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篇好论文,启发临床思路(读刘农虞《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

——读刘农虞《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体会及应用

作为做了三十多年西医妇科医生的我,一直自信对女性盆腔疾病有全面的了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虽然平时也喜欢中医针灸,但也是四肢穴位和耳部揿针的少量使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刘教授的临床案例分享,出于好奇翻看了一下,顿时觉得这是一个浅剌安全的治疗项目,就是不知道疗效如何。通过互联网了解后得知筋针简单易学、针法安全、效果快速,同时又无痛治疗的特点,自学了《筋针疗法》一书和相关论文,开始将筋针治疗应用于临床常见痛症的治疗,绝大多数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对筋针这个新治疗手段有了初步认识和信心。
女性盆腔疾病因特殊的解剖结构,素来治疗难度大,特别是炎症后、手术后盆腔粘连,常规用药和理疗效果不好,而手术疗法又会导致新的粘连。当我在《中医针灸》杂志中看到刘农虞教授《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后,感到筋针应该对筋性盆病有效果,其中,将经筋病症分为筋性痹病、筋性窍病与筋性腔病。结合筋针临床实践,并将筋性腔病中的盆腔疾患,命名为筋性盆病,为诊治盆腔疾患,从筋入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按足太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根据如上理论,结合西医解剖中的盆腔诸器官均由筋膜固定,而粘连带亦是纤维组织筋性粘连,属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
  针对盆腔疾病中盆腔粘连性疼痛的治疗困惑,将筋针应用于治疗妇科盆腔疾病的病例。
例如:筋针治疗输卵管再通术后盆腔粘连性小腹疼痛病例,:患者38岁,于五个月前在某医院行腹部切开双侧输卵管再通术,术后两月开始出现小腹牵扯样疼痛,月经期加重。与饮食、活动无关,不伴有消化道症状。B超、核磁检查都没阳性发现。有盆腔炎病史。阴道未见异常,双合诊双侧附件增厚压痛,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腹壁检查在病人足少阴、足厥阴、足阳明经筋上找到多处条索状筋结点,有轻压痛。初步诊断盆腔术后粘连。根据筋针以痛为输、以结为输原则,循筋取穴(如图)扎上筋针,十分钟后针扎病人疼痛消失,病人大呼神奇。目前病人经七次治疗已经完全没有痛感了。


根据筋针可用于治疗筋性脉病、筋性腔病的特点,我已经将筋针全面应用于妇科腔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逐渐摸索总结。目前已经在盆腔痛症、外阴营养不良、阴道炎等妇科病见到疗效,给医者和病者予信心。我会持续努力,将筋针这个国粹发扬光大,为病患解除痛苦。

陶医师


筋针疗法3+20个常见问题(江苏综艺卫视)

1、筋针疗法为什么叫筋针疗法,这个筋是什么意思?

筋针疗法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遵循《灵枢 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则,选取筋穴,应用筋针,浅刺皮下,无感得气,导气布津,取效快捷,适用于治疗经筋病的一种特殊针刺方法。故称筋针疗法。
筋是指经筋的意思,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筋之狭义,主要是指肌腱、韧带和筋膜等。筋之广义,则包括了肌肉和部分神经等组织。

2、筋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相比,有什么优势? 又有什么副作用呢?

与传统针灸疗法相比,筋针疗法具有微痛无感、取效快捷、经济安全等特点和优势。适宜病症是中医所谓的经筋病,即肌肉关节疼痛及部分内脏、五官病症。
筋针疗法是较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基本无毒副作用。

3、筋针疗法都是平刺,不进肌肉层,不碰到骨头,如何能治疗肌肉或骨头的疾病?

从解剖层面来说,筋主联属关节,络缀肌肉,即筋是肌肉与骨头连接的桥梁。生理上三者相互协调,肢体的正常互动,有赖于“筋之刚”之联动功能的发挥。病理上三者也彼此影响。筋针疗法虽然都是平刺,但通过调节经筋,而达舒筋解肌松骨,所以可以治疗肌肉和骨关节的疾病。

4、筋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相比,具有无痛无感的特点,那会不会无痛无感就没有临床疗效?

针灸疗法强调“得气”,就是通过针刺人体出现的感应,这是针刺取效的关键。但得气分为二种,即有感得气与无感得气。一般传统针灸疗法出现酸麻重胀的得气感,这里称为显性得气,又称有感得气,是治疗脏腑病、脉络病的有效刺激量。而筋针针刺时刺激量较弱,一般不出现酸麻重胀的感觉,仅感觉到针在皮下游走,这称为隐性得气,又称无感得气,这是治疗经筋病的最佳刺激量。好比我们生活中搬运豆腐似的,不能用力过大一样。所以针刺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适合的刺激量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筋针疗法使用的是特制的针具——筋针,筋针与普通的针灸针有什么区别?

是的,筋针疗法使用特制的针具——筋针。
筋针是我们在传统的针灸针——毫针的基础上改良而形成的新型针具,有短柄(便于活动),针尖较一般毫针钝些(避免刺伤皮下血管),带针管的筋针(便于临床无痛筋针的操作)及针粗0.3mm,针长度为30mm等。特制的筋针更便于我们医生皮下浅刺操作,在无感状态下快速获取疗效的目的。

6、在筋针疗法中,体型高矮胖瘦的人,是不是都是用平刺的方法?

是的。筋针采用皮下浅刺——即平刺的方法。在筋针疗法中,我们刺激的是皮下浅筋膜层面,所以无论高矮胖瘦,都采用平刺法。

7、筋针疗法所选取的筋穴是不是传统针刺中的穴位呢?

筋针疗法中选取的筋穴是一类腧穴,包括压痛点,经筋点和舒适痛减点。这些点有可能在传统经穴附近出现,也有可能单独出现。均是经筋病变时在体表出现的病理反应点。传统的经穴有固定的位置与名称,而筋穴没有,不同的筋病出现的部位不同,故需临床通过有经验的医生手的触摸才能确定。

8、筋针在留针的时候为什么需要活动肢体关节?

筋针疗法是很讲究在取穴和治疗中动静结合。经筋的作用是主管人体肢体关节的活动,当经筋损伤时,可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与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当治疗时,留针期间让患者配合适当的关节运动,可以帮助松解肌肉、有利调整滑利关节,提高临床疗效。

9、筋针留在体内的时候,再去活动肢体关节,会不会发现断针和弯针呢?

因为我们的筋针都是浅刺皮下浅筋膜层,并没有到肌肉层面,所以患者可以活动肢体关节,是安全的,一般不会出现断针、弯针的情况,也不会伤及体内的重要脏腑组织器官。

10、筋针疗法能根治颈肩腰腿痛这些疾病吗?会不会因为刺激量小,就容易反复呢?

颈肩腰腿痛大多是局部的筋损伤而影响肌肉、关节的病症,筋针是专治筋病的针法,故大多能较快地缓解疼痛,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但要达到根治,必须病人要配合,远离致病环境。故有“三分调治七分养“的说法。如网球肘等

11、除了颈肩腰腿痛,筋针疗法还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属于筋伤的常见病,除此以外,筋针还可以治疗部分内脏病与五官病症,这是由于经筋分布到体内胸腹腔内及头面五官,维持这些组织器官的位置相对稳定。一旦筋病及筋紧张或松弛,影响到内脏、五官等组织而出现位置偏移或下垂,就会出现相应的不适,这些不适大多在临床理化检查中查不到原因。对于这些病症可以尝试使用筋针治疗。

12、筋性内脏病到底指的是哪一类脏腑疾病?

手足阴筋循行深入到体腔,结聚散着于脐、肋、胸中、胸里、贲、季胁等,将内脏如吊床似地相对固定于相应的胸腹盆腔之中,维护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所以,一旦经筋发生疾病,其维护功能失常,脏腑失稳位移,气机升降失常,则可引起相应的内脏病症。这些病症大多是功能性的病症,因为不是器质性的内脏病变,故一般理化检查难以查出原因。我们在临床尝试使用筋针,大多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13、如何判断哪些疾病可以用筋针治疗?哪些疾病要用传统的针灸疗法治疗?

简单来分,我们可以把疾病分为脏腑病、脉络病和经筋病三大类,脏腑病和脉络病应该要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而经筋病则适合于用筋针疗法来治疗。所以临床要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就能起到 事半功倍 的效果。

14、中风后的肢体功能障碍,可以用筋针疗法来治疗吗?

对中风后遗症,我们可以配合筋针治疗,提高疗效。

15、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均可以用筋针疗法来治疗吗?

对膝骨性关节炎,我们要通过检查了解其病在筋还是病在骨,如只要是病在筋的,可以用筋针治疗。

16、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用筋针疗法来治疗吗?

颈椎病分许多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等,这是西医的分类方法,筋针治疗时通过检查,关键要确定其病位在筋,还是在脉、骨,筋针对病在筋的效果最好。这需要经医生检查才能确定。

17、腱鞘炎出现手指屈伸不利,可以用筋针疗法来治疗吗?

可以。腱鞘炎大多是筋伤所致,故可选择筋针治疗。

18、我们家一老人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曾做过腰椎间盘切除的微创手术,现在又出现腰部疼痛,还可以用筋针疗法进行治疗吗?

手术后可能是瘢痕组织的产生所致的,可尝试使用筋针疗法治疗,可改善症状。

19、筋针疗法一般一次针刺要留针多长时间?一个疗程几次?几个疗程能见效?需要天天针刺吗?刘农虞老师一周三次门诊,一周三次针灸够不够呢?

