, et al. Effects of conservative therapy applied before 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2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J]. Turk J Med Sci,2014, 44(5):871~874
  • 付国建,李苏皖,陆斌,谢洋,李光政,杨卧龙.肩关节镜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其合并症[J]. 临床骨科杂志,2019, 22 (01): 56-59.
  • Favard L, Levigne C, Nerot C, et al. Reverse prostheses in arthropathies with cuff tear: Are survivorship and function maintained over time[J].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1,469:2469-2475.

综述二:筋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筋针是由刘农虞教授在《灵枢》经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 研创出的新型针刺疗法。筋针按照“以痛为输”的治疗原则,主要应用于筋性疾病的 治疗,尤其对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方式,同时对于脏腑损伤的疾病也具 有一定治疗效果。

关键词:筋针;痹;伤筋;软组织损伤

筋针是介于针刀与针灸针之间的一种针具,针体比一般针要大,但比针刀要小, 针尖为扁形刀口样。筋针疗法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⑴,可见有冈上肌肌腱 炎、冻结肩、网球肘、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损伤等。在临床观察中,筋针治 疗脏腑疾病等,也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1筋针理论

  1. 1筋针的作用机制

刘农虞教授认为筋针主要用于治疗筋性疾病⑵,筋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多认为是 由于“卫气”与“邪气”相合而为病,《素问•疟论》曰:“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 于风府,媵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当卫气不足时,邪气乘机而入,卫气 与邪气相交而发病,类似于正邪相争,而相争之处多为发病之地,可表现为痛点或结 节等。卫气多在脉外,行于皮肤之下、肌肉之间。正如《素问•痹论》所言“卫者水 谷之悍气也,其气慄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 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筋针操作部位 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也就是卫气所藏之处,因此筋针多通过浅刺皮下来激发卫气, 使卫气充足以驱邪外岀,则疾病得愈。此外,筋针针尖呈刀口状,也具有一定的切割 作用,能达到松解粘连的目的。

1.2筋针疗法的优势

筋针疗法对比手术而言,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创伤较小,风险性也要低于常规 手术治疗。与传统针刺方法相比,筋针有着更为及时的镇痛效果,对于粘连性的软组 织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切割松解作用,并且用针量较少,针感较轻微,对于惧怕针灸的 患者来说比较适合。

1.3针刺安全

筋针属于浅刺类针法,操作多为平刺或浅刺,操作层面多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对比针刀来讲对于机体的血管及神经的损伤风险较小。筋针疗法具有一定即刻镇痛作 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从而减少晕针等不良反应的出现。筋针对 比针刀来说,针体更小、刀口更窄,对操作部位带来创伤更小,因此对于术后感染的 风险也较低。

1.4取穴方式简易

《灵枢•卫气失常》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意思是在说筋 所在的补位,不与阴阳相通,一旦发病即是病处之所在。卫气与邪气相交则发病,病 处一般位于肌肤,多表现为疼痛、结节等。因此筋针疗法没有特定的穴位,多为以痛 处或是皮下条索结节等为取穴处。

1.5镇痛实时见效

刘农虞教授认为《内经》中的针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补泻法,一为非补非 泻法。前者多用于调整经脉营血以治经络脉病,进而调治脏腑之病;后者多用于疏导 卫气以治经筋病。对于筋病,筋针浅刺皮下,可以快速的激发卫气、驱邪外出,从而 实现了快速镇痛的效果。刘农虞等⑶,通过对比140例经筋针治疗的各部位软组织损 伤患者VAS评分发现,每次经筋针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评分,得出 结论:筋针治疗对于各部位的软组损伤具有即刻镇痛的效果。

2筋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1. 1筋针对于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

邓小玲等⑷,应用筋针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僵硬,通过观察43例膝关节僵硬病 人治疗前后VAS、HSS评分对比,发现筋针在治疗膝关节僵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并且在治疗期间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中医学认为膝关节僵硬出现的主要原因在 于气血津液的运行不畅,气血瘀滞、经脉闭阻,膝关节失去气血津液的温煦、濡养, 关节少津,不能滑利关节则屈伸不利,而膝关节僵硬所带来的疼痛使得患者更加不敢 锻炼,反过来又加重了关节僵硬并形成恶性循环,通过筋针进行治疗可消除患者锻炼 时的紧张感,增强患者的信心,并能建立一定的治疗优势。邓小玲等地通过筋针治 疗的96例肩周炎患者发现,筋针疗法可以显著的减轻患者疼痛度,配合关节松动术 可改善患肩的活动度和功能。邓小玲等认为肩部疾病一般由于长期重复劳作或局部急 性扭伤引起。中年素体虚衰,卫气不足,每遇风寒湿邪入侵,邪聚经筋,聚为结节。

筋针多针刺结节等处,能解痉镇痛,激发皮下卫气,以助卫气与邪气抗争。蒋爱勇m 对于28例顯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使用筋针进行治疗,其有效率为96.4%,蒋爱勇 认为此病与咬肌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关节解剖及寒冷刺激等有关。在治 疗中,通过筋针对局部经筋的治疗,并配合下颌关节的活动,能够达到疏调经筋,宣 导卫气,快速缓解疼痛的效果。

  1. 2筋针对于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

庞青民等⑺,对30例腰背肌筋膜炎的患者釆用筋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VAS评 分,由治疗前(5.66±0.78)分降至治疗后即刻(3.10±1.05)分、治疗2个疗程后(2.02 ±1.23)分,治愈9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发现筋针在治疗腰背肌筋 膜炎方面,具有一定的即刻镇痛效果,而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较高。胡晓妹等闾, 将6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筋针治疗,对照组 使用激光疗法,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并 认为筋针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松解皮肤与脂肪之间的压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 果。田雅云等⑼报道针刺人中穴联合筋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案例中,在治疗期间 将筋针留于腰部患处,并配合腰部适当运动,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并可俯仰 转身等。张荣贤等"报道筋针配合毫火针治疗顽固性背肌痉挛的案例,发现患者在斜 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等背部肌群处有明显的僵硬紧张感,皮下可触及数个结节, 用筋针针刺结节附近后疼痛感立刻缓解,痉挛症状并无明显缓解,但随后几天行同样 治疗后症状消除。万钟等川,将12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治疗组采用筋针联合整脊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3天后,治 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户 <0.05),并认为筋针联合整脊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在即刻镇痛方面作 用明显,但持续镇痛效果并不显著。邓海贵等“气使用筋针平刺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患者,将60例患者分为筋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患者,筋针组在治疗中 配合腰部的屈伸活动,经2个疗程治疗后,筋针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针刺组 为83.3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邓海贵等认为筋针对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有直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另外,平刺治疗可改 善病灶周围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侧面加大了相应节段神经根的营养供应,促 进腰部组织间隙水肿的吸收、病变的髓核收缩,从而解除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进 而减轻临床症状。

2.3筋针治疗脏腑疾病的临床应用

刘农虞⑫认为筋针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不仅可以治疗软组织损伤类疾病,还可以对 头面五官九窍、内在脏腑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足部经筋循于盆腔,一旦感受外邪或 劳损会出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即会导致盆 腔移位、二便失调、不孕不育等,筋针可舒筋散结,通过疏导经筋的方式来恢复脏器 的位置,从而为筋针治疗脏腑疾病提供了思路。声音嘶哑在《内经》中多称为“喑”, 病位在喉,病脏在肺常涉及肝肾等相关脏腑,刘农虞m在治疗“喑病”时在颈部寻得 筋结点,并使用筋针治疗,疗效显著,《灵枢》:“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 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刘农虞认为耳周感受寒热则经筋急纵,牵扯耳道会导致 耳聋、耳鸣;喉咙周围感受外邪,会导致喑哑等,并提出使用筋针来复原声道的思想。 2.4筋针治疗的其他临床应用

陈梅等'⑸使用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将61例病人分为试验 组(针配合循经点刺,31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刺,3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 疗前后肌张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经3个月的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 组,使用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肌张力,改 善神经功能缺损,《素问•长刺篇》曰:“病在筋,筋挛节同,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陈梅等认为痉挛主要为筋性疾病,痉挛性的偏瘫应该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为治 疗法则,并以此确立了筋针治疗痉挛的疗法。沈艳萍等“气使用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 体感觉反射疗法来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筋针进行皮下进针至皮下浅筋 膜处,并嘱患者依照平日引起疼痛的姿势开始活动,在留针的30分钟里持续活动, 治疗后筋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剌组。

3小结

筋针疗法是刘农虞教授近些年研创的新型针刺疗法,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灵枢•经 筋》,意在浅刺皮下激发卫气。目前有关筋针的治疗主要应用于皮肉筋骨脉,以软组 织损伤为多,也可见有关经筋治疗相关的脏腑病症的报道。但从目前来看筋针的应用 尚处在初期阶段,在临床资料方面还缺少着大量病例来支撑,但随着对筋针研究的深 入、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对于筋针在临床方面的运用应存在 着巨大前景。

参考文献

  •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临床观察[J].中国针 灸,2015,35(09):927-929.
  • 刘农虞."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J].中国针灸,2015, 35(12):1293-1296.
  •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临床观察[J].中国针 灸,2015,35(09):927-929.
  • 邓小玲,王彦军.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4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 教育,2018, 16(16) :113-115,
  • 邓小玲,王彦军.筋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 床,2016,16(12):19-20+30.
  • 蒋爱勇."筋针"治疗颛下颌关节功能紊乱28例[J].中国针灸,2018, 38(05):533-534.
  • 庞青民,赵欲晓.筋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7, 29(03):36-37.
  • 胡晓妹,伍果美,唐学,石学慧.筋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 志,2017,33(05):100-101.
  • 田雅云,冯楠楠,杨佳曼.针刺人中穴联合筋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例[J].中国民间疗 法,2020, 28(01):84.
  • 张荣贤,熊嘉玮,李玉堂筋针配合毫火针治疗顽固性背肌痉挛验案1则[J].中国民间疗 法,2019,27(24):92-93.
  • 万钟,黄平.筋针联合整脊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 医,2017,32(22):3296-3298.
  • 邓海贵,黄福珍,万春根.筋针平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

医,2019,34(14):2193-2196,

  • 刘农虞.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J].中国针灸,2015, 35(S1):72-74.
  • 刘农虞.筋针治喑病案感悟[J].中国针灸,2015, 35(S1) :91-92.
  • 陈梅,刘龙彪,刘沛沛,沈斌,姜文萍.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J],系统医学,2018,3(16): 149-150+153.

  • 沈艳萍,孙惠霞,徐澄,吴亚铭.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 作用探讨[J].中外医疗,2020, 39(01) : 165-167+198.

