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 临床研究

学校代码 10199 学 号 17395707056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 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apoplexy with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学位申请人 张 玉 国指导教师 张 欣

专业名称 针灸推拿学

研究方向 针灸的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培养方式 全日制

 

硕士学位论文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 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apoplexy with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学位申请人:张玉国  指导教师:张欣 教授

培养单位:针灸推拿学院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研究方向:针灸的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2020 年 06 月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提交确认: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   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20 年 06 月 01 日

 

关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归属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导师承担的国家立项资   助的计划课题的一部分,系本人在导师指导和资助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知识产权   归属权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和本人导师所有。特此声明,本声明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20 年 06 月 1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1.保密口,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口。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20 年 06 月 01 日

摘 要 I

Abstract II

英文缩略语 IV

引 言 1

文献综述 2

第一章 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2

第二章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8

临床研究 14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实验方法 14

第二章 研究结果 21

第三章 讨 论 26

结 论 34

本文创新点 35

参考文献 36

附 录 42

致 谢 49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0

个人简介 51

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医康复技术对中风后上肢痉挛影响,通过对筋针结合刺血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两种方法的观察,比较其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差异,探索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在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上是否存在优势,为中医康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采用单盲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康复科来诊或住院的患者,共72例;根据其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痊愈人数为:7例,显效人数为:4例,有效人数为: 14例,无效人数为:7例;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痊愈人数为:3例,显效人数为:0 例,有效人数为:16例,无效人数为:11例。前者总有效率为78.13%,后者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构成的比较结果为:Z=-2.632,P=0.008,P<0.05,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显著差异。在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治疗组积分为76.09±18.62, 对照组积分为61.40±24.48,Z=-2.355,P=0.019,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在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为47.23±23.80,对照组为33.22±21.67,T=-2.329,P=0.023,P<0.05,

两组有显著差异。

结论:在康复治疗训练的同时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方面,比单纯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法其疗效更优;筋针结合刺血疗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肌张力,还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和运动功能。

关键词:刺血疗法;筋针疗法;痉挛;中风

Abstract

Objectiv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of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difference of curative effect on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was compar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meridian sinews node combined with blood pricking therap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and whether there are advantages in the recovery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ho come to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clinical recover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 cases, the number of significant effect was: 4 cases,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effect was: 14 cases, the number of invalid effect was: 7 cases;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clinical recover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 cases, the number of significant effect was: 0 cases,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effect was: 16 cases, the number of invalid effect was: 11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former is 78.13%, and that of the latter is 63.33%.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z = -2.632, P = 0.008, 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aspect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MBI),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6.09 ± 18.62, the control group was 61.40 ± 24.48, z = -2.355, P = 0.019, 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motor func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47.23 ± 23.80, the control group was 33.22 ± 21.67, t = -2.329, P = 0.023, P <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t the same time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training,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apoplexy by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blood prickin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lone.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blood pricking therapy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muscle tension of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DL and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spasm after stroke.

Keywords: Apoplexy, Meridian sinews node, Spasm, Pricking blood therapy

英文缩略语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ADL Ability of daily life 日常生活能力

ASS 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FMA Fugl-Meyer Assessment 简化 Fugl-Meyer 量表

MAS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MBI Modified Barthel index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rTMS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中风,原为中医学病症名。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的,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又将此病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1];现代将此病称为“脑卒中”,一般属于脑血管意外。根据血液循环障碍的不同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两类。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有:起病危急、易致残、易复发、合并症多、易导致死亡等临床特征。2013年对全国人口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与脑出血比例为3: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占84.2%,其次是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2]。现代研究认为是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而导致脑组织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功能缺损的一组脑血管疾病。针对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最新的脑血管病指南,还提出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治疗意见, 对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这类的疾病的治疗规律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脑卒中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单位对脑卒中等急性病绿色通道的设立,以及预防预警和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当患者脑卒中病急性发病时,在有效的治疗窗内,经过溶栓、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死亡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其患者身体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截瘫。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脑卒中后遗症也能达到较好的康复疗效,为了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重新回归社会,大多数患者要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而在患侧肢体进行功能康复的过程中,骨骼肌的肌张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不仅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也会明显降低,其中较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关节痉挛,对家庭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也发现很多方法对改善上肢痉挛状态, 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报道较多的有抗痉挛手法康复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等,其疗效得到了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认同。刺血疗法和筋针刺法不仅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重要补充。研究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机制机理, 探索其临床疗效和优势,对发展中医外治康复技术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刺血疗法在慢性病的应用上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中医对痉挛的认识

  • 痉挛与经筋的关系

“痉挛”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虽未提及,根据症状来看,可归属为中医学中的“筋挛”,部分症状也可归属为中医“筋痹病”范畴,其主要病位在于筋。关于经筋病候的记述最早见于《灵枢·经筋》,所述部位多与筋肉、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有关。与软组织张力有关的描述有:筋脉的拘挛、转筋、强直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这些症状多属于经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素问·痹论》不仅提出了筋痹及其他痹症的易发的时间, 如:“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等;还在《素问·长刺节论》中还提出了“筋痹”的病名以及针刺经筋的深度,“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

对“筋挛”此症的分类,《伤寒杂病论》中根据外感及症状将经筋病分为了刚痉和柔痉,认为可由太阳外感和发汗过多而致“痉”;《景岳全书》提到了经筋病位不同所对应的临床表现,如:“痉”其病在筋脉,则反张。“痉”其病在血液,则筋挛。还提出了此病多为阴虚之证,是由于阴虚不能养营筋脉而导致搐挛僵仆,并与年龄因素有关,如:“如中风致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黄帝内经太素》则将筋肉挛急的聚集点称为筋结,首次提出经筋结的概念[3],为经筋刺法,提供了依据; 这些记载,都与痉挛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由此可见,从中医学上治疗痉挛应当将其归入“经筋”范畴。因此,痉挛的论治也应当从“经筋”论治[4]。

1.2 中医病因病机

经研究,从中医学上来说,中风后痉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和正虚邪中两大方面[5]。

中医认为风邪外侵,是中风后发生痉挛的主要外因。早在《圣济总录·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就有记载使用白花蛇丸方治疗风邪客于机关,肢体拘挛;《质疑录》

认为中风证“十二经皆有见症”,风中足太阴脾则会出现手足拘挛等症状;此外,《黄帝内经》详细的描述了风邪致病特点:“风为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或为寒中, 或为热中,或为寒热,或为偏枯,或为疠风,皆为风也,其变莫测;然八方之风邪中人,则有中腑、中脏、中经脉之分,所以别其邪之浅深也”,讲述了风邪多兼夹寒邪,热邪,湿邪以致病,又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有云:四肢拘挛者,以中风冷[6];

《普济方·诸风门》也记有:风柔者,以风热入于肝脏,使诸筋挛急,屈不可伸;《黄帝内经》记载有“以风入肝藏”,指出与筋挛相关的脏腑为肝[5];《明医指掌》中记有:中风引起的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手足拳挛以及筋脉不舒等,多是由于风邪湿毒流滞经络导致,还提出采用活络丹进行治疗[5];另外,根据五行学说的五体理论,中医学认为筋病多于五脏中的肝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其关系多有阐述,如:“风生木”“肝生筋”“在体为筋,在脏为肝”“风伤筋”等;《素问·宣明五气》还明确提出了肝主筋的论断[7],根据古籍中相关记载,多与邪伤于肝,邪伤其筋脉有关,其中描述风邪的占多数。

正虚邪中,为中风痉挛的主要内因。《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有云:“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搏于筋,则为筋挛”指出虚邪可由毫毛入腠理,博于筋而导致筋挛[8];《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关于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中有记述曰:“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而在《太平圣惠方》中也有相似的论述;《医经会解·中风》也有如下记载:“五脏已病,四时失调,则邪气乘虚而入腠理”认为中风引起的筋挛络急是由虚邪实,影响正气所引起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认为筋之濡养有赖于阳气的盛衰,记载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在《不知医必要·风中经络》中在叙述养血汤主治时也提到:“风中经络,血少偏枯,筋脉拘挛,疼痛”;《圣济总录》曰:“夫肝中风者,是体虚之人,腠理开疏,肝气不足,风邪所伤也,其候筋脉拘挛,手足不收”;总之,中医古籍中关于痉挛内因的记载大多数与正虚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等因素有关。