筋针疗法大多一次即可见效(疼痛减轻50%),一般留针20-30分钟即可。筋病一般一个疗程为5次,症状得到改善,但有部分病程较长而顽固的患者,疼痛可能还有反复,可延长留针时间或增加针刺次数以增进疗效,而取得长期镇痛效果。具体治疗疗程需视患者病情轻重而定。当患者急性疼痛时,可天天针刺,若是慢性疼痛,一周2-3次。

20、除了在国医堂,其他什么地方还可以提供筋针疗法呢?在外地的病人,如何能接受筋针疗法呢?

刘农虞教授目前仅在国医堂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门诊。
刘教授近几年在国内普及推广筋针,有几百名医生学习了筋针,现在各地开展筋针的医疗工作,大家可就近医治。


无痛针灸疗法筋针-焦作日报访谈

无痛针灸疗法筋针

本报记者 孙阎河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探访中医绝技的时间,记者决定到市中医院康复科打探一番。找到正在门诊为患者进行按摩治疗的该科主任杨明军,说明来意。不出所料,杨明军信心满满地给记者推荐了一种无痛针灸疗法——筋针,并告诉记者,这种治疗方法用针量少,针感轻微,见效快,对于惧怕扎针的患者来说特别适合。
根据杨明军的推荐,记者在康复科康复大厅找到了副主任中医师王海琴。听说记者要了解筋针,王医生特别开心,她告诉记者,筋针疗法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农虞教授多年研习《内经》有关经筋理论,并结合30多年临床经验研创的一套新型针刺疗法。这种疗法以经筋理论为根据,利用特制的针具,选取“以痛为输”的筋穴,浅刺皮下,达到无感得气、激发卫气、舒筋散结以及速治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的效果,具有安全、无感、速效的优点。去年,她曾专程到刘教授那里学习。

“与传统针灸疗法用针一样吗?”记者问。

王医生马上拉开抽屉,取出一排封闭严密的细针,每根长六七厘米,后面带一个小的塑料针柄。记者接过后仔细端详,果然与传统针灸所用的毫针有区别。

“筋针与传统针灸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势?”记者进一步追问。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针灸专业的王医生耐心地说:“筋针疗法较为安全。首先,筋针的进针法为平刺和浅刺法,相比传统针灸的直刺和斜刺法,损伤肌体血管和神经的风险较小,针刺后出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安全性高。第二,传统针灸要求进针后运针行补泻手法,而筋针则没有运针要求,这样能在减少肌体组织损伤之余,患者也不需要承受运针带来的不舒适感。第三,筋针疗法使用针量少,一般对一个痛处的痛症,只要使用一两针即可达到镇痛效果。比如,临床上,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采用筋针疗法最多两针,要是传统针灸疗法,需要针刺五六个穴位,患者的症状才能减轻。”

“好学吗?”听了王医生的介绍,记者兴趣更浓。

“筋针疗法易学易用。”王医生进一步介绍,“从筋针的命名就不难看出,筋针与经筋关系密切。经筋主要是指位于皮下的筋膜、肌腱、韧带、神经等,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经筋病的病机主要是卫气不充、腠理空虚、风邪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为病。也就是说,卫气与邪气相合就成为筋病;卫气与邪气结聚于筋,就表现为筋结与疼痛等。长久以来,中医对于经筋的重视远远不如经脉。其实,在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经筋经脉两者是相提并论的。像《灵枢·经筋》与《灵枢·经脉》,就提出了对筋的分布循行、发病、传变扩延规律、治则、治法的集中总结。临床治疗中,筋针没有既定的穴位进刺点,而是以‘以痛为输,以结为输,以舒为输’为原则,来寻找筋针的进针点,即筋穴。前不久,一位患者起床后后颈部右侧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落枕。经诊断,患者为经筋病,先在他颈部找筋结点。很快,在靠近肩胛骨上方内侧,肩井穴位置找到一个圆形结点,有压痛,且其结点上方可触摸到一条条索状物,也有压痛感。经过检查,我发现患者是手太阳经筋的病变,就在筋结点处寻着手太阳经筋方向给他扎了一针。结果,患者症状减轻了不少。还有一位腰肌劳损患者,来的时候,腰直不起来,坐下就站不起来,必须别人拉一下或用手撑住东西才能站立起来。结果,第一次针灸后就能自主站立起来了。一年多来的临床实践,治疗了200多名患者。实践证明,大多数患者第一次治疗的效果都非常明显,尤其是那些对针灸心存畏惧的患者,更是对筋针这种无痛疗法特别欢迎。”

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读刘农虞教授《“得气‘’与‘’气至”》有感

邓医生 南昌市新建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中医师
2015年刘农虞教授到南昌来开展了第一期筋针班培训,我在江崛主任的推荐下,成为了‘’黄埔一期生‘’,也正式开始接触到了刘农虞教授的筋针学说,作为一个科班毕业的针灸医生,在临床上摸索了五六年,当时正处于迷茫的时候,按针灸课堂上的学习,经络、腧穴、刺法、得气等这些都是要记熟的知识。可为何临床中有的病症有效,有的无效;有的需要深刺,有的要浅刺;有的得气明显,有的反而不明显,我常为这些问题而困惑,是否我的思路没有理好,针灸该如何去深入学习。
接触了筋针理论,其中就提出了一些之前我没有去思考的问题,比如得气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呼若见苍天,刺之道毕也‘’,说明了针刺得气的重要性,但我往往以为得气就是酸、麻、胀、痛感,孰不知刘农虞教授认为的得气有两层含义,一是中穴后酸麻胀痛的“紧而疾”显性得气,二是无明显针感的隐性得气,临床中既要知“紧而疾”显性得气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针染于巷” “闲处幽堂之深邃”隐性得气的妙处。刘农虞教授还在《“得气‘’与‘’气至”》的陈述中阐明的了‘’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读此文让我又重温了《内径》有关理论,更清晰的梳理和认识针灸。
《‘’ 得气‘’与‘’气至‘’》中提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其实也就是筋针疗法的理论之一。‘’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分清表里虚实,如正气未虚,邪气入侵体表筋脉,病在经筋就可用“浅而留之,微而浮之”的经筋浅刺针法,疏经调气,虽无“紧而疾”的针感,但“徐而和”之谷气感应,也能达到“若风之吹云,明呼若见苍天”“以知为数”的疗效,这也正是筋针疗法的特色,安全无毒,取穴简捷,无痛无感,即刻见效。去年我给一位领导治疗肩周炎,由于之前他在别处接受过一个疗程的针灸,效果不明显,而且又很惧怕那种酸胀针感,当时我就想到筋针疗法,根据辩证我认为他是足太阳之筋和手少阳之筋受损严重,在肩胛内下部和手三里穴区可触及筋结点,选定筋穴后,施以两枚筋针嘱其抬手活动,症状即刻减轻,患者直呼神奇,经三次筋针治疗后痊愈。并非我针神奇,而是通过筋针学习拓宽了我的思路,懂得如何辩证选穴,辩证施针。
授业解惑,饮水思源,在我困惑的时候,幸运的遇到了刘老师,感谢刘老师提出了筋针学说,感谢一篇好文,帮我重新梳理了学习针灸的头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每位中医工作者都要不断地学习,在书中寻找新的思路和进步,学习永远在路上。

深刺膝眼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深刺膝眼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香港)

 

[摘要] 目的:探讨深刺膝眼穴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门诊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深刺治疗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6±9.4岁,平均病程21.1±10.5月;选用膝眼、鹤顶、阳陵泉、足三里穴,除膝眼穴深刺加电针外,余穴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10.8岁,平均病程23.4±9.9月。选穴同上,膝眼穴加电针外,诸穴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每组均每周治疗3次,2周为1疗程。采用Lysholm评分法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针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深刺组,疼痛、腿软、爬楼梯三项指标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腿软、膝痛二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深刺膝眼穴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快的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为进一步诊治创造了条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deep-puncture at XiYan (Ex-LE5) o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40 clinical case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deep-punctur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visiting sequence, with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mong 20 cases in the deep-puncturing group, 10 male and 10 female patients with the average age 63.6±9.4 years old, mean duration 21.1±10.5 months were treated by needling at the four acupoints of XiYan(Ex-LE5),HeDing(Ex-LE2),Yang- LingQuan (Gb-34) and ZuSanLi(St-36) using routine acupuncture method except at the point XiYan(Ex-LE5) with deep-puncture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8 male and 12 female patients with average age 65±10.8 years old and mean duration 23.4±9.9 months were treated by needling at the same four acupoi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ereas onl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ere used at the point XiYan(Ex-LE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three times per week, 2 weeks as a course, and their knee functions were then evaluated by Lysholm Score.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as no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treatment indicated they are comparable, wherea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when compared the pain score, leg weakness and stairs climbing ability of the deep-puncturing group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indexes of leg weakness and gonalgia.

Conclusion: Deep-puncturing at XiYan(Ex-LE5) showed faster analgesic effects than routine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so provides us a better therapeutic method for further treatments.