第三部分附录

附录1

病例观察表

患者姓名: 

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 

试验单位名称:  第三附属医院 

一、病情资料采集

患者姓名: 性别:男口女口 年龄: 罗
身高: cm 体重: kg 晕针史:有口 无口
患肩:左口右口 发病时间: 就诊时间:
病情概况:
诊断:

 

二、临床研究筛选

研究筛选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确认以下内容
(1)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
(2)不符合排除标准;
(3)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4)签署知情同意书。

己完成的观察项目在相应的“口”处打“寸',如有一项为“否”,则不能进入 本次研究。

三、临床治疗观察

项目 治疗前 治疗1天 治疗7天 治疗14天 治疗21天
性别对比 -
年龄对比
伤侧对比 -
VAS评分
Constant-Murley

评分

己完成的观察项目在相应的“口”处打“寸'

 

四、试验完成情况

该患者本次研究期间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口是 □否

该患者是否完成本次临床试验? 口是 □否

如否,请填写以下中止试验原因

患者中止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中止试验原因:

 

附录2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我己被告知:

  1. 本次研究为一项临床试验研究。在整个治疗期间,可能会涉及一些需要打分评 分的环节,医生将主动与您详细交代,并请您配合。
  2. 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刺过程中头晕、心慌、胸闷、四肢无力或 是针刺部位感染、皮疹等,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将立即终止临床试验。
  3. 参加本研究按本人自愿原则,中途可以随时退出试验,我们将严格为每一位参 加本试验的患者保密。
  4. 治疗期间须遵守以下规定:按时接受试验期间的治疗,按时进行评分;治疗期 间不能使用其他治疗方式代替本治疗,如有治疗变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治疗期间如 有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告知。

我已经了解本次临床研究的可能获得临床风险,本人自愿参加这项临床试验,并 遵守本研究的治疗方案,配合医生的指导,在治疗期间我有随时退出该项试验的权力, 但在无特殊情况下,我将尽可能完整的接受本次临床试验研究。

患者签名:

医生签名:

日期:

 

附录3

Constant-Murley 评分

姓名: 性别: 年龄:

项目评分 分值
疼痛(15分)
15
轻度 10
中度 5
重度 0
日常生活活动(20分)
生活水平(10分)
工作限制
无限制 4
中度受限 2
重度受限 0
娱乐限制
无限制 4
中度受限 2
重度受限 0
睡眠影响
无影响 2
偶尔影响 1
经常影响 0
无痛活动到达位i ft (10 分)
上抬到腰际 2
上抬到剑突 4
上抬到颈部 6
上抬到头顶 8
举过头顶部 10
主动活动范围(40分)
前屈(10分)
0-30 度 0
31-60 度 2
61-90 度 4
91-120 度 6
121-150 度 8
151-180 度 10

 

项目评分 分值
外展(10分)
0-30 度 0
31-60 度 2
61-90 度 4
91-120 度 6
121-150 度 8
151-180 度 10
外旋(10分)
手放于头后肘可向前 2
手放于头后肘可向后 4
手放于头顶肘可向前 6
手放于头顶肘可向后 8
手可完全举过头顶 10
内旋(10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 0
手背可达臀部 2
手背可达徵骨 4
手背可达腰部(L3) 6
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 8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 10
肌力评分(外展肌力,25分)
0级 0
1级 5
2级 10
3级 15
4级 20
5级 25
患肩: 左口 右口
总评分(100分)
备注:
医师:

 

附录4

VAS疼痛评分标准

 

视觉模拟量表(VAS):

长10cm,定某一点得,1-10中的某一分

无痛+ + + + + + + + + + +极痛

0 123456789 10

0分,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

1-3分,轻度疼痛,能忍受,不影响睡眠,基本不影响工作、生活;

4-6分,中度疼痛,适当影响睡眠,有时需要服用止痛药,有时影响工作、生活;

7T0分,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睡眠或不能入睡,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得分:

附录5

研究技术路线图

发表文章

  • 刘霄斌.股骨颈骨折的研究进展[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 18(05):202-203.
  • 刘霄斌.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 20(37) :24-25.

致谢

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自己也将暂时告别学生阶段,对未来有着迷 茫却也充满了期待。借此机会想对在这三年中对自己有过帮助、鼓励的人衷心的说一 声谢谢!

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我的师傅杨景帆老师,以及骨科科室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从 最初教我如何写病例、如何进行查体,到后来让我独立处理病人、管理病人,到最后 在手术台上对我手把手的进行指导,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业上都给予我莫大的帮 助。

其次要感谢骨科师门中的师兄弟们,你们是我的师长、是朋友、但更是兄弟,你 们带给了我家的温暖,让我在远离他乡的求学道路上不再那么孤单。

最后要感谢这三年里为我提供帮助的朋友、室友以及亲人们,尤其是父母、家人 对我无私的奉献和鼓励,谢谢你们!

在未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坎要过,还有很多美好的风景要去领略,祝福 我,也祝福我身边每一个人,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 临床研究

学校代码 10199 学 号 17395707056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 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apoplexy with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学位申请人 张 玉 国指导教师 张 欣

专业名称 针灸推拿学

研究方向 针灸的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培养方式 全日制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 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apoplexy with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学位申请人:张玉国  指导教师:张欣 教授

培养单位:针灸推拿学院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研究方向:针灸的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2020 年 06 月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提交确认: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   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20 年 06 月 01 日

 

关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归属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导师承担的国家立项资   助的计划课题的一部分,系本人在导师指导和资助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知识产权   归属权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和本人导师所有。特此声明,本声明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20 年 06 月 1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1.保密口,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口。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20 年 06 月 01 日

摘 要 I

Abstract II

英文缩略语 IV

引 言 1

文献综述 2

第一章 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2

第二章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8

临床研究 14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实验方法 14

第二章 研究结果 21

第三章 讨 论 26

结 论 34

本文创新点 35

参考文献 36

附 录 42

致 谢 49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0

个人简介 51

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医康复技术对中风后上肢痉挛影响,通过对筋针结合刺血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两种方法的观察,比较其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差异,探索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在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上是否存在优势,为中医康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采用单盲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康复科来诊或住院的患者,共72例;根据其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痊愈人数为:7例,显效人数为:4例,有效人数为: 14例,无效人数为:7例;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痊愈人数为:3例,显效人数为:0 例,有效人数为:16例,无效人数为:11例。前者总有效率为78.13%,后者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构成的比较结果为:Z=-2.632,P=0.008,P<0.05,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显著差异。在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治疗组积分为76.09±18.62, 对照组积分为61.40±24.48,Z=-2.355,P=0.019,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在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为47.23±23.80,对照组为33.22±21.67,T=-2.329,P=0.023,P<0.05,

两组有显著差异。

结论:在康复治疗训练的同时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方面,比单纯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法其疗效更优;筋针结合刺血疗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肌张力,还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和运动功能。

关键词:刺血疗法;筋针疗法;痉挛;中风

Abstract

Objectiv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of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difference of curative effect on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was compar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combined with blood pricking therap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and whether there are advantages in the recovery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ho come to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clinical recover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 cases, the number of significant effect was: 4 cases,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effect was: 14 cases, the number of invalid effect was: 7 cases;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clinical recover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 cases, the number of significant effect was: 0 cases,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effect was: 16 cases, the number of invalid effect was: 11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former is 78.13%, and that of the latter is 63.33%.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z = -2.632, P = 0.008, 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aspect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MBI),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6.09 ± 18.62, the control group was 61.40 ± 24.48, z = -2.355, P = 0.019, 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motor func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47.23 ± 23.80, the control group was 33.22 ± 21.67, t = -2.329, P = 0.023, 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t the same time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training,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apoplexy by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blood prickin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lone.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muscle tension of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DL and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Keywords: Apoplexy, Meridian sinews node, Spasm, Pricking blood therapy

英文缩略语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ADL Ability of daily life 日常生活能力

ASS 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FMA Fugl-Meyer Assessment 简化 Fugl-Meyer 量表

MAS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MBI Modified Barthel index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rTMS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中风,原为中医学病症名。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的,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又将此病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1];现代将此病称为“脑卒中”,一般属于脑血管意外。根据血液循环障碍的不同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两类。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有:起病危急、易致残、易复发、合并症多、易导致死亡等临床特征。2013年对全国人口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与脑出血比例为3: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占84.2%,其次是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2]。现代研究认为是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而导致脑组织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功能缺损的一组脑血管疾病。针对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最新的脑血管病指南,还提出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治疗意见, 对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这类的疾病的治疗规律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脑卒中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单位对脑卒中等急性病绿色通道的设立,以及预防预警和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当患者脑卒中病急性发病时,在有效的治疗窗内,经过溶栓、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死亡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其患者身体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截瘫。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脑卒中后遗症也能达到较好的康复疗效,为了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重新回归社会,大多数患者要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而在患侧肢体进行功能康复的过程中,骨骼肌的肌张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不仅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也会明显降低,其中较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关节痉挛,对家庭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也发现很多方法对改善上肢痉挛状态, 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报道较多的有抗痉挛手法康复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等,其疗效得到了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认同。刺血疗法和筋针刺法不仅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重要补充。研究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机制机理, 探索其临床疗效和优势,对发展中医外治康复技术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刺血疗法在慢性病的应用上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中医对痉挛的认识

  • 痉挛与经筋的关系

“痉挛”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虽未提及,根据症状来看,可归属为中医学中的“筋挛”,部分症状也可归属为中医“筋痹病”范畴,其主要病位在于筋。关于经筋病候的记述最早见于《灵枢·经筋》,所述部位多与筋肉、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有关。与软组织张力有关的描述有:筋脉的拘挛、转筋、强直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这些症状多属于经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素问·痹论》不仅提出了筋痹及其他痹症的易发的时间, 如:“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等;还在《素问·长刺节论》中还提出了“筋痹”的病名以及针刺经筋的深度,“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

对“筋挛”此症的分类,《伤寒杂病论》中根据外感及症状将经筋病分为了刚痉和柔痉,认为可由太阳外感和发汗过多而致“痉”;《景岳全书》提到了经筋病位不同所对应的临床表现,如:“痉”其病在筋脉,则反张。“痉”其病在血液,则筋挛。还提出了此病多为阴虚之证,是由于阴虚不能养营筋脉而导致搐挛僵仆,并与年龄因素有关,如:“如中风致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黄帝内经太素》则将筋肉挛急的聚集点称为筋结,首次提出经筋结的概念[3],为经筋刺法,提供了依据; 这些记载,都与痉挛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由此可见,从中医学上治疗痉挛应当将其归入“经筋”范畴。因此,痉挛的论治也应当从“经筋”论治[4]。

1.2 中医病因病机

经研究,从中医学上来说,中风后痉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和正虚邪中两大方面[5]。

中医认为风邪外侵,是中风后发生痉挛的主要外因。早在《圣济总录·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就有记载使用白花蛇丸方治疗风邪客于机关,肢体拘挛;《质疑录》

认为中风证“十二经皆有见症”,风中足太阴脾则会出现手足拘挛等症状;此外,《黄帝内经》详细的描述了风邪致病特点:“风为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或为寒中, 或为热中,或为寒热,或为偏枯,或为疠风,皆为风也,其变莫测;然八方之风邪中人,则有中腑、中脏、中经脉之分,所以别其邪之浅深也”,讲述了风邪多兼夹寒邪,热邪,湿邪以致病,又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有云:四肢拘挛者,以中风冷[6];

