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中国针灸》2015年10期)

​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摘要: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筋针疗法,将经筋病症分为筋性痹病、筋性窍病与筋性腔病。结合筋针临床实践,并将筋性腔病中的盆腔疾患,命名为筋性盆病,为诊治盆腔疾患,从筋入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经筋理论;筋针;盆腔疾病;筋性腔病;筋性盆病;诊治思路
近十多年来,在经筋理论研究与筋针疗法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筋针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不仅可以治疗筋性痹病(主要指软组织损伤类疾病)[1-2],对头面五官九窍[3]、内在脏腑病症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包括盆腔系统疾病。为此对《灵枢·经筋》条文进行了梳理,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经筋疾病,除筋性痹病外,还包括筋性窍病与筋性腔病,其中腔病是指经筋病变所致的胸、腹、盆腔脏器的疾病,为了与脉性脏病、真性脏病加以区别,在此命名为筋性腔病。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筋针疗法对治疗盆底脏器疾病,即筋性盆病(筋病所致的盆腔疾患)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这一针灸思路对原发病并不在盆腔脏器的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的诊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经筋与盆腔的关系

经筋理论来源于《灵枢·经筋》,十二经筋分别阴阳循布周身筋肉关节,其中足三阳经
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部),可见经筋主要分布体表联络筋肉关节之外,也有部分经筋深入体腔,布散胸腹着脊,但无属络脏腑。为此《灵枢•经筋》经文中以“出、入”加以描述。有9出8入(即阳筋:足太阳2入3出,手太阳2出入;足少阳2出,手阳明1出,手少阳1入,足阳明无出入;阴筋:手三阴各1入,手太阴1出,足三阴无出入)。具体出入部位:出,有出缺盆3处,出太阳之前3处(颈),出腋、出頄、出耳上各1处;与入,有入腋有5处,入舌本2处,入耳中1处。可见,出入以阳筋(13/17)较多,部位主要集中在胸部,以缺盆、腋、耳(颈)为主要出入体腔的门户。加之经筋在躯干部的12条分支与所结,加强了内外之联络、沟通。
《灵枢•经筋》经文在躯干内外联系时,采用了系、属、布、散、聚、着、挟、贯、合、抵等词描述其分布特性,其中阳筋循布胸腹腰背体表,而阴筋深入体腔,共同维系内脏稳定。如:
足太阳之筋……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
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乘眇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
足阳明之筋……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
足太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
手太阴之筋……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手心主之筋……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手少阴之筋……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而在《灵枢•经筋》全文中竟未出现一个脏腑名称之词。可见经筋入体腔布散胸、腹,盆腔而不入脏腑,正如《太素•经筋》曰:“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这种经筋的分布系散体腔的特性,在维系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维护气机的顺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在此尤其要提出的是脊柱在经筋对体腔脏器的维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盆腔居有子宫、膀胱、肠道等泌尿生殖系统,盆腔中的筋膜对维系盆腔脏器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而盆腔筋膜与足三阴、三阳经筋结聚尻臀、阴器,循布腰腹等密切相关。

2、筋性盆病的病变机理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均深入体内属络脏腑,其中阴脉属脏络腑,阳脉属腑络脏,分别是肺手太阴之脉属肺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小肠手太阳之脉属小肠络心;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属三焦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这样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故有脏腑病变,其中由于邪阻经脉、经脉不通所致的脏腑病变,在此称为脉性脏病;如脏腑虚损所致的脏腑病变在此称为真性脏病。
而手足三阴三阳之筋深入体腔,布散胸腹,结聚阴器。经筋通过在体腔内的结聚散着于脐、肋、胸中、脊柱、胸里、贲、季胁等 ,将内脏如吊床似的相对固定于相应的胸腹盆腔之中,维护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一旦经筋发生疾病,经筋受寒热之邪影响而发生急挛弛纵(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灵枢•经筋》),其维稳功能失常则可引起相应的筋性腔病(脏腑失稳,气机失常所致的病症),包括筋性盆腔疾患,简称筋性盆病。经筋病候中提到的经筋之盆腔疾患,如“足太阳之筋……脊反折”;“足少阳之筋……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足阳明之筋……贵疝,腹筋急”;“足太阴之筋……其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等。故临床对盆腔脏器病症,当分辨筋性盆病与脉性盆病,还是脏性盆病,分而治之。这为临证针灸辨治盆腔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3、盆腔疾病的筋脉分类有助针灸施治

