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肌)急則痛」

「筋(肌)急則痛」

Acute principle of tendons (muscles)

劉農虞 LIU Nongyu

(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南京 210023)


[摘要] 痹證的基本病機是經絡不通,氣血痹阻。這僅強調了脈痹「不通則痛」之病機。反觀針灸臨床,筋痹更為多見。為此重溫《靈樞》有關經文,認識到筋痹的病機為「寒則筋急」,結合從「恢刺、浮刺」等緩急止痛法中研發的筋針療法的臨床應用,由此提出了「筋(肌)急則痛」之筋痹的病機概念,有利於指導針灸治痹的臨床應用。
[關鍵詞] 痹證;病機;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筋(肌)急則痛;筋脈系統;脈痹;筋痹;肌痹
痹證是臨床的常見病,更是針灸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痹證是由於風、寒、濕、熱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著、酸楚、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輕者病在四肢關節肌肉,重者可內舍於臟。
痹證的發生與體質因素、氣候條件、生活環境及飲食等有密切關係。正虛衛外不固是痹證發生的內在基礎,感受外邪是痹證發生的外在條件。風寒濕熱痰瘀等邪氣滯留肢體筋脈、關節、肌肉,經脈閉阻,不通則痛,是痹證的基本病機。正如《素問‧痹論》所言:「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素問‧ 四時刺逆從論》云:「厥陰有餘病陰痹,不足病生熱痹」。痹證日久,常見病理變化,一是風寒濕痹或熱痹日久不愈,氣血運行不暢日甚,瘀血痰濁阻痹經絡,可出現皮膚瘀斑、關節周圍結節、關節腫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氣血耗傷,因而呈現不同程度的氣血虧虛和肝腎不足的證候;三是痹證日久不愈,複感於邪,病邪由經絡而累及臟腑,出現臟腑痹的證候,其中以心痹較為常見。故《素問‧痹論》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臨證常見風寒濕痹、風濕熱痹、痰瘀痹阻、肝腎兩虛等證型 [1] 。
就痹證的病機而言,不外風寒濕熱痰瘀等邪阻經絡之「不通則痛」,與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筋骨失養之「不榮則痛」兩類。但重溫《內經》有關痹證的論述,《內經》不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對其病因病機、證候分類以及轉歸、預後等均作了較詳細的論述。如痹證有五痹之分。《素問‧痹論》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靈樞》中更有《靈樞‧經筋》專篇論述筋痹,將筋痹分別命名為孟春痹、仲春痹、季春痹、孟夏痹、仲夏痹、季夏痹、孟秋痹、仲秋痹、季秋痹、孟冬痹、仲冬痹、季冬痹等十二筋痹。反觀針灸臨床,痹證除脈痹以外,還有筋痹、肉痹、骨痹、皮痹,尤其以筋痹多見。為此《素問‧調經論》指出:「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之辨位施治的針刺調經法。
劉氏 [2] 認為,經筋與經脈是既有聯繫更有區別的二大網路系統。筋、脈具有各自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特點。經脈與經筋,猶如營氣與衛氣,可分而不可離。經脈受營血而養,經筋得衛津而用。雖津血同源,營衛同氣,但布散不同,功能有別。營氣循行經脈,營血受阻則脈病;衛氣布散經筋,衛津鬱滯則筋病,臨床當分而治之。《針灸學》 [3] 明言,痹證的基本病機是經絡不通,氣血痹阻。針灸治法為通經活絡,行氣止痛。匯出了脈痹「不通則痛」之病機,那麼筋痹的病機是甚麼?
查閱《靈樞‧經筋》,經曰:「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可見,寒則筋急是筋痹的主要病機,病候主要表現為「當所過者支轉筋痛」。疼痛作為經筋病的主要病理反應 [4] ,在《靈樞‧經筋》病候中描寫得很詳細。靈樞經筋症候共115個,其中感覺異常症候為73個,運動障礙症候23個,其它臟器症候19個。經筋病的症候以感覺異常症候為主,佔63.5%,而在感覺異常症候中以痛、轉筋、支為主要症候(包括敘述模糊的如「當所過者支、轉筋、痛」有7條經筋之中分述18條),分別「痛」有33個、「支」有13個、「轉筋」有14個症候。尤其對痛的描述最為詳盡,指出疼痛的性質與部位。如疼痛的性質有痛、支痛、引痛、扭痛、轉筋痛等;指明疼痛部位,如跟、內踝、膝內輔骨、內輔、陰股、髀、肘內銳骨後廉、腋下、腋後廉、繞肩胛、眇、季脅、兩脅、脊內、胸、缺盆、膺乳、膺中、頸、頷、臍、陰器、耳痛等;以及有5條筋以「當所過者痛」描述(手太陽、太陰、陽明、少陰筋與足少陰筋)。經筋病的症候之中,疼痛佔總症候的28.7%,佔感覺異常症候的63.5%。
當然,痹證中並非僅表現為疼痛,還有支、轉筋、運動障礙等症狀,正如《素問‧痹論》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並解釋了不痛之因,「痹,或不痛,或不仁……其故何也?……歧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素問‧痹論》)。《靈樞‧經筋》中也列舉了不同部位筋急所致的疼痛以外的臨床表現,如足太陽之筋……項筋急(可致),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足少陽之筋……膕筋急(可致),前引髀,後引尻,即上乘眇季脅痛,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可致),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並蹻脈而行,左絡於右,故傷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維筋相交;足陽明之筋……腹筋急(可致),引缺盆及頰,卒口僻……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手太陽之筋……頸筋急則為筋瘺頸腫;手太陰之筋……脅急吐血;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眥急不能卒視等。