《普济方·诸风门》也记有:风柔者,以风热入于肝脏,使诸筋挛急,屈不可伸;《黄帝内经》记载有“以风入肝藏”,指出与筋挛相关的脏腑为肝[5];《明医指掌》中记有:中风引起的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手足拳挛以及筋脉不舒等,多是由于风邪湿毒流滞经络导致,还提出采用活络丹进行治疗[5];另外,根据五行学说的五体理论,中医学认为筋病多于五脏中的肝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其关系多有阐述,如:“风生木”“肝生筋”“在体为筋,在脏为肝”“风伤筋”等;《素问·宣明五气》还明确提出了肝主筋的论断[7],根据古籍中相关记载,多与邪伤于肝,邪伤其筋脉有关,其中描述风邪的占多数。

正虚邪中,为中风痉挛的主要内因。《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有云:“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搏于筋,则为筋挛”指出虚邪可由毫毛入腠理,博于筋而导致筋挛[8];《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关于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中有记述曰:“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而在《太平圣惠方》中也有相似的论述;《医经会解·中风》也有如下记载:“五脏已病,四时失调,则邪气乘虚而入腠理”认为中风引起的筋挛络急是由虚邪实,影响正气所引起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认为筋之濡养有赖于阳气的盛衰,记载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在《不知医必要·风中经络》中在叙述养血汤主治时也提到:“风中经络,血少偏枯,筋脉拘挛,疼痛”;《圣济总录》曰:“夫肝中风者,是体虚之人,腠理开疏,肝气不足,风邪所伤也,其候筋脉拘挛,手足不收”;总之,中医古籍中关于痉挛内因的记载大多数与正虚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等因素有关。

另外,还有文献记载认为痉挛不仅与寒热等因素有关,还与气血异常及形成的血淤,痰浊等病理产物有关。《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论寒热证》中认为寒热皆可伤其营血而导致“拘急”,其致病机理主要是:寒则血凝,血凝则滞涩,滞涩则拘急;火盛则血燥,血燥则津枯,筋枯则拘急[9],还提出了除寒热以外的第三种治病方向为

 

“治血气”[10];在《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中风》中也记载有:“瘫痪休将左右分,皆因血少不荣筋”以及“瘫痪总是血枯之病,盖为痰泥经络,遂气血不行以荣养其筋也”;明代《百代医宗》则认为:“有手拳挛而足无恙者,其病在胃也,痰与火也”“有在足拳挛而手无恙者,在患在脾,亦痰火也”,其主要观点认为:上下肢痉挛与之相关的脏腑为脾胃,皆由痰邪阻滞、气血不达四肢所致。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的治疗

  • 针灸治疗

近些年,针刺作为疗效确切的中医外治法,被广泛的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等慢性病。研究表明,用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能够缓解痉挛状态,且临床疗效较好[11]。经查阅文献,其临床上主要采用的针刺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12]  :①按照针刺部位可以分为:头针、项腹针、体针;②按照针刺方法可分为:平衡针刺法、动静针刺法、毫火针法、“补缓泻急”针刺法、恢刺法、关刺法;其主要的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根据解剖学基础,采用选穴方法有[11]:患肢拮抗肌取穴、患肢优势侧取穴、患肢优势侧与劣势侧共同取穴[13]、经筋节点取穴、取督脉穴与夹脊穴等;②根据针灸学基础,采用取穴方法有[14]:辨证取穴、特殊取穴、传统取穴[15];除以上针刺方法外, 临床上还采用一些综合针刺治疗,如:温针[16]、电针[17]等。

 

2.2 推拿治疗

推拿,又称按摩,与古籍所记载的按跷、乔摩、矫摩等,同属一种中医治疗技术。是指施术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用以缓解病痛、强体健身的一种方法[18]。临床研究认为,推拿具有疏经人体通络,滑利肌肉关节,促使整体气血运行,调整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19],在临床上,也经常被运用于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刘璨等[20]在治疗挛型脑瘫患儿时,采用运动、针灸、电疗、中药蒸气浴等康复治疗同时,在运动治疗前和运动治疗中进行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说明推拿疗法能够改善中风后的肌张力,且疗效较好;吴振国等[21]的推拿关节综合治疗和马新[22]的

 

 

抑强扶弱推拿法,也得出了大体一致的结论;而在临床上,单独使用推拿治疗较少, 大多采用与针刺、刺血、康复治疗等方法结合运用,范梁松等通过临床观察,对推拿选用患肢拮抗肌群穴位与选用患肢痉挛肌群穴位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推拿采用患肢拮抗肌群取穴,患侧肌张力降低,痉挛得到解除。

 

2.3 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为灸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包括艾条灸、艾柱灸、隔物灸等,艾柱或艾条通常是由艾叶加工制成,根据患者病情也可以加入相应的药物以增强疗效。医学上常用的灸法,是指在体表的腧穴部位或病灶处点燃熏烤,使局部产生温热或灼痛的感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23],这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被各代医家认为具有调整人体机能的衰弱与亢进,还具有祛寒痛经、活血化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同时,也常被民间用于预防保健,美容养生,增强体质等。《灵枢·官能》中记载了关于灸法的适应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24];《医学入门》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意思是说当针刺和汤药都不能到达病灶的时候,应当选用灸法治疗。由于灸法使用简单、易于掌握、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因此,在中国民间是一种广为人知自然疗法[25]。霍新慧等[26]研究结果表明,艾灸配合康复训练疗法不仅有舒筋缓急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在治疗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痉挛,有确切疗效;林苏进等[27]研究结果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

 

2.4 中药疗法

 

张春双等[28]采用常规运动治疗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结果显示,早期在运动疗法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可显著降低肢体痉挛性高肌张力,使偏瘫患者挛缩状态缓解;黄勇等[29]研究显示:芍药甘草汤能够使痉挛性瘫痪大鼠脊髓内的抑制性氨基酸(如: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以及神经递质 5-HT)含量明显增加,其研究采用芍药甘草汤来降低痉挛性大鼠肌张力的机理为:兴奋性氨基酸过多可引发痉挛,抑制性氨基酸 GABA、Gly 能够通过抑制突触,以降低神经兴奋性

 

 

的传导,从而使骨骼肌的痉挛状态得到缓解,而神经递质 5-HT 能够与兴奋性氨基酸产生拮抗作用,而降低大鼠的痉挛程度,其作用类似于巴洛芬,主要是为了增强突触前的抑制作用[30]。

 

2.5 经筋疗法

 

现代研究表明,从“经筋”论治,对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以及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卢凤娟[31]在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时,常规电针针刺组选用取: 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环跳、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九穴为甲组,电针针刺经筋结点配合康复治疗为乙组,治疗结果显示:乙组的治疗效果高于甲组;陈梅等[32] 选取实验组(筋针选取筋结肿痛、挛急、转筋处等部位,循针点刺以经络为主,根据肌张力高的肌肉部位选取相应的经脉),对照组选取常规针刺治疗,在患侧上肢选择肩髃、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等穴位,下肢选择髀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丘墟、太冲等穴位,结果证明,实验组在改善肌张力和神经功能缺损两方面有较好疗效;刘未艾等[33]研究表明: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 不仅能够改善肢体痉挛患者的肌张力,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疗效优于西药巴氯芬,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民间,也传有多个民族对经筋有独特的认识和研究,壮医利用经筋理论运用推拿将摸结、解结的手法用来治疗网球肘,同时结合运动疗法,在降低复发率的同时,也缩短了治疗的显效时间[34];傣医对经筋的认识也十分独特,认为从体表筋的病变推断人体内在病变, 在推拿上常使用“沙雅”等方法,以达到活血通络、祛风湿的功效[35]。

 

2.6 刺血疗法

 

刘氏[36]在针刺同时选取头部、胸部和背部三个部位阿是穴等处,以及曲泽、委中、十宣、十二井穴等穴处,以采血针散刺,抽气拔罐,出血即停,治疗 30 天,治疗前后用 Fugl-Meyer 量表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以手足阳明与少阳经穴为主, 配以少阴、督脉经穴进行针刺治疗;黄氏[37]采用针刺病灶侧头部运动区或血管舒缩区, 以及在上肢和腹部处取穴,同时,在肩贞、肩髃、天宗、中脘、气海点刺放血后拔罐,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其总有效率达到 93.48%;李氏[38]参照 2005 版《中

 

 

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内科治疗的同时,在十宣穴处点刺出血,治疗脑卒中后不能完成手指集团运动的患者,其结果表明,针刺十宣穴对手指集团屈曲、伸展等功能有明显改善;刘雁[39]等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在上肢曲泽、尺泽、外关等穴位处刺血拔罐,出血 10-30ml,治疗结果表明:中风后痉挛期时,采用刺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降低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高灵爱等[40]康复训练的同时在肩关节活动痛点处刺血拔罐,出血 5-10ml,研究结果表明: 刺血拔罐加康复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组;倪卫民等[41]在上肢肱二头肌肌腱处刺血拔罐,与常规针刺取穴(臂臑、曲池、合谷、尺泽、曲泽、内关)治疗对比,刺络拔罐组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可明显降低,其疗效也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刺血疗法在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上有确切的疗效。

 

存在问题

 

近些年,随着患者康复意识的提高,对中风后康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上述中医康复技术都被临床证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作为临床治疗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如何选择介入治疗的有效时机,使其既能确保临床疗效,又能精简治疗项目,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等问题,仍需要大量的临床分析来确定的,特别是肢体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论是常规针刺还是推拿,都有可能加重患者疼痛。而筋针刺法具有浅刺无痛的特点,刺血疗法则有治疗快、疼痛轻的优势,不仅在治疗过程中能较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值得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临床疗效,以确定其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第二章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现代医学对痉挛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痉挛的概述

 

目前在国际上,痉挛的定义,仍存在争议,其原因主要是这个术语表示的是一种运动障碍,其在很多疾病中可以存在类似的阳性反应,比如:阵挛、折刀现象,但在临床上,无法明确区分肌张力亢进与痉挛导致的运动阻力增加,是由神经因素还是非神经因素导致,故两者经常互换使用[42],所以目前多采用广义的概念: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导致的感觉运动功能紊乱,表现为肌张力随肌肉牵张反射的速度增加而增高,伴随着由于牵张反射过度兴奋导致的腱反射亢进[43]。中风后出现的肢体痉挛与上述机理有所不同,是由高位中枢对下位中枢运动神经元的抑制系统失调,导致α 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而导致了牵张反射亢进,从而引发肢体痉挛的发生。