 

[关键词]骨关节炎  膝  针刺  深刺  膝眼穴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S),又称膝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较难治疗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中医学“痹症”范畴。目前对早中期患者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其中作为主要保守疗法之一的针刺疗法其临床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所证实。笔者运用深刺膝眼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探讨针刺深浅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40例均为门诊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深刺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6±9.4岁,平均病程21.1±10.5月;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10.8岁,平均病程23.4±9.9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

①1个月内大多数时间有膝痛;②X线摄片提示有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min;⑥有骨擦音。

具备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者即可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50岁以上;③近1周内未服

用各类消炎止痛药;④完成2周6次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①合幷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者;②幷发症影响关节者(如代谢性骨病、急性创伤等);③严重膝肿需抽液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   深刺组:选穴:膝眼、鹤顶、阳陵泉、足三里。操作:患者仰卧,充分暴露患膝,膝下垫一软枕使膝微屈,常规消毒后,用华佗牌30号3.0寸不锈钢针,外膝眼穴向内上方斜刺2.5寸左右,内膝眼穴向外上方斜刺2.5寸左右,局部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0.5min,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LH202H型),采用2/100HZ,输出强度为6mA,时间30min。余穴直刺根据局部肌肉丰厚情况针刺1.0-1.5寸,局部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0.5min,留针30min。治疗每周3次,2周6次为1疗程。

2、2   对照组:选穴同上。操作:除膝眼穴针刺深度为1.2寸左右外,方法及余穴操作同上。

3、观察指标与统计方法:

所得资料(若双侧病变的患者,只选择较重的一只膝关节提供资料),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软件处理,组内、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及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t检验。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2〕进行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来评定膝关节功能状况。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针(Lysholm评分)比较(X±S)

组别 跛行 支撑 交锁 腿软 膝痛 肿胀 爬楼梯 下蹲
深刺组  疗前 3.15±1.85 3.60±1.80 7.25±5.10 13.25±5.14 6.50±3.15 5.60±4.10 4.00±2.45 2.45±1.80
                疗后 4.05±1.05 3.85±1.65 10.45±4.35 20.73±4.96*△ 15.75±4.23*△ 8.12±3.58 7.50±2.58* 4.20±2.15
对照组  疗前 3.45±1.60 3.75±2.05 7.05±4.75 13.75±6.05 7.75±5.06 5.45±3.98 3.80±3.48 2.86±2.45
疗后 4.15±1.24 4.05±1.75 9.15±3.95 15.12±5.17 9.25±4.26 6.38±4.12 4.20±3.32 3.70±1.67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4、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除腿软、膝痛、爬楼梯有统计学意义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腿软、膝痛、爬楼梯三项指针,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腿软、膝痛二项指针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深刺膝眼穴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快速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5、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的“痹症”范畴。《素问 痹论》对痹症从受邪部位,提出皮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的概念,其中对各痹症有特征性的描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涩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灵枢 官针》还记载了治疗各种痹症的针刺方法,如治疗皮痹的毛刺、半刺;治疗肉痹的分刺、合谷刺;治疗筋痹的恢刺、关刺;治疗骨痹的短刺、输刺;治疗脉痹的络刺、豹纹刺等。可见古代医家十分强调随病施针,针至病所。

根据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与临床特点近似于中医的筋痹、骨痹,其病因较为复杂,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肝肾亏虚,感受风寒湿热等邪,导致筋萎骨弱,痰瘀阻络有关。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较长,部分患者由于缺乏耐心,数次治疗未见效就放弃治疗。为此寻求快速取效之法是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的关键。根据《内经》治疗筋痹、骨痹的关刺、短刺、输刺的施针特点,采用深刺膝眼穴,使针刺直达病灶,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为近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但深刺膝眼穴的中长期疗效是否优于常规针刺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ltman RD.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osteoarthritis〔J〕.Semin Arthrheum,1991,20(Suppl 2):40-47

〔2〕Tegner Y ,Lysholm J. Rating system in the evaluation of kenn ligment injuries 〔J〕Clin Orthop,1985,198: 43-49

 

 

作者简介:

刘农虞(1958-),男,    教学顾问    硕士课程学术主任

硕士  中医针灸

通讯地址:中国香港薄扶林沙宣道10号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证体会

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证体会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刘农虞

 

摘要:耳病是临床较难治疗的病症之一,针灸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临证疗效不够稳定。研读《灵枢》有关章节结合临证观察,感悟耳病与经脉、脏腑有关外,还与经筋相关,由此提出了筋性耳病的概念,耳病根据病位可分为脏性耳病、脉性耳病与筋性耳病三类。筋针疗法对筋性耳病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取效快捷等优势,值得研究。

关键词:筋针,经筋,耳病,耳鸣,耳聋

 

耳病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其临床可表现为耳鸣、耳聋、耳闭、耳胀、耳痛等,但以耳鸣、耳聋多见。大多患者经西医检查或MRI等检查,病因未明,或诊断为病毒性感染而服用通血管、抗生素、维生素药或类固醇等药后仍未见效,转介前来就诊。不少患者经针刺治疗后耳鸣消失,耳聋改善。

耳鸣、耳聋是临床较为难治的一种疾病,本人在临床治疗中既有收获也有教训,通过研读有关《内经》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有所感悟,提出了筋性耳病的概念。在此理论指导下针灸治疗筋性耳病取得了一些经验,与同道分享,抛砖引玉。

耳鸣是指耳内鸣响,如潮如蝉,妨碍听觉;耳聋是指听力减退,轻则重听,重则失听(失聪)。西医认为耳鸣(耳聋)多因外伤、发烧、药物中毒等损伤神经、血管等所致,分为神经性耳鸣、血管性耳鸣,以及原因不明性耳鸣等;耳聋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等。由于耳病大多查无原因,给诊断以及治疗带来困难,经试服抗生素、维生素、通血管药或类固醇等药后仍未见效时寻求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耳病多因感受外邪,邪阻少阳经脉,耳窍失充;或脏腑病变,如肝胆火旺,循经上扰;或肾精亏虚,耳窍失养所致。常采用疏风祛邪,活血通络;泻肝降火,填补肾精等中药进行治疗。 针灸在上述治疗法则的指导下,局部取穴配合远部辨证配穴加以治疗。如主穴选取翳风(针感向耳内或耳周传导)。随证配穴为外感风邪:配听会、中渚、侠溪、风池、外关(泻法);肝胆火旺:配听会、中渚、侠溪、行间、丘墟(泻法);肾精亏虚:配听宫、太溪、肾俞(补法加灸)[1]

观之针灸临床,久病耳鸣(耳聋)时作时止,声细调低,按之鸣声减弱,劳累后加剧,伴有头晕腰酸,遗精,舌红少苔,脉细之肾精亏虚者,针灸见效较慢,需数疗程治疗方渐改善;而继发于感冒,猝发耳鸣(耳聋),耳闷耳胀,伴有头痛恶风,发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之外感风邪者,针灸起效较快,有时数次治疗而愈,但也有见效较慢,甚至毫无进展,束手无策者。同为外感外邪,治法相同,为何收效差别很大,临证不得其解。近年在“筋针” [2]的研创过程中,重温《灵枢》有关篇章,有所感悟。

《灵枢·经脉》记载与耳有关的经络主要有手足少阳、手足太阳经脉与手阳明络脉。如“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所生病者,耳聋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其具体分布情况:手足少阳之脉分布于耳前、耳后;手少阳之脉、足太阳之脉分布于耳上;而手足少阳之脉、手太阳之脉与手阳明之络则进入耳中。可见耳主要与少阳经脉有关。邪阻经络,耳窍失充,则见耳聋、耳痛等症。

而《灵枢·经筋》中也有记载,与耳有关的经筋主要有手太阳、手足少阳、足阳明经筋。如手太阳之筋……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其病……引颈而痛应耳中鸣……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手少阳之筋……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与“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具体分布情况:足阳明、手少阳之筋、手太阳之筋分布于耳前;足少阳、手太阳之筋分布于耳后;手太阳之筋分布于耳中、耳上。可见耳主要与手太阳经筋有关。邪侵经筋,寒则筋急挛缩,热则筋纵不收,耳窍传感组织位移,筋气不畅则见耳鸣、颈痛等症。

以往认为耳病与脏腑、经脉病变有关。但据《灵枢·经筋》所言,部分耳病还与经筋相关。经筋与经脉是二类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网络系统,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3-4]。为此,对耳的生理、病因病机、针灸治法等方面有必要加以重新认识。

耳为肾窍,有赖手足少阳等经脉输送精气濡养,手太阳经筋分布维护耳窍组织的稳定。当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难以濡养耳窍则鸣或聋;外感六淫或外伤,或内生瘀痰,阻滞少阳、阳明脉络,气血不能输送于耳,耳窍失充则鸣或聋;耳部受寒或外伤,筋急挛缩,耳窝组织受到牵扯,位移失稳,筋气不畅而致耳鸣或耳聋。

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筋性耳鸣(耳聋):或有感受风寒或外伤病史,突发耳鸣,鸣声隆隆不断,按之不减,或听力下降或暴聋,有时在张口或颈部活动时减轻或消失,耳周肌肉紧张酸痛,颈项僵痛,或兼有头痛、脉浮紧或弦,舌苔薄白等症;脉性耳鸣(耳聋):病程较短,多见于年轻人,发病突然,或在感冒后出现,鸣声隆隆不断,声粗调高,按之不减,或暴聋,有时伴有耳闭、耳胀,或伴有头痛、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脏性耳鸣(耳聋):病程较长,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缓慢,逐渐出现如蝉耳鸣,其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聋,多为双侧性,耳鸣时作时止,声细调低,按之鸣减,疲劳时加重,可伴有头晕、腰膝酸软,带下遗精、脉弱等证。

针灸临床,需根据耳病的病变部位分而治之。正如《素问 调经论》所言:“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病,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由此将耳病分为脏性耳病、脉性耳病与筋性耳病。脏性耳病是由脏腑功能失常所致,治疗当根据虚实施行补泻;脉性耳病是由邪阻脉道,耳窍失充所致,治疗当分清病在经脉(少阳)还是 络脉(手阳明),分而治之;筋性耳病是由邪侵经筋,筋急筋纵,耳窍位移所致,治当倡导卫气,舒筋复位。

