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针治喑病案感悟(《中国针灸》2015年10期)

筋针治瘖病案感悟

摘要:瘖,现称声音嘶哑,是针灸临床较常见的病症之一,针灸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临证辨证追随内科辨证思路,针药作用途径不同,故难以全面指导针灸诊治。研读《灵枢》有关章节结合临证观察,感悟瘖病与经脉、脏腑有关外,还与经筋相关,由此提出了筋性瘖病的概念,瘖病根据病位可分为脏性瘖病、脉性瘖病与筋性瘖病三类。筋针疗法对筋性瘖病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取效快捷等优势,值得研究。
关键词:筋针,经筋,瘖病,声音嘶哑

患者,男, 80岁。2014年11月10日初诊。

声音嘶哑月余。患者2014年5月出现咳嗽,久咳不愈,8月初经检查诊断为右肺腺癌, 8月6日接受化疗,8月13日检查体内肿瘤指数125:21.7; PET-CT提示:肿瘤较前有部分病灶活跃缓解。8月16日增加另一种生物治疗药(ERBTUX)。9月28日因下肢无力中度水肿,皮肤红且压痛,诊断为皮下炎而入院, 留院期间给予注射抗生素、消炎药等治疗,8天后下肢肿消好转,但入院治疗第3日突声音嘶哑伴有咽喉疼痛,西医内窥镜检查:声带闭合不全,建议食用凝固粉避免进食流质食物。其后疼痛逐渐消失,但声音嘶哑依旧,接受言语治疗。10月MRI检查提示:左颅内10.6cm占位病灶,并发现骨转移。西医诊治期间接受中药调理,现因声带闭合不全,饮服中药困难,暂停中药,转介针灸治疗声音嘶哑。
刻下:声音嘶哑,咽喉无不适,颈项僵硬,神可,乏力,消瘦, 面色灰暗,皮疹较多,咳嗽痰白,口干,口鼻干,少许鼻衄,纳可,寐安, 腰膝软, 大便秘结,夜尿多2~3次。脉沉无力,舌暗红,苔少。
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口服降压药和治疗心律失常药,降血脂药,止痛药,通便药等。20岁有脊柱炎症,04年前列腺癌手术治疗.2009年颅内出血手术治疗.否认烟酒史.
诊断:肺癌IV期;声音嘶哑,气阴两虚型。
治法:补气养阴,通经开音。
取穴:廉泉、夹廉泉、通里、照海、足三里。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2/11/2014复诊:声音嘶哑如前, 颈项僵痛,。上方加列缺、太溪穴治疗。
14/11/2014再诊:声音嘶哑依旧,近日颈项僵痛加重,且牵引双肩,自贴止痛膏治疗。颈项部寻及筋穴,改用筋针治疗。
19/11/2014四诊:颈项僵痛牵引双肩减轻,发声较前有劲。
21/11/2014五诊:颈项僵痛、声音嘶哑如前。局部调整筋穴治疗。
3/12/2014六诊:发声较前轻松,颈项僵痛牵引双肩减轻,下肢皮色暗而微肿。
8/12/2014七诊:颈项僵痛减轻,声音嘶哑明显改善,发声增强。
10/12/2014:八诊:发声明显增强,颈项僵痛明显好转。
12/12/2014九诊:颈项僵痛基本消失,声音嘶哑明显改善,发声轻松,语音增强。
7/1/2015十诊: 因本人休假停诊近月。颈项僵痛消失,发声恢复正常,可普通饮食,。近期MRI检查发现脑部增加2处肿瘤约0.04cm,并有骨转移、肝等腹腔转移。今要求治疗下肢水肿、乏力等。
病例感悟:
声音嘶哑又称声嘶,是喉部(特别是声带)病变的主要症状,多由喉部病变所致,也可因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声嘶的程度因病变的轻重而异,轻者仅见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发声嘶哑甚至只能发出耳语声或失音。人能发出正常的声音,必须具备喉内诸肌必须相互配合,自动调节肌肉的张力;声带边缘必须整齐、光滑、扁平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双侧声带必须向中线紧密靠拢、闭合。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肿瘤;急慢性咽喉炎及外伤等,因炎症水肿、肿瘤、瘫痪等所致声带的形状、弹性、紧张度出现异常,导致声带振动不对称、不均匀,而产生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在《内经》中称为“瘖”,或“无音”。病位在喉,病脏为肺,涉及肝肾与相关经络。有风寒外感,肺气失宣,会厌开合不利,音不能发,或寒邪化热或感受风热,热伤肺气,清肃失职而发声嘶哑;或忧郁愤怒,气机逆乱,肝气上逆,上冲于喉;或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声门失滋;或用声过度,耗气伤津,劳伤声门;或刺伤声道经脉,皆能导致声音嘶哑。临证常见风寒犯肺、风热闭肺、气逆郁闭、络脉损伤、肺肾阴虚等证型。风寒犯肺:卒然声音嘶哑,伴有形寒怕冷,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或咳嗽痰白清稀,苔白脉浮等;风热闭肺:声音嘶哑,伴有发热头昏,咽喉肿痛,或喉痒咳嗽,咯痰黄稠,口干而渴,舌红苔黄,脉浮数等;气逆郁闭:情绪抑郁而怒,继则声哑不出,伴有胸闷叹息,心烦易怒,气逆上冲,夜寐不宁,或咽部有异物感,苔薄白脉细弱等;络脉损伤:有颈部手术史或外伤史,声音嘶哑或失音,甚则伴有吞咽困难,咽喉感觉迟钝;肺肾阴虚:声音嘶哑,或语声低沉,无力不能接续,伴有久咳不愈,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治则:利喉开音。
处方:主穴:天突、天鼎(天突、天鼎是历代治疗暴瘖声嘶要穴,因天突为阴维、任脉之会,配合天鼎具有利咽开音之功。)
配穴:风寒型:风池、风门、列缺;风热型:尺泽、少商、曲池、合谷、内庭;气逆型:太冲、侠溪、内关;络伤型:扶突、太溪、合谷;肺肾阴虚型:肺俞、肾俞、太溪、膏肓。咳嗽剧烈者,加肺俞;咽喉肿痛者加鱼际;睡眠不安者加神门;饮食不香者加足三里;盗汗者加阴郗;咽喉不适者加廉泉[1]。
本病例患者久咳后发现肺癌,接受化疗、放疗后,气阴大伤,声道失滋而声音嘶哑,诊断为肺肾阴虚,选用廉泉、夹廉泉、通里、照海、足三里。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复诊时,因声音嘶哑未改善而再加列缺、太溪穴治疗。再诊时,声音嘶哑依旧,发现患者颈肩部自贴止痛膏,方才对颈项僵痛牵引双肩之症引起重视,并在颈项部寻扪触及筋结痛点,而改用筋针治疗见效。
此证由于肺癌接受化疗放疗等,耗伤气阴,肺肾两虚,肾水下注而下肢水肿,肺虚复感外邪、肺门失宣而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虽经抗生素等治疗,肺热得清,但邪阻筋肉未除,筋挛牵扯声道,故闭合不全。此乃肺肾阴虚为本,邪阻筋挛为标,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诊治本病例后有所感悟。声音嘶哑之病,其病位在喉,病脏在肺,与肾等脏器及相关经脉有关外,是否还需考虑存在经筋病变呢?
《灵枢·经筋》记载,循布颈部(咽喉)的经筋主要有手足三阳与足少阴经筋。如足太阳之筋……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足阳明之筋……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手太阳之筋……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手少阳之筋……上肩走颈;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一旦筋病则可出现颈部病变,如足太阳之筋病……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足少阳之筋病……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足少阴之筋病……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手太阳之筋病……绕肩胛引颈而痛;手少阳之筋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手阳明之筋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等等。并提出了经筋病变由此导致头面五官病的病变机理,《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病,“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由此推断,耳周感受寒热则经筋急纵,牵扯耳道则鸣聋[2];喉周感受寒热则经筋急纵,牵扯声道则喑哑等等;
联系本病例,乃邪侵颈部经筋,邪郁卫气,经筋失柔而急痛,牵扯声道而致声音嘶哑。故临证辨证时,声音嘶哑,根据其病位可分为脏性(肺肾)瘖病、脉性瘖病与筋性瘖病三类。筋性瘖病乃邪侵卫郁,筋肉挛急,牵扯声道所致;脉性瘖病乃邪阻脉络,津血能以上润声门所致;脏性瘖病,乃肺肾气阴两虚,声门无力开合所致。筋性瘖病当筋针[3-4]舒筋,复原声道;脉性瘖病当针灸导气,祛邪通脉;脏性瘖病当得气明辨虚实,随证施行补泻。

参考文献:

[1] 邱茂良.中国针灸治疗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98:570-575
[2] 刘农虞.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床体会[J].香港中医杂志.2015,10(1):62-64
[3] 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对112例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4):65-67
[4]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15,35(9):

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证体会(香港中医杂志)