另外,还有文献记载认为痉挛不仅与寒热等因素有关,还与气血异常及形成的血淤,痰浊等病理产物有关。《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论寒热证》中认为寒热皆可伤其营血而导致“拘急”,其致病机理主要是:寒则血凝,血凝则滞涩,滞涩则拘急;火盛则血燥,血燥则津枯,筋枯则拘急[9],还提出了除寒热以外的第三种治病方向为

 

“治血气”[10];在《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中风》中也记载有:“瘫痪休将左右分,皆因血少不荣筋”以及“瘫痪总是血枯之病,盖为痰泥经络,遂气血不行以荣养其筋也”;明代《百代医宗》则认为:“有手拳挛而足无恙者,其病在胃也,痰与火也”“有在足拳挛而手无恙者,在患在脾,亦痰火也”,其主要观点认为:上下肢痉挛与之相关的脏腑为脾胃,皆由痰邪阻滞、气血不达四肢所致。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的治疗

  • 针灸治疗

近些年,针刺作为疗效确切的中医外治法,被广泛的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等慢性病。研究表明,用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能够缓解痉挛状态,且临床疗效较好[11]。经查阅文献,其临床上主要采用的针刺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12]  :①按照针刺部位可以分为:头针、项腹针、体针;②按照针刺方法可分为:平衡针刺法、动静针刺法、毫火针法、“补缓泻急”针刺法、恢刺法、关刺法;其主要的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根据解剖学基础,采用选穴方法有[11]:患肢拮抗肌取穴、患肢优势侧取穴、患肢优势侧与劣势侧共同取穴[13]、经筋节点取穴、取督脉穴与夹脊穴等;②根据针灸学基础,采用取穴方法有[14]:辨证取穴、特殊取穴、传统取穴[15];除以上针刺方法外, 临床上还采用一些综合针刺治疗,如:温针[16]、电针[17]等。

 

2.2 推拿治疗

推拿,又称按摩,与古籍所记载的按跷、乔摩、矫摩等,同属一种中医治疗技术。是指施术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用以缓解病痛、强体健身的一种方法[18]。临床研究认为,推拿具有疏经人体通络,滑利肌肉关节,促使整体气血运行,调整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19],在临床上,也经常被运用于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刘璨等[20]在治疗挛型脑瘫患儿时,采用运动、针灸、电疗、中药蒸气浴等康复治疗同时,在运动治疗前和运动治疗中进行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说明推拿疗法能够改善中风后的肌张力,且疗效较好;吴振国等[21]的推拿关节综合治疗和马新[22]的

 

 

抑强扶弱推拿法,也得出了大体一致的结论;而在临床上,单独使用推拿治疗较少, 大多采用与针刺、刺血、康复治疗等方法结合运用,范梁松等通过临床观察,对推拿选用患肢拮抗肌群穴位与选用患肢痉挛肌群穴位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推拿采用患肢拮抗肌群取穴,患侧肌张力降低,痉挛得到解除。

 

2.3 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为灸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包括艾条灸、艾柱灸、隔物灸等,艾柱或艾条通常是由艾叶加工制成,根据患者病情也可以加入相应的药物以增强疗效。医学上常用的灸法,是指在体表的腧穴部位或病灶处点燃熏烤,使局部产生温热或灼痛的感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23],这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被各代医家认为具有调整人体机能的衰弱与亢进,还具有祛寒痛经、活血化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同时,也常被民间用于预防保健,美容养生,增强体质等。《灵枢·官能》中记载了关于灸法的适应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24];《医学入门》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意思是说当针刺和汤药都不能到达病灶的时候,应当选用灸法治疗。由于灸法使用简单、易于掌握、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因此,在中国民间是一种广为人知自然疗法[25]。霍新慧等[26]研究结果表明,艾灸配合康复训练疗法不仅有舒筋缓急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在治疗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痉挛,有确切疗效;林苏进等[27]研究结果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

 

2.4 中药疗法

 

张春双等[28]采用常规运动治疗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结果显示,早期在运动疗法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可显著降低肢体痉挛性高肌张力,使偏瘫患者挛缩状态缓解;黄勇等[29]研究显示:芍药甘草汤能够使痉挛性瘫痪大鼠脊髓内的抑制性氨基酸(如: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以及神经递质 5-HT)含量明显增加,其研究采用芍药甘草汤来降低痉挛性大鼠肌张力的机理为:兴奋性氨基酸过多可引发痉挛,抑制性氨基酸 GABA、Gly 能够通过抑制突触,以降低神经兴奋性

 

 

的传导,从而使骨骼肌的痉挛状态得到缓解,而神经递质 5-HT 能够与兴奋性氨基酸产生拮抗作用,而降低大鼠的痉挛程度,其作用类似于巴洛芬,主要是为了增强突触前的抑制作用[30]。

 

2.5 经筋疗法

 

现代研究表明,从“经筋”论治,对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以及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卢凤娟[31]在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时,常规电针针刺组选用取: 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环跳、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九穴为甲组,电针针刺经筋结点配合康复治疗为乙组,治疗结果显示:乙组的治疗效果高于甲组;陈梅等[32] 选取实验组(筋针选取筋结肿痛、挛急、转筋处等部位,循针点刺以经络为主,根据肌张力高的肌肉部位选取相应的经脉),对照组选取常规针刺治疗,在患侧上肢选择肩髃、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等穴位,下肢选择髀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丘墟、太冲等穴位,结果证明,实验组在改善肌张力和神经功能缺损两方面有较好疗效;刘未艾等[33]研究表明: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 不仅能够改善肢体痉挛患者的肌张力,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疗效优于西药巴氯芬,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民间,也传有多个民族对经筋有独特的认识和研究,壮医利用经筋理论运用推拿将摸结、解结的手法用来治疗网球肘,同时结合运动疗法,在降低复发率的同时,也缩短了治疗的显效时间[34];傣医对经筋的认识也十分独特,认为从体表筋的病变推断人体内在病变, 在推拿上常使用“沙雅”等方法,以达到活血通络、祛风湿的功效[35]。

 

2.6 刺血疗法

 

刘氏[36]在针刺同时选取头部、胸部和背部三个部位阿是穴等处,以及曲泽、委中、十宣、十二井穴等穴处,以采血针散刺,抽气拔罐,出血即停,治疗 30 天,治疗前后用 Fugl-Meyer 量表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以手足阳明与少阳经穴为主, 配以少阴、督脉经穴进行针刺治疗;黄氏[37]采用针刺病灶侧头部运动区或血管舒缩区, 以及在上肢和腹部处取穴,同时,在肩贞、肩髃、天宗、中脘、气海点刺放血后拔罐,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其总有效率达到 93.48%;李氏[38]参照 2005 版《中

 

 

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内科治疗的同时,在十宣穴处点刺出血,治疗脑卒中后不能完成手指集团运动的患者,其结果表明,针刺十宣穴对手指集团屈曲、伸展等功能有明显改善;刘雁[39]等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在上肢曲泽、尺泽、外关等穴位处刺血拔罐,出血 10-30ml,治疗结果表明:中风后痉挛期时,采用刺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降低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高灵爱等[40]康复训练的同时在肩关节活动痛点处刺血拔罐,出血 5-10ml,研究结果表明: 刺血拔罐加康复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组;倪卫民等[41]在上肢肱二头肌肌腱处刺血拔罐,与常规针刺取穴(臂臑、曲池、合谷、尺泽、曲泽、内关)治疗对比,刺络拔罐组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可明显降低,其疗效也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刺血疗法在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上有确切的疗效。

 

存在问题

 

近些年,随着患者康复意识的提高,对中风后康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上述中医康复技术都被临床证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作为临床治疗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如何选择介入治疗的有效时机,使其既能确保临床疗效,又能精简治疗项目,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等问题,仍需要大量的临床分析来确定的,特别是肢体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论是常规针刺还是推拿,都有可能加重患者疼痛。而筋针刺法具有浅刺无痛的特点,刺血疗法则有治疗快、疼痛轻的优势,不仅在治疗过程中能较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值得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临床疗效,以确定其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第二章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现代医学对痉挛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痉挛的概述

 