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主要症状是:上肢处于一种强制性姿势,表现为肩关节内收且内旋,前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掌指关节则处于屈曲位。临床上认为这是一种异常的姿势状态,在患者上肢恢复的过程中,有利于患者患肢的保护,在异常肌张力的作用下能够完成一些代偿性的肢体动作。但痉挛状态更多的会引起患肢肌无力, 不能进行主动运动,长时间的肌肉筋挛还可能引起疼痛、关节活动度下降、关节挛缩等一系列关节症状,还可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影响治疗效果。由于其生活难以自理,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护理,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同时,患者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焦虑,社交减少,严重者甚至发展为抑郁,不仅影响治疗效果, 也会增加治疗的难度,所以,中风后痉挛的治疗,对患者中风后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1.2 痉挛的生理病理学

 

研究表明,正常肌张力是维持各种姿势及肢体活动的基础。生理情况下,肌张力主要的初级中枢是脊髓,同时受上位中枢控制,通过梭外肌和梭内肌的相互作用,以协调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当外力拉长肌肉时会引起肌梭兴奋,其神经冲动传入脊髓前角神经元,使梭外肌收缩,以对抗牵张,而牵张反射的调节则由大脑皮质及皮质下核

 

 

团等高位中枢中相应的传导束来完成,研究者表示,正常的肌肉收缩是受神经机制控制的,当强直收缩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时,才会导致痉挛的出现,而由肌肉痉挛而引起的肢体运动阻力增加,其原因可能与中枢神经紧张性反射和肌肉以及连接组织机械特性的改变有关。

有研究发现[44],钙离子的导入可以通过影响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以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兴奋性,从而解除肌肉痉挛。

 

1.3 现代医学对痉挛机制的认识

 

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的断续的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其原因由脑或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或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所致[45]。

临床上将痉挛分为:生理性肌痉挛、病理性肌痉挛、功能性痉挛三种[46]。

导致肌肉痉挛的原因可能有几种[43]:①电解质平衡紊乱;②低温的刺激;③代谢废物的堆积;④肌肉局部缺血和运动性肌肉损伤;⑤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肌肉痉挛对人体能造成很多的危害,如:可引发阵挛等;长时间痉挛还可能造成关节挛缩,引发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中风偏瘫后发生的痉挛,不仅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十分不利,还可能影响患者预后,造成残疾;但研究发现,某些痉挛对患者也有一定的好处,如: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下肢会出现伸肌肌群的痉挛,但这种痉挛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患者维持站立有一定帮助的,也可以减轻瘫痪肢体的水肿,促进静脉回流,减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43];所以,在临床上,要区分利弊,客观看待肌肉痉挛,不仅要纠正不利的痉挛,也要利用好对患者有利的肌肉痉挛。

 

1.4 现代医学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机制研究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痉挛模式一般为:上肢主要表现为屈肌肌群痉挛,下肢主要表现为伸肌肌群痉挛[47]。通过对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文献发现[48],可能导致脑卒中后痉挛的原因是牵张反射的亢进, 而引起牵张反射亢进的机制有: ①激活后抑制

(post-activation depression,PAD)减少;②神经递质、肽类分泌调节失衡;③中枢性运动抑制减弱④轴突侧芽生长;⑤失神经超敏;以上这些都有可能是使牵张反射亢进,从而诱发肌张力的增高,导致痉挛的发生。

 

 

痉挛的原因除牵张反射增强外,长时间的关节固定会使肌肉被限制在较短的位置, 而引起的软组织本身的挛缩,导致肌节早期即可被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所取代[49],肌梭的静息放电和敏感性增加,导致肢体在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加。

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高位中枢通过易化或抑制作用影响脊髓的反射活动[50]。 最新研究还发现[51]: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损伤以及肢体瘫痪后的制动和废用能够

引起神经重塑,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异常的神经重塑与痉挛的产生密切相关,其神经重塑机制有以下几种:神经纤维芽生和新突触的形成、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增高、胶质细胞的激活,这些发现为临床上治疗痉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靶点。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发育疗法(Bobath 技术)、Brunnstrom 技术、多感觉刺激疗法(Rood 技术)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 技术)等[52]。很多研究显示[53, 54],运动疗法中,中风后早期的被动运动以及中风恢复期的主动运动等,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翔等[55]研究表明,“压手”即上肢伸肘位负重牵伸,是 Bobath 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on pattern, RIP),其在运用的时候,手部压力、压力/体重的百分比与解除痉挛效果是正相关的关系,手部压力大小、压力/体重的百分比与性别、年龄也有关,且手部压力与疗效呈正相关压力越大,疗效越显著;王国胜等[56] 的研究利用 Bobath 姿势反射结合全身振动疗法, 其结果显示, 在简化Fugl-Meyer 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和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上,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表明 Bobath 姿势反射结合全身振动疗法,能够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原理可能是患者在适应振动刺激同时,本体感觉信号输入提高,姿势反射调整能力增强,促进了上位中枢的重塑,强化了对骨骼肌的控制,从而抑制牵张反射[57];MOTO 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运动训练康复系统,可以在偏瘫患者的各个时期使用,其训练具有重复性高的特点[58],近些年的研究显示[59-62],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利用 MOTO

 

 

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以促使肌力较低的骨骼肌得到恢复,关节活动能力得到改善,防止关节挛缩、关节痛疼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关节肌肉萎缩,有效缓解痉挛状态,在提高患侧肢体的灵活度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平衡功能,甚至对运动感觉的恢复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 神经康复技术

 

肌电生物反馈作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据报道国外已经证实了该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中枢神经损伤的恢复,以及对手臂和手部运动康复具有肯定的疗效和改善[63];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是一种有 30 年历史的技术,最初用于非侵入性地研究神经沿皮质脊髓束、脊髓根和周围神经的传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生理学,包括康复和术中监测,然而在国际上 r TMS 疗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有临床研究表明,在针刺进行干预的同时结合 r TMS 治疗,不仅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在其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64];黄格朗[65]等通过 mata分析发现:重复性 TMS,能对脑卒中患者指屈肌痉挛、腕屈肌痉挛和肢体运动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66],神经肌肉电刺激一定程度上抑制痉挛肌的肌张力增高,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疗效迟缓期后,患者的肌力也能得到明显提升。

 

2.3 药物治疗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治疗痉挛的药理学干预措施之一是A型肉毒毒素,其通过切割突触囊泡外排细胞分裂所需的一种复合蛋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肌肉瘫痪,其临床优势在于可以控制靶点,特别是在降低异常肌群的肌张力,以缓解疼痛, 有较强的选择性;张颖[67]等认为在脑卒中早期,通过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能够有效缩短神经恢复的时间,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下肢肌群痉挛得到解除, 关节活动度增加;还有研究显示,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下肢痉挛(痉挛级别为2 级和3级),对改善睡眠障碍和睡眠质量,以及降低产妇抑郁也有疗效[68];目前国内外首选的抗痉挛药——巴氯芬,它结合电刺激等物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骨骼肌痉挛状态

[69],在临床上较常见的中枢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替扎尼丁,对脊髓中间神经

 

 

元突触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其可以减少多突触脊髓反射,降低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状态,从而缓解痉挛;张晓宇[70]等研究发现,采用替扎尼丁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 其临床疗效显著。

 

2.4 矫形器

 

矫形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研究,相较其他康复技术为少,其治疗中风后痉挛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持续牵张作用力,使挛缩的肌肉可以得到牵伸,恢复肌纤维长度,使主动肌和拮抗肌达到平衡,从而缓解肌肉痉挛[71],但其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2.5 机器人辅助训练

 

有研究显示,反复训练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性瘫痪的肌群,有意识的收缩练习越多,越有利于对运动功能的恢复[72];毕胜[73]等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上肢痉挛有缓解作用,主要通过重复性牵伸和反复运动来实现的;万新炉等[74]发现,运用运动反馈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训练效率,并且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偏瘫的上肢痉挛状态。

康复机器人其主要优点在于:①可以配合或替代康复理疗师的治疗;②可以实时反馈和控制训练参数,对参数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③可以进行精准训练,并可以及时调整力度等;④可以与高科技多媒体结合,富有趣味性;⑤可以远程操控。

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机器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由于大部分机器人驱动、传动、传感三种系统都位于机械臂上,故体积臃肿,末端精度和运动连续性有所欠缺,其重量及惯性作用大,也对设计的难度造成较大影响;②辅助弹性支撑系统可控性差;③舒适性、安全性、柔弹性的设计不足[75]。

 

 

存在问题

 

对运动疗法的运用,临床上研究最普遍,临床疗效也比较确切,但是,治疗师的水平高低不一,故造成疗效也不尽相同,在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控制上,没有较统一的标准,多依靠治疗师的主观判断,其在研究进度上突破性的进展较少,在国内使用时,常常与中医针灸、推拿等技术相结合,较单独运用运动疗法,其疗效更好;重复性 TMS 虽然被证明能诱导神经兴奋相对持续性改变,但需要高度警惕关于安全性和伦理局限性方面的问题[76];肉毒毒素方面,国外研究发现,多次注射肉毒毒素可导致严重和持续的肌肉功能丧失和改变的肌肉结构、结构异常包括纤维型转变、纤维型分组和脂质积聚,这些变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68, 77];矫形器方面,治疗痉挛的临床报道不多,说明其应用并不普遍。

 

 

临床研究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实验方法

 

临床资料

 

  • 基本资料

观察患者72例,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康复科住院患者,其全部经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临床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且其临床表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肢痉挛症状。其中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中止治疗,共脱落10例,总脱落率13.9%。完成研究患者62例,年龄在39-70岁之间,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男48例,女14例。

1.2 诊断标准

  • 西医诊断标准
    • 脑梗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年版本)对本实验研究的脑梗死诊断标准拟定如下[78]:

急性起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高血压患者;

 

—至数日内出现脑局部损害症状、体征;

 

局部病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音障碍等);

 

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24h以上;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1.2.1.2 脑出血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年版本)对本实验研究的脑出血诊断标准拟定如下[79]:

急性起病;

 

局部病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进展迅速,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经常有神志障碍、瘫痪和其他神经系统局部症状;

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

⑦ CT应作为首选检查;

1.2.2 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6年版)[80]制定了本研究的诊断标准如下: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脑血管病范围。

诊断依据: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甚则精神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常有年老身衰,过劳过欲,饮食无节制,不限烟酒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可有异常表现;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符合下述项目:

. 首次中风者;

. 年龄在30~70岁之间;

. 病程在2周到12周,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

. Brunnstrom分期(附录1)功能评定在Ⅱ~Ⅲ阶段;

. Ashworth痉挛评定(附录1)肌张力>0级,并且≤3级;

. 上肢为屈肌模式;

. 治疗前两周内未服用过镇静剂和肌肉松弛药物;

 

 

. 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所有治疗措施;

1.4 排除标准

. 二次及二次以上中风者;

. 中风急性期无意识者;

. 中风后肢体有挛缩症状者;

. Brunnstrom分期为Ⅰ期或Ⅳ期、Ⅴ期、Ⅵ期;

.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级为Ⅳ级或肌张力为正常者;

. 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2mmol/L;