筋针疗法主要适用于筋性耳鸣(耳聋)。取穴:大多患者颈项僵痛,可在患侧颈项部循筋寻找筋结点,一般分布于天柱、颈夹脊、肩井穴附近,按压该点有压痛、酸胀或舒适感即是筋穴[5]。另在耳部前、后、上部循筋寻找筋结点,一般分布于完骨穴、率谷穴、浮白、头窍阴、听宫穴区附近,按压该点有轻微压痛或酸胀感即是筋穴。操作:以1寸筋针[6](或毫针),在颈项部筋穴,常规消毒后进针,沿皮循筋纵横刺0.5-0.8寸。耳周筋穴常规消毒后,沿皮下与耳平行方向平刺0.5-0.8寸,留针15-20分钟。一般3-5次治疗即可显效,部分患者即刻见效[7]

 

 

病案举例:

汪女士,42岁。 2014/04/14初诊。

耳鸣如蝉2周。14年4月初无原因出现左耳鸣耳闭,次日头晕,经西医诊断为病毒性感染,服通血管药治疗后,耳闭基本消失,但耳鸣依旧。刻下:耳鸣如蝉,呈持续性,周围环境安静时明显,按之不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查:颈部活动正常,左耳后枕部有压痛。血压114/76mmHg. 有鼻敏感病史20多年。

诊断:耳鸣,筋肉型。

治疗:枕部天柱穴区与耳周浮白、头窍阴穴区触及筋结压痛点,常规消毒后,用30号1寸筋针,枕部筋穴皮下向耳横刺,耳周部筋穴皮下沿耳纵刺,留针20分钟。

16/4二诊:针后当晚耳鸣减轻至今.21/4三诊:左耳鸣减轻.但近周情况无改善。上法加外关毫针治疗。5/5四诊:左耳鸣白天几乎感觉不到,晚上安静时仍有细声耳鸣。12/5五诊:枕部、耳周筋结压痛点发生位移,调整筋穴后继续治疗,配合电针,外关、丘墟穴毫针治疗。4/6六诊:左耳鸣又减轻些.11/6七诊:左耳鸣无减轻,颈项后仰时牵扯痛.上法调整筋穴治疗。18/6八诊:针后当晚左耳鸣加重后逐渐减轻,目前减轻7成,白天几乎无感觉。25/6九诊:左耳鸣基本消失,白天几乎无感觉,夜间安静时偶有轻微耳鸣。嘱自行耳鸣按摩法保健治疗。14年11月10日介绍友人前来诊治耳鸣时告知,耳鸣消失至今。

案例分析:经筋布散耳窍,维持耳窍结构的稳定。汪女士由于长期伏案工作,颈项受寒,邪侵经筋,困遏卫气,筋挛牵扯耳窍,传感器官位移,筋气不舒所致耳鸣。筋针皮下透刺,无感得气[8] ,倡导卫气,舒筋解挛,传感器官复位,耳窍筋气畅通而愈。

 

吴先生,44岁。 2008年11月10日初诊。

右耳聋2个月。2008年9月初感冒后1周,继则出现右侧耳聋、耳闭,经西医诊治,诊断为病毒性感染,服用类固醇与通血管药等2周,耳闭消失,但耳聋未见改善。刻下:右侧耳聋,听力明显下降,一般交流时需看口型。耳窍按压耳聋无改善。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查:颈部活动正常,右耳后有压痛。血压110/72mmHg。

诊断:耳聋,筋脉型

治疗:耳后下翳风及耳前听宫穴区触及筋结压痛点 ,常规消毒后,用30号1寸筋针,耳后部筋穴皮下向耳横刺,耳前部筋穴皮下沿耳纵刺。配合耳周浮白、头窍阴、外关穴常规针刺,留针20分钟。

12/12/2008五诊:经4次针刺治疗,右侧耳聋稍有改善,电话能听到杂声。5/2/2009十诊:症情未见明显改善,上法加翳风、听会穴深刺1.2寸左右,耳周筋穴筋针治疗。9/5/09十五诊:耳聋有所改善,听力有些提高,但听电话仍有杂声。上法加电针治疗。15/8二十五诊:耳聋改善,听力提高约10%,听电话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音色。11/10/09三十五诊:耳聋改善,听力提高约20%,能听电话,但分辨不清男女声。3/5/10六十诊:耳聋改善,听力提高约40%,能听电话,分辨清男女音质,但分辨不清对方为谁,时有耳闭。上法加悬钟、肾俞、太溪等穴常规针刺治疗。前后经数年治疗,耳聋虽有明显改善,听力提高约50%,电话能分辨对方为谁,但仍未能完全康复,与左耳相比仍有差距。疲劳时仍有耳闭现象。现仍经常抽空来诊,期望有所增进疗效。

案例分析:患者感冒后耳聋,乃邪毒入侵,筋脉均损,既有经筋急纵,牵扯耳窍,又有邪毒阻脉,经气不通,为筋脉同病之证。治疗单一针法难以奏效,故筋针需配合常规针法综合治疗,方有改善。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由实转虚,虚实兼夹,故病程缠绵,后期需结合调补肾气,才能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华,杜元灏. 针灸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2,314-315

 

[2]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治疗112例软组织损伤的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4):65-68

 

[3]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

 

[4] 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76-77

 

[5]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 [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55-57

 

[6] 刘农虞.议“燔针劫刺” [J].中国针灸,2013,32(S1)102-104

 

[7] 刘农虞.谈“以知为数” [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8] 刘农虞.“得气”与“气至” [J].中国针灸,2014,34(8)828-830

 

筋针对112例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筋針對112例軟組織損傷即刻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

劉農虞  任天培 向宇*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國香港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2011級本科生)

 

(摘要) 目的:觀察筋針對不同部位軟組織損傷的即刻鎮痛的治療效果。方法:對接受筋針治療的軟組織損傷病例,採用VAS量表觀察其治療前後的即刻變化。結果:共觀察了112病例,涉及14個部位,共計454例次數的軟組織損傷,其中筋針治療後VAS評分比治療前明顯降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治療次數分組中, 筋針治療後VAS評分比治療前均有明顯降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治療各部位分組中,筋針治療後VAS評分比治療前分別明顯降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筋針對各部位的軟組損傷均有即刻鎮痛效果,不同治療次數均顯示有即刻鎮痛效應。筋針值得研究加以推廣。

關鍵字:筋針  軟組織損傷  即刻鎮痛   經筋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l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Soft Tissue Injury

 Liu Nongyu, Ren Tianpei, Xiang yu ,Chen xueyun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soft tissue injury. [Methods]Observing the changes in VAS score of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soft tissue injury before and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Results]Observing 112 patients, totally 14 sites of injury, 454 frequencies of soft tissue injuries showed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0.01). In grouping by the frequency of treatment,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0.01). In grouping by the sites of soft tissue injury,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0.01).[Conclusion]There is an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different sites of soft tissue injury. Also, the effect has been shown i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treatment.

Key words: Acupuncture; Soft tissue injury;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Muscle meridian

 

軟組織損傷是指臨床常見的病症,更是針灸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在針灸疾病譜中運動、神經系統疾病占首位,[1-2]其所引起的疼痛為給社會帶來嚴重問題, 同時也成為成年人口減低工作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都市生活節奏加速,工作壓力增大,軟組織損傷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 患者不斷尋求中西醫藥治療.希望能得到既無毒副作用,又能快速鎮痛的療法,為此研創了筋針療法。為了能驗證筋針療法的即刻鎮痛效果,故特意透過疼痛視覺類比評分表(VAS評分)的評估方法展開初步臨床研究,觀察筋針對軟組織損傷的即刻止痛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來源於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屬下的兩所中醫臨床教研中心, 觀察時間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共觀察了112例, 其中男36例, 女76例;年齡19~88歲,平均(51±13)歲; 急性損傷25例,慢性勞損87例;病程最短1小時,最長25年;患者疼痛部位一處或數處, 合計共454例次數。部位分佈見圖1、表1。

 

圖1本組454處軟組織損傷部位分佈圖

 

表1 本組454處軟組織損傷部位例次數與百分比表

組別 例次數 %
95 20.9
52 11.5
31 6.8
24 5.3
95 20.9
48 10.6
12 2.6
18 4

掌指

足趾

13

2

2

19

32

11

2.8

0.4

0.4

4.2

7

2.4

 

1.2診斷標準

參照鄭筱萸主編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軟組織損傷的診斷標準[3]

1.3納入標準

(1)合乎診斷標準者;

(2)年齡18歲以上;

(3)簽署同意書, 並能提供相關資料者。

1.4排除標準

(1)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2)伴有韌帶完全斷裂或骨折者;

(3)有嚴重心腦、肝腎疾病者。

1.5剔除標準

(1)研究中自願退出或資料不全者;

(2)研究中出現嚴重併發症者。

  1. 治療方法

2.1 針具

用太極牌0.30/30mm, 0.30/40mm一次性平頭針灸針。

2.2治療方法

治療前,先讓患者根據軟組織損傷部位的疼痛程度填寫VAS評分表,為針前疼痛指數。

然後,按“以痛為輸”[3]的取穴原則,根據損傷部位,每處循筋選取1-3個筋穴。常規皮膚消毒後進針,沿皮透刺。如患者疼痛無明顯減輕,可調整進針角度與方向, 直至病人痛楚減輕.留針5min後, 仍能保持疼痛減輕, 則完成治療; 如疼痛未減或加重, 可重複上述操作1次。留針20分鐘後出針,即刻填寫VAS評分表,為針後疼痛指數。每次治療收集針刺前後記錄各1次。每週治療2-3次。

  1. 結果

3.1療效評定

對所有病例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後即刻填寫VAS評分表。VAS評分為1-10分,見表2

2    視覺模似評分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

時間 TIME:

無痛

None

輕度疼痛

Mild

 

中度疼痛

Moderate

 

重度疼痛

Strong

 

劇烈疼痛

Severe

 

無法忍受

Unbearable

 

1 2 3 4 5 6 7 8 9 10

簽名 Signature:

3.2. 統計方法

將接受筋針治療5次以內的有關資料,採用SPSS 17.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分析採用配對t檢驗.