目前在国际上,痉挛的定义,仍存在争议,其原因主要是这个术语表示的是一种运动障碍,其在很多疾病中可以存在类似的阳性反应,比如:阵挛、折刀现象,但在临床上,无法明确区分肌张力亢进与痉挛导致的运动阻力增加,是由神经因素还是非神经因素导致,故两者经常互换使用[42],所以目前多采用广义的概念: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导致的感觉运动功能紊乱,表现为肌张力随肌肉牵张反射的速度增加而增高,伴随着由于牵张反射过度兴奋导致的腱反射亢进[43]。中风后出现的肢体痉挛与上述机理有所不同,是由高位中枢对下位中枢运动神经元的抑制系统失调,导致α 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而导致了牵张反射亢进,从而引发肢体痉挛的发生。

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主要症状是:上肢处于一种强制性姿势,表现为肩关节内收且内旋,前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掌指关节则处于屈曲位。临床上认为这是一种异常的姿势状态,在患者上肢恢复的过程中,有利于患者患肢的保护,在异常肌张力的作用下能够完成一些代偿性的肢体动作。但痉挛状态更多的会引起患肢肌无力, 不能进行主动运动,长时间的肌肉筋挛还可能引起疼痛、关节活动度下降、关节挛缩等一系列关节症状,还可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影响治疗效果。由于其生活难以自理,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护理,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同时,患者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焦虑,社交减少,严重者甚至发展为抑郁,不仅影响治疗效果, 也会增加治疗的难度,所以,中风后痉挛的治疗,对患者中风后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1.2 痉挛的生理病理学

 

研究表明,正常肌张力是维持各种姿势及肢体活动的基础。生理情况下,肌张力主要的初级中枢是脊髓,同时受上位中枢控制,通过梭外肌和梭内肌的相互作用,以协调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当外力拉长肌肉时会引起肌梭兴奋,其神经冲动传入脊髓前角神经元,使梭外肌收缩,以对抗牵张,而牵张反射的调节则由大脑皮质及皮质下核

 

 

团等高位中枢中相应的传导束来完成,研究者表示,正常的肌肉收缩是受神经机制控制的,当强直收缩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时,才会导致痉挛的出现,而由肌肉痉挛而引起的肢体运动阻力增加,其原因可能与中枢神经紧张性反射和肌肉以及连接组织机械特性的改变有关。

有研究发现[44],钙离子的导入可以通过影响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以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兴奋性,从而解除肌肉痉挛。

 

1.3 现代医学对痉挛机制的认识

 

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的断续的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其原因由脑或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或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所致[45]。

临床上将痉挛分为:生理性肌痉挛、病理性肌痉挛、功能性痉挛三种[46]。

导致肌肉痉挛的原因可能有几种[43]:①电解质平衡紊乱;②低温的刺激;③代谢废物的堆积;④肌肉局部缺血和运动性肌肉损伤;⑤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肌肉痉挛对人体能造成很多的危害,如:可引发阵挛等;长时间痉挛还可能造成关节挛缩,引发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中风偏瘫后发生的痉挛,不仅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十分不利,还可能影响患者预后,造成残疾;但研究发现,某些痉挛对患者也有一定的好处,如: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下肢会出现伸肌肌群的痉挛,但这种痉挛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患者维持站立有一定帮助的,也可以减轻瘫痪肢体的水肿,促进静脉回流,减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43];所以,在临床上,要区分利弊,客观看待肌肉痉挛,不仅要纠正不利的痉挛,也要利用好对患者有利的肌肉痉挛。

 

1.4 现代医学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机制研究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痉挛模式一般为:上肢主要表现为屈肌肌群痉挛,下肢主要表现为伸肌肌群痉挛[47]。通过对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文献发现[48],可能导致脑卒中后痉挛的原因是牵张反射的亢进, 而引起牵张反射亢进的机制有: ①激活后抑制

(post-activation depression,PAD)减少;②神经递质、肽类分泌调节失衡;③中枢性运动抑制减弱④轴突侧芽生长;⑤失神经超敏;以上这些都有可能是使牵张反射亢进,从而诱发肌张力的增高,导致痉挛的发生。

 

 

痉挛的原因除牵张反射增强外,长时间的关节固定会使肌肉被限制在较短的位置, 而引起的软组织本身的挛缩,导致肌节早期即可被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所取代[49],肌梭的静息放电和敏感性增加,导致肢体在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加。

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高位中枢通过易化或抑制作用影响脊髓的反射活动[50]。 最新研究还发现[51]: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损伤以及肢体瘫痪后的制动和废用能够

引起神经重塑,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异常的神经重塑与痉挛的产生密切相关,其神经重塑机制有以下几种:神经纤维芽生和新突触的形成、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增高、胶质细胞的激活,这些发现为临床上治疗痉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靶点。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发育疗法(Bobath 技术)、Brunnstrom 技术、多感觉刺激疗法(Rood 技术)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 技术)等[52]。很多研究显示[53, 54],运动疗法中,中风后早期的被动运动以及中风恢复期的主动运动等,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翔等[55]研究表明,“压手”即上肢伸肘位负重牵伸,是 Bobath 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on pattern, RIP),其在运用的时候,手部压力、压力/体重的百分比与解除痉挛效果是正相关的关系,手部压力大小、压力/体重的百分比与性别、年龄也有关,且手部压力与疗效呈正相关压力越大,疗效越显著;王国胜等[56] 的研究利用 Bobath 姿势反射结合全身振动疗法, 其结果显示, 在简化Fugl-Meyer 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和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上,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表明 Bobath 姿势反射结合全身振动疗法,能够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原理可能是患者在适应振动刺激同时,本体感觉信号输入提高,姿势反射调整能力增强,促进了上位中枢的重塑,强化了对骨骼肌的控制,从而抑制牵张反射[57];MOTO 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运动训练康复系统,可以在偏瘫患者的各个时期使用,其训练具有重复性高的特点[58],近些年的研究显示[59-62],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利用 MOTO

 

 

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以促使肌力较低的骨骼肌得到恢复,关节活动能力得到改善,防止关节挛缩、关节痛疼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关节肌肉萎缩,有效缓解痉挛状态,在提高患侧肢体的灵活度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平衡功能,甚至对运动感觉的恢复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 神经康复技术

 

肌电生物反馈作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据报道国外已经证实了该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中枢神经损伤的恢复,以及对手臂和手部运动康复具有肯定的疗效和改善[63];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是一种有 30 年历史的技术,最初用于非侵入性地研究神经沿皮质脊髓束、脊髓根和周围神经的传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生理学,包括康复和术中监测,然而在国际上 r TMS 疗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有临床研究表明,在针刺进行干预的同时结合 r TMS 治疗,不仅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在其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64];黄格朗[65]等通过 mata分析发现:重复性 TMS,能对脑卒中患者指屈肌痉挛、腕屈肌痉挛和肢体运动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66],神经肌肉电刺激一定程度上抑制痉挛肌的肌张力增高,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疗效迟缓期后,患者的肌力也能得到明显提升。

 

2.3 药物治疗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治疗痉挛的药理学干预措施之一是A型肉毒毒素,其通过切割突触囊泡外排细胞分裂所需的一种复合蛋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肌肉瘫痪,其临床优势在于可以控制靶点,特别是在降低异常肌群的肌张力,以缓解疼痛, 有较强的选择性;张颖[67]等认为在脑卒中早期,通过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能够有效缩短神经恢复的时间,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下肢肌群痉挛得到解除, 关节活动度增加;还有研究显示,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下肢痉挛(痉挛级别为2 级和3级),对改善睡眠障碍和睡眠质量,以及降低产妇抑郁也有疗效[68];目前国内外首选的抗痉挛药——巴氯芬,它结合电刺激等物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骨骼肌痉挛状态

[69],在临床上较常见的中枢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替扎尼丁,对脊髓中间神经

 

 

元突触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其可以减少多突触脊髓反射,降低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状态,从而缓解痉挛;张晓宇[70]等研究发现,采用替扎尼丁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 其临床疗效显著。

 

2.4 矫形器

 

矫形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研究,相较其他康复技术为少,其治疗中风后痉挛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持续牵张作用力,使挛缩的肌肉可以得到牵伸,恢复肌纤维长度,使主动肌和拮抗肌达到平衡,从而缓解肌肉痉挛[71],但其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2.5 机器人辅助训练

 

有研究显示,反复训练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性瘫痪的肌群,有意识的收缩练习越多,越有利于对运动功能的恢复[72];毕胜[73]等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上肢痉挛有缓解作用,主要通过重复性牵伸和反复运动来实现的;万新炉等[74]发现,运用运动反馈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训练效率,并且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偏瘫的上肢痉挛状态。