筋針治療筋性耳病臨證體會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劉農虞

摘要:耳病是臨床較難治療的病症之一,針灸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臨證療效不夠穩定。研讀《靈樞》有關章節結合臨證觀察,感悟耳病與經脈、臟腑有關外,還與經筋相關,由此提出了筋性耳病的概念,耳病根據病位可分為臟性耳病、脈性耳病與筋性耳病三類。筋針療法對筋性耳病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安全、取效快捷等優勢,值得研究。
關鍵詞:筋針,經筋,耳病,耳鳴,耳聾
耳病是針灸科的常見病,其臨床可表現為耳鳴、耳聾、耳閉、耳脹、耳痛等,但以耳鳴、耳聾多見。大多患者經西醫檢查或MRI等檢查,病因未明,或診斷為病毒性感染而服用通血管、抗生素、維生素藥或類固醇等藥後仍未見效,轉介前來就診。不少患者經針刺治療後耳鳴消失,耳聾改善。
耳鳴、耳聾是臨床較為難治的一種疾病,本人在臨床治療中既有收穫也有教訓,通過研讀有關《內經》理論,結合臨床實踐有所感悟,提出了筋性耳病的概念。在此理論指導下針灸治療筋性耳病取得了一些經驗,與同道分享,拋磚引玉。
耳鳴是指耳內鳴響,如潮如蟬,妨礙聽覺;耳聾是指聽力減退,輕則重聽,重則失聽(失聰)。西醫認為耳鳴(耳聾)多因外傷、發燒、藥物中毒等損傷神經、血管等所致,分為神經性耳鳴、血管性耳鳴,以及原因不明性耳鳴等;耳聾分為傳導性聾、感音神經性聾、混合性聾等。由於耳病大多查無原因,給診斷以及治療帶來困難,經試服抗生素、維生素、通血管藥或類固醇等藥後仍未見效時尋求中醫治療。中醫認為耳病多因感受外邪,邪阻少陽經脈,耳竅失充;或臟腑病變,如肝膽火旺,循經上擾;或腎精虧虛,耳竅失養所致。常採用疏風祛邪,活血通絡;瀉肝降火,填補腎精等中藥進行治療。 針灸在上述治療法則的指導下,局部取穴配合遠部辨證配穴加以治療。如主穴選取翳風(針感向耳內或耳週傳導)。隨證配穴為外感風邪:配聽會、中渚、俠溪、風池、外關(瀉法);肝膽火旺:配聽會、中渚、俠溪、行間、丘墟(瀉法);腎精虧虛:配聽宮、太溪、腎俞(補法加灸)[1]。
觀之針灸臨床,久病耳鳴(耳聾)時作時止,聲細調低,按之鳴聲減弱,勞累後加劇,伴有頭暈腰酸,遺精,舌紅少苔,脈細之腎精虧虛者,針灸見效較慢,需數療程治療方漸改善;而繼發於感冒,猝發耳鳴(耳聾),耳悶耳脹,伴有頭痛惡風,發熱口乾,舌紅苔薄黃,脈浮數之外感風邪者,針灸起效較快,有時數次治療而愈,但也有見效較慢,甚至毫無進展,束手無策者。同為外感外邪,治法相同,為何收效差別很大,臨證不得其解。近年在“筋針” [2]的研創過程中,重溫《靈樞》有關篇章,有所感悟。
《靈樞·經脈》記載與耳有關的經絡主要有手足少陽、手足太陽經脈與手陽明絡脈。如“三焦手少陽之脈……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 小腸手太陽之脈……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所生病者,耳聾”;“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痺隔,取之所別也”。其具體分佈情況:手足少陽之脈分佈於耳前、耳後;手少陽之脈、足太陽之脈分佈於耳上;而手足少陽之脈、手太陽之脈與手陽明之絡則進入耳中。可見耳主要與少陽經脈有關。邪阻經絡,耳竅失充,則見耳聾、耳痛等症。
而《靈樞·經筋》中也有記載,與耳有關的經筋主要有手太陽、手足少陽、足陽明經筋。如“手太陽之筋……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其病……引頸而痛應耳中鳴……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足少陽之筋……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上結於頄”;“手少陽之筋……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與“足陽明之筋……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其具體分佈情況:足陽明、手少陽之筋、手太陽之筋分佈於耳前;足少陽、手太陽之筋分佈於耳後;手太陽之筋分佈於耳中、耳上。可見耳主要與手太陽經筋有關。邪侵經筋,寒則筋急攣縮,熱則筋縱不收,耳竅傳感組織位移,筋氣不暢則見耳鳴、頸痛等症。
以往認為耳病與臟腑、經脈病變有關。但據《靈樞·經筋》所言,部分耳病還與經筋相關。經筋與經脈是二類既有聯繫更有區別的網絡系統,各自具有相對獨立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3-4]。為此,對耳的生理、病因病機、針灸治法等方面有必要加以重新認識。
耳為腎竅,有賴手足少陽等經脈輸送精氣濡養,手太陽經筋分佈維護耳竅組織的穩定。當肝腎虧虛,精血不足難以濡養耳竅則鳴或聾;外感六淫或外傷,或內生瘀痰,阻滯少陽、陽明脈絡,氣血不能輸送於耳,耳竅失充則鳴或聾;耳部受寒或外傷,筋急攣縮,耳窩組織受到牽扯,位移失穩,筋氣不暢而致耳鳴或耳聾。
其臨床表現各有特點:筋性耳鳴(耳聾):或有感受風寒或外傷病史,突發耳鳴,鳴聲隆隆不斷,按之不減,或聽力下降或暴聾,有時在張口或頸部活動時減輕或消失,耳周肌肉緊張酸痛,頸項僵痛,或兼有頭痛、脈浮緊或弦,舌苔薄白等症;脈性耳鳴(耳聾):病程較短,多見於年輕人,發病突然,或在感冒後出現,鳴聲隆隆不斷,聲粗調高,按之不減,或暴聾,有時伴有耳閉、耳脹,或伴有頭痛、惡寒發熱,脈浮等表證;臟性耳鳴(耳聾):病程較長,多見於老年人,發病緩慢,逐漸出現如蟬耳鳴,其後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聾,多為雙側性,耳鳴時作時止,聲細調低,按之鳴減,疲勞時加重,可伴有頭暈、腰膝酸軟,帶下遺精、脈弱等證。
針灸臨床,需根據耳病的病變部位分而治之。正如《素問 調經論》所言:“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身形有病,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病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 由此將耳病分為臟性耳病、脈性耳病與筋性耳病。臟性耳病是由臟腑功能失常所致,治療當根據虛實施行補瀉;脈性耳病是由邪阻脈道,耳竅失充所致,治療當分清病在經脈(少陽)還是 絡脈(手陽明),分而治之;筋性耳病是由邪侵經筋,筋急筋縱,耳竅位移所致,治當宣導衛氣,舒筋復位。
筋針療法主要適用於筋性耳鳴(耳聾)。取穴:大多患者頸項僵痛,可在患側頸項部循筋尋找筋結點,一般分佈於天柱、頸夾脊、肩井穴附近,按壓該點有壓痛、酸脹或舒適感即是筋穴[5]。另在耳部前、後、上部循筋尋找筋結點,一般分佈於完骨穴、率穀穴、浮白、頭竅陰、聽宮穴區附近,按壓該點有輕微壓痛或酸脹感即是筋穴。操作:以1寸筋針[6](或毫針),在頸項部筋穴,常規消毒後進針,沿皮循筋縱橫刺0.5-0.8寸。耳周筋穴常規消毒後,沿皮下與耳平行方向平刺0.5-0.8寸,留針15-20分鐘。一般3-5次治療即可顯效,部分患者即刻見效[7]。


病案舉例:

汪女士,42歲。 2014/04/14初診。
耳鳴如蟬2周。14年4月初無原因出現左耳鳴耳閉,次日頭暈,經西醫診斷為病毒性感染,服通血管藥治療後,耳閉基本消失,但耳鳴依舊。刻下:耳鳴如蟬,呈持續性,周圍環境安靜時明顯,按之不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查:頸部活動正常,左耳後枕部有壓痛。血壓114/76mmHg. 有鼻敏感病史20多年。
診斷:耳鳴,筋肉型。
治療:枕部天柱穴區與耳周浮白、頭竅陰穴區觸及筋結壓痛點,常規消毒後,用30號1寸筋針,枕部筋穴皮下向耳橫刺,耳周部筋穴皮下沿耳縱刺,留針20分鐘。
16/4二診:針後當晚耳鳴減輕至今.21/4三診:左耳鳴減輕.但近周情況無改善。上法加外關毫針治療。5/5四診:左耳鳴白天幾乎感覺不到,晚上安靜時仍有細聲耳鳴。12/5五診:枕部、耳周筋結壓痛點發生位移,調整筋穴後繼續治療,配合電針,外關、丘墟穴毫針治療。4/6六診:左耳鳴又減輕些.11/6七診:左耳鳴無減輕,頸項後仰時牽扯痛.上法調整筋穴治療。18/6八診:針後當晚左耳鳴加重後逐漸減輕,目前減輕7成,白天幾乎無感覺。25/6九診:左耳鳴基本消失,白天幾乎無感覺,夜間安靜時偶有輕微耳鳴。囑自行耳鳴按摩法保健治療。14年11月10日介紹友人前來診治耳鳴時告知,耳鳴消失至今。
案例分析:經筋布散耳竅,維持耳竅結構的穩定。汪女士由於長期伏案工作,頸項受寒,邪侵經筋,困遏衛氣,筋攣牽扯耳竅,傳感器官位移,筋氣不舒所致耳鳴。筋針皮下透刺,無感得氣[8] ,宣導衛氣,舒筋解攣,傳感器官復位,耳竅筋氣暢通而愈。