. 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 合并严重心、脑、肝、肺、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 . 非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原因导致肢体痉挛的患者;
  2. . 具有下列禁忌证者:心、肝、肾功能衰竭者;b.对于针刺严重晕针者;c.针刺选穴部位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d.针刺过敏者;
  3. . 不同意接受本方法治疗的患者;符合上述其中一项,即予排除;

1.5 病例剔除、脱落、中止试验标准

已被选入的病例,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作中止或剔除病例处理。

.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者,应及时中止实验;

. 不能坚持治疗,或未按治疗计划执行者;

.  实验中发生严重的其他并发疾病或自身病情恶化者;

.  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调查研究,观察并记录不完整者;

 

. 自行退出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治疗效果疗效的患者;

 

. 治疗期间违反方案并使用试验禁用药物,有可能干扰研究结果或导致无法评估疗效者;

 

 

治疗方法

 

 

  • 分组方法: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筛选病例,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2例(按脱落率20%计),按照患者前来诊治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编号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2例患者分别纳入以下两组:治疗组(筋针结合刺血疗法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各36例,其中在治疗过程中,共脱落10例,实际完成研究患者62例,男48例,女14例。

2.2 治疗方法:

  • 基础治疗:

凡符合纳入标准者,统一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方法。

2.2.2 治疗组:

  • 筋针治疗:

取穴:手太阴经筋中的中府次、抬肩次、肩内陵次、泽前次、尺泽次,手厥阴经筋中的大陵次、掌指2-4,手少阴经筋中的神门次、掌指5;

参照薛立功编著的《中国经筋学》选用其经筋点的穴位定位:

中府次:在肩前部,当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交点下缘,肩胛骨喙突尖端[81]; 抬肩次:在肩前部,当肩关节盂上缘处[81];

肩内陵次:在肩前部,当肱骨结节间沟中[81]; 泽前次:在前臂掌侧面,当桡骨粗隆处[81];

尺泽次:在屈肘侧面,当肱二头肌腱桡侧,肘横纹上[81]; 大陵次:在腕掌侧面,当腕横纹中点处[81];

神门次:在腕部掌侧,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于腕骨抵止处[81]; 掌指2-4:在手掌侧面,当第2-4各掌指关节掌侧面处[81];

掌指5:在手掌侧面,第5掌指关节掌侧面[81];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根据以上经筋点穴位定位取穴并使用75%酒精常规消毒,取针灸针(“安迪牌”,规格为0.25×40mm),自穴位定位处进针,沿肌腱或肌束的走向由皮下朝向结筋病灶点方向进行透刺,进针约1~1.5寸,缓慢捻转泻法, 强度以不引起肌腱挛缩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5日为1疗程,每周治疗5次

 

 

后休息2日,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2.2 刺血治疗:

取穴:在患侧肱二头肌对应神经节段(相当于第4、5颈椎棘突旁开0.5寸);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皮肤后,根据解剖学骨性标志定位穴位,使用75%酒精进行常规消毒,用采血针(“君诺牌”一次性塑柄采血针)快速刺入穴位数次,看见皮肤表面少量出血为度,将玻璃罐(2号或1号罐),立即拔在刺血部位,留置约5min,出血约3~5ml为度,3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3周,统计疗效。

2.2.2.3 康复训练:

操作方法:①良肢体位的摆放;②被动牵拉上肢各关节活动度训练;③抑制痉挛项目,主要包括上肢抑制痉挛手法,肩胛带负重手法,自主滚桶训练,手指屈曲抗痉挛手法;每天治疗1次,5次治疗后,休息2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对照组:

采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临床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 观察指标及功能评分:

 

采用以下评价指标进行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在实验开始时,分别评定并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评定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评分。

3.1.1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在临床上是徒手评定痉挛的主要方法。其一般是通过检查者对受试者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根据检查者所感受的阻力进行分级评定,其将肌张力主要分为5个级别:0级、1级、1+级、2级、3级、4级;0为正常肌张力,4级, 僵直在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不能活动。本量表主要用于观察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常规康复项目的基础上,对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情况,也是本研究疗效评定的主要观察指

 

 

标。(见附录1)

3.1.2 改良Barthel指数(MBI)

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临床上评价患者自理能力时较常用的量表,在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能够反映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恢复情况,因其评定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并且可信度和灵敏度都比较高,成为了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一种ADL能力的评定方法;其主要包括10项内容:①进食;②洗澡;③修饰;④穿衣;

⑤大便控制;⑥小便控制;⑦如厕;⑧床椅转移;⑨平地行走;⑩上下楼梯[82];本量表主要用于观察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常规康复项目基础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否有改善作用。(见附录2)

3.1.3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被广泛用于中风患者运动功能评测的康复评定量表,它是Brunnstrom技术六级功能分级的细化,本量表主要用于探索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常规康复项目的基础上,其对上肢运动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见附录3)

 

3.2 对安全性进行评价: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晕针反应、滞针反应、皮下出血肿胀;同时,要注意在拔罐过程中,有无烫伤或其他意外情况等不良反应。

 

3.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缪鸿石编写的《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制定了本研究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分级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降低2级或2级以上肌张力或肌张力评级为0级; 显效:降低1级肌张力;

有效:降低半级肌张力;

 

无效:肌张力无变化或升高;

实验总有效率 = 临床痊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

总例数

 

 

数据统计

 

 

治疗结束后,要对核对观察结果,记录病程数据并总结,确定无误后,用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所有检验结果均以P<0.05作为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第二章 研究结果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 患者性别和年龄的比较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72例,依照其就诊顺序,依次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36例。其中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4例,脱落率11.1%,对照组脱落6例,脱落率20%,研究中总脱落率13.9%。完成研究患者62例,将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治疗组中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最小者为39岁,平均年龄在55.875±8.820; 对照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最小者为42岁,平均年龄在55.80±7.8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P>0.05), 说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表 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例)

性别

组别 例数

男 女

治疗组 32 24 8

对照组 30 24 6

X2  0.221

P 0.638

注:经 X2 检验,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在性别方面两组无差异

 

 

表 2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治疗组 32 55.88±8.82
对照组

T

30 55.80±7.80

0.035

P 0.274

注:经 t 检验,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在年龄方面两组无差异

 

 

1.2 两组在治疗前疗效观察指标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分别为:治疗组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9例,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19例,肌张力为2级的人数4例;对照组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9例,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12例,肌张力为2级的人数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积分分别为:治疗组积分为65.47±22.27,对照组积分为55.17±28.66;简化Fug-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治疗组积分为39.23±23.93,对照组积分为30.80±22.45。结果为: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积分在三种疗效评定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故两组患者在三个观察指标方面均有可比性。(见表3、表4)

 

表 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1 1+ 2

 

治疗组 32 9 19 4

对照组 30 9 12 9

注:经秩和检验,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无差异

-0.806 0.420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的结果比较(`x±s)
组别 例数 改良 Barthel 指数 简化 Fug-Meyer 运动功能评分
治疗组 32 65.47±22.27 39.23±23.93
对照组

P

30 55.17±28.66 30.80±22.45

0.133 0.127

注:经 T 检验与秩和检验,结果均为 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 MBI、FMA 无差异

 

 

临床研究结果

 

 

  • 患者改良 Ashworth痉挛程度评定结果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比较中,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比较中,P>0.05,尚不能认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有差异;两组治疗后结果的比较中,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5、表6、表7)

 

 

 

表 5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0 1 1+ 2

 

治疗前 32 0 9 19 4

治疗后 32 7 18 5 2

-3.890 0.000

 

注:经秩和检验,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

表 6 对照组在治疗前后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1.891 0.059

 

 

注:经秩和检验,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   认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有差异

 

表 7 两组在治疗后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0 1 1+ 2

 

治疗组 32 7 18 5 2

对照组 30 3 10 12 5

-2.632 0.008

 

 

注: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在治疗后有显著差异

 

 

2.2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改良 Barthel 指数)结果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P=0.000, 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P=0.00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8)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组间比较,治疗前,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 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9)

 

 

 

 

表 8 两组在治疗前后 MBI 评分的组内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3 疗程 Z P
治疗组 32 65.47±22.27 76.09±18.62 -4.191 0.000
对照组 30 55.17±28.66 61.40±24.48 -3.131 0.002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为P<0.05,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表 9 两组在治疗前后 MBI 的组间比较(`x±s)

时间点 组别 例数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 检验值 P

 

治疗前 T=1.586 0.133

治疗后 Z=-2.355 0.019

注:经T检验,两组在治疗前,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经秩和检验,两组在治疗  后,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3 患者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结果为:P=0.000,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5,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10)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组间比较,治疗前, 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P<0.05,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11)

 

表 10 两组在治疗前后 FMA 评分的组内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3 疗程 Z P
治疗组 32 39.23±23.93 47.23±23.80 -4.366 0.000
对照组 30 30.8±22.45 33.22±21.67 -1.919 0.055

注:经秩和检验,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   与治疗后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表 11 两组在治疗后 FMA 评分的组间比较(`x±s)

简化 Fugl-Meyer 运动

 

时间点 组别 例数

功能评分

检验值 P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 32 39.23±23.93

对照组 30 30.8±22.45

治疗组 32 47.23±23.80

对照组 30 33.22±21.67

Z=-1.525 0.127

T=-2.329 0.023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在治疗前,P>0.05,无显著差异;经T检验,两组在治疗后,P<0.05   有显著差异

 

 

2.4 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用方法均有效, 但治疗组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见表12)

 

表 1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分组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2 7 4 14 7 78.13%
对照组 30 3 0 16 11 63.33%

 

注:经秩和检验,Z=-2.007,P=0.045,(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第三章 

 

筋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经筋”一词,最初源于《灵枢·经筋》;其“经筋病”这一病名,首次提出来源于《难经》;《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筋疗法著作;《针灸大成》不仅记载有经筋病的诸多治法,还提出了不定穴,还对阿是穴进行了总结和补充[3]。现代研究中经筋病与筋病,并无严格区分,但其在概念、病症及治疗上都存在异同[83]。

关于经筋的概念,中医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常用经筋涵盖的内容、功能及病理特点表述。如:《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认为经筋是经络系统在人体体表连属部分

[84];《中国武术大辞典》则认为经筋包括肌肉、肌腱、筋膜等内容,并有赖于经气的

运行和濡养而发挥其作用。十二经脉气散布于筋肉的部分,称“十二经筋”。经筋与人体运动功能有密切联系,在发生异常时多出现筋肉掣引、弛纵、挛急等病变[85]。在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中,经筋指的是十二经筋,其中记述了十二经筋的走向和 分布,以及所主疾病与治疗方法。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其病小指支, 跟肿痛……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春痹也;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其病小 指次指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孟春痹也;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其 病足中指支胫转筋……治之以马膏……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季春痹也;足太阴之筋, 起于大指之端内侧……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治在燔针劫刺……命曰孟秋 痹也;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秋痹也;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其病足大指支 内踝之前痛……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命曰季秋痹也;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治在燔针劫刺之,……其为肿者,复而锐;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 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夏痹也;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其病 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季夏痹也;手阳明之筋,起于大 指次指之端,……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 刺……名曰孟夏痹也;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