綜上所述,筋痹病機為「寒則筋急,筋急則痛」。外感寒邪或邪侵寒化為筋痹的主要病因,筋急是筋痹的主要病理變化 , 而疼痛是筋痹的 主 要 臨 床 表 現 。在《靈樞‧官針》中更明確指出了針刺治療筋急的緩急止痛刺法,即恢刺法。經曰:「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經筋主要指肌腱、筋膜和韌帶,也包括了肌肉與部分神經。《說文解字》曰:「筋,肉之力也」,「筋為剛」(《靈樞‧經脈》),由於筋、肉體陰用陽的特殊關係,《靈樞‧官針》又有「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之針刺治療肉痹的緩急止痛刺法。為此在「寒則筋急」、「寒則肌急」的病機指導下,整合「恢刺」、「浮刺」法而研發了專治筋痹的筋針療法 [5] ,並將筋針驗證於臨床,在診治經筋痹中收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6-9] 。由此在「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的基礎上,補充了「筋(肌)急則痛」的筋痹的病機概念。
綜上所述,痹證病機有三:一是臟腑病變,導致氣血不足或精血虛少,筋骨失養所致的「不榮則痛」;也可因臟腑病變,繼生痰瘀,閉阻脈絡所致的「不通則痛」。二是外感風寒濕熱之邪,邪阻脈絡導致的「不通則痛」。三是衛陽不足,邪侵肌腠 [10] ,寒則筋(肌)急而致的「筋(肌)急則痛」。其針刺方法各不相同,「不榮則痛」者,當在有感得氣下施行針刺補法,以達補氣養血益精治痹之目的;「不通則痛」者,則在有感得氣下採用瀉法或平補平瀉之導氣針法或刺絡放血針法,達到祛邪通脈活絡止痛的目的;「筋(肌)急則痛」者,應在無感得氣 [11] 下使用縱橫平刺之筋針之法,實現柔筋解肌之緩急止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周仲瑛. 中醫內科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2003.1 481-483。
[2] 劉農虞. 筋脈系統假說[J]. 中國針灸,2017,37(1): 79-83
[3] 梁繁榮、王華. 針灸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2016.8 241-242。
[4] 劉農虞. 析「以痛為輸」[J]. 針灸臨床雜誌.2014,30(2):55-57
[5] 劉農虞、劉恒志. 筋針療法[M].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6.6 92-94
[6] 劉農虞等. 筋針治療軟組織損傷即刻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J] .中國針灸, 2015,35(9): 927-929
[7] 劉農虞. 筋針治療筋性耳病臨證體會[J]. 香港中醫雜誌,2015,10(1)62-64
[8] 劉農虞. 筋針治瘖病案感悟[J]. 中國針灸, 2015,35(S1):91-92
[9] 劉農虞. 經筋理論指導診治盆腔疾患的新思路[J]. 中國針灸, 2015,35(S1):72-74
[10] 劉農虞. 筋針的作用機理探析[J] . 中國針灸, 2015,35(12):1293-1296
[11] 劉農虞. 得氣與氣至[J]. 中國針灸, 2014,34(8):828-830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bi-syndrome are stagnation of meridians, qi and blood. These only point out that blood vessels disorder causes the pain experienced in bi-syndrome. However, sinew disorder is a more commonly bi-syndrome seen in acupuncture clinical practice. A review on texts related to sinew disorder in Lingshu reveals that its pathogenesis is due to cold syndrome which induces muscle spasm and the acupuncture techniques used to relieve such pain are HuiCi and FuCi needling techniques.
These lead to the invention of Sinew acupun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inew bi-syndrome is caused by sinew rigidity, which has broadened the acupuncture methods used in treating bi-syndrome. bi-syndrome, pathogenesis, stagnation-induced pain, deficiency-induced pain, sinew rigidity-induced pain syndrome, meridians system, blood vessels bi-syndrome,sinew bi-syndrome, muscle bi-syndrome
(編委:陳得生審校2020.01.17)
氣血不足、精血虧虛 —— 不榮則痛 補法
臟腑病變 有感得氣
痰濕內生、瘀血內停 瀉法
痹證 不通則痛
外感六淫 風寒濕熱,邪阻脈絡 導氣法
外感勞損 衛氣不足,寒則筋急—— 筋(肌)急則痛
無感得氣 筋針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