康复机器人其主要优点在于:①可以配合或替代康复理疗师的治疗;②可以实时反馈和控制训练参数,对参数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③可以进行精准训练,并可以及时调整力度等;④可以与高科技多媒体结合,富有趣味性;⑤可以远程操控。

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机器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由于大部分机器人驱动、传动、传感三种系统都位于机械臂上,故体积臃肿,末端精度和运动连续性有所欠缺,其重量及惯性作用大,也对设计的难度造成较大影响;②辅助弹性支撑系统可控性差;③舒适性、安全性、柔弹性的设计不足[75]。

 

 

存在问题

 

对运动疗法的运用,临床上研究最普遍,临床疗效也比较确切,但是,治疗师的水平高低不一,故造成疗效也不尽相同,在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控制上,没有较统一的标准,多依靠治疗师的主观判断,其在研究进度上突破性的进展较少,在国内使用时,常常与中医针灸、推拿等技术相结合,较单独运用运动疗法,其疗效更好;重复性 TMS 虽然被证明能诱导神经兴奋相对持续性改变,但需要高度警惕关于安全性和伦理局限性方面的问题[76];肉毒毒素方面,国外研究发现,多次注射肉毒毒素可导致严重和持续的肌肉功能丧失和改变的肌肉结构、结构异常包括纤维型转变、纤维型分组和脂质积聚,这些变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68, 77];矫形器方面,治疗痉挛的临床报道不多,说明其应用并不普遍。

 

 

临床研究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实验方法

 

临床资料

 

  • 基本资料

观察患者72例,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康复科住院患者,其全部经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临床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且其临床表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肢痉挛症状。其中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中止治疗,共脱落10例,总脱落率13.9%。完成研究患者62例,年龄在39-70岁之间,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男48例,女14例。

1.2 诊断标准

  • 西医诊断标准
    • 脑梗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年版本)对本实验研究的脑梗死诊断标准拟定如下[78]:

急性起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高血压患者;

 

—至数日内出现脑局部损害症状、体征;

 

局部病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音障碍等);

 

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24h以上;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1.2.1.2 脑出血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年版本)对本实验研究的脑出血诊断标准拟定如下[79]:

急性起病;

 

局部病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进展迅速,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经常有神志障碍、瘫痪和其他神经系统局部症状;

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

⑦ CT应作为首选检查;

1.2.2 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6年版)[80]制定了本研究的诊断标准如下: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脑血管病范围。

诊断依据: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甚则精神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常有年老身衰,过劳过欲,饮食无节制,不限烟酒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可有异常表现;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符合下述项目:

. 首次中风者;

. 年龄在30~70岁之间;

. 病程在2周到12周,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

. Brunnstrom分期(附录1)功能评定在Ⅱ~Ⅲ阶段;

. Ashworth痉挛评定(附录1)肌张力>0级,并且≤3级;

. 上肢为屈肌模式;

. 治疗前两周内未服用过镇静剂和肌肉松弛药物;

 

 

. 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所有治疗措施;

1.4 排除标准

. 二次及二次以上中风者;

. 中风急性期无意识者;

. 中风后肢体有挛缩症状者;

. Brunnstrom分期为Ⅰ期或Ⅳ期、Ⅴ期、Ⅵ期;

.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级为Ⅳ级或肌张力为正常者;

. 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2mmol/L;

. 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 合并严重心、脑、肝、肺、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 . 非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原因导致肢体痉挛的患者;
  2. . 具有下列禁忌证者:心、肝、肾功能衰竭者;b.对于针刺严重晕针者;c.针刺选穴部位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d.针刺过敏者;
  3. . 不同意接受本方法治疗的患者;符合上述其中一项,即予排除;

1.5 病例剔除、脱落、中止试验标准

已被选入的病例,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作中止或剔除病例处理。

.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者,应及时中止实验;

. 不能坚持治疗,或未按治疗计划执行者;

.  实验中发生严重的其他并发疾病或自身病情恶化者;

.  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调查研究,观察并记录不完整者;

 

. 自行退出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治疗效果疗效的患者;

 

. 治疗期间违反方案并使用试验禁用药物,有可能干扰研究结果或导致无法评估疗效者;

 

 

治疗方法

 

 

  • 分组方法: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筛选病例,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2例(按脱落率20%计),按照患者前来诊治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编号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2例患者分别纳入以下两组:治疗组(筋针结合刺血疗法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各36例,其中在治疗过程中,共脱落10例,实际完成研究患者62例,男48例,女14例。

2.2 治疗方法:

  • 基础治疗:

凡符合纳入标准者,统一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方法。

2.2.2 治疗组:

  • 筋针治疗:

取穴:手太阴经筋中的中府次、抬肩次、肩内陵次、泽前次、尺泽次,手厥阴经筋中的大陵次、掌指2-4,手少阴经筋中的神门次、掌指5;

参照薛立功编著的《中国经筋学》选用其经筋点的穴位定位:

中府次:在肩前部,当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交点下缘,肩胛骨喙突尖端[81]; 抬肩次:在肩前部,当肩关节盂上缘处[81];

肩内陵次:在肩前部,当肱骨结节间沟中[81]; 泽前次:在前臂掌侧面,当桡骨粗隆处[81];

尺泽次:在屈肘侧面,当肱二头肌腱桡侧,肘横纹上[81]; 大陵次:在腕掌侧面,当腕横纹中点处[81];

神门次:在腕部掌侧,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于腕骨抵止处[81]; 掌指2-4:在手掌侧面,当第2-4各掌指关节掌侧面处[81];

掌指5:在手掌侧面,第5掌指关节掌侧面[81];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根据以上经筋点穴位定位取穴并使用75%酒精常规消毒,取针灸针(“安迪牌”,规格为0.25×40mm),自穴位定位处进针,沿肌腱或肌束的走向由皮下朝向结筋病灶点方向进行透刺,进针约1~1.5寸,缓慢捻转泻法, 强度以不引起肌腱挛缩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5日为1疗程,每周治疗5次

 

 

后休息2日,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2.2 刺血治疗:

取穴:在患侧肱二头肌对应神经节段(相当于第4、5颈椎棘突旁开0.5寸);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皮肤后,根据解剖学骨性标志定位穴位,使用75%酒精进行常规消毒,用采血针(“君诺牌”一次性塑柄采血针)快速刺入穴位数次,看见皮肤表面少量出血为度,将玻璃罐(2号或1号罐),立即拔在刺血部位,留置约5min,出血约3~5ml为度,3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3周,统计疗效。

2.2.2.3 康复训练:

操作方法:①良肢体位的摆放;②被动牵拉上肢各关节活动度训练;③抑制痉挛项目,主要包括上肢抑制痉挛手法,肩胛带负重手法,自主滚桶训练,手指屈曲抗痉挛手法;每天治疗1次,5次治疗后,休息2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对照组:

采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临床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 观察指标及功能评分:

 

采用以下评价指标进行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在实验开始时,分别评定并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评定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评分。

3.1.1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在临床上是徒手评定痉挛的主要方法。其一般是通过检查者对受试者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根据检查者所感受的阻力进行分级评定,其将肌张力主要分为5个级别:0级、1级、1+级、2级、3级、4级;0为正常肌张力,4级, 僵直在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不能活动。本量表主要用于观察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常规康复项目的基础上,对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情况,也是本研究疗效评定的主要观察指

 

 

标。(见附录1)

3.1.2 改良Barthel指数(MBI)

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临床上评价患者自理能力时较常用的量表,在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能够反映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恢复情况,因其评定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并且可信度和灵敏度都比较高,成为了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一种ADL能力的评定方法;其主要包括10项内容:①进食;②洗澡;③修饰;④穿衣;

⑤大便控制;⑥小便控制;⑦如厕;⑧床椅转移;⑨平地行走;⑩上下楼梯[82];本量表主要用于观察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常规康复项目基础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否有改善作用。(见附录2)

3.1.3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被广泛用于中风患者运动功能评测的康复评定量表,它是Brunnstrom技术六级功能分级的细化,本量表主要用于探索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常规康复项目的基础上,其对上肢运动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见附录3)

 

3.2 对安全性进行评价: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晕针反应、滞针反应、皮下出血肿胀;同时,要注意在拔罐过程中,有无烫伤或其他意外情况等不良反应。

 

3.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缪鸿石编写的《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制定了本研究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分级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降低2级或2级以上肌张力或肌张力评级为0级; 显效:降低1级肌张力;