吳先生,44歲。 2008年11月10日初診。

右耳聾2個月。2008年9月初感冒後1周,繼則出現右側耳聾、耳閉,經西醫診治,診斷為病毒性感染,服用類固醇與通血管藥等2周,耳閉消失,但耳聾未見改善。刻下:右側耳聾,聽力明顯下降,一般交流時需看口型。耳竅按壓耳聾無改善。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數。查:頸部活動正常,右耳後有壓痛。血壓110/72mmHg。
診斷:耳聾,筋脈型
治療:耳後下翳風及耳前聽宮穴區觸及筋結壓痛點 ,常規消毒後,用30號1寸筋針,耳後部筋穴皮下向耳橫刺,耳前部筋穴皮下沿耳縱刺。配合耳周浮白、頭竅陰、外關穴常規針刺,留針20分鐘。
12/12/2008五診:經4次針刺治療,右側耳聾稍有改善,電話能聽到雜聲。5/2/2009十診:症情未見明顯改善,上法加翳風、聽會穴深刺1.2寸左右,耳周筋穴筋針治療。9/5/09十五診:耳聾有所改善,聽力有些提高,但聽電話仍有雜聲。上法加電針治療。15/8二十五診:耳聾改善,聽力提高約10%,聽電話能聽到聲音,但不能分辨音色。11/10/09三十五診:耳聾改善,聽力提高約20%,能聽電話,但分辨不清男女聲。3/5/10六十診:耳聾改善,聽力提高約40%,能聽電話,分辨清男女音質,但分辨不清對方為誰,時有耳閉。上法加懸鐘、腎俞、太溪等穴常規針刺治療。前後經數年治療,耳聾雖有明顯改善,聽力提高約50%,電話能分辨對方為誰,但仍未能完全康復,與左耳相比仍有差距。疲勞時仍有耳閉現象。現仍經常抽空來診,期望有所增進療效。
案例分析:患者感冒後耳聾,乃邪毒入侵,筋脈均損,既有經筋急縱,牽扯耳竅,又有邪毒阻脈,經氣不通,為筋脈同病之證。治療單一針法難以奏效,故筋針需配合常規針法綜合治療,方有改善。患者病程較長,病情複雜,由實轉虛,虛實兼夾,故病程纏綿,後期需結合調補腎氣,才能鞏固療效。

參考文獻

[1] 王華,杜元灝. 針灸學 [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2012,314-315
[2] 劉農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針治療112例軟組織損傷的即刻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J].香港中醫雜誌,2014,9(4):65-68
[3] 薛立功,張海榮.經筋理論與臨床疼痛診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2
[4]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76-77
[5] 劉農虞.析“以痛為輸” [J].針灸臨床雜誌.2014,30(2):55-57
[6] 劉農虞.議“燔針劫刺” [J].中國針灸,2013,32(S1)102-104
[7] 劉農虞.談“以知為數” [J].針灸臨床雜誌.2013,29(6):67
[8] 劉農虞.“得氣”與“氣至” [J].中國針灸,2014,34(8)828-830

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中国针灸》2015年10期)

​经筋理论指导诊治盆腔疾病的新思路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摘要: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筋针疗法,将经筋病症分为筋性痹病、筋性窍病与筋性腔病。结合筋针临床实践,并将筋性腔病中的盆腔疾患,命名为筋性盆病,为诊治盆腔疾患,从筋入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经筋理论;筋针;盆腔疾病;筋性腔病;筋性盆病;诊治思路
近十多年来,在经筋理论研究与筋针疗法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筋针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不仅可以治疗筋性痹病(主要指软组织损伤类疾病)[1-2],对头面五官九窍[3]、内在脏腑病症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包括盆腔系统疾病。为此对《灵枢·经筋》条文进行了梳理,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经筋疾病,除筋性痹病外,还包括筋性窍病与筋性腔病,其中腔病是指经筋病变所致的胸、腹、盆腔脏器的疾病,为了与脉性脏病、真性脏病加以区别,在此命名为筋性腔病。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筋针疗法对治疗盆底脏器疾病,即筋性盆病(筋病所致的盆腔疾患)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这一针灸思路对原发病并不在盆腔脏器的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的诊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经筋与盆腔的关系

经筋理论来源于《灵枢·经筋》,十二经筋分别阴阳循布周身筋肉关节,其中足三阳经
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部),可见经筋主要分布体表联络筋肉关节之外,也有部分经筋深入体腔,布散胸腹着脊,但无属络脏腑。为此《灵枢•经筋》经文中以“出、入”加以描述。有9出8入(即阳筋:足太阳2入3出,手太阳2出入;足少阳2出,手阳明1出,手少阳1入,足阳明无出入;阴筋:手三阴各1入,手太阴1出,足三阴无出入)。具体出入部位:出,有出缺盆3处,出太阳之前3处(颈),出腋、出頄、出耳上各1处;与入,有入腋有5处,入舌本2处,入耳中1处。可见,出入以阳筋(13/17)较多,部位主要集中在胸部,以缺盆、腋、耳(颈)为主要出入体腔的门户。加之经筋在躯干部的12条分支与所结,加强了内外之联络、沟通。
《灵枢•经筋》经文在躯干内外联系时,采用了系、属、布、散、聚、着、挟、贯、合、抵等词描述其分布特性,其中阳筋循布胸腹腰背体表,而阴筋深入体腔,共同维系内脏稳定。如:
足太阳之筋……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
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乘眇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
足阳明之筋……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
足太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
手太阴之筋……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手心主之筋……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手少阴之筋……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而在《灵枢•经筋》全文中竟未出现一个脏腑名称之词。可见经筋入体腔布散胸、腹,盆腔而不入脏腑,正如《太素•经筋》曰:“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这种经筋的分布系散体腔的特性,在维系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维护气机的顺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在此尤其要提出的是脊柱在经筋对体腔脏器的维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盆腔居有子宫、膀胱、肠道等泌尿生殖系统,盆腔中的筋膜对维系盆腔脏器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而盆腔筋膜与足三阴、三阳经筋结聚尻臀、阴器,循布腰腹等密切相关。

2、筋性盆病的病变机理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均深入体内属络脏腑,其中阴脉属脏络腑,阳脉属腑络脏,分别是肺手太阴之脉属肺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小肠手太阳之脉属小肠络心;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属三焦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这样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故有脏腑病变,其中由于邪阻经脉、经脉不通所致的脏腑病变,在此称为脉性脏病;如脏腑虚损所致的脏腑病变在此称为真性脏病。
而手足三阴三阳之筋深入体腔,布散胸腹,结聚阴器。经筋通过在体腔内的结聚散着于脐、肋、胸中、脊柱、胸里、贲、季胁等 ,将内脏如吊床似的相对固定于相应的胸腹盆腔之中,维护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一旦经筋发生疾病,经筋受寒热之邪影响而发生急挛弛纵(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灵枢•经筋》),其维稳功能失常则可引起相应的筋性腔病(脏腑失稳,气机失常所致的病症),包括筋性盆腔疾患,简称筋性盆病。经筋病候中提到的经筋之盆腔疾患,如“足太阳之筋……脊反折”;“足少阳之筋……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足阳明之筋……贵疝,腹筋急”;“足太阴之筋……其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等。故临床对盆腔脏器病症,当分辨筋性盆病与脉性盆病,还是脏性盆病,分而治之。这为临证针灸辨治盆腔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3、盆腔疾病的筋脉分类有助针灸施治

盆腔脏器能发挥各自生理功能,均有赖经脉输送的气血濡养、信息沟通,同时也离不开经筋的舒缩协调,气机畅顺。根据上述经筋理论,将盆腔脏器病变分为脏性盆病、脉性盆病与筋性盆病三类。针灸疗法对筋性、脉性盆腔疾患治疗作用较大。经筋与经脉是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二大网络系统[4-5]。经筋与经脉犹如营气与卫气,可分而不可离[6]。经脉受营血而养,经筋得卫津而用。虽津血同源,营卫同气,但布散不同,功能有别。营气循行经脉,营血受阻则脉病;卫气布散经筋,卫津郁滞则筋病。临床分而治之。脉病调经,调经针法重视有感得气,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经脉为病,主分虚实,淫邪痰瘀,阻滞经脉为实,营血不足经脉失养为虚。临证当确定病脉,循经取穴,分清虚实,有感得气,体察气感,施行补泻;而筋病舒筋,舒筋针法追求无感得气,,强调“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7-9]”。即经筋为病,邪郁卫气,气不布筋所致寒则筋急、热则筋纵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筋痹与腔窍之疾。筋中无孔,不能传输病邪,邪侵袭筋,气津结聚之处即为病痛所在,故以痛为输为主要取穴原则。卫郁筋挛为主要病理改变,故疏导卫气,才可舒筋解挛,速治筋病。所以,临证当分清筋性还是脉性盆腔疾病,辨病施治,筋病舒筋,脉病通脉,方能有的放矢,提高疗效。
筋性疾病大多病程较短,气机失调为主,盆腔附近有筋急或筋纵之症象,筋针治疗大多能得到较快改善。如失治或误治,筋病日久也可累及脉骨而致筋脉、筋骨同病,甚至影响内脏,如脊柱侧弯、骶髂错位、骨盆倾斜、腰骶腹壁筋肉等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盆腔疾病。故临证须分脏性、脉性与筋性盆(腔)病。脏性盆病,肝肾亏虚,盆腔脏器失养所致,体检常可发现器质性病变,表现为腰酸膝软,眼花耳聋,尿便异常等肾虚表现,以脏器衰退的老年人或肾气未充的幼儿多见。治疗可针灸调补经气为主,可配合相应中药治疗;脉性盆病,淫邪痰瘀,侵经入络,阻滞经气,气血阻滞,盆腔失充,病变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出现,大多西医检查原因不明,可伴有腰腹冷痛、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以青壮年多见,治疗当分辨经脉或络脉病,经脉病则调经为主,络脉病则点刺放血法治疗;筋性盆病,以腰腹疼痛为始,尔后出现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盆腔疾病,常突然发生,与长期伏案、卧床,疲劳、局部受寒有关,以青年人多见,筋针治疗大多显效。