3.3治療結果

3.3.1總例次數分析

總例次數治療前與治療後的VAS評分進行比較,見表3、圖2

表3 治療前後評分比較

治療次數 例次數 治療前 治療後 評分差
第一次 202 4.88±1.69 2.58±1.38* 2.30±1.53
第二次 119 4.05±1.71 2.36±1.17* 1.69±1.24
第三次 66 4.01±1.8 2.33±1.21* 1.67±1.21
第四次 37 3.43±1.44 2.01±0.96* 1.42±1.18
第五次 30 3.78±1.56 2.22±1.15* 1.57±1.29
總共 454 4.34±1.75 2.42±1.27* 1.93±1.41

與治療前比較, * P<0.01

圖2治療前後評分

表3及圖2顯示, 治療前評分, 治療後評分及治療前後評分差. 經過筋針治療後, 治療前後總VAS評分明顯下降, 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筋針對軟組織損傷有即刻鎮痛效果。

  • 治療次數分析

按治療次數分組, 治療前與治療後的VAS評分進行比較。

表3及圖2顯示, 不同治療次數經過筋針治療後, VAS評分均有明顯下降,有統計學意義(p<0.01). 提示筋針對軟組織損傷在不同治療次數均顯示有即刻鎮痛效果。

 

  • 主要損傷部位分析

按主要損傷部位分組, 治療前與治療後的VAS評分進行比較。見表4,圖3。

表4主要部位治療前後評分比較

組別 例次數 治療前 治療後 評分差
95 4.18±1.62 2.28±1.14* 1.90±1.47
52 4.97±1.38 2.75±1.06* 2.22±1.38
31 4.16±1.61 2.60±1.57* 1.56±1.10
24 4.25±1.65 2.31±1.28* 1.90±1.24
95 4.22±1.75 2.31±1.08* 1.91±1.42
48 4.35±2.14 2.08±1.20* 2.27±1.55
12 5.38±2.51 3.33±1.54* 2.04±1.67
18 4.69±1.97 2.78±1.5* 1.92±1.56

與治療前比較, * P<0.01

圖3主要部位治療前後評分比較

表4及圖3顯示, 經過筋針治療後,頸, 肩, 肘, 腕, 腰, 膝, 踝、足跟各組治療前、後VAS評分皆分別明顯下降, 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筋針分別對頸, 肩, 肘, 腕, 腰, 膝, 踝, 足跟等不同部位的軟組織損傷均有即刻鎮痛效果.

4.討論

筋針療法是本人經30多年的針灸臨床工作實踐中逐步提煉,在《內經》有關經筋理論研習的感悟中,有機結合而研創的一種新型針刺療法。她是在經筋理論的指導下,利用特製的筋針,“以痛為輸”,淺刺皮下,激發衛氣,無感得氣[4],舒筋散津,從而速治筋性痹症、筋性腔病與筋性竅病的一種獨特的針刺療法。由於她痛輕效速,安全易用,故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軟組織損傷屬中醫“筋性痹症”範疇,又是針灸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為了驗證筋針對筋性痹症的快速止痛效果,同時揭示“以知為數”的內在含義,進行了筋針對軟組織損傷的即刻鎮痛效果的初步臨床觀察。由於疼痛為自覺症狀,受多種因素干擾,為了盡可能地避免干擾,我們採用了VAS量表,觀察其筋針治療前後的即刻變化,摸索筋針鎮痛的有關資料,為今後研究提供依據。以上的臨床觀察,我們僅收集了治療5次以內(包括5次)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共採用了112例,共計454例次數的軟組織損傷的病例觀察, 結果提示筋針對軟組織損傷具有明顯的即刻鎮痛效果,不同部位軟組織損傷筋針治療後均顯示有明顯即刻鎮痛效果,且於不同治療次數也顯示筋針對軟組織損傷有即刻鎮痛效應。

軟組織損傷屬中醫經筋病範疇,筋針療法遵循《靈樞·經筋》原意,採用“燔針劫刺” [5]的刺法,在”以痛為輸” [6]的取穴原則指導下,根據軟組織損傷部位循筋選取筋穴,收到了”以知為數” [7]之快速鎮痛的臨床效果。

經筋與經脈,是既有聯繫更有區別的二個網路體系[8-9]。反觀針灸臨床,經筋病證與經脈病證不分,均採用傳統針法進行治療,故難以取得快速見效的臨床效果。當然筋針與傳統針法在治療軟組織損傷方面鎮痛療效的差異,還有待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引入循證醫學的概念,採用隨機對照、單盲的方法,揭示筋病治筋,脈病治脈的內涵,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

5、結論

筋針對軟組織損傷具有明顯的即刻鎮痛效果,不同部位的軟組織損傷均顯示有即刻鎮痛效應,且於各治療次數中均顯示其即刻鎮痛的優勢,是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一種新型針刺療法,值得研究加以推廣。

(本研究得到了陈雪荧小姐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參考文獻

[1]齊麗珍,黃琴峰,黃穎,等.從現代中醫期刊透視針灸疾病譜.上海針灸雜誌,2006,25(11):46-50

[2]杜元灝,李晶,孫冬緯,等.中國現代針灸疾病譜的研究.中國針灸,2007,27(5):373-378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3.

[4] 劉農虞.“得氣”與“氣至”.中國針灸,2014,34(8)828-830

[5] 劉農虞.議“燔針劫刺”.中國針灸,2013,32(S1)102-104

[6] 劉農虞.析“以痛為輸”.針灸臨床雜誌.2014,30(2):55-57

[7] 劉農虞.談“以知為數”.針灸臨床雜誌.2013,29(6):67

[8] 薛立功,張海榮.經筋理論與臨床疼痛診療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2.

[9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76-77

 

作者: 劉農虞(1958-),男,教學顧問、碩士課程學術主任。

研究方向:經筋理論與針灸臨床研究、痛症與脊柱相關性疾病的研究 00852-25890485,香港薄扶林沙宣道10號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筋针治疗的学习体会(15204)

本来并不知道这门课程的,只是针灸课老师提起,筋针,是一门十分有效的技术,阿是穴是其主要运用的体现,既无特定名称,也无特定位点.一定程度上说明,筋针 疗法.经筋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联系筋肉关节部分,在循行、生理、病理、治法等方面与经脉相似又各有特点。筋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和运动障碍,疼痛性质多为引痛、扭痛和转筋痛,刘农虞老师主张诊断宜先辨明筋病和脉病,属筋病者,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分为筋性痹病、筋性窍病及筋性腔病三类。历来临床上常见针刺部位以经脉穴位为主,即使是经筋病也从经脉治疗,未能发挥针灸最大疗效。筋病者,宜从筋治,治疗部位宜浅,选取“以痛为输”、“以结为输”及“以舒为输“之”筋穴”,从而迅速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筋病的临床目的。筋针疗法具有安全微创、无感速效、取穴简捷等特点,其简便易学易推广的特点,广受针灸临床工作者的青睐。
教学过程中,刘老师把多年研究成果倾囊相授,条分缕析为学员讲解筋病来源、发展和治法。技术方面,刘教授现场亲自演示,讲解进针点选择、针刺方向、无感进针的要点,并且展示了无痛进针的研究结果——“网眼理论”,令学员们大开眼界。刘老师理论结合实操,现场气氛热烈,学员学习积极性高。现场提问环节,学员们就自身存在的筋病积极“献身”,刘教授当场实施治疗,疼痛缓解率超过70%,病史短者,疼痛即刻解除,针到痛止,同学反应良好。此外,同学们就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疑惑病例向刘老师请教,刘老师一一解答并提出:任何疗法都有其适应症,我们不能夸大筋针疗法的作用。筋针疗法是为筋病而研发,在治疗经筋病上最能显示其价值。传统医学中还有许多用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其快速有效便捷的特点,已经深入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里.再一次见识了传统医学的魅力

《筋针疗法》学习感想(16301)

早有耳闻刘农虞教授的“筋针疗法”,本期抱着激动雀跃的心情终于抢到了刘老师的课!平时我有了解到,刘老师倡导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辩证思维模式,研创“无感速效安全针法—筋针疗法”那么到底何为筋针疗法?在课堂上,我渐渐明白:筋针疗法是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选取“以痛为输”之筋穴,浅刺皮下,激发卫气,无感得气,舒筋散津,从而速治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的经典针法。
“筋针疗法”源自《黄帝内经》,经挖掘整理《灵枢经筋》的有关经典理论,结合30多年的临床经验而研创的一种新型特色针刺疗法。她是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选取“以痛为输”之筋穴 ,浅刺皮下,激发卫气,无感得气,舒筋散津,从而速治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其优点是安全无毒(筋针浅刺皮下,不刺入肌肉,较常规针法安全)、无痛无感(无痛进针,几乎在无感觉的状态下接受针刺)、高效速效(经港大临床研究观察,筋针治疗前后即刻取效达50%以上,甚至100%),适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等各种痛症,尤其适宜于畏惧针刺的肌肉关节疼痛病患者,对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课堂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脖颈疼痛的同学,老师在其脖颈处筋经浅刺皮下,当时疼痛立马缓解,可谓“立竿见影”!无痛无感进针,无痛无感治疗!妙哉!此次能接受刘教授的“筋针洗礼”,着实受益匪浅,收获颇丰!非常感谢刘教授的悉心教导,谢谢您!