 

 

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冬痹也;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孟冬痹也;手太阴之筋, 起于小指之内侧……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 治皆如右方也。

综上,中医学对经筋的内容、功能、走向、分布、所主病症、治疗方法等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关于经筋的实质,中医学上仍尚未明确,但现有医学研究认为经筋的实质为筋肉系统和神经系统,在其诊断和方式上,与西方医学中肌筋膜链的理论有较多的相似之处[86]。

由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在临床上,经筋理论被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仅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病、结缔组织病、神经系统疾病[87];还被用于治疗面瘫、痿证、足下垂等顽固性疾病;并且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也运用较多,如:中风后肩痛、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以及中风痉挛性瘫痪等;而在经筋理论指导下, 与临床实践结合而产生的中医治疗技术,都可广泛称之为经筋疗法。从治疗手段上看, 经筋理论与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等中医疗法结合密切,由此可见,经筋疗法是一类综合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并且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在文献研究中还发现,医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所用经筋理论基础同根同源,但所着重方向却各不相同,特别是在针刺方法上差异较大。根据针刺方式的不同分为:火针、电针;根据针刺手法的不同多分为:恢刺法、排刺法、扬刺法等;根据针刺深浅的不同又分为:浅刺法、触骨针法等;其在取穴方法上,也并不统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取穴方法:①结合解剖学,在肌肉起止点或关节肌腱压痛点取穴[88, 89];②以经筋走向及压痛点为穴[90];③以筋结肿痛、转筋等病灶处为穴[32];④以筋结点为穴,此法与薛立功所著《中国经筋学》中筋结点取穴方法基本一致,但并无“结筋病灶点”的描述。

其中,石学敏团队在经筋疗法中所用针法独特,特别具有代表性,其主要观点来源于古籍中关于“以痛为腧”的记载,又将结合整体观念思想,在运用时,多采用局

 

 

部选穴,同时采用循经排刺、多向透刺等多种针刺方法,在治疗周围神经麻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等疾病时,还常常配合以刺血拔罐等疗法,收效颇佳[91]。特别是醒脑开窍针法,在治疗多种疾病上有奇效,但由于其针法特殊,若不得要领,较难达到同等的临床效果。

“筋针”疗法,是经筋针法之一,是经筋理论与针刺手法的结合而产生的。而本文所述“筋针”,受启发于刘农虞教授所著《筋针疗法》一书,刘农虞教授提倡符合针灸特点的辩证思维,提出首要辩筋病、脉病,次要辩病位(皮肉筋骨脉)的治疗思路,同时,将这种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辩痹的针刺方法,命名为“筋针”;本文取穴方法来源于薛立功《中国经筋学》结筋病灶点,与上述筋穴略有不同,但受其著作启发, 又不离其经筋的理论基础,故仍采用“筋针”命名。

薛立功认为古人所谓之经筋,其本义是指骨骼肌、筋膜、滑液囊、韧带,其运动力线也与经筋的走向规律十分相似,并对中医经筋概括为:十二经筋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学知识,用当时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关节不仅是运动功能的机关,还是伏行经脉的经筋汇聚之地,经脉经气流行,正邪进退多在关节周围表现出来。经筋系统是对人体筋肉、韧带的分布进行的规律性总结,就筋肉来说,包括十二经筋和其他诸如大筋、刚筋、谷、小筋(溪、柔筋)、宗筋、膜筋、缓筋、维筋、肌、分肉等,涵盖了束骨利关节的所有组织学内容。

薛立功还概括了经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含五个方面:①主束骨,即将两块或多块骨约束成一体之意;②利机关,即关节活动依赖经筋的肌肉牵拉才能实现;③为刚为墙,即支节身形,保护内脏;④反映病候,即经筋功能的强弱,不仅反映局部的损害,而且反映内脏的病损;⑤调经脉,即经筋与经脉在关节处相互交会,相互影响, 经脉及经气的流通受经筋生理病理的影响。

“痉挛”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虽未提及,根据症状来看,可归属为中医学中的“筋挛”,部分症状也可归属为中医“筋痹病”范畴,其主要病位在于筋。《灵枢·经筋》关于经筋病候的记述,所述部位多与筋肉、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有关。与软组织张力有关的描述有:筋脉的拘挛、转筋、强直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这些症状多属于经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所以运用中医康复技术治疗痉挛当从经筋论治。

 

 

“筋针”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经筋理论,其疗法是专门针对筋病治疗的一种针刺方法,相当于现代疾病中的软组织损伤和部分神经系统疾病。文献研究中发现,此法也被用于临床以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疗效确切。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兴奋阈值低的Ⅰ类神经传入纤维(为肌梭和腱器官的传入纤维)有关,取得疗效的关键以宣导卫气,舒调经筋为主。也有研究认为其机制是在针刺的作用下,刺激信息由神经- 体液通路传达入脑,脑内的代谢状态产生改变,影响了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含量比,引起牵张反射兴奋的神经传导得以抑制,痉挛状态从而得以缓解[92]。还有研究发现经筋刺法能够使肌电 F 波发生变化,从而推断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牵张反射受到弱化,使痉挛状态得以缓解。

本文所采用“筋针”的治疗方法,经理论与临床研究,其取效的关键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所取筋穴位置分别对应上肢痉挛的异常肌肉,可直达病所,如:中府次、抬肩次、肩内陵次,其解剖位置对应肱二头肌短头、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处和三角肌;泽前次、尺泽次,其解剖位置对应桡侧腕屈肌及肱二头肌腱处;大陵次、神门次,其解剖位置分别对应桡侧腕屈肌肌腱,尺侧腕屈肌腱、腕尺侧副韧带抵止处;掌指2-4、掌指5,其解剖位置分别位于指屈肌腱鞘和第五指屈肌腱鞘处;②遵循了“以痛为腧”的经筋取穴特点,临床上发现在运用抗痉挛手法时,大部分患者都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本文所选筋穴位置与患者自觉痛点位置大致相同;③筋穴位置及针刺方向上,与痉挛肌肉对应的神经走向保持一致,如:泽前次、尺泽次,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大陵次、神门次,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掌指2-4、掌指5,布有指掌固有神经和尺神经掌支。

总的来说,筋针就是利用特制的筋针,皮下透刺(燔针劫刺[93])筋穴(以痛为腧

[94])为主,无感得气[95, 96],快速的达到治疗筋病(以知为数[97])的目的,是一种新型

的取效快捷的适用于治疗经筋病的针刺方法[98]。因其具有导气布津、舒筋解挛的作用, 故将其运用治疗中风后痉挛。

 

 

刺血疗法的理论依据

 

刺血疗法,最早文字记载于《黄帝内经》又称“针刺放血疗法”“刺络法”,是指用三棱针、锋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工具,在人体浅表脉络、阳性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处,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毒热或病理产物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刺血疗法在《黄帝内经》中主要被用于治疗八纲辨证中的实证,其重点运用的领域是血瘀证。但不仅限于此,还被应用于治疗发热、精神类疾病

(如癫狂)、各种疼痛类病症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又有“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 邪气得泄”不仅说明了刺血疗法的治疗原则,也阐述了刺血疗法最基本机理是解表祛邪。但《黄帝内经》中言其实证居多,却并未明言虚证不能运用此法。

古代医家在遵循《黄帝内经》刺血疗法的治疗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的尝试扩大刺血疗法的主治病症。在唐代,孙思邈曾尝试将刺血疗法用于喉痹等重症病;而在金元时期的张从正,根据“血汗同源”的理论,将刺血疗法认为是“汗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李杲《脾胃论》中还有在足三里穴和上廉穴处刺血以治疗痿证的记载;明清时期, 刺血疗法运用最为广泛,《针灸大成》中记载了刺血疗法被运用于急重症的治疗。

现代研究者,对刺血疗法的研究颇有成效,特别是在刺血疗法的机理研究上有了较大进展。王淑敏在经筋皮部点刺出血配合针刺神经节治疗中风后中枢痛,与西药普瑞巴林比较,其疗效较优,且无副作用,其理论基础是经筋的实质为神经[98]。黄劲柏等临床研究,证明了刺血疗法能够提高组织的供血供氧,以促进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实验证明[99, 100],刺血疗法可以通过调节KOA模型兔膝关节内血管内压力,抑制血液中的炎性物质产生,以改善关节僵硬等症状;在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痹症)上,刺血疗法还能通过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而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为刺血疗法提供了科学理论上的支持。还有实验推测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脑内应激蛋白mRNA表达,并且通过应激蛋白HSP70调节细胞膜钙离子通道而达到保护作用。与临床上通过钙离子导入,影响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以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兴奋性而解除肌肉痉挛的方法,十分相似。

本文所采用刺血疗法的理论源于以叶天士为代表的运用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病的

 

 

“久病入络”思想,其主要思想内涵是患者病久之后,正气渐虚,气血不足,络脉失养,运行不利,则会出现血瘀凝滞;在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足不能行等病症时,常用肉苁蓉、巴戟天等温补肝肾,用人参、白术、当归等补气活血,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地龙、全蝎等镇痉熄风,通络止痛药的运用。

临床治疗急证,采用的刺血疗法取穴多为十指末端,如井穴、十宣等,取其醒脑开窍、化瘀通络的作用;也有在反应点、病灶处等局部取穴方法。本文取穴属于华佗颈夹脊穴,动物实验发现[101],电针双侧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氧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下调下游BAX的表达和上调BCL-2的表达而起到抗脊神经细胞凋亡有关。故采用患侧肱二头肌对应神经节段处,作为本实验刺血疗法的刺血部位,从而探索其对中风后痉挛的影响。

本文所采用的刺血疗法,经理论与临床研究,其取效的关键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①病因主治高度契合,中风后痉挛的病因为风邪外侵和正虚邪中两种。刺血疗法具有解表祛邪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急重证、血瘀实证;其机理主要是“菀陈则除之”,还可以用来治疗久病、虚证等;②选取肱二头肌对应神经节段处刺血,可能减少了痉挛肌肉局部的炎性物质,改善了关节僵硬状态,从而缓解痉挛;也可能刺血疗法改善了痉挛肌肉的疼痛,牵张反射阈值上升,从而缓解痉挛,其机制可能是在神经重塑的过程中,刺血疗法降低了新生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此观点还处于推论阶段,故需在临床验证。

疗效分析

 

 

  •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分析

 

中风病后,根据Brunnstrom功能恢复过程六个阶段,在第Ⅱ阶段,痉挛开始出现。本试验临床治疗62例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肌张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痊愈人数7例,显效人数4例,有效人数14例,无效人数7例;对照组临床痊愈人数3例,显效人数0例,有效人数16例,无效人数11例。筋针结合刺血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8.13%,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63.33%。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Z=-3.890,P=0.000,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对照