4、筋针治疗盆腔疾病的作用机制

筋针疗法属于经筋疗法,是经筋针法中的一种浅刺针法,适用于经筋病症。根据《灵枢•经筋》病候记载,经筋病症主要可分为经筋痹病、筋性窍病、筋性腔病三类。经筋痹病是指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的运动系统疾病为主,部分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筋性窍病,是指分布于头面五官、前后二阴部位的经筋病变,导致经筋急纵,影响相应五官九窍,窍气不利而发生的病症。筋性腔病是指分布于胸腹盆腔的筋膜病变,从而影响腔内脏腑,气机紊乱所出现的病症。盆腔疾患还包括筋性窍病中的前后二阴之病。筋针治疗,通过以痛为输,以结为输,皮下定向浅刺,无感得气[10] ,舒筋解结,调气布津,解除经筋之挛弛(急纵)病态,恢复经筋刚柔相济之性,纠正盆腔脏器位置的失衡,从而达到速治[]筋性盆病的目的,甚至对筋病及骨、及脉的筋骨、筋脉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足部经筋循布盆腔,依靠脊柱、骨盆、脐肋等,维系盆腔脏器位置的相对稳定。一旦感受寒热之邪,或劳损经筋,而出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牵扯盆腔脏器而位移,筋气不利,表现为尿便异常,不孕不育等筋性盆病。筋针定向浅刺,舒畅卫气,散结柔筋,恢复脏器位置而达治疗盆病之目的。故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筋针疗法,从经筋入手,对指导、诊治盆腔疾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疗法。

参考文献:

[1]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筋针对112例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4)65-68
[2] 刘农虞. 筋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15,35(9):
[3] 刘农虞.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证体会 [J].香港中医杂志,2015,10(1)62-64
[4] 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5]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
[6] 刘农虞. 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2):185-188
[7] 刘农虞. 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8] 刘农虞. 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9]刘农虞. 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55-57
[10]刘农虞. 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34(8):828-830

刘农虞(1958-)

硕士课程学术主任.
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筋针研究, 痛症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析“以痛为输”(《中国针灸》2013年6期)

析“以痛为输”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
摘要:“以痛为输”,历代医家进行了解释,近代学者结合临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疼痛点的不同认识,二是与阿是穴的关系。重温《内经》有关条文,认为“以痛为输”是《灵枢·经筋》提出的取穴方法,而经筋病变多集中于入腠袭筋之体表筋肉之处,其症候主要表现为疼痛为主,并以压痛为主要病理反应,而经筋不能传输气血,无穴可言,唯有“以痛为输”作为治疗经筋痹证的优化取穴方法。“以痛为输”属阿是取穴法的一种,与经穴、奇穴以外无明确定位的一类腧穴的总称——阿是穴的概念不同,当明辨之。
关键词:“以痛为输”、经筋、阿是穴、阿是取穴法
Theanalysis of "pain-point needling"
Liu Nongyu
(Schoolof Chinese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bstract:Doctors throughout the ages has explanations on“pain-point needling", modernscholars combine clinical and put forward different opinions, mainly focus ontwo aspects, one is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ainpoints, second i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shi points. Author reviews relatedprovisions in “Neijing”, consider "pain-point needling" is the acupointselection method raised out from “Lingshu Jingjin”, andmeridiansinews diseases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location between the body surfaceand the muscles, where it’s entering striae invading sinews, its main symptom ispain, main pathologic response is tenderness.Meridian sinews cannot transmit energy and blood so no acupoints can mention,only “pain-point needling” be the optimized acupoint selection method treating meridian sinews Bi-syndrome. “Pain-point needling" is one of the Ashi pointselection methods, it differs from Ashi point’s concept (a generic name for a categoryof the acupointswithout clear locations, those otherthan meridian acupoints and extra-meridian acupoints), that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clearly.
Key words: “pain-point needling”, meridian sinews, Ashi points,Ashi point selection method
《灵枢·经筋》中,每一段经筋病的结尾部分都有一段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字,“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中对“以痛为输”,历代医家进行了解释,近代学者结合临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疼痛点的认识,如胥氏[1]认为 “以痛为输”是以患者所述痛处作为取穴标准,而王氏[2]认为疼痛不能反映病因,痛处不一定便是病位,痛处未必是最佳针刺点。二是与阿是穴的关系,如安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编著的《针灸学辞典》:“阿是穴,指按压痛点取穴。”而赵氏[3]认为二者有相同也有区别,反映不同层次治病经验。“以痛为输”是直接取病症处针刺的一般治疗经验;“阿是穴”为局部反映点,亦即刺灸敏感点,是取病症处反应点针灸的特殊经验。“天应穴”“不定穴”同“以痛为输”,而不同于“阿是穴”。陈氏等[4]更提出了阿是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此笔者重温《内经》有关条文,有些新的认识,与同道商榷。

1、体表筋肉为经筋病的主要病位

《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十二痹症候,主要表现在经筋分布的体表部位,仅少数涉及体腔筋膜病变所致的脏积(息贲、伏梁)。究其原因,筋痹,属痹症范畴,其病因也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篇》),其病机为营卫之气运行失常。正如《素问··痹论篇》曰:“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其义为营卫运行正常,“不与风寒湿气合”,就不会引起痹病。只有在营卫运行失常的情况下,复感风寒湿邪,才会致病。痹症有四季遇邪得病之骨、筋、脉、肌、皮痹;有痹病久而不去,内舍于其合之肾、肝、心、脾、肺痹及肠痹、胞痹。从《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十二痹症候来看,主要是指筋痹,涉及肌痹等。从症候涉及的部位来说,与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的部位大体相近。《素问·疟论篇》又曰:“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灵枢·岁露论》进一步解释“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即当卫气不足,腠理开发,邪气乘机袭入,邪气入则病。因风邪侵袭人体没有一定的部位,只要卫气与之相应,腠理开发,邪气得以凑合,就能致病,其病变部位就是邪气侵入的地方,且相对固定。正如《灵枢·卫气失常》道:“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杨上善进一步阐述道“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太素·经筋》)。 综上所述,筋痹病机是:卫气不足,腠理空虚,风寒湿邪乘机侵入,入腠袭筋为病。因风邪善行速变,侵袭人体没有常处,只要卫气与之相应,邪气得以入腠袭筋,就能致病,由于经筋中无空,不能传输病邪,故其病变部位就是邪气侵入,风气留其处,即入腠袭筋之处,故固定不移。经筋病变部位由于与卫气分布大致相近,且筋病与卫气不足有关,故大多在卫气分布的体表之处。所以经筋症候以体表局部病变为主,且相对固定。

2、疼痛是经筋病的主要病理反应

《内经》将经筋病称为痹证,分别以春夏秋冬结合孟仲季来命名,如足太阳筋病,命名为仲春痹。其经筋十二痹的症候与疼痛有何关系?为此笔者将有关《灵枢··经筋》的症候进行了整理,发现经筋病的症候,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筋病所致的感觉异常症候,筋病所致的运动障碍症候以及筋病所致的脏器等其它症候。全部症候共115个,其中感觉异常症候为73个,分别以痛、转筋、支、筋急、挛、肿、跳坚等描述;运动障碍症候23个,分别以筋纵、折、举、转动、屈伸、俯仰等描述;其它脏器症候19个,分别以目、耳、舌、口僻、瘘、痫瘛及痉、维筋病、疝、息贲、伏梁、吐血等描述。经筋病的症候以感觉异常症候为主,占63.5%,而在感觉异常症候中以痛、转筋、支为主要症候(包括叙述模糊的如“当所过者支、转筋、痛”有7条经筋之中分述18条),分别“痛”有33(28+5)个、“支”有13(7+6)个、“转筋”有14(7+7)个症候。尤其对痛的描述最为详尽,指出疼痛的性质与部位。如疼痛的性质有痛、引痛、扭痛、转筋痛等;指明疼痛部位,如跟、内踝、膝内辅骨、内辅、阴股、髀、肘内锐骨后廉、腋下、腋后廉、绕肩胛、眇、季胁、两胁、脊内、胸、缺盆、膺乳、膺中、颈、颔、脐、阴器、耳痛等;以及有5条筋以“当所过者痛”描述(手太阳、太阴、阳明、少阴筋与足少阴筋)。经筋病的症候之中,疼痛占总症候的28.7%,占感觉异常症候的63.5%。结合《素问·痹论篇》“帝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中,在于脉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从中得知,《内经》将疼痛是作为痹症的主要症候来认识的,但还有不痛、不仁等表现。经筋十二痹,属于痹症范畴,主要指筋痹,涉及肌痹等。可见,疼痛是痹症,尤其是经筋痹证的主要病理反应。