“筋脉系统”假说

筋脉系统”假说

刘农虞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摘要:经络系统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以往的经络分类法,强调经脉、络脉在经络系统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筋的临床价值。为此重温《内经》,对比《灵枢经脉》、《灵枢经筋》经文,认识到以是否具有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等特性而分类,较能反映《内经》愿意,为此提出筋脉系统假说。

 

关键词:经络系统、筋脉系统、经络学说、经脉、经筋

A hypothesis of sinew-meridian system

Nong-Yu LIU

 

The Second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Th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ystem is one of the basis of the acupuncture doctrine.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the meridian vessel and collateral vessel was the major components. However, the sinew-meridian was not studied. By studying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particularly comparing the two chapters of meridian and sinew-meridian in Miraculous Pivot, we found that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ystem could be classified by the property of transporting qi and blood or evil-qi. Hereby, we hypothesized the sine-meridian system.

 

 

 

Keywords: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ystem, sinew-meridian system,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study, meridian, sinew-meridian.

 

 

经络学说是古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无数的浮络、孙络等。它们在生理上网络全身、沟通内外,将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凭此通道输送气血、营养全身;传递信息,协调阴阳,使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具有传注病邪、反映病候,从而指导临床辨证归经,协助诊断,进而传递感应,防治疾病。其实上述主要指的是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的作用,而经筋与皮部、经别均不具备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的特性。故《针灸学》中“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积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的定义是不够完整与全面的,有必要重新认识、研究经筋。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间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学说,是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疗疾病的理论依据。与脏腑学说、阴阳学说等组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而经络理论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之《灵枢》分立经筋、经脉两篇,均以循行、主病、治则等方面的写作格式描述,体现了“经筋”、“经脉”的独立学术地位,为此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发挥。明•张介宾曰:“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依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明确提出了经筋与经脉的不同。为此, 其理论内容应分为二部分,即具备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的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等脉道系统与不具备输送气血、传注病邪的经筋、皮部、经别系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赵京生教授在《针灸经典理论阐述》中指出[1]“经筋与经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筋是对筋的认识,而非对脉的认识,形成二者概念的基础不同,因而在功能上与经脉也几乎完全不同。《灵枢•经脉》说“脉为营,筋为刚”道出了二者的根本区别,作为一种医学理论,经脉理论主要体现为行血气的功能意义,经筋理论则主要说明机体的部分组织构成。可以说,经筋是在经脉形式的启发下,对机体组织构成中的部分结构的一种认识与表达方式”。正如《类经•经络类》曰:“十二经脉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荣行表里,故出入脏府,以此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所盛大之处,是惟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爪甲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膝关,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次人身经筋之大略也。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亦犹经之有络,纲之有纪,故手足项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坚大,而胸腹头面支别横络之筋皆柔细也。但手足十二之筋又各有不同者,如手足三阳行于外,其筋多刚,手足三阴行于内,其筋多柔;而足三阴、阳明之筋皆聚于阴器,故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此又筋之大会也。然一身之筋,又皆肝之所生,故惟足厥阴之筋络诸筋,而肝曰罢极之本,此经脉经筋之所以异也。”

经筋与经脉是两类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网络系统,表现在生理、病理、诊断、针灸治疗等方面。为此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研究室主任薛立功教授在《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中明确指出[2],“尽管经筋与经脉在生理、病理、功能、分布等方面有着有机的联系,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各有独自的物质基础和生理、病理规律,将两者混为一谈是不利于经筋和经脉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的”。

为了进一步分析经筋与经脉的之间的内在关系,根据《灵枢•经脉》《灵枢•经筋》的内容,将二者之间的差异整理如下:

《灵枢》经筋与经脉的关系

灵枢经筋 灵枢经脉
起始 足太阳之筋(下焦) 手太阴肺经(中焦)
记载次序 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阴-手心主-

手少阴之筋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心主-手少阳-足少阳-

足厥阴之脉

循行分布 向心循行,带状分布

起于四末,终于头身。

逆顺往来,线性循行

起止于四末或头身。

循行特点 数筋并发,“结、合”联络 单经独行,循环流注
互相关系 手足阴阳部位关系 阴阳表里内外关系
与内脏关系 深入体腔,维护内脏 进入体腔,属络脏腑
命名 手足、阴阳之筋 脏腑、手足、阴阳之脉
特点 筋中无孔 有孔脉道
作用 分布联络、协调运动 输送气血、传递信息
病性 寒热 虚实
病候 其病(单纯、轻浅) 是动病、所生病(复杂、深重)
取穴 以痛为输 以经取之(经穴)
刺法 燔针劫刺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指标 以知为数 脉动变化(人迎脉、寸口脉)

1经筋始发于足太阳之筋。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始于肺手太阴之脉,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则始于足太阳之筋。经脉体现了“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篇》),故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灵枢•经脉》) ,强调“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经水》)“脉为营”(《灵枢•经脉》)的气血循行流注的生理特性。而经筋体现了“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灵枢•集注•卷二》解释道:“太阳之气,生于膀胱水中,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故主筋所生之病”。说明太阳经为诸阳主气,为阳气最充足的经脉。而经筋有赖阳气温煦,“柔则养筋”,足太阳经是阳气最盛之经,足太阳经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经筋,故“是主筋所生病者”。而足太阳之筋伴随同名足太阳经脉循行,上下分布最广、结聚关节最多,故经筋起始于足太阳之筋,体现经筋与阳气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经脉与阴血关系密切,体现“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的生理特性,而经筋与阳气关系紧密,体现“阳气者……柔则养筋”的生理功能。

2经筋向心循行,带状分布,起于四末,终于头身。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逆顺往来,线性循行,起于四末或头身,终于头身与四末。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则向心循行,带状分布,起于四末,终于头身。前者强调经脉的线性循环脉络的特性,方能实现具有输送气血,营养周身、传递信息,协调阴阳的作用;后者突出经筋的带状分布联络的特点,方能发挥肢体联动、阴阳协调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故经脉体现线性脉络的循环流通作用,而经筋突出带状筋膜分布的联动功能。

 

3经筋始于四末,数筋并发,“结、合”交叉联络。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始于肺手太阴之脉,依次为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心主、手少阳、足少阳至足厥阴之脉,且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由头下足,足之三阴由足上腹,依次相传,流注循环。 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始于足太阳之筋,依次为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阴-手心主-手少阴之筋,即足、手三阳、三阴并行向上分布,且手足三阴三阳在分组结合中,手足三阳筋分布于躯干背部与四肢外侧,多与肢体的伸展活动相关;手足三阴筋分布于躯干腹部与四肢内侧,多与肢体的曲收活动有关,这在经筋生理、病候中分辨阴阳经筋病变时,显得十分重要。

经筋与经筋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非如经脉那样有表里经、同名经的循行传注,而主要是通过“结、合”的方式进行联系。如足之三阳之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聚于頄(面部);足之三阴之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聚于阴器(腹部);手之三阳之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聚于角(头部);手之三阴之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聚于贲(胸部);并在经筋所过之关节部位结聚(见表2)。正如张介宾所言:“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加之三合的联系,即足少阴之筋与足太阳之筋合;足阳明之筋,合少阳、合于太阳;手少阳之筋合手太阳。以及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络诸筋等(见表3)的“结”“合”联系。前者手足阴阳表里经脉相贯循环流注,在表联络五体(皮肉筋骨脉)、五官(眼鼻耳口舌),在内进入体腔属络脏腑,组成运送气血的营养循环通道。而经筋“中无有孔”(《 黄帝内经•太素》),无传输气血之营养功能。明•张介宾解释道:“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 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强调经筋的分布结聚筋骨关节的网络联系而发挥快速联动的生理功能,由此决定了其在病理上具有疼痛、活动障碍的独特表现。

经脉左右交叉体现在手阳明大肠经的“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发挥其左右沟通输送气血的作用;而经筋同样也有交叉经筋,如“手阳明之筋……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与“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其病……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下上各有1条手足阳筋交叉左右,沟通左右经筋卫气,更好的发挥经筋的整体协调能力。故对于一些特殊的经筋病症(部分神经系统的疾病),可考虑左右交叉选取筋穴治疗,头针的交叉取穴其理于此。

经筋、经脉,分别体现了《内经》“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灵枢•终始》)的思想,经筋在表为阳,经脉位里为阴,经筋受气而动,经脉受血而营。故经脉贯通上下,出入内外,属络脏腑,依次相传,流注循环,方能发挥输注营血,营养周身,传递信息,平衡脏腑,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而经筋要实现“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有赖于刚悍之阳气,故经筋禀受阳气于四末,数筋并发、向心速行,布散阳气,柔则养筋,三阳三阴经筋联动,阴阳内外左右交叉整体协调,方能适应人体坐立、行跑、奔跳等静动瞬变的复杂运动。

4经筋深入体腔,维稳内脏。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均深入体内属络脏腑,其中阴脉属脏络腑,阳脉属腑络脏,分别是肺手太阴之脉属肺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小肠手太阳之脉属小肠络心;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属三焦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这样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故有脏腑病变,并通过五脏与五体、五官的经脉联系而影响五官九窍与五体。

而手足三阴之筋深入体腔,布散胸腹。具体为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足少阴之筋,“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 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络诸筋”; 手太阴之筋,“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手心主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手少阴之筋,“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经筋通过在体腔内的结聚散着于脐、肋、胸中、脊内挟膂、胸里、贲、季胁等 ,将内脏如吊床似的相对固定于相应的胸腹体腔之中,维护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一旦经筋发生疾病,其维稳功能失常则可引起相应的筋性腔病(脏腑失稳,气机失常所致的病症),如“足太阳之筋……脊反折”;“足少阳之筋……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足阳明之筋……贵疝,腹筋急,引缺盆”;“足太阴之筋……其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足少阴之筋……其病……主痫瘛及痉”;“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手太阴之筋……其病……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手心主之筋……其病……前及胸痛,息贲”;“手少阴之筋……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等。故临床对脏腑病症,当分辨筋性腔病与脉性脏病,还是脏腑疾病,分而治之。