 

 

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Z=-1.891,P=0.059,P>0.05,尚不能认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结果有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分析,治疗后,Z=-2.632,P=0.008,P<0.05, 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有显著优势,筋针结合刺血疗法能够提高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两组无差异,但其P=0.059,与检验值0.05基本接近,说明对照组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有一定的疗效。

 

3.2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日常生活能力(改良 Barthel 指数)的疗效分析

 

在治疗前,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 活能力(ADL)进行评定,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评定结果数据,用`X±s表示:治疗组 积分为65.47±22.27,对照组积分为55.17±28.66,P=0.133,P>0.05,说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组内比较结果为:治疗组积分在治疗前为65.47±22.27,治 疗组积分在治疗后为76.09±18.62,Z=-4.191,P=0.000,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治 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为55.17±28.66,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后为61.40±24.48,Z=-3.131,P=0.002,P<0.05,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有显 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为:在治疗前,治疗组积分为65.47±22.27,对照 组积分为:55.17±28.66,T=1.586,P=0.133,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为76.09±18.62,对照组积分为61.40±24.48,Z=-2.355,P=0.019,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对中风后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较 对照组有优势,在康复训练同时,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能够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能 力(ADL)上的恢复,对患者日生活能力(ADL)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运动功能(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的疗效分析

 

在治疗前,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根据统计学分析评定结果数据,用`X±s表示:治疗组积分为39.23±23.93,对照组积分为30.8±22.45,P=0.127,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在治疗后,组内比较结果为:治疗组积分在治疗前为39.23±23.93,治疗组积分在治疗后为47.23±23.80,Z=-4.366,P=0.000,P<0.05,治疗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有显

 

 

著差异;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为30.8±22.45,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后为33.22±21.67, Z=-1.919,P=0.055,P>0.05,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为:在治疗前,治疗组积分为39.23±23.93,对照组积分为:30.8±22.45, Z=-1.525,P=0.127,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为47.23±23.80,对照组积分为33.22±21.67,T=-2.329,P=0.023,P<0.05,两组有显著差

异。说明治疗组对中风后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优,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比单纯运用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更具优势。

存在问题及分析

 

 

  • 部分研究数据异常问题

 

在病例治疗观察的过程中,存在肌张力不降反增的现象。对照组在治疗前后Ashworth评分结果:Z=-1.891,P=0.059,P>0.05,FMA评分结果:Z=-1.919,P=0.055, P>0.05,说明康复治疗训练干预效果不明显,与临床实际疗效不一致,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也不一致。与导师分析其原因,导师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样本量过少;②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的进一步加重;③在训练过程中,患者姿势的异常模式造成的影响[102]。

 

4.2 远期疗效问题

 

因为实际试验条件的影响,临床治疗和观察时间较短,并未对3个疗程后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故对于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中远期疗效仍不清楚, 可考虑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观察,以探索该疗法的远期疗效。

 

4.3 后续研究内容

 

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抗痉挛手法治疗痉挛,主要以被动牵拉为主,患者常因为疼痛而产生抵抗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抗痉挛手法的治疗效果,而筋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由于没有进行相关检测和评定,尚无法证明其存在确切的临床疗效,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验证。

 

 

 

1、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进行常规康复治疗。

2、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肌张力有明显缓解作用,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上肢的运动功能也有显著的改善。

 

 

本文创新点

 

 

前沿性

 

筋针不仅是基于“经筋”理论的最新研究,还是治疗经筋病的重要方法。基于经筋理论治疗中风后遗症也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

 

学科交叉性

 

本课题的所选取的刺血部位,是在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在上肢痉挛肌肉所对应的神经节段处刺血,与传统刺血部位选取不同。

 

实用性

 

针灸是公认的中医外治法,不仅实用性高,并且患者普遍接受度高,依从性好。根据经筋理论进行针刺,可以直达病所。

 

 

参考文献

 

  • 高希言, 饶洪, 主编. 实用汉英针灸辞典[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Wenzhi W, Bin J, Haixin S, et 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687 Adults.[J]. Circulation,
[3] 黄于婷, 杨岚菲, 方燕平, 等. 经筋溯源考证[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14(09):73-75.

 

  • 蔡玉梅, 曹亚中, 盛国滨, 等. 电针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不同程度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19(06):549-550.
  • 谢乐, 伍大华, 曹思佳, 等.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因病机及治法[J]. 中医学报, 2019,34(09):1850-1854.
  • 杨扶国, 齐南. 中医藏象与临床[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田代华,刘更生. 黄帝内经灵枢[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郝军. 筋病理论探析[J]. 中医正骨, 2013,25(1):70-73.
  • 张介宾, 李志庸. 张景岳医学全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张景岳. 景岳全书系列杂证谟[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 李翔.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概况[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04):87-90.

 

  • 刘朵, 陈奇刚, 顾力华.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的研究现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38(08):86-88.
  • 昝兴淳, 唐巍, 付周婷, 等. 基于Brunnstrom理论探讨中风偏瘫的针灸策略[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7(01):4-7.
  • 罗玲玲, 石学敏. 针刺治疗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 2014(01):188-190.

 

  • 章薇, 刘伍立, 赵艳玲. 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痉挛瘫痪5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刊, 1999(03):51-52.
  • 范姜证. 温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周世恒. 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临床评价[D]. 泰山医学院, 2014.
  • 招远祺, 薛长利. 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阿尔茨海默病[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李经纬 余瀛鳌 蔡景峰 主编.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 刘璨, 王跑球, 刘跃琴, 等. 推拿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19(10):960-962.
  • 吴振国, 梅荣军. 推拿关节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下肢肌张力增高30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11,27(05):43-45.
  • 马新. 抑强扶弱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河南中医学院,

 

  • 徐元贞. 中医词释[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从明, 李朝豫. 按摩治疗急重病 疑难病 脑瘫弱智[M].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 编著. 刘丽. 人体穴位健康手册中医解密健康之穴位篇[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霍新慧, 赵百孝, 周钰, 等. 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14,33(02):105-107.
  • 林苏进, 支英豪, 金永喜. 艾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临床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09):139-141.
  • 张春双, 蔡靖. 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临床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1(13):131-132.
  • 黄勇, 杨晓姣, 申震, 等. 芍药甘草汤对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大鼠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33(09):4200-4203.
  • Cote M P, Gandhi S, Zambrotta M, et al. Exercise Modulates Chloride Homeostasi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4,34(27):8976-8987.
  • 卢凤娟.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6(14):179-180.
  • 陈梅, 刘龙彪, 刘沛沛, 等. 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 系统医学, 2018,3(16):149-150.
  • 刘未艾, 岳增辉, 付磊, 等.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24(03):323-327.
  • 孙鹏, 李新科, 陈文坤, 等. 壮医经筋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J]. 体育科技, 2018,39(04):28-29.
  • 杨梅, 王雪梅, 王蓓蓓, 等. 傣医经筋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39(07):79-81.

 

 

  • 刘红春, 邢俊标. 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偏瘫5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29(03):199-200.
  • 黄雯. 针刺联合拔罐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5,47(12):219-221.
  • 李红波. 十宣刺血对脑卒中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31(11):797-798.
  • 刘雁, 冯晓东, 任彬彬, 等. 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30(04):393-394.
  • 高灵爱, 楚佳梅, 包烨华. 刺络拔罐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2,47(11):821-823.
  • 倪卫民, 沈洁. 刺络拔罐法对减低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 2004(07):10-11.
  • Bar-On L, Molenaers G, Aertbeliën E, et al. Spastic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Hypertonia in Cerebral Palsy[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5,2015:1-10.
  • 刘体伟, 李世昌. 肌肉痉挛发生机制的探讨[J]. 辽宁体育科技, 2006(04):24-25.

 

  • 霍峰, 陈启新, 王笑茹, 等. 钙离子导入治疗翼外肌痉挛的肌电变化[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05):838-839.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 张源昌 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四十四 神经病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伯恭. 中国百科大辞典 1[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王玉龙. 康复评定[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卢陶陶, 杨文明.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8):2263-2268.
  • Gracies J M. Pathophysiology of spastic paresis. I: Paresis and soft tissue changes [J]. Muscle  & Nerve,2005,31(5):535-551.
  • Belhaj-Saif A, Plastic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d nucleus output to forearm muscles after unilateral lesions of the pyramidal tract [J]. J Neurophysiol,2000,83(5):3147-3153.
  • 周 娅 , 刘 垚 . 痉 挛 与 神 经 系 统 重 塑 关 系 的 研 究 [J]. 脑 与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 2018,26(07):459-462.
  • 严兴科. 康复医学导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陈佩顺, 钟陶, 唐秀梅, 等. 功能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和肌张力的影响[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9(02):161-162.
  • 张裴景, 郭健, 郭青川, 等. 水平位上肢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及肌力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09):808-809.
  • 王翔, 郑雅丹, 王盛, 等. Bobath技术对缓解偏瘫上肢屈肌痉挛即刻效应的作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26(08):742-745.
  • 王国胜, 郭钢花, 李哲, 等. 基于Bobath理念的全身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8,25(06):733-735.
  • Sexton B M, Liu Y, Block H J. Increase in weighting of vision vs. proprioception associated with force field adaptation[J]. Scientific Reports,2019,9(1).
  • 孙丽, 谢瑛.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26(10):977-979.
  • 李连春, 吴春华. MOTOmedviva2配合中药穴位熨烫治疗中风后肌痉挛的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07):73-75.
  • 冯红军, 程晓吟, 许俊萍, 等.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疗效观察: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 中国湖南长沙, 2012[C].
  • 高春华, 徐乐义, 黄杰, 等.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19(08):725-728.
  • 顾琦, 田湉, 张芳芳.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32(06):563-564.
  • Bolton DA, Cauraugh J H, Hausenblas. Electromyogram triggered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and stroke motor recovery of arm hand functions:a.meta-analysis [J]. JNeurol.Sci, 2004,223(2):121-127.
  • 罗亮, 刘阅, 秦茵,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光明中医, 2019,34(10):1500-1502.
  • 黄格朗, 唐夏林, 黄燕. 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作用的meta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33(06):701-705.
  • 王庆锁.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侧上肢肌张力及肌力的影响[D]. 吉林大学, 2012.