3、压痛是经筋病取穴定位的主要法则

“以痛为输”,杨上善解释道“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从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依诸输也。” 由此,后世医家遵从,并演变为针灸的常用取穴方法。重温《内经》有关条文,“以痛为输”除《灵枢·经筋》谈到外,还有《素问·骨空论篇》也曰:“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廖与痛上”及“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素问·缪刺论》),可见“以痛为输”是一种针灸取穴方法。除此之外,《内经》中还有以患者的感觉来取穴的方法,如按之舒服的取穴法(《灵枢·五邪》:“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输,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与按之痛减的取穴法(《灵枢· 背输》曰:“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也有以医生手下的感应来取穴的方法。如穴下筋结(《素问·骨空论》“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及应指跳动或噫嘻者(《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素问·骨空论》“灸噫嘻,噫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压之令病人呼噫嘻,噫嘻应手,”)。观之当今,常用取穴方法有二种,即以阳性物与阳性反应为依据的取穴方法。以阳性物为依据的有“以灶为腧”,“以筋结为腧”“以动(噫嘻)为腧”等;以阳性反应为依据的有“以痛为腧”,“以痛减为腧”“以舒为腧”等。可见压痛并非唯一的病理反应。而经筋相对经脉而言,其筋中无空,不能传输气血,无气血出入之处,故无穴可言[3]。加之经筋病候,以入腠袭筋之处为病灶,且相对固定,又疼痛为经筋病的主要表现,故提出“以痛为输”为主的取穴方法,这种以主带次,以点带面的方式,可谓较佳的选择。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认为,治疗经筋病时,“以痛为输”是为简便易用的取穴方法,如能结合其他方法,则定位更准,疗效更佳。

4、“以痛为输”属阿是取穴之法

  目前在中医学界,出现阿是穴常被视同“以痛为输”的现象。其源来自《针方六集》“天应穴,即《千金方》阿是穴。《玉龙歌》谓之‘不定穴’。但痛处,就于左右穴道上卧针透痛处泻之,<经>所谓‘以痛为输’是也”(卷一《附:针经不载诸家奇穴》)。按“天应穴”,据《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载:“凡痛勿便攻之,先以正确处针之,穴名天应穴,针名决痛针。针讫以手重按捻之,而随经刺穴即愈。谓痛捻之发散,荥卫流行,刺之速愈也。”[3]
“以痛为输”是经筋病的主要取穴方法,语出《灵枢·经筋》,在《内经》中还有《素问··骨空论篇》也曰:“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廖与痛上”及其他取穴法的条文,由于此法使用时需要询问患者的感受(阿是,吴蜀方言), 故称为阿是取穴法。而阿是穴首见于《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1983年《针灸学》首次出现三类腧穴分类法,即经穴、奇穴、阿是穴。书中载:“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点、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笔者认为三者之间,其概念不同,不可混淆。阿是穴是腧穴分类后的一类腧穴的总称,因阿是穴不像经穴、奇穴般有明确定位,必需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取穴方法来定取穴位。故阿是穴与阿是取穴法是不同的概念,阿是取穴法是定取穴位的方法,可适用于经穴、奇穴以及阿是穴的定取,而阿是穴是以阿是取穴法为主要手段来定取穴位的,并须排除经穴、奇穴后的一类腧穴。而“以痛为输”则是阿是取穴法中的一种主要的取穴定位方法,主要适用于经筋病中。
  综上所述,经筋病属于痹证范畴,为筋痹,涉及肌痹等,其病,因卫气不足,腠理开泄,风寒湿邪乘虚入侵,入腠袭筋为病。因风邪善行速变,侵袭人体无常处,只要卫气与之相应,邪气得以入腠袭筋,就能致病,由于经筋分布与卫气输布之处(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大致相近,加之筋中无空,不能传输病邪,故其病变多集中于入腠袭筋之体表筋肉之处。其症候主要表现为疼痛,并以压痛为主要病理反应,而经筋不能传输气血,无穴可言,唯有“以痛为输”作为治疗经筋痹证的优化取穴方法。“以痛为输”属阿是取穴法的一种取穴法,与经穴、奇穴以外无明确定位的一类腧穴的总称——阿是穴的概念不同,当明辨之。

参考文献

[1]胥荣东.《灵枢··经筋》治则简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0)::64-67.
[2]王茵萍.经筋病“以痛为输腧”刍议[J].中国针灸,2000,(6):375-377.
[3]赵京生.“以痛为输”与“阿是穴”概念术语考辨[J].针灸研究,2010,;35(5):338-390.
[4]陈艳杰,昭雪,高旸.阿是穴的狭义与广义之分[J].西部中医药,2012:;25(1):55-56.

刘农虞(1958-)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教学顾问
硕士课程学术主任中医针灸
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 

燔针劫刺(《中国针灸》2013年8期)

议“燔针劫刺”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
[摘要] “燔针劫刺”历代医家主要有二种解释,即温针及火针。笔者认为以往对“燔针”的解读,重点对“燔”字进行了注解,而忽略了对“针”的解释;同样对“劫刺”的注解,主要对“劫”字进行了解读,而忽略了对“刺”解释,这样注解不够全面,对“燔针劫刺”的内在深意难以正确理解。燔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是指针具,燔针,与焠针均是经过特殊热处理(焠火)的特制的刚性更强或易于导热的一类针具,广义是指针法。而“劫刺”是强调燔针采用劫刺之刺法能劫夺病邪的治疗效果。“燔针劫刺”,其意为:采用燔针,“以痛为输”,使用劫刺之刺法能劫夺病邪,达到“以知为数”之快速见效的针法,主要应用于经筋十二痹症。其中燔针采用焠刺之刺法,主要适用于寒急之筋痹。
Discussing “FanZhen Jie Ci(燔针劫刺)”
Liu Nong Yu
(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SAR)
Abstract: There are 2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of “Fan Zhen Jie Ci(燔针劫刺)”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Wen Zhen(温针)and Huo Zhen(火针). In my opinion, the interpretation focus Fan(燔), but not Zhen(针);also Jie(劫), but not Ci(刺) . This kind ofinterpretation is not clear enough. The meaning in depth of “FanZhen Jie Ci(燔针劫刺)” should be shown. Fan Zhen(燔针)canbe understand in general or special. In special, Fan Zhen(燔针)givethe meaning of needle(tools). It is proceeded by a special procedure called CuiHuo(焠火), which can enhance the strength and theconductivity. In general, FanZhen(燔针)give the meaning of a kind of needling method. Jie Ci(劫刺)emphasize Fan Zhen(燔针)usingJie Ci(劫刺)needling methods to remove the Bing Xie(病邪)(cure the disease). “Fan Zhen Jie Ci(燔针劫刺)”should give the meaning that using Fan Zhen(燔针)as“ the pain site as the acu-point,(以痛为输)”with Jie Ci(劫刺)needling methods to remove the Bing Xie(病邪).
Yi Zhi Wei Shu(以知为数) ,the quick observable therapeutic effect, should beachieved.
It is used in 12kinds of musculature zone diseasesmainly. Fan Zhen(燔针)usingCui Ci(焠刺) can be applied in the musculature zone disease, Han Ji(寒急),cold.
[关键词] 燔针劫刺;焠针;焠刺;经筋;经筋疗法