5经筋布散头面,润运九窍。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其中手足阳经上达头面,将脏腑化生的气血上输头面,营养九窍而发挥嗅视听味觉等功能。如脏腑有病,气血化生不足则九窍失养而失聪耳鸣、视物模糊、失嗅、失语舌卷、味觉异常等。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其中手足三阳之筋主要分布于体表,结聚于角(头部)、頄(面部),布散五官,润运七窍。具体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顺”;“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足阳明之筋……聚于阴器……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手阳明之筋……其支者,上颊,结于顺(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即:布散于目(眼)的有: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网;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网;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手太阳、手少阳筋属目外眦。

布散于的有:足太阳之筋结于鼻;足阳明之筋结于鼻。

布散于的有:足少阳之筋循耳后;手少阳之筋循耳前;足阳明之筋结于耳前;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入耳中、出耳上。

布散于口齿舌的有: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手少阳之筋系舌本,上曲牙。

布散于阴器的还有:足三阴筋与足阳明筋分布于前阴,结聚阴器,主司生育。具体为“足太阴之筋……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足阳明之筋……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

一旦经筋发生疾病,筋挛筋纵,牵扯五官,九窍失运而引起相应的筋性窍病。如“足少阳之筋,其病右目不开”;“足阳明之筋,其病疝、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手太阳之筋,其病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目瞑良久乃得视”;“手少阳之筋,其病舌卷”;“足太阴之筋……其病……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足厥阴之筋……其病……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等。

6经筋命名: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名称,以脏腑、手足、阴阳命名,如肺手太阴之脉等。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名称,以手足、阴阳命名,如足太阳之筋。二者异同是,筋或脉均是纵行分布于躯干四肢故同称为“经”;根据分布于手足内外而分别称为手足阴阳,如分布于上肢的为手经,下肢的足经,四肢内侧的为阴经,外侧的为阳经。这是筋、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十二经筋以命名,而十二经脉以命名,并用相联属的脏腑名称为首命名,如肺手太阴之脉等。筋与脉是不同的含义:筋强调的是分布联络,具有刚强活力之性,即“筋为刚”, 均起始于四肢末端,强调“阳受气于四末”(《灵枢•终始》)与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思想;而脉强调的是输送,具有营养周身、传递信息之能,即“脉为营”。脏腑名称为首命名,是强调经脉与内在脏腑的密切关系,即阴阳表里脏腑属络关系,体现了“阴受气于五脏”(《灵枢•终始》)及内外相通、脏腑关联的整体观念。“脉”有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等;而“筋”也分大筋、小筋、筋膜三部分。杨上善曰:“脉有经脉,络脉,筋有大筋、小筋、筋膜”。这种分类方法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脉”如湖泊、江河、沟渠般实现输送气血、传递信息。而“筋”有刚柔大小,刚筋坚大,柔筋细韧。故张介宾曰:“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故手足项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坚大,而胸腹头面支别横络之筋皆柔细也”;大筋多主司运动,小筋维络肢体骨架,筋膜则包绕肌束、韧带及深入胸腹腔窍之中。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共同实现“主束骨而利机关”、维稳内脏,润运九窍的功能。

7病因

《灵枢•经筋》经文最后描述的经筋病候特征:“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再结合相关条文,如“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手太阳之筋……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认为经筋病主要与寒热有关,从而提出了“治在燔针劫刺”、“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弛)纵不收,无用燔针”等治筋之法。而《灵枢•经脉》每条经脉最后均有“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另还有3条经脉,如手太阴、手阳明和足阳明经脉的“所生”病候,更分为“气有余”与“气不足”两类。可见《灵枢•经脉》强调脉病主要与虚实相关。故治疗脉病强调补泻,提出了多种单式补泻的方法,后世医家更创立了各式复式补泻,甚至根据“天人相应”理论发明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时间针法。

8病候:

《灵枢•经筋》以“其病”引出病候,沿用了《足臂》的记载体例,而《灵枢•经脉》以“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分述病候。有关“是动病……所生病”历代医家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是动病为气病,所生病为血病;是动病为经脉病,所生病为脏腑病;是动病为病候,所生病为经穴主治等,赵京生通过对《足臂》、《阴阳》与《灵枢•经脉》的有关病候对比分析,认为《灵枢•经脉》继承《阴阳》记载病候的体例,亦将经脉病候分别“是动病……所生(产)病”两部分,是动病基本与《阴阳》相同,仅增加了15个病候,而所生病部分,明显地将《足臂》病候和《阴阳》病候加以综合,增加了52个病候(《针灸经典理论阐释》)。就二者的记载体例由于病候数量而言,《灵枢•经筋》病候简单而数量较少(仅89个病候)。就病候分类而言,《灵枢•经脉》分为气血、经脉、脏腑、虚实等,而《灵枢•经筋》仅分为一般筋病(筋性痹症)与特殊筋病(筋性腔病、筋性窍病)两类。

《灵枢•经筋》经文最后描述的经筋病候特征:“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结合“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等有关经文,经筋病候一般主要为躯体和四肢筋肉病变,类似于运动、神经系统疾病与类似于五官九窍、脏腑病的病症,为了将其与一般脏腑、五官九窍病加以区别,在此特命名为筋性窍病与筋性腔病。部分经筋病还出现影响肢体活动的运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病症,如足阳明之筋……卒口僻(类似于周围性面瘫);“足少阳之筋……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类似于脑血管意外所致中风偏瘫);“足少阴之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类似于脑神经病变)等,统称为经筋痹症。还有涉及耳鸣、目瞑、舌卷、阴器病等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的筋性窍病与类似脏腑病的症候,如息贲、伏梁、吐血等的筋性腔病。这些类似脏腑病症是由于经筋深入体腔,筋病而经筋急挛纵驰,影响脏腑气机所致的病变,即“筋性腔病”,其病变根本在于经筋,这与十二经脉病候涉及经脉与脏腑组织器官病症有所不同,故命之。

总之,筋病与脉病之病因,筋病强调寒热而脉病强调虚实;病位,筋病多在表浅而脉病多位深里;病情,筋病轻而脉病重;病候,经筋偏重于肢体病症而经脉侧重于脏器疾病;症状描述,筋病详肢体病症略腔窍病而脉病详脏器病略肢体病症;主病,筋病为十二筋痹而脉病涉及气血津液筋骨脉、五脏虚实等;疗效预后,筋病易治预后较好脉病难疗预后较差。

经筋与经脉病候分析

  经筋病候 经脉病候
病位 躯干肢体 脏腑五官九窍
症候 其病 是动病、所生病
  所过者支、痛、转筋 经脉、脏腑、五官病候
疼痛性质 引痛、掣痛、扭痛、 肿痛,热痛,寒痛,痛如拔、折、裂
运动障碍 反折、不举、转动、屈伸、俯仰、缩挺、不用 不用
脏器窍病 筋性窍病(耳鸣、目瞑、舌卷、阴器病)及筋性腔病(伏梁、息贲、吐血等) 五官九窍、脏腑病等
病因 寒热 气有余、气不足
主病 筋性痹病、筋性腔窍疾病 气血津液、筋骨脉、五脏病
病位 浅表 深里
病情
疗效 取效快、易疗 见效慢、难治
预后 较好 较差

 

9传递信息,指导诊治

在生理情况下,分布于人体内外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能否协调统一,平衡阴阳,有赖于经络系统的信息传递,如脏腑之间、五脏五官五体间等。而人体运动、肢体协调、内脏稳固,则有赖于经筋系统的信息分享,内外协调,缓急阴阳。在病理情况下,经脉可作为传递病邪的途径,可出现由表入里、经病及脏、脏腑同病等多种复杂病情;而经筋“中无有孔”(《 黄帝内经•太素》),不能传递病邪,但由于经筋带状分布、“结、合”交叉相联,故临床筋病常表现为经筋上下跨“结”之“ 支痛转筋”,一般涉及病位较局限,继则也可影响同部阳或阴筋,久之则阴病及阳、阳病及阴,而阴阳经筋同病,或交叉影响“维筋相交”。脉病由于涉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五脏六腑,故辨证较难,取穴讲究配伍,针法强调有感得气与补泻(单式、复式手法),见效较慢(痛不随针,病必半衰);而筋病,因其病位较浅,病情单纯,故较易诊断,取穴简便(以痛为输),针法简单(燔针劫刺),取效快捷(以知为数)。

经脉与经筋,犹如营气与卫气,可分而不可离。经脉受营血而养,经筋得卫津而用。虽津血同源,营卫同气,但布散不同,功能有别。营气循行经脉,营血受阻则脉病;卫气布散经筋,卫津郁滞则筋病,临床当分而治之。脉病调经,调经针法重视有感得气,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3],即经脉为病,主分虚实。淫邪痰瘀,阻滞经脉为实,营血不足,经脉失养为虚;临证当确定病脉,循经取穴;分清虚实,有感得气,施针补泻;而筋病舒筋,舒筋刺法追求无感得气[4],强调“燔针劫刺[5],以知为数[6],以痛为输”。即经筋为病,邪郁卫气,气不布津所致筋急、筋纵的病理变化[7],表现为筋痹与窍腔之疾。筋中无孔,不能传输病邪,邪侵袭筋,气津结聚之处即为病痛所在,故以“以痛为输”[8]为主要取穴原则,气郁筋挛为主要病理改变,故疏导卫气[9],即可舒筋解挛,速治筋病。所以,临证当分清筋病还是脉病,辨病施治,筋病舒筋,脉病调经,方能有的放矢,增进疗效。

参考文献:

[1]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76-77

[2]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2-3

[3]赵京生,史欣德. 《灵枢・经脉》针灸治则治法探析[J].中医杂志,1990,527 (9):15-17

[4]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 2014,34(8),828-830

[5]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6]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7]刘金洪, 方剑乔. 十二经筋探讨. 中国针灸, 1998, ( 5) : 281-284.