有效:降低半级肌张力;

 

无效:肌张力无变化或升高;

实验总有效率 = 临床痊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

总例数

 

 

数据统计

 

 

治疗结束后,要对核对观察结果,记录病程数据并总结,确定无误后,用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所有检验结果均以P<0.05作为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第二章 研究结果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 患者性别和年龄的比较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72例,依照其就诊顺序,依次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36例。其中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4例,脱落率11.1%,对照组脱落6例,脱落率20%,研究中总脱落率13.9%。完成研究患者62例,将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治疗组中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最小者为39岁,平均年龄在55.875±8.820; 对照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最小者为42岁,平均年龄在55.80±7.8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P>0.05), 说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表 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例)

性别

组别 例数

男 女

治疗组 32 24 8

对照组 30 24 6

X2  0.221

P 0.638

注:经 X2 检验,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在性别方面两组无差异

 

 

表 2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治疗组 32 55.88±8.82
对照组

T

30 55.80±7.80

0.035

P 0.274

注:经 t 检验,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在年龄方面两组无差异

 

 

1.2 两组在治疗前疗效观察指标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分别为:治疗组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9例,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19例,肌张力为2级的人数4例;对照组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9例,肌张力为1+级的人数12例,肌张力为2级的人数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积分分别为:治疗组积分为65.47±22.27,对照组积分为55.17±28.66;简化Fug-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治疗组积分为39.23±23.93,对照组积分为30.80±22.45。结果为: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积分在三种疗效评定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故两组患者在三个观察指标方面均有可比性。(见表3、表4)

 

表 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1 1+ 2

 

治疗组 32 9 19 4

对照组 30 9 12 9

注:经秩和检验,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无差异

-0.806 0.420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的结果比较(`x±s)
组别 例数 改良 Barthel 指数 简化 Fug-Meyer 运动功能评分
治疗组 32 65.47±22.27 39.23±23.93
对照组

P

30 55.17±28.66 30.80±22.45

0.133 0.127

注:经 T 检验与秩和检验,结果均为 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 MBI、FMA 无差异

 

 

临床研究结果

 

 

  • 患者改良 Ashworth痉挛程度评定结果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比较中,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比较中,P>0.05,尚不能认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有差异;两组治疗后结果的比较中,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5、表6、表7)

 

 

 

表 5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0 1 1+ 2

 

治疗前 32 0 9 19 4

治疗后 32 7 18 5 2

-3.890 0.000

 

注:经秩和检验,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

表 6 对照组在治疗前后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1.891 0.059

 

 

注:经秩和检验,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   认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有差异

 

表 7 两组在治疗后 MAS 评定结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MAS 分级

Z P

0 1 1+ 2

 

治疗组 32 7 18 5 2

对照组 30 3 10 12 5

-2.632 0.008

 

 

注: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在治疗后有显著差异

 

 

2.2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改良 Barthel 指数)结果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P=0.000, 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P=0.00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8)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组间比较,治疗前,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 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9)

 

 

 

 

表 8 两组在治疗前后 MBI 评分的组内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3 疗程 Z P
治疗组 32 65.47±22.27 76.09±18.62 -4.191 0.000
对照组 30 55.17±28.66 61.40±24.48 -3.131 0.002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为P<0.05,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表 9 两组在治疗前后 MBI 的组间比较(`x±s)

时间点 组别 例数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 检验值 P

 

治疗前 T=1.586 0.133

治疗后 Z=-2.355 0.019

注:经T检验,两组在治疗前,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经秩和检验,两组在治疗  后,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3 患者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结果为:P=0.000,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5,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10)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组间比较,治疗前, 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P<0.05,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11)

 

表 10 两组在治疗前后 FMA 评分的组内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3 疗程 Z P
治疗组 32 39.23±23.93 47.23±23.80 -4.366 0.000
对照组 30 30.8±22.45 33.22±21.67 -1.919 0.055

注:经秩和检验,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   与治疗后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表 11 两组在治疗后 FMA 评分的组间比较(`x±s)

简化 Fugl-Meyer 运动

 

时间点 组别 例数

功能评分

检验值 P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 32 39.23±23.93

对照组 30 30.8±22.45

治疗组 32 47.23±23.80

对照组 30 33.22±21.67

Z=-1.525 0.127

T=-2.329 0.023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在治疗前,P>0.05,无显著差异;经T检验,两组在治疗后,P<0.05   有显著差异

 

 

2.4 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用方法均有效, 但治疗组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见表12)

 

表 1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分组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2 7 4 14 7 78.13%
对照组 30 3 0 16 11 63.33%

 

注:经秩和检验,Z=-2.007,P=0.045,(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第三章 

 

筋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经筋”一词,最初源于《灵枢·经筋》;其“经筋病”这一病名,首次提出来源于《难经》;《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筋疗法著作;《针灸大成》不仅记载有经筋病的诸多治法,还提出了不定穴,还对阿是穴进行了总结和补充[3]。现代研究中经筋病与筋病,并无严格区分,但其在概念、病症及治疗上都存在异同[83]。

关于经筋的概念,中医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常用经筋涵盖的内容、功能及病理特点表述。如:《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认为经筋是经络系统在人体体表连属部分

[84];《中国武术大辞典》则认为经筋包括肌肉、肌腱、筋膜等内容,并有赖于经气的

运行和濡养而发挥其作用。十二经脉气散布于筋肉的部分,称“十二经筋”。经筋与人体运动功能有密切联系,在发生异常时多出现筋肉掣引、弛纵、挛急等病变[85]。在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中,经筋指的是十二经筋,其中记述了十二经筋的走向和 分布,以及所主疾病与治疗方法。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其病小指支, 跟肿痛……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春痹也;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其病小 指次指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孟春痹也;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其 病足中指支胫转筋……治之以马膏……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季春痹也;足太阴之筋, 起于大指之端内侧……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治在燔针劫刺……命曰孟秋 痹也;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秋痹也;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其病足大指支 内踝之前痛……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命曰季秋痹也;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治在燔针劫刺之,……其为肿者,复而锐;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 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夏痹也;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其病 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季夏痹也;手阳明之筋,起于大 指次指之端,……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 刺……名曰孟夏痹也;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

 

 

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名曰仲冬痹也;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名曰孟冬痹也;手太阴之筋, 起于小指之内侧……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 治皆如右方也。

综上,中医学对经筋的内容、功能、走向、分布、所主病症、治疗方法等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关于经筋的实质,中医学上仍尚未明确,但现有医学研究认为经筋的实质为筋肉系统和神经系统,在其诊断和方式上,与西方医学中肌筋膜链的理论有较多的相似之处[86]。

由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在临床上,经筋理论被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仅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病、结缔组织病、神经系统疾病[87];还被用于治疗面瘫、痿证、足下垂等顽固性疾病;并且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也运用较多,如:中风后肩痛、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以及中风痉挛性瘫痪等;而在经筋理论指导下, 与临床实践结合而产生的中医治疗技术,都可广泛称之为经筋疗法。从治疗手段上看, 经筋理论与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等中医疗法结合密切,由此可见,经筋疗法是一类综合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并且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在文献研究中还发现,医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所用经筋理论基础同根同源,但所着重方向却各不相同,特别是在针刺方法上差异较大。根据针刺方式的不同分为:火针、电针;根据针刺手法的不同多分为:恢刺法、排刺法、扬刺法等;根据针刺深浅的不同又分为:浅刺法、触骨针法等;其在取穴方法上,也并不统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取穴方法:①结合解剖学,在肌肉起止点或关节肌腱压痛点取穴[88, 89];②以经筋走向及压痛点为穴[90];③以筋结肿痛、转筋等病灶处为穴[32];④以筋结点为穴,此法与薛立功所著《中国经筋学》中筋结点取穴方法基本一致,但并无“结筋病灶点”的描述。

其中,石学敏团队在经筋疗法中所用针法独特,特别具有代表性,其主要观点来源于古籍中关于“以痛为腧”的记载,又将结合整体观念思想,在运用时,多采用局

 

 

部选穴,同时采用循经排刺、多向透刺等多种针刺方法,在治疗周围神经麻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等疾病时,还常常配合以刺血拔罐等疗法,收效颇佳[91]。特别是醒脑开窍针法,在治疗多种疾病上有奇效,但由于其针法特殊,若不得要领,较难达到同等的临床效果。