近几十年来中医对经筋理论与经筋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尤其是在针灸、推拿、骨伤学界,并相继成立了各级经筋学会,为经筋与经筋病的研究、交流提供了平台。学界一致认为经筋理论指导下诊治的经筋病有别于经脉病,她随经脉分布,受经气濡养而发挥“主束骨利机关”的作用。其病变主要表现为“筋急”“筋纵”二类,其治则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我从事针灸工作近30年,观之针灸临床,经筋病是主要的一类病证,为此近十多年来转向经筋理论与经筋病的研究,尤其是在经筋病新疗法的研创过程中,对“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中的“燔针劫刺”有些新的认识,与同道商榷。
《灵枢·经筋》中,每一段经筋病的结尾部分都有一段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字: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中对“燔针劫刺”较“以知为数”较易理解,现代语译没有太大分歧,但有些概念模糊,不利于经筋刺法的应用与发展。有必要对有关概念加以说明。
综观历代医家有关对燔针的注解,主要有三种解读:一是认为燔针是火针的别名, 如元·杜思敬《济生拔萃》和明·杨继洲《针灸大成》皆曰:“ 火针, 一名燔针” 。 清·郑梅涧《重楼玉钥》曰: “ 火针者, 即古人之燔针也”。二是认为燔针是温针之法,明吴寮《针方六集》对“ 燔针”的解释: “ 燔针者, 内针之后, 以火燔之暖耳,不必赤也。”三是认为燔针是温针,焠针是火针之法。如《素问·调经论》曰: “病在筋, 调之筋; 病在骨, 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病在骨, 焠针药熨。”为此《类经》更明确解释: “ 燔针者, 盖纳针之后, 以火燔之使暖也。此言焠针者, 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 不但暖也, 寒毒固结非此不可, 但病有浅深, 故圣人用分微甚耳”。即燔针者温针也,焠针者火针也。不论火针还是温针,均与火热有关,其义均源自“燔”字。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 “燔, 爇也。从火, 番声。”其语意有三: ①焚烧。《韩非子·和氏》:“燔(诗)、(书)而明法令, 塞私门之请, 而遂公家之劳。”②烤; 炙。《广韵· 元韵》云: “燔, 炙也。”《诗·小雅·瓠叶》云:“有兔斯首, 炮之燔之。”毛传:“毛曰炮, 加火曰燔。”③通“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云:“公胜夏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 与执燔焉。” [1]其义源自“焚烧” [2]。
而有关“劫刺”的注解意见较为统一。明张介宾《类经》曰: “燔针, 烧针也。劫刺, 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淮南·精神训》曰: “ 不可劫以死生。” 高诱注曰:“劫, 迫也”。 劫刺, 当是指以温热之气迫使寒邪消散的刺法[3]。
笔者认为:以往对“燔针”的解读,重点对“燔”字进行了注解,而忽略了对“针”的阐述;同样对“劫刺”的注解,主要对“劫”字进行了解读,而忽略了对“刺”解释,这样注解不够全面,对“燔针劫刺”的内在深意难以正确理解。
综观《内经》,其中出现了“燔针”、“焠针 ”和“劫刺”、“焠刺”等词语。究竟四者的关系如何?尤其是对“针”与“刺”概念如何解读? 

  重温《内经》,针与刺有不同的概念。“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是指针具,如九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 “毫针,长三寸六分”等。广义是指针法,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灵枢·九针论》:“七者 ,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灵枢·九针论》:“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灵枢·官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灵枢·刺节真邪》:“刺寒者,用毫针也。”《素问·针解篇》:“七针益精。”等。此不仅提到了毫针的形状,还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与适应症,故为针法。而“燔针”与“焠针 ”,在《内经》中由于未有“燔针”、“焠针 ”的具体描述,故后世出现了多种解读,且多集中在对“燔”、“焠 ”字的注解,认为“燔针”是温针、“焠针 ”是火针,“燔针”治筋痹、“焠针 ”治骨痹之针法。《素问·调经论》曰: “病在筋, 调之筋; 病在骨, 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病在骨, 焠针药熨”。如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曰: “ 十二经筋, 感寒湿风三种之气所生诸病, 皆曰筋痹,筋痹燔针为当, 故偏用之”。)但对狭义的针具未有进行考证。

  “焠”, 《玉篇》曰: “ 火入水也。” 大多解读为,烧针后再刺, 即火针之法。而在《辞源》中解释为“焠,以燃炽的金属纳水中,使之坚硬,叫焠,通作淬。《史记·天官书》:火与水合曰焠 ” [4]。《辞海》解“淬亦作焠,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刚。《文选·王褒<圣王得贤臣颂>》:“清水淬其锋”,刘良注:“淬谓烧刃令热,浸于水中也” [5]。 可见“焠” 即“焠火”也称 “淬火”,是金属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从现代材质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步骤是控制钢材含碳量的手法,一般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通称“蘸火”。以往对“焠针”的解读主要是解释为针刺操作方法,即“焠刺”的刺法,而非焠针。狭义焠针可理解为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焠火)后更加坚刚的针具。由此联想到“燔针”,是否也是一种通过特殊烧制的针具,以适应临床各种复杂的病情而采用各种不同刺法的需要。如“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目前临床使用的粗银针,小针刀、刃针、长圆针、浮针等,均是比普通毫针刚性更强的针具,以便对浅深层组织采用切割、剥离、扫散等手法以达到治疗筋骨肉痹的目的。

而“刺”主要是指刺法,如《灵枢·官针》中有九刺、十二刺、五刺,分别针对九种不同的病变、十二经病症、五脏相应的病证而设的,其中大部分是刺法,在刺法中又可分为浅刺类、深刺类、刺血类、多针刺类等等,如十二刺中“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五刺中“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等等。部分还提到采用的针具。如九刺中“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所以“劫刺”与“焠刺”应理解为针刺操作方法即刺法。

关于“劫”字, 许慎在《说文》解释说: “劫, 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或曰: 以力止去曰劫”。而“焠”字, 《玉篇》曰: “ 火入水也。”即烧针后再刺(火针),刺之即去的刺法。
有学者认为燔针为治疗寒急之筋痹,不能运用于筋纵之热痹。其依据来自《灵枢·经筋》“焠刺者, 刺寒急也,热则筋弛纵不收,无用燔针。”但结合《内经》条文,《灵枢·官针》曰: “焠刺者, 刺燔针则取痹也”, 以及难以解释为何《灵枢·经筋》中每篇均载有“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经筋治则。笔者认为,这是因“针”、“ 刺”概念混淆的错解。“燔针”具有狭义针具的含义,由此应理解为使用燔针之焠刺的刺法,仅适用于寒急之筋痹,而燔针之劫刺均适用于寒热筋痹。《内经》中针刺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刺补泻方法,一类是非针刺补泻方法,前者主要适用于营血受损的经脉、脏腑病症,后者主要适用于卫气受阻所致的五体痹症。“劫刺”与“焠刺”为非补泻类刺法。正如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燔针劫夺之势, 刺之即去, 无迎随出入之法。”故“焠刺”是指“ 火入水也”之烧针后再刺(火针),刺之即去的刺法,而“劫刺”是强调燔针采用劫刺之刺法能劫夺病邪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燔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是指针具,燔针,与焠针均是经过特殊热处理(焠火)的特制的刚性更强或易于导热的一类针具,广义是指针法,“燔针劫刺”,其意为:采用燔针,“以痛为输”,使用劫刺之刺法能劫夺病邪,达到“以知为数”之快速见效的针法,主要应用于经筋十二痹症。其中燔针使用焠刺之刺法,主要适用于寒急之筋痹。

参考文献

[1]李格非,徐中舒,赵振铎,等.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1042
[2] 胥荣东.《灵枢·经筋》治则简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0):64-67.
[3]吴鲁辉.燔针劫刺之我见[J].江苏中医杂志,2011,43(3): 78.
[4]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5]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0年8月北京修订第一版
[6] 傅景华等点校.中医四部经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

刘农虞

得气”与“气至

“得气”与“气至”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

摘要:目的,为了阐明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方法,通过对《内经》有关理论的重温,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结果,得气与气至均首见于《内经》,得气是中气穴的标志,也是气至针下的征象,更是针刺补泻的前提。得气的感觉来自医患双方,其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 “轻滑慢”与“针下热”、“针下寒”的显性得气, 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以及 “徐而和”之谷气显示的气调状态;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二个概念,气至针下与得气内涵相近,而气至病所,主要体现在气至而有效,有效的表现形式有即刻效应与滞后效应二种,对体内虚实病症有用补泻调气法,而体表筋脉病症有用移神调气法。结论,得气与气至虽含义各有异同。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筋脉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快速;而深里虚实病症,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针灸临床不可忽视脉象的重要意义。

主题词:得气、气至、谷气

“De-Qi” and “Arrival ofQi”

Liu Nong Yu
(Schoolof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clarify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De-Qi and Arrival of Qi.
Methodology: Byre-considering the relevant extract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Nei Jing” , the author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he essence of De-Qi andArrival of Qi, based on his knowledge and perspective on the area .
Results: Theconcepts of “De-Qi” and “Arrival of Qi” are first mentioned in the text of the Chinesemedicine classic “Nei Jing”. “De-Qi” signals the exact puncture hit on anacu-point and is a sign of “Qi arrival at the puncture point”. It is also apre-condition for “Bu Xie” (qi reinforcing or reducing) manipulation. The“De-Qi” sensation can be sensed both by the doctor and the patient. For thedoctor, sensing De-Qi from the needlecan befelt as “tight and swift” “sunken, sticky and tight” or “light, loose and empty”. For the patient, it can be sensed as“warm at the puncture point” or “cold at the puncture point”. De-Qi can alsoexhibit itself as an unperceptive needling sensation when qi moves along themeridians or can take the form of a “even-paced and tranquil” qi sensation (“guqi”) felt by the doctor when qi adjustment is obtained. “Arrival of Qi” has two main concepts : one is“Qi arrival at the puncture point”, second is “Qi arrival at the sourcelocation of illness”. “Qi arrival at the puncture point” has very similarconnotations to “De-Qi”, however, “Qi arrival at the source location ofillness” places more emphasis on “Qi arrival with efficacy”. Efficacy can come in the form of an immediateeffect or a delayed effect. Generally,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involvingdeficient or surplus imbalances have better treatment efficacy with “Bu Xiereinforcing or reducing qi tranquilization techniques”. Myofascia relateddiseases have better treatment efficacy with “Yi Shen spirit adjustment qitranquilization technique”.
Conclusion:“De-Qi” and “Arrival of Qi” have similar but nuanced connotations. “De-Qi”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during the course ofacupuncture (differentiate the nature of qi, guard the qi, manipulate the qi).It also suggest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Qi” with unperceivable needlingsensation. “Arrival of Qi” emphasises “Qi arrival with efficacy”. For diseasesinvolving myofascia related diseases, “miu ci” (a technique involving thepiercing of the area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body to the area of thedisease) and shallow piercing can achieve an immediate treatment effect. Although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involvinginterior, deficient or surplus imbalance scenarios often come with a delayedtreatment response, pulse diagnosis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efficacy. It is important to re-emphasis the application of pulse diagnosis inacupuncture.
Key words : De-Qi,Arrival of Qi, Gu Qi
得气是针灸学中的重要术语,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得气,涉及准确定位、施行补泻、判断疗效、预测病情等方面。现今《针灸学》的教材中,将得气与气至并称,如:得气,古称“气至”。重温《内经》,感悟得气与气至的内涵有所不同,正确理解,有助领会《内经》原义。