[8]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 2014,30(2):55-57

[9]刘农虞. 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2):185-188

 

作者:  (1958-),男,教授。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痛证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学筋针疗法感想(15201)

不知不觉的我们上完筋针疗法这门课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说起筋针我对它的初次了解不是通过这节课。上学期去国医堂见习的时候,刚好是刘老师在上门诊,他给一个腿疼患者扎针,扎两针他就是不疼了。当时我就觉得特别好奇问了他为什么?刘老师说这是筋针跟我们学的针有所区别。临走的时候我关注了老师的公众号。在暑假经常看他发的病案。有一天我妈说她颈椎有点不舒服,我就找压痛点照着照片给她扎了三针,过段时间取针。那天我妈说颈椎舒服了好多。通过这件事儿我对筋针的好奇心越来越大。非常高兴这次我有机会听刘老师的课。
虽然上课时间短,但学会不少知识。筋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筋针之狭义,主要指肌腱,韧带和筋膜。筋针之广义的概念,则包括了肌肉在内,涉及部分神经。经筋起于四肢末端,向心分布;头面躯干分支强化九窍体腔联系;“结,合”交叉相连,而无表里关系;分布体表,入体腔而无属络脏腑 ,循脊挟膂,与体腔脑窍有关。经筋分布于体表,所以疾病最初始于经筋。其病主要的病因是寒热,劳损,气虚。那筋针有什么特点呢?取穴简捷;筋针所采用的腧穴与一般的腧穴有所不同,在此特成为筋穴。它类似于阿是穴,无明确定位,随证随病而显,“以痛为腧”为主要取穴方法。微痛安全;筋针刺激于皮下组织,一般无酸胀麻重等显性得气感觉。简便易学;筋针疗法,取穴简捷,皮下浅刺,无需得气,无需掌握针刺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单复式补泻手法,简略了有关腧穴学等针灸基本知识。
最后一次课我亲身体验了筋针,我长时间颈肩疼,最近疼痛明显。那天扎针真的很神奇,扎针的那一刻我疼痛有减轻,后几天也不怎么疼。通过这次的课我对筋针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学会不少知识。我相信筋针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筋针疗法感想(15203)

这学期学习了筋针疗法,对我而言是个全新的认识。本身就是针推的学生,对新产生的针法有着强烈的兴趣,而且刘老师的确名不虚传,讲解到位,上课气氛活跃,与学生互动非常好,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非常感谢。
与传统的针灸对比,筋针不需要很多具体的穴位和针感要求,这使我非常意外。在传统的针灸上,讲究针刺补泻得气,酸麻胀痛甚至热凉循经感传,才能起到良好的疗效。筋针以无感得气而有很好的疗效,主要以治疗运动、神经系统的经筋病症为主,但如果是经脉、脏腑疾病,还是应该传统针灸,辨证论治,施行补泻,才能见效。
筋针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安全无痛速效。很多人对针灸还是有着抗拒感,因为怕痛而拒绝针灸,特别是外国人,他们的痛阈可能比较低,根本不想要酸麻胀痛的得气感,相信筋针在推广之后会有更多的人接受针灸,信任针灸。筋针的疗效在当时就可以看到患者有明显的缓解,疼痛程度可以减少起码五成,老师之前做的调查,我记忆深刻,筋针疗法在不同治疗次数时对软组织损伤均显示有即刻镇痛效果,疗效并不因治疗次数而打折扣,这是患者所喜闻乐见的,希望一次比一次好。
在老师课上展示给我们如何具体的治疗病症中,我同学接受了关于颈肩部的治疗,先通过功能检查发现具体的病症所在,在寻求附近筋结点进行治疗,一点都不疼,进针之后活动颈椎的确一点都不疼了,这种状态持续了大概15天,我觉得继续巩固治疗可能效果会更好。
最后,非常感谢老师开课传授给我们知识,让我重新了认识了针灸,不在局限在补泻得气里,无感得气也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

有关“筋针疗法”感想(15103)

最开始选择筋针疗法这门课,是因为自己学的是针灸推拿专业,对于跟针灸有关的东西就都有些好奇。上学期学了针刀医学,感慨于只是将针灸针稍加变革就能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获得更好的疗效。对于筋针,同样也抱着好奇和探索的心态,想了解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治病方法,又与我们专业的针灸有哪些不同之处。
筋针疗法的理论体系与我们所学的经脉系统有不少相似的的地方,但也存在很多特殊之处。经筋指与经脉密切相关的肌腱、韧带、筋膜、肌肉与部分神经组织等,但其不属络脏腑、无表里关系等特征也与经脉存在明显的差异。经筋治病关键是辨筋、寻找反应点和病灶,采取横刺或竖刺的方法进行针刺。
通过微信公众号和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治病以及在国医堂的见习过程中,发现经筋治病在针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上确实有比经脉治病更快速的疗效。例如患者主诉腰痛数日,近日加重不能直立,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刺,留针半小时后,患者自觉腰痛基本消失,这样立竿见影的疗效是每个医学生眼里的传奇。且在见习过程中观察到,筋针相较于普通针灸似乎更加无痛,可以给病人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在最后的课程中,老师一再强调,筋针疗效虽好,但是不可以执着于筋针。在临床治疗过半时,疗效未达预期,应及时改变治疗方法,结合以经脉针刺,以保证疗效。确实如此,无论是针刀,筋针还是传统针灸疗法,都有其短板与长处,在运用时,不应该只偏一家,应擅各取所长,相互结合。

学习筋针对我的影响(15102)

自从来到南中医,进入针灸推拿专业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一直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我心底:对于一名针灸初学者,如何有效地小试牛刀?入学以来,针灸和推拿的课程同行并进,我一边学习一边慢慢琢磨,如何通过针灸或者推拿来小小缓解身边人的不适?大二结束后,我已经渐渐开始对推拿的日常保健上手,但对于针灸的治疗,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络腧穴学让我知道WHERE理论上该扎哪,刺法灸法学告诉我HOW以何种方式去针灸,可最重要的WHY,我一窍不通。
对于刘教授的大名,久仰已久;筋针一法,更是令人好奇和欣喜。适逢开课,果断寻机前来瞻仰和学习。结课时,意外得知自己竟是“黄埔一期”之一,真是深以为荣。
经络腧穴学的教学局限,使得大多数学生,只知经脉病,而不知经筋病。再加上书本和临床的脱节,让初学者在试探着使用针灸时,往往都是忐忑的,对于治病的预后完全不知究竟。同时,大部分的针灸临床,接触的多为经筋病患者,病情进展尚未入脉,但目前临床多筋病脉治,过度治疗不仅拖延了治疗周期,同时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
教授结合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30余年的经验,对于针灸临床多见的运动和神经系统疾病,从《素问》“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和《难经》“刺营勿伤卫,刺卫勿伤营。”验证针灸的辨病别位,分而刺之。与传统针灸遵循中医内科的辩证思维来治疗大不相同。筋针疗法是基于《黄帝内经》的具有针灸特色的新疗法,强调《灵枢-经筋》“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激发卫气,无感得气,可谓将针灸古今特色高度结合的智慧结晶。
感谢教授的辛勤耕耘,为我们这些初学者鼓足勇气,传承针灸,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筋针疗法感想(16106)

选择筋针疗法这门课是因为我暑假有幸在针灸门诊上待了一个星期,也因此对针灸——这个我很陌生很茫然的领域产生了好奇。
选这门课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筋针疗法和针灸疗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上了五节课后,虽然依旧懵懂,但我在心里大致有了模糊的认知。
筋针疗法比普通的针灸疗法少了拘泥,多了灵活变通。

针灸疗法虽然也有压痛点针刺的方法,但更多的,还是依靠经脉腧穴。

而筋针疗法不同,它更加注重具体的疼痛部位,随后判断其归筋。
我在针灸门诊的时候,病人很多,病情描述也很粗略。
除了疼痛时间外,腰痛的多是一句“腰间盘突出”,脚腕崴了的就是一句“脚崴了”,面瘫的最多就说到“右边脸面瘫”或者“左脸面瘫”。
所以,当老师在给同学扎针的时候,我很意外——居然会那么详细地问具体疼痛部位,为什么疼痛,然后也多是以疼痛部位扎针为主。
课后,我尝试着自己对它们进行区别后,只能私下猜测,可能针灸门诊注重的是腧穴对某类症状的作用,而筋针疗法对归筋更加注重吧。
此外,在门诊上时,我常常看到一个病人会因为一个症状被从头到尾的扎针,但是课堂上,扎针部位却是主要集中在疼痛点。
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我没能去老师的门诊上学习,因此不了解筋针门诊是不是也会有扎针范围大、数量多的情况。
上完了五节课的筋针疗法,我虽然依旧懵懂,但是对筋针疗法也不能说是全无收获。
我尝试着自己总结了下,筋针疗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便是归筋,所以人体的十二经筋特别重要,而它也有很大的优势,就是它似乎并不对业余施针者有什么太高的要求,不要求他们记忆什么具体的腧穴。只要学了十二经筋,明白要避免某些危险部位,再具备一定胆量,就能自己简单地给自己扎针了。
总的来说,筋针疗法可深可浅,深的可以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浅的可以自己为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实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