“筋针”疗法,是经筋针法之一,是经筋理论与针刺手法的结合而产生的。而本文所述“筋针”,受启发于刘农虞教授所著《筋针疗法》一书,刘农虞教授提倡符合针灸特点的辩证思维,提出首要辩筋病、脉病,次要辩病位(皮肉筋骨脉)的治疗思路,同时,将这种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辩痹的针刺方法,命名为“筋针”;本文取穴方法来源于薛立功《中国经筋学》结筋病灶点,与上述筋穴略有不同,但受其著作启发, 又不离其经筋的理论基础,故仍采用“筋针”命名。

薛立功认为古人所谓之经筋,其本义是指骨骼肌、筋膜、滑液囊、韧带,其运动力线也与经筋的走向规律十分相似,并对中医经筋概括为:十二经筋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学知识,用当时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关节不仅是运动功能的机关,还是伏行经脉的经筋汇聚之地,经脉经气流行,正邪进退多在关节周围表现出来。经筋系统是对人体筋肉、韧带的分布进行的规律性总结,就筋肉来说,包括十二经筋和其他诸如大筋、刚筋、谷、小筋(溪、柔筋)、宗筋、膜筋、缓筋、维筋、肌、分肉等,涵盖了束骨利关节的所有组织学内容。

薛立功还概括了经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含五个方面:①主束骨,即将两块或多块骨约束成一体之意;②利机关,即关节活动依赖经筋的肌肉牵拉才能实现;③为刚为墙,即支节身形,保护内脏;④反映病候,即经筋功能的强弱,不仅反映局部的损害,而且反映内脏的病损;⑤调经脉,即经筋与经脉在关节处相互交会,相互影响, 经脉及经气的流通受经筋生理病理的影响。

“痉挛”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虽未提及,根据症状来看,可归属为中医学中的“筋挛”,部分症状也可归属为中医“筋痹病”范畴,其主要病位在于筋。《灵枢·经筋》关于经筋病候的记述,所述部位多与筋肉、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有关。与软组织张力有关的描述有:筋脉的拘挛、转筋、强直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这些症状多属于经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所以运用中医康复技术治疗痉挛当从经筋论治。

 

 

“筋针”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经筋理论,其疗法是专门针对筋病治疗的一种针刺方法,相当于现代疾病中的软组织损伤和部分神经系统疾病。文献研究中发现,此法也被用于临床以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疗效确切。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兴奋阈值低的Ⅰ类神经传入纤维(为肌梭和腱器官的传入纤维)有关,取得疗效的关键以宣导卫气,舒调经筋为主。也有研究认为其机制是在针刺的作用下,刺激信息由神经- 体液通路传达入脑,脑内的代谢状态产生改变,影响了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含量比,引起牵张反射兴奋的神经传导得以抑制,痉挛状态从而得以缓解[92]。还有研究发现经筋刺法能够使肌电 F 波发生变化,从而推断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牵张反射受到弱化,使痉挛状态得以缓解。

本文所采用“筋针”的治疗方法,经理论与临床研究,其取效的关键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所取筋穴位置分别对应上肢痉挛的异常肌肉,可直达病所,如:中府次、抬肩次、肩内陵次,其解剖位置对应肱二头肌短头、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处和三角肌;泽前次、尺泽次,其解剖位置对应桡侧腕屈肌及肱二头肌腱处;大陵次、神门次,其解剖位置分别对应桡侧腕屈肌肌腱,尺侧腕屈肌腱、腕尺侧副韧带抵止处;掌指2-4、掌指5,其解剖位置分别位于指屈肌腱鞘和第五指屈肌腱鞘处;②遵循了“以痛为腧”的经筋取穴特点,临床上发现在运用抗痉挛手法时,大部分患者都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本文所选筋穴位置与患者自觉痛点位置大致相同;③筋穴位置及针刺方向上,与痉挛肌肉对应的神经走向保持一致,如:泽前次、尺泽次,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大陵次、神门次,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掌指2-4、掌指5,布有指掌固有神经和尺神经掌支。

总的来说,筋针就是利用特制的筋针,皮下透刺(燔针劫刺[93])筋穴(以痛为腧

[94])为主,无感得气[95, 96],快速的达到治疗筋病(以知为数[97])的目的,是一种新型

的取效快捷的适用于治疗经筋病的针刺方法[98]。因其具有导气布津、舒筋解挛的作用, 故将其运用治疗中风后痉挛。

 

 

刺血疗法的理论依据

 

刺血疗法,最早文字记载于《黄帝内经》又称“针刺放血疗法”“刺络法”,是指用三棱针、锋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工具,在人体浅表脉络、阳性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处,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毒热或病理产物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刺血疗法在《黄帝内经》中主要被用于治疗八纲辨证中的实证,其重点运用的领域是血瘀证。但不仅限于此,还被应用于治疗发热、精神类疾病

(如癫狂)、各种疼痛类病症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又有“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 邪气得泄”不仅说明了刺血疗法的治疗原则,也阐述了刺血疗法最基本机理是解表祛邪。但《黄帝内经》中言其实证居多,却并未明言虚证不能运用此法。

古代医家在遵循《黄帝内经》刺血疗法的治疗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的尝试扩大刺血疗法的主治病症。在唐代,孙思邈曾尝试将刺血疗法用于喉痹等重症病;而在金元时期的张从正,根据“血汗同源”的理论,将刺血疗法认为是“汗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李杲《脾胃论》中还有在足三里穴和上廉穴处刺血以治疗痿证的记载;明清时期, 刺血疗法运用最为广泛,《针灸大成》中记载了刺血疗法被运用于急重症的治疗。

现代研究者,对刺血疗法的研究颇有成效,特别是在刺血疗法的机理研究上有了较大进展。王淑敏在经筋皮部点刺出血配合针刺神经节治疗中风后中枢痛,与西药普瑞巴林比较,其疗效较优,且无副作用,其理论基础是经筋的实质为神经[98]。黄劲柏等临床研究,证明了刺血疗法能够提高组织的供血供氧,以促进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实验证明[99, 100],刺血疗法可以通过调节KOA模型兔膝关节内血管内压力,抑制血液中的炎性物质产生,以改善关节僵硬等症状;在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痹症)上,刺血疗法还能通过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而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为刺血疗法提供了科学理论上的支持。还有实验推测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脑内应激蛋白mRNA表达,并且通过应激蛋白HSP70调节细胞膜钙离子通道而达到保护作用。与临床上通过钙离子导入,影响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以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兴奋性而解除肌肉痉挛的方法,十分相似。

本文所采用刺血疗法的理论源于以叶天士为代表的运用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病的

 

 

“久病入络”思想,其主要思想内涵是患者病久之后,正气渐虚,气血不足,络脉失养,运行不利,则会出现血瘀凝滞;在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足不能行等病症时,常用肉苁蓉、巴戟天等温补肝肾,用人参、白术、当归等补气活血,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地龙、全蝎等镇痉熄风,通络止痛药的运用。

临床治疗急证,采用的刺血疗法取穴多为十指末端,如井穴、十宣等,取其醒脑开窍、化瘀通络的作用;也有在反应点、病灶处等局部取穴方法。本文取穴属于华佗颈夹脊穴,动物实验发现[101],电针双侧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氧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下调下游BAX的表达和上调BCL-2的表达而起到抗脊神经细胞凋亡有关。故采用患侧肱二头肌对应神经节段处,作为本实验刺血疗法的刺血部位,从而探索其对中风后痉挛的影响。

本文所采用的刺血疗法,经理论与临床研究,其取效的关键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①病因主治高度契合,中风后痉挛的病因为风邪外侵和正虚邪中两种。刺血疗法具有解表祛邪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急重证、血瘀实证;其机理主要是“菀陈则除之”,还可以用来治疗久病、虚证等;②选取肱二头肌对应神经节段处刺血,可能减少了痉挛肌肉局部的炎性物质,改善了关节僵硬状态,从而缓解痉挛;也可能刺血疗法改善了痉挛肌肉的疼痛,牵张反射阈值上升,从而缓解痉挛,其机制可能是在神经重塑的过程中,刺血疗法降低了新生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此观点还处于推论阶段,故需在临床验证。

疗效分析

 

 

  •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分析

 