 

 

  • 张颖, 魏简汇, 翟保同, 等. A型肉毒毒素对脑出血后下肢肌痉挛患者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28(26):113-117.
  • Colovic H, Dimitrijevic L, Stankovic I, et al.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spastic cerebral palsy: Is it time to change praxis?[J].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20.
  • 薛战尤, 王安海, 张晓毅. 针刺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 2018,27(09):920-922.
  • 张晓宇, 张晓东, 尚清. 替扎尼定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痉挛程度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26(3):98-100.
  • 张磊. 应用轮椅辅助式上肢矫形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李秀玲, 杜磊, 李藏芬, 等. 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 2010(01):61-63.
  • 毕胜, 纪树荣, 季林红, 等. 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01):32-34.
  • 万新炉, 叶正茂, 潘翠环, 等. 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3,28(02):109-111.
  • 杨启志, 曹电锋, 赵金海. 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分析[J]. 机器人, 2013,35(5):630-640.
  • Rossini P M, Rossi 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iagnostic, therapeutic, and research potential[J]. Neurology,2007,68(7):484-488.
  • B M V, P S K, N B S, et al. Dramatic changes in muscle contractile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after 2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s.[J]. Muscle & nerve,2015,52(4).
  • 钟迪, 张舒婷, 吴波.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19(11):897-901.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薛立功. 中国经筋学[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丁福, 肖谦, 刘欣彤. 老年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83] 孙勇, 郝军. 筋病理论与经筋理论的异同[J]. 中医正骨, 2016,28(04):72-74.

 

 

  • 李经纬.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中国武术大辞典[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方燕平, 黄于婷, 杨岚菲, 等. 肌筋膜链与经筋比较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14(02):85-86.
  • 牛 白 璐 , 陈 勇 , 胡 幼 平 . 经 筋 病 与 经 筋 疗 法 概 述 [J]. 实 用 中 医 药 杂 志 , 2009,25(04):271-272.
  • 杨岚菲, 黄于婷, 方燕平, 等. “肌肉起止点”取穴法解筋结[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14(08):72-73.
  • 黄干, 黄瑞聪, 洪荣庆, 等. 经筋刺法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18,32(03):17-19.
  • 肖坤. 基于经筋理论的急性中风偏瘫患者中医护理预后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4(02):355-357.
  • 俞晓旸天津中医药大学. 石学敏经筋刺法及应用[N]. 中国中医药报.

 

  • 封桂宇.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31(2):140.
[93] 刘农虞. 议“燔针劫刺”[J]. 中国针灸, 2013(S1):102-104.

 

[94] 刘农虞. 析“以痛为输”[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02):55-57.

 

[95] 刘农虞. “得气”与“气至”[J]. 中国针灸, 2014(08):828-830.

 

[96] 赵京生. “针游于巷”正义[J]. 四川中医, 1990(04):5-6.

 

[97] 刘农虞. 谈“以知为数”[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06):67.

 

[98] 刘农虞. “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J]. 中国针灸, 2015,35(12):1293-1296.

 

  • 杨改琴, 黄丽萍, 黄崇亚, 等. 刺血疗法对KOA模型兔膝关节骨内压及血液中IL-lβ、TNF-α含量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 2014,35(09):1261-1262.
  • 杨改琴, 高小利, 梁东升, 等. 刺血疗法对KOA家兔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3,34(01):116-117.
  • 段晓英, 丁宏, 曹振强, 等. 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9,14(12):3193-3197.
  • 郭辉. 正确的姿势控制在偏瘫患者起坐动作中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中国北京, 2012[C].

 

 

 

 

 

 2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诊断 

 

 

8、转 移

完全独立 15

少量帮助 12

中等帮助 8

大量帮助 3

完全依赖 0

 

9、行 走

完全独立 15

少量帮助 12

中等帮助 8

大量帮助 3

完全依赖 0

 

10、轮椅操作

完全独立 5

少量帮助 4

中等帮助 3

大量帮助 2

完全依赖 0

 

11、上下楼梯

完全独立 10

少量帮助 8

中等帮助 5

大量帮助 2

完全依赖 0

总 分
ADL 能力缺陷程度
评定者签名

 

 

 

 

 

 

 

 

 

 

 

 

(13)踝关节背屈 不能主动活动 能部分背屈 能充分背屈
仰卧
6 反射亢进
(14)查跟腱、膝和膝屈肌三种反射  

2-3 个明显亢进

1 个反射亢

进或至少 2 个反射活跃

活跃的反射≤1 个且无反射亢进
7 协调能力和速度(跟-膝-胫试验,快速连续作 5 次
(15)震颤 明显震颤 轻度震颤 无震颤
(16)辨距障碍 明显不规则的辨距障碍 轻度规则的辨距障碍 无辨距障碍
(17)速度 比健侧长 6 秒 比健侧长 2

-5 秒

比健侧长 2 秒

 

 

 

三年的读书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三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授业恩师老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 张玉国,张为民,张欣. 刺血疗法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综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10(19): 60-63.
  2. 付玉娜,刘陨君,张玉国,等. 针刺翼腭神经节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5): 903-905.
  3. 周祥华,付玉娜,刘陨君,张玉国等.  针药并用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吉林中医药, 2019, 39(2): 262-264.
  4. 达丽哈,王磊,付玉娜, 张玉国等. 背部推拿法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 35 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6): 44-46.
  5. 尚坤,付玉娜,刘陨君, 张玉国等. 基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背部推拿法对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5): 909-911.
  6. 刘陨君,宋玉,付玉娜, 张玉国等. 健脾消积膏摩法治疗小儿便秘[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6): 1104-1106.
  7. 付玉娜,李佩哲,刘陨君, 张玉国等. 背部推拿结合针刺及药物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J]. 吉林中医药, 2019, 39(7): 969-971.

科研获奖1.暂无

2.

其他

 

 

个人简介

 

基本情况

姓名:张玉国 性别:

出生日期:1988 年 3 月 籍贯:河南省洛阳市政治面貌:党员 民族:汉族

专业:针灸推拿学学习经历

2014.09-2017.06 河南中医药大学(学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学士

2017.09-2020.06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

 

 

 

工作经历
2009.6-2009.11 河南工人龙门疗养院 实习
2009.11-2012.12 新疆武警兵团指挥部 卫生员

 

左肩肌筋膜损伤案

孟醒厶齐淑兰131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患者,女,52岁,于2015年9月1日就诊。主诉: 左肩部活动不利伴外展疼痛1周。患者子宫肌瘤术 后2个月。1周前于某洗发中心行推拿,由于左上肢 被动外展活动过度,继而左肩部出现疼痛,肩关节活 动不利。查体:左肩部活动不利,上肢外展约135° 三角肌处疼痛剧烈,不能继续外展;舌淡红,苔薄黄, 脉弦细。诊断:左肩肌筋膜损伤。治疗:嘱患者将患 肢活动至疼痛最剧烈的位置,釆用0. 25 mmX40 mm 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于压痛点周围运用“筋针'‘疗 法⑴针刺4针(见图1),针尖朝向压痛点,顺应三角肌 纤维循行方向平刺入10〜15 mm,其中3处进针点接 近肩偶、肩體、臂孺穴。进针后嘱患者带针活动肩关 节(见图2),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刺入筋膜的深度和角 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最佳。带针活动5 min后留 针25 min。取针后复查发现天宗穴处仍有压痛,又直 刺天宗穴约15 mm,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针刺后肩 部疼痛及压痛点均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随访4周 未复发。

按语:肌筋膜损伤是指机体受伤后部分肌腱、筋

IS1通信作者:齐淑兰(1962-),女,编审。研究方向:现代针灸文献 的整理与评价及针灸的临床运用。E-mail:qishulan0606@sohu. com △孟醒(1991-),女,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13级针灸推拿 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膜、韧带、滑膜等软组织发生滑脱或解剖位置的异常 变化,从而影响功能活动,甚则出现较剧烈的疼痛, 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⑵。本病属于中医“筋痹'‘范 畴。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有赖于卫气温煦即“柔则 养筋",从而实现“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⑶。 该患者子宫肌瘤术后2个月,卫气不足,腫理空虚, 不当牵拉导致肩肌筋膜损伤。卫气布散经筋,卫津 郁滞则筋病,气郁筋挛,故疼痛活动障碍,采用筋针 疗法疏导卫气以舒筋解挛,速治筋病责。

“以痛为输"为筋针疗法的主要取穴方法。经筋病 变部位多集中在入媵袭筋的体表筋肉之处,病位局限, 病情轻浅,疼痛又是经筋病的主要病理反应,所以取穴 多“以痛为输'佃。本患者针刺的压痛点位于三角肌接 近肩髓、肩醪、臂孺穴处。肩弱、臂朧为手阳明大肠经 穴,为治疗肩部和上肢疾患的常用要穴,可调和气血、 振奋阳气、祛瘀止痛、通利关节;肩髒为手少阳三焦经 气血输注于肩臂部的要穴,诸穴均主治肩臂挛痛復 取诸穴附近的压痛点能更准确疏调经筋瘀滞之气,且 针刺后嘱患者带针进行活动,以促进经气疏通,改善微 循环,帮助身体缺血的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圆。针刺 后复查发现天宗穴处有压痛,说明此处经气仍有瘀滞, 故在天宗穴补刺一针,出针后压痛消失,肩部活动自 如。本病采用筋针疗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 效果临床观察口].中国针灸,2015,35(9)=927-929.

[2] 张铁钢,章艳霞,王剑辉,等.试述“筋出槽、骨错缝”理 论及其伤科临床应用口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 6(1):54-55.

[3] 刘农虞.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2)=185-188.

[4]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口丄针灸临床杂志,2014,30 (2):55 — 57.

[5] 张红安.针刺对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 响[J].中国针灸,2014,34(2):152-154.

:6]李桂凤,符仲华.浅谈浮针对疼痛医学发展的启示m. 中国针灸,2014,34(6):591 — 593.

"筋针传承工作室"正式在常熟中医院落成!!!

我们筋针工作室与常熟市中医院通过协商,在贵院设立刘农虞教授筋针传承工作室,开展筋针疗法的临床研究与学术推广工作。

常熟是我的家乡,1978年赴南京中医学院上学至今,已43年。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记得当年我是乘船3小时从福山至常熟县城,再转乘汽车7-8小时,化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到省会南京。这次我乘坐动车仅3小时就回到了家乡。家乡的经济、文化繁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即使是老城区,亮山工程、琴川治理、方塔街区、步行商街等等,让古城散发出了特有的魅力。

1980年我曾回位于虞山脚下的常熟市中医院教学见习,感恩周本善、李葆华等老师的带教而步入中医临床,如今院区已迁至常熟新区。常熟市中医院(常熟市新区医院)已成为常熟市唯一的三级中医医院,医院以“中医中药、妇幼保健、急诊急救、慢病管理”为特色,致力于建设“环境精美、服务精诚、管理精细”的精致医院。



根据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体要求,为加快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强中医药专科特色品牌,经唐键院长的推荐与邀请,经友好协商,在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院内开设“筋针疗法”特色门诊,同时设立刘农虞教授筋针传承工作室,荣幸被聘请为该工作室总顾问,开展“筋针疗法”临床研究和学术推广,推动常熟市基层医疗机构针灸适宜技术的应用。

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筋针疗法,服务家乡父老乡亲,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也是我多年的愿望,感谢常熟市中医院唐键院长等领导的信任与帮助,使我的愿望得以实现。

2020年12曰31日,在常熟市中医院举行了签约仪式,其后在筋针疗法特色门诊(刘农虞教授筋针传承工作室)开展筋针了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