盆腔脏器能发挥各自生理功能,均有赖经脉输送的气血濡养、信息沟通,同时也离不开经筋的舒缩协调,气机畅顺。根据上述经筋理论,将盆腔脏器病变分为脏性盆病、脉性盆病与筋性盆病三类。针灸疗法对筋性、脉性盆腔疾患治疗作用较大。经筋与经脉是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二大网络系统[4-5]。经筋与经脉犹如营气与卫气,可分而不可离[6]。经脉受营血而养,经筋得卫津而用。虽津血同源,营卫同气,但布散不同,功能有别。营气循行经脉,营血受阻则脉病;卫气布散经筋,卫津郁滞则筋病。临床分而治之。脉病调经,调经针法重视有感得气,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经脉为病,主分虚实,淫邪痰瘀,阻滞经脉为实,营血不足经脉失养为虚。临证当确定病脉,循经取穴,分清虚实,有感得气,体察气感,施行补泻;而筋病舒筋,舒筋针法追求无感得气,,强调“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7-9]”。即经筋为病,邪郁卫气,气不布筋所致寒则筋急、热则筋纵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筋痹与腔窍之疾。筋中无孔,不能传输病邪,邪侵袭筋,气津结聚之处即为病痛所在,故以痛为输为主要取穴原则。卫郁筋挛为主要病理改变,故疏导卫气,才可舒筋解挛,速治筋病。所以,临证当分清筋性还是脉性盆腔疾病,辨病施治,筋病舒筋,脉病通脉,方能有的放矢,提高疗效。
筋性疾病大多病程较短,气机失调为主,盆腔附近有筋急或筋纵之症象,筋针治疗大多能得到较快改善。如失治或误治,筋病日久也可累及脉骨而致筋脉、筋骨同病,甚至影响内脏,如脊柱侧弯、骶髂错位、骨盆倾斜、腰骶腹壁筋肉等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盆腔疾病。故临证须分脏性、脉性与筋性盆(腔)病。脏性盆病,肝肾亏虚,盆腔脏器失养所致,体检常可发现器质性病变,表现为腰酸膝软,眼花耳聋,尿便异常等肾虚表现,以脏器衰退的老年人或肾气未充的幼儿多见。治疗可针灸调补经气为主,可配合相应中药治疗;脉性盆病,淫邪痰瘀,侵经入络,阻滞经气,气血阻滞,盆腔失充,病变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出现,大多西医检查原因不明,可伴有腰腹冷痛、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以青壮年多见,治疗当分辨经脉或络脉病,经脉病则调经为主,络脉病则点刺放血法治疗;筋性盆病,以腰腹疼痛为始,尔后出现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盆腔疾病,常突然发生,与长期伏案、卧床,疲劳、局部受寒有关,以青年人多见,筋针治疗大多显效。

4、筋针治疗盆腔疾病的作用机制

筋针疗法属于经筋疗法,是经筋针法中的一种浅刺针法,适用于经筋病症。根据《灵枢•经筋》病候记载,经筋病症主要可分为经筋痹病、筋性窍病、筋性腔病三类。经筋痹病是指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的运动系统疾病为主,部分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筋性窍病,是指分布于头面五官、前后二阴部位的经筋病变,导致经筋急纵,影响相应五官九窍,窍气不利而发生的病症。筋性腔病是指分布于胸腹盆腔的筋膜病变,从而影响腔内脏腑,气机紊乱所出现的病症。盆腔疾患还包括筋性窍病中的前后二阴之病。筋针治疗,通过以痛为输,以结为输,皮下定向浅刺,无感得气[10] ,舒筋解结,调气布津,解除经筋之挛弛(急纵)病态,恢复经筋刚柔相济之性,纠正盆腔脏器位置的失衡,从而达到速治[]筋性盆病的目的,甚至对筋病及骨、及脉的筋骨、筋脉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足部经筋循布盆腔,依靠脊柱、骨盆、脐肋等,维系盆腔脏器位置的相对稳定。一旦感受寒热之邪,或劳损经筋,而出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牵扯盆腔脏器而位移,筋气不利,表现为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筋性盆病。筋针定向浅刺,舒畅卫气,散结柔筋,恢复脏器位置而达治疗盆病之目的。故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筋针疗法,从经筋入手,对指导、诊治盆腔疾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疗法。

参考文献:

[1]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112例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4)65-68
[2] 刘农虞. 筋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15,35(9):
[3] 刘农虞.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证体会 [J].香港中医杂志,2015,10(1)62-64
[4] 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5]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
[6] 刘农虞. 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2):185-188
[7] 刘农虞. 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8] 刘农虞. 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9]刘农虞. 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55-57
[10]刘农虞. 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34(8):828-830

刘农虞(1958-)

硕士课程学术主任.
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筋针研究, 痛症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