1.得气:

得气首见于《内经》,散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终始》、《灵枢・小针解》、《灵枢・热病》、《灵枢・四时气》等篇中,其内涵如下。


1.1得气——气至针下

《素问・离合真邪论》述:“吸则內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此处先后使用了“以得气为故”、“ 以气至为故”,可见得气与气至,此处的概念是相同的,即通过适当的针刺手法配合呼吸,使气至针下而“得气”,同时也提示了“得气”是针刺补泻的前提。

1.2得气——中穴标志:

人体穴位是三维的,体表的定位是二维,通过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正气行至针下,内外感应而产生得气,即得气是刺中穴位的标志。故《灵枢・热病》述:“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及下诸指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灵枢・四时气》更曰: “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而得气的强弱与正气有关,一般而言,正气强则穴区大、气感强、感应快;正气弱则穴区小、气感弱、感应慢。为此后世医家十分强调得气在针刺中的重要性,如《金针赋》曰:“气速效速,气迟效迟。”《标幽赋》还说: “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1.3得气——医患感觉:

《灵枢・小针解》述:“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说明得气的感觉是很微妙的,要静心感悟,并需谨慎守护。得气的感觉,《灵枢・终始》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描述了 “得气”的“气”中既有致病的邪气,也有气调的谷气。但缺了正虚气未至的描述,为此《标幽赋》加以补充完善,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己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还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染(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这些均可通过医者感悟而得,可见得气主要依靠医者所感悟。得气感觉的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 “轻滑慢”、 “徐而和”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
此外《内经》中也有描述患者感觉气至针下的记载,如《素问・针解》: “刺虚则实之者, 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 满而泄之者, 针下寒也, 气虚乃寒也。” 又说: “刺实须其虚者, 留针, 阴气隆至, 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 阳气隆至, 针下热乃去针也。”《灵枢・四时气》述: “飨泻,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 皆久留之, 热行乃止。” 是指虚实病症时,施行针刺补泻后,虚证得补则患者感针下热,实证得泻则患者感针下寒。这可理解为气至针下——谷气至时,患者自觉的针下热或针下寒的感应。至于患者“酸麻胀重等”的针感是后世医家结合临床经验而增补的。

1.4得气——气调状态:

《灵枢・终始》述:“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张氏等[1]解释为:阳气内入,阴气外出,阴阳融通而调和,元气充盛而内守,邪气不得深入,这就是得气,李氏[2]解读为:“男内女外”说明了体内正气和外来病邪的不同性质,“男内”指正气在内,“女外”指邪气在外;“坚拒勿出”是指不可使正气外泄,“谨守勿内”是指不可使邪气内入。得气是指通过补泻等调气的手法后,正气存内、拒邪于外的气调状态,这也是虚实补泻中谷气至于针下的体现。正如《灵枢・终始》所述: 〝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此处是指虚实病症时,通过补泻调气,谷气至于针下而气调的状态。
可见, 得气有二层含义,一是指针刺中穴位,或行针手法后产生“紧而疾”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与“闲处幽堂之深邃“的不得气;二是指谷气至于针下而显现的“徐而和”的气调状态。《内经》强调医者手下感悟的重要性,在中穴辨气的基础上通过补泻手法调气(“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刺节真邪》),而达到“已补而实,已泻而虚”之谷气至的气调状态(“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灵枢·・终始》)。同时也提醒不可忽视“针染(游)于巷”之隐性得气存在的临床意义。

2.气至


气至始见于《内经》,散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终始》、《灵枢・小针解》、《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中,其主要内涵为:

2.1气至针下:其含义基本与得气相近,包括正气至于针下,正邪相博的得气与谷气至于针下气调的得气。

2.2 气至病所

2.2.1 气至而有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述:“剌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针刺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疗效,故有效是气至的唯一标志,而非以经气感传至病位为唯一依据。其表现形式有二种:

2.2.1.1即刻效应

《灵枢・九针十二原》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剌之道毕矣。”说明针刺的疗效可即刻见效,如“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般的。《灵枢・经筋》还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即治疗经筋病,以痛为输,采用燔?病症而言。

2.2.1.2滞后效应

《灵枢・终始》:“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经文中讲述“气至而有效”是要经过针刺补泻调气后,“谷气至”而脉象得到改善,这是针刺取效的标志,针刺后病人虽未感到症状即刻改善,是因为“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的缘故,或针刺后病人虽然感到症状改善,如脉象未有改善,疾病未必真正治愈。故对内在病位较深的病症,针后取效首先反映在脉象上,所以针刺补泻后,脉象得到改善,是获得稳固疗效的标志,而非以“痛随针” 、“言快”为依据。

2.3实现气至有效的针法


2.3.1补泻调气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述:“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灵枢・小针解》解释曰:“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灵枢・终始》又述:“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这里气至是指通过针刺补泻产生气调之谷气,是准針?对阴阳失衡,虚实病症而言。虚实病症通过出入?补泻,针下出现“徐而和”之谷气感觉,就达到了“已补而实,已泻而虚”的效果。

2.3.2移神调气法

《灵枢・终始》述:“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这里是指正气未虚,邪气入侵体表经络,通过左右缪刺或“浅而留之,微而浮之”浅刺针法,凝聚神气,驱邪外达的移神调气法。
可见,气至针下基本含义与得气相同,而气至而有效是气至的精髓,提出“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分清表里虚实,如正气未虚,邪气入侵体表经络,通过左右缪刺或“浅而留之,微而浮之”浅刺针法,凝聚神气,驱邪外达的移神调气法,就能收到“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般的治疗效果。而位里的虚实病症必须通过补泻,针下出现“徐而和”之谷气感应,达到“已补而实,已泻而虚”,但其疗效滞后呈现,“痛不随针”,而脉象已有改善。故虚实病症,针刺补泻后,脉象改善是获得稳固疗效的标志,而非以“痛随针” 、“言快”为依据,强调脉象在针灸学中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得气与气至虽含义各有异同。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操作?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经络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快速;而位里的虚实病症,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不可忽视脉象在针灸学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湖德等,《皇帝内经》通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9,220
[2]李磊,释得气[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 (1):86~87
[3]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作者:刘农虞(1958-),男,教学顾问、硕士课程学术主任。

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

祝贺 邓海贵医生关于“筋针科研课”题顺利结题

祝贺 邓海贵医生关于“筋针科研课”题顺利结题

邓海贵医生是2015年12月在江西南昌学习筋针疗法,是国内首次举办筋针学习班的学员,回南昌市新建中医医院后,将筋针用于临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筋针“无痛无感、速效高效、安全经济”而深受医患喜爱。


邓海贵医生后排中间的帅哥

邓医生为了进一步研究筋针的临床效果,申报了江西省卫计委中医药科研项目“筋针平刺治疗筋肉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理论研究“(编号2017A226)。经过2年的研究,2019年10月结题。



近几年各地医生学习筋针后,开展了临床科研,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再次一并祝贺,望能再接再厉,让筋针大放异彩!