中风病后,根据Brunnstrom功能恢复过程六个阶段,在第Ⅱ阶段,痉挛开始出现。本试验临床治疗62例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肌张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痊愈人数7例,显效人数4例,有效人数14例,无效人数7例;对照组临床痊愈人数3例,显效人数0例,有效人数16例,无效人数11例。筋针结合刺血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8.13%,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63.33%。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Z=-3.890,P=0.000,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对照

 

 

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Z=-1.891,P=0.059,P>0.05,尚不能认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结果有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分析,治疗后,Z=-2.632,P=0.008,P<0.05, 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有显著优势,筋针结合刺血疗法能够提高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两组无差异,但其P=0.059,与检验值0.05基本接近,说明对照组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有一定的疗效。

 

3.2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日常生活能力(改良 Barthel 指数)的疗效分析

 

在治疗前,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 活能力(ADL)进行评定,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评定结果数据,用`X±s表示:治疗组 积分为65.47±22.27,对照组积分为55.17±28.66,P=0.133,P>0.05,说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组内比较结果为:治疗组积分在治疗前为65.47±22.27,治 疗组积分在治疗后为76.09±18.62,Z=-4.191,P=0.000,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治 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为55.17±28.66,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后为61.40±24.48,Z=-3.131,P=0.002,P<0.05,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有显 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为:在治疗前,治疗组积分为65.47±22.27,对照 组积分为:55.17±28.66,T=1.586,P=0.133,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为76.09±18.62,对照组积分为61.40±24.48,Z=-2.355,P=0.019,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对中风后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较 对照组有优势,在康复训练同时,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能够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能 力(ADL)上的恢复,对患者日生活能力(ADL)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 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运动功能(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的疗效分析

 

在治疗前,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根据统计学分析评定结果数据,用`X±s表示:治疗组积分为39.23±23.93,对照组积分为30.8±22.45,P=0.127,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在治疗后,组内比较结果为:治疗组积分在治疗前为39.23±23.93,治疗组积分在治疗后为47.23±23.80,Z=-4.366,P=0.000,P<0.05,治疗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有显

 

 

著差异;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为30.8±22.45,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后为33.22±21.67, Z=-1.919,P=0.055,P>0.05,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为:在治疗前,治疗组积分为39.23±23.93,对照组积分为:30.8±22.45, Z=-1.525,P=0.127,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为47.23±23.80,对照组积分为33.22±21.67,T=-2.329,P=0.023,P<0.05,两组有显著差

异。说明治疗组对中风后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优,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比单纯运用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更具优势。

存在问题及分析

 

 

  • 部分研究数据异常问题

 

在病例治疗观察的过程中,存在肌张力不降反增的现象。对照组在治疗前后Ashworth评分结果:Z=-1.891,P=0.059,P>0.05,FMA评分结果:Z=-1.919,P=0.055, P>0.05,说明康复治疗训练干预效果不明显,与临床实际疗效不一致,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也不一致。与导师分析其原因,导师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样本量过少;②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的进一步加重;③在训练过程中,患者姿势的异常模式造成的影响[102]。

 

4.2 远期疗效问题

 

因为实际试验条件的影响,临床治疗和观察时间较短,并未对3个疗程后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故对于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中远期疗效仍不清楚, 可考虑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观察,以探索该疗法的远期疗效。

 

4.3 后续研究内容

 

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抗痉挛手法治疗痉挛,主要以被动牵拉为主,患者常因为疼痛而产生抵抗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抗痉挛手法的治疗效果,而筋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由于没有进行相关检测和评定,尚无法证明其存在确切的临床疗效,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验证。

 

 

 

1、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进行常规康复治疗。

2、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肌张力有明显缓解作用,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上肢的运动功能也有显著的改善。

 

 

本文创新点

 

 

前沿性

 

筋针不仅是基于“经筋”理论的最新研究,还是治疗经筋病的重要方法。基于经筋理论治疗中风后遗症也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

 

学科交叉性

 

本课题的所选取的刺血部位,是在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在上肢痉挛肌肉所对应的神经节段处刺血,与传统刺血部位选取不同。

 

实用性

 

针灸是公认的中医外治法,不仅实用性高,并且患者普遍接受度高,依从性好。根据经筋理论进行针刺,可以直达病所。

 

 

参考文献

 

  • 高希言, 饶洪, 主编. 实用汉英针灸辞典[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Wenzhi W, Bin J, Haixin S, et 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687 Adults.[J]. Circulation,
[3] 黄于婷, 杨岚菲, 方燕平, 等. 经筋溯源考证[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14(09):73-75.

 

  • 蔡玉梅, 曹亚中, 盛国滨, 等. 电针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不同程度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19(06):549-550.
  • 谢乐, 伍大华, 曹思佳, 等.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因病机及治法[J]. 中医学报, 2019,34(09):1850-1854.
  • 杨扶国, 齐南. 中医藏象与临床[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田代华,刘更生. 黄帝内经灵枢[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郝军. 筋病理论探析[J]. 中医正骨, 2013,25(1):70-73.
  • 张介宾, 李志庸. 张景岳医学全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张景岳. 景岳全书系列杂证谟[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 李翔.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概况[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04):87-90.

 

  • 刘朵, 陈奇刚, 顾力华.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的研究现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38(08):86-88.
  • 昝兴淳, 唐巍, 付周婷, 等. 基于Brunnstrom理论探讨中风偏瘫的针灸策略[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7(01):4-7.
  • 罗玲玲, 石学敏. 针刺治疗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 2014(01):188-190.

 

  • 章薇, 刘伍立, 赵艳玲. 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痉挛瘫痪5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刊, 1999(03):51-52.
  • 范姜证. 温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周世恒. 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临床评价[D]. 泰山医学院, 2014.
  • 招远祺, 薛长利. 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阿尔茨海默病[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李经纬 余瀛鳌 蔡景峰 主编.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 刘璨, 王跑球, 刘跃琴, 等. 推拿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19(10):960-962.
  • 吴振国, 梅荣军. 推拿关节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下肢肌张力增高30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11,27(05):43-45.
  • 马新. 抑强扶弱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河南中医学院,

 

  • 徐元贞. 中医词释[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从明, 李朝豫. 按摩治疗急重病 疑难病 脑瘫弱智[M].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 编著. 刘丽. 人体穴位健康手册中医解密健康之穴位篇[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霍新慧, 赵百孝, 周钰, 等. 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14,33(02):105-107.
  • 林苏进, 支英豪, 金永喜. 艾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临床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09):139-141.
  • 张春双, 蔡靖. 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临床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1(13):131-132.
  • 黄勇, 杨晓姣, 申震, 等. 芍药甘草汤对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大鼠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33(09):4200-4203.
  • Cote M P, Gandhi S, Zambrotta M, et al. Exercise Modulates Chloride Homeostasi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4,34(27):8976-8987.
  • 卢凤娟.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6(14):179-180.
  • 陈梅, 刘龙彪, 刘沛沛, 等. 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 系统医学, 2018,3(16):149-150.
  • 刘未艾, 岳增辉, 付磊, 等.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24(03):323-327.
  • 孙鹏, 李新科, 陈文坤, 等. 壮医经筋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J]. 体育科技, 2018,39(04):28-29.
  • 杨梅, 王雪梅, 王蓓蓓, 等. 傣医经筋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39(07):79-81.

 

 

  • 刘红春, 邢俊标. 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偏瘫5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29(03):199-200.
  • 黄雯. 针刺联合拔罐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5,47(12):219-221.
  • 李红波. 十宣刺血对脑卒中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31(11):797-798.
  • 刘雁, 冯晓东, 任彬彬, 等. 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30(04):393-394.
  • 高灵爱, 楚佳梅, 包烨华. 刺络拔罐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2,47(11):821-823.
  • 倪卫民, 沈洁. 刺络拔罐法对减低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 2004(07):10-11.
  • Bar-On L, Molenaers G, Aertbeliën E, et al. Spastic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Hypertonia in Cerebral Palsy[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5,2015:1-10.
  • 刘体伟, 李世昌. 肌肉痉挛发生机制的探讨[J]. 辽宁体育科技, 2006(04):24-25.

 

  • 霍峰, 陈启新, 王笑茹, 等. 钙离子导入治疗翼外肌痉挛的肌电变化[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05):838-839.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 张源昌 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四十四 神经病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伯恭. 中国百科大辞典 1[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王玉龙. 康复评定[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卢陶陶, 杨文明.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8):2263-2268.
  • Gracies J M. Pathophysiology of spastic paresis. I: Paresis and soft tissue changes [J]. Muscle  & Nerve,2005,31(5):535-551.
  • Belhaj-Saif A, Plastic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d nucleus output to forearm muscles after unilateral lesions of the pyramidal tract [J]. J Neurophysiol,2000,83(5):3147-3153.
  • 周 娅 , 刘 垚 . 痉 挛 与 神 经 系 统 重 塑 关 系 的 研 究 [J]. 脑 与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 2018,26(07):459-462.
  • 严兴科. 康复医学导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陈佩顺, 钟陶, 唐秀梅, 等. 功能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和肌张力的影响[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9(02):161-162.
  • 张裴景, 郭健, 郭青川, 等. 水平位上肢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及肌力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09):808-809.
  • 王翔, 郑雅丹, 王盛, 等. Bobath技术对缓解偏瘫上肢屈肌痉挛即刻效应的作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26(08):742-745.
  • 王国胜, 郭钢花, 李哲, 等. 基于Bobath理念的全身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8,25(06):733-735.
  • Sexton B M, Liu Y, Block H J. Increase in weighting of vision vs. proprioception associated with force field adaptation[J]. Scientific Reports,2019,9(1).
  • 孙丽, 谢瑛.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26(10):977-979.
  • 李连春, 吴春华. MOTOmedviva2配合中药穴位熨烫治疗中风后肌痉挛的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07):73-75.
  • 冯红军, 程晓吟, 许俊萍, 等.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疗效观察: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 中国湖南长沙, 2012[C].
  • 高春华, 徐乐义, 黄杰, 等.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19(08):725-728.
  • 顾琦, 田湉, 张芳芳.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32(06):563-564.
  • Bolton DA, Cauraugh J H, Hausenblas. Electromyogram triggered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and stroke motor recovery of arm hand functions:a.meta-analysis [J]. JNeurol.Sci, 2004,223(2):121-127.
  • 罗亮, 刘阅, 秦茵,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光明中医, 2019,34(10):1500-1502.
  • 黄格朗, 唐夏林, 黄燕. 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作用的meta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33(06):701-705.
  • 王庆锁.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侧上肢肌张力及肌力的影响[D]. 吉林大学, 2012.

 

 

  • 张颖, 魏简汇, 翟保同, 等. A型肉毒毒素对脑出血后下肢肌痉挛患者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28(26):113-117.
  • Colovic H, Dimitrijevic L, Stankovic I, et al.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spastic cerebral palsy: Is it time to change praxis?[J].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20.
  • 薛战尤, 王安海, 张晓毅. 针刺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 2018,27(09):920-922.
  • 张晓宇, 张晓东, 尚清. 替扎尼定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痉挛程度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26(3):98-100.
  • 张磊. 应用轮椅辅助式上肢矫形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李秀玲, 杜磊, 李藏芬, 等. 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 2010(01):61-63.
  • 毕胜, 纪树荣, 季林红, 等. 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01):32-34.
  • 万新炉, 叶正茂, 潘翠环, 等. 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3,28(02):109-111.
  • 杨启志, 曹电锋, 赵金海. 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分析[J]. 机器人, 2013,35(5):630-640.
  • Rossini P M, Rossi 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iagnostic, therapeutic, and research potential[J]. Neurology,2007,68(7):484-488.
  • B M V, P S K, N B S, et al. Dramatic changes in muscle contractile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after 2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s.[J]. Muscle & nerve,2015,52(4).
  • 钟迪, 张舒婷, 吴波.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19(11):897-901.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薛立功. 中国经筋学[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丁福, 肖谦, 刘欣彤. 老年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83] 孙勇, 郝军. 筋病理论与经筋理论的异同[J]. 中医正骨, 2016,28(04):72-74.

 

 

  • 李经纬.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中国武术大辞典[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方燕平, 黄于婷, 杨岚菲, 等. 肌筋膜链与经筋比较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14(02):85-86.
  • 牛 白 璐 , 陈 勇 , 胡 幼 平 . 经 筋 病 与 经 筋 疗 法 概 述 [J]. 实 用 中 医 药 杂 志 , 2009,25(04):271-272.
  • 杨岚菲, 黄于婷, 方燕平, 等. “肌肉起止点”取穴法解筋结[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14(08):72-73.
  • 黄干, 黄瑞聪, 洪荣庆, 等. 经筋刺法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18,32(03):17-19.
  • 肖坤. 基于经筋理论的急性中风偏瘫患者中医护理预后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4(02):355-357.
  • 俞晓旸天津中医药大学. 石学敏经筋刺法及应用[N]. 中国中医药报.

 

  • 封桂宇.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31(2):140.
[93] 刘农虞. 议“燔针劫刺”[J]. 中国针灸, 2013(S1):102-104.

 

[94] 刘农虞. 析“以痛为输”[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02):55-57.

 

[95] 刘农虞. “得气”与“气至”[J]. 中国针灸, 2014(08):828-830.

 

[96] 赵京生. “针游于巷”正义[J]. 四川中医, 1990(04):5-6.

 

[97] 刘农虞. 谈“以知为数”[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06):67.

 

[98] 刘农虞. “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J]. 中国针灸, 2015,35(12):1293-1296.

 

  • 杨改琴, 黄丽萍, 黄崇亚, 等. 刺血疗法对KOA模型兔膝关节骨内压及血液中IL-lβ、TNF-α含量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 2014,35(09):1261-1262.
  • 杨改琴, 高小利, 梁东升, 等. 刺血疗法对KOA家兔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3,34(01):116-117.
  • 段晓英, 丁宏, 曹振强, 等. 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9,14(12):3193-3197.
  • 郭辉. 正确的姿势控制在偏瘫患者起坐动作中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中国北京, 2012[C].

 

 

 

 

 

 2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诊断 

 

 

8、转 移

完全独立 15

少量帮助 12

中等帮助 8

大量帮助 3

完全依赖 0

 

9、行 走

完全独立 15

少量帮助 12

中等帮助 8

大量帮助 3

完全依赖 0

 

10、轮椅操作

完全独立 5

少量帮助 4

中等帮助 3

大量帮助 2

完全依赖 0

 

11、上下楼梯

完全独立 10

少量帮助 8

中等帮助 5

大量帮助 2

完全依赖 0

总 分
ADL 能力缺陷程度
评定者签名

 

 

 

 

 

 

 

 

 

 

 

 

(13)踝关节背屈 不能主动活动 能部分背屈 能充分背屈
仰卧
6 反射亢进
(14)查跟腱、膝和膝屈肌三种反射  

2-3 个明显亢进

1 个反射亢

进或至少 2 个反射活跃

活跃的反射≤1 个且无反射亢进
7 协调能力和速度(跟-膝-胫试验,快速连续作 5 次
(15)震颤 明显震颤 轻度震颤 无震颤
(16)辨距障碍 明显不规则的辨距障碍 轻度规则的辨距障碍 无辨距障碍
(17)速度 比健侧长 6 秒 比健侧长 2

-5 秒

比健侧长 2 秒

 

 

 

三年的读书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三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授业恩师老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 张玉国,张为民,张欣. 刺血疗法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综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10(19): 60-63.
  2. 付玉娜,刘陨君,张玉国,等. 针刺翼腭神经节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5): 903-905.
  3. 周祥华,付玉娜,刘陨君,张玉国等.  针药并用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吉林中医药, 2019, 39(2): 262-264.
  4. 达丽哈,王磊,付玉娜, 张玉国等. 背部推拿法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 35 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6): 44-46.
  5. 尚坤,付玉娜,刘陨君, 张玉国等. 基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背部推拿法对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5): 909-911.
  6. 刘陨君,宋玉,付玉娜, 张玉国等. 健脾消积膏摩法治疗小儿便秘[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6): 1104-1106.
  7. 付玉娜,李佩哲,刘陨君, 张玉国等. 背部推拿结合针刺及药物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J]. 吉林中医药, 2019, 39(7): 969-971.

科研获奖1.暂无

2.

其他

 

 

个人简介

 

基本情况

姓名:张玉国 性别:

出生日期:1988 年 3 月 籍贯:河南省洛阳市政治面貌:党员 民族:汉族

专业:针灸推拿学学习经历

2014.09-2017.06 河南中医药大学(学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学士

2017.09-2020.06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

 

 

 

工作经历
2009.6-2009.11 河南工人龙门疗养院 实习
2009.11-2012.12 新疆武警兵团指挥部 卫生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