近几年同道们发表的科研论文:

[1]岑康远.筋针疗法临床应用特点浅析[J]中国针灸, 2015,35(S1):38-9
[2]丁皞.刘农虞教授筋针学术思想[J]中国针灸, 2015,35(S1):56-8
[3]孟醒,齐淑兰.左肩肌筋膜损伤案[J]中国针灸,2015,35(S1):87
[4]庄文俊.痛风案[J]中国针灸, 2015,35(S1):89
[5]庞青民,赵欲晓.筋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7,29(3)36-37
[6]邓小玲,王彦军.筋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 ,16(12)19-20
[7]胡晓妹,伍果美,唐学等.筋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5):100-101
[8]万钟,黄平.筋针联合整脊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22): 3296-3298
[9]潘富伟,李真.筋针疗法联合推拿治疗网球肘78例[J]中医研究,2017,30(4)57-59
[10]姚芬芬,罗军,刘娇等.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7,42(5):449-453
[11]蒋爱勇.“筋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28例[J]中国针灸,2018,38(5)533-534

对话名家 走进丁蜀

对话名家 走进丁蜀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

苏轼《浣溪沙 端午》
丁蜀镇为"我国著名的陶都,陶艺创作异彩纷呈,紫玉金砂享誉世界。

在端年之际,刘农虞教授应邀参加宜兴市丁蜀青龙山公园举办首届“对话名家 走进丁蜀”系列文化活动。


2020年6月25日(端午节),刘农虞教授应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的邀请,赴丁蜀参加了“对话名家,走进丁蜀”的系列文化活动。


活动如期在青龙山公园举行。下午一点半开始,首先,宜兴市有关领导和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史会长致辞,其后刘农虞教授准对陶艺大师们易患的颈肩腰痛等疾患,以“颈肩腰痛的中医预防与治疗”为题进行了讲解,给现场的陶艺大师们普及了有关颈肩腰痛的病因及防治等医学知识。


演讲结束后,应大师们的强烈要求,现场对部分陶艺大师进行了相关的诊断和筋针治疗,顿时现场气氛高涨。

现场接受筋针治疗的陶艺大师们无不夸赞刘教授的神奇医术,“扎针不疼,且竟能针后即刻见效",惊叹不已。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领导带我们一同参观了被当地市民誉为“小桂林之称”的青龙山公园。

筋针作用机制探析

筋针作用机制探析



刘农虞 2016-02-15

“筋针”作用机理探析[1]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
摘要: 为了探析“筋针”的作用机理,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分析,认为“筋针”诊治疾病主要集中于经筋病变所致的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经筋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与卫气密切相关,筋病乃卫气不足,邪气郁结卫气所致;。筋针以浮而浅刺、定向透刺、无感得气为特点;治疗筋病以宣导卫气、疏调经筋为取效关键,使卫充邪去,从而实现治疗筋病的目的。“筋针”对针刺的普及推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题词:筋针;针感;得气;经筋;卫气;作用机制;
An Explore and Analyse on the Mechanism of SinewAcupuncture
LIU Nong Yu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University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d an explore andanalyses on the mechanism of a novel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sinewacupuncture (SA, also called Jinzhen,筋针) by integra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literature and our clinical practice. The clinical indications of SA mainlyinclude sinew injury caused Bisyndrome and sinew injury related diseases (the secondary diseases on jointcapsule or orifices of organs). Sinew and channel (经筋) tissue are similar to the superficialand deep fascia. The pathogenesis of sinew and channel injury results from the deficiencyof Defense qi (卫气), followed by the invasion of wind, coldand damp pathogens in sinew tissue. Consequently, the disease occurs due to theDefense qi is blocked by the Evil qi. The manipulation of SA includesthe floating and superficial needling and/or oblique and transverse needling atpoints without requiring De qi (得气) sensation. SA treatment activates theblocked Defense qi and disperses the Evil qi in sinew and channels by whichit exerts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A will contribute tothe acupunctur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sinewacupuncture; needle sensation; De qi;sinew and channel; Defense qi;mechanism
近几十年来,针灸临床涌现出多种针刺疗法,从其针刺深度来看,主要有浅针刺类的腕踝针、浮针、腹针、皮内针、皮下针、筋针等,深针刺类的小针刀、刃针、长圆针、筋骨针等。其中筋针类浅刺针法,因其操作简便、取效迅速、经济安全而引起业界重视。筋针与其他浅刺类针法的共同特点是:操作层面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刺感应不强或无;或可长时间留针;其诊治疾病主要为筋病(类似于软组织损伤及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等)。
有关浅刺针法的作用机制,学者们进行了多学科、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其解释主要有:原林等[1]认为针刺通过机械刺激结缔组织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以起到对人体的功能调节(组织细胞的活性)和生命调节(组织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符仲华认为[2]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是液晶态,当浮针直接挤压、牵拉,特别是扫散运动时,可导致液晶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的改变,由于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离子通道,调动人体内的抗病机制,从而迅速化解病痛;薄智云[3]认为以神阙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作用,其可能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系统, 也可能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陈耀龙等[4]认为皮下针并没有给人体输送物质,整个过程中,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消耗,进针过程或运针过程中,操作者花了力气,体内增加了动能,由此激发了人体的信号系统,产生对细胞、组织的良性影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无参考文献,可删)

筋针疗法,属于经筋针法之一,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遵循《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5],以知为数[6],以痛为输”的治则,采用“以痛为输[7]”为主法,选取筋穴,应用筋针,浅刺皮下,无感得气[8--9],导气布津,舒畅经筋,取效快捷,适用于治疗经筋病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
笔者在“筋针”的研创过程中,重温《内经》以降的有关理论,结合临床观察[10--12],试从经筋与卫气[13]的角度探讨“筋针”的作用机理,与同道商榷。

1 皮下浅深筋膜类似经筋

数字人技术提供了一个从整体的高度研究人体经络的手段。原林等[1]利用数字人技术在人体结缔组织聚集处进行标记和三维重建,发现与传统的经络和穴位的描述密切吻合,如将所有的结缔组织全部标记,就会呈现一个完整的遍布全身的支架结构,该结构经过在尸体标本上验证,发现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相关。结缔组织在解剖学中称为筋膜。关于筋膜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筋膜包括浅筋膜与深筋膜。浅筋膜位于皮下,富含脂肪组织,故称为疏松结缔组织,其包被全身各处;深筋膜内含脂肪组织少,故称为致密结缔组织,其位于浅筋膜深层,包被体壁、四肢肌肉、血管及神经等。而广义筋膜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包含固有结缔组织与特殊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特殊结缔组织包括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及淋巴等。“筋针”涉及的皮下组织,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构成。脂肪组织充填于网状结构的疏松结缔组织之中,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皮下,将皮肤与深层致密结缔组织连接起来,使皮肤既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又不脱离机体,同时浅深筋膜互相联系,协同作用。古代十二经筋的分布与浅深筋膜的分布极为相似,位于皮下,联系皮肉骨脉,主束骨而利机关;深入体腔九窍,维系稳定内脏、五官。

2 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

十二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的分布情况在体表基本与经脉分布大体相近,入体腔形成网状筋膜而维系稳定内脏。在四肢,三阳筋分布于外侧,三阴筋分布于内侧;在躯干,三阳筋相对分布于体表,最后结聚于头面,三阴筋相对分布于体内,最终布散于胸腹。在体表大体伴随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于皮下,结聚于周身关节与九窍(足太阳、阳明结于鼻;足三阳与手太阳、少阳属目;手足少阳与足阳明、手太阳循结于耳;与口齿相关的经筋有足阳明与手太阳、少阳;足三阴与足阳明结聚阴器)。深入体腔,足太阴与足阳明布散腹胸,并与足少阳布散胁肋;手三阴布散胸胁,手少阴与足太阴结系于脐;足少阴与足太阳内外沿脊柱上行经项结于枕,其中足少阳结尻(骶椎)、足阳明属脊(胸椎)、足太阴着脊(胸椎),手阳明挟脊(颈、上胸椎)。可见经筋主要分布于筋肉关节之处,与头面五官相连,入体腔布散胸胁、腹膜,贯通脊柱,与内脏无直接联系。而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篇》)的输布与经筋分布极为相似,故类似皮下浅深筋膜的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有赖卫气的温养,正如《灵枢·本藏》所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而发挥“柔则养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

3 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

《灵枢•经筋》记载的全部病候共115个,其中感觉异常病候为73个,运动障碍23个,其它脏器病候19个。其中以感觉异常为主,占63.5%,尤以痛、转筋、支为主要病候,对痛的描述也最为详尽,①疼痛的性质:如痛、引痛、扭痛、转筋痛;②疼痛部位明确:如跟、内踝等;③有5条筋以“当所过者痛”描述(手太阳、太阴、阳明、少阴筋与足少阴筋)。而浅针刺类“皮下针”,其诊治疾病主要集中于软组织损伤及部分神经系统疾病,与《灵枢•经筋》记载的“其病”之症候极为相似,故属中医筋病范畴。
有关经筋病的病变机理《内经》中有所阐述,如《素问•疟论篇》曰:“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又《灵枢•岁露论》进一步解释:“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即当卫气不足,腠理开发,邪气乘机侵袭,邪气入则病。因风邪侵袭人体游走不定,只要卫气与之相应,腠理开发,邪气得以凑合,就能致病,其“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之处即病变所在,“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再如《灵枢•卫气失常》道:“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杨上善解释道:“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太素•经筋》)。可见,筋痹病机是:卫气不足(充),腠理空虚,风邪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为病。因风邪善行速变,侵袭人体没有常处,只要卫气与之相应,邪气得以入腠袭筋,就能致病,加之经筋“中无有孔”,不能传输病邪,故其病变部位就是邪气入侵,“风气留其处”,即入腠袭筋之处,故经筋病位局限、病情浅轻、不易传变。故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

4 无感得气是卫气的表现形式

  得气是针灸学中的专有名词,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针刺感应是医者通过针刺至穴,患者穴区出现酸麻胀重等的感觉为感,这种感觉通过针具又回馈到医者手下出现沉重紧涩的反应为应,可见感应来自医患双方。而且强调得气在针刺中的重要性。如《标幽赋》云: “ 气速至而效速, 气迟至而不治”;《针灸大成》亦云: “ 针若得气速,则病亦痊而效亦速也, 针若得气迟, 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这都说明针刺必须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浅针刺类的“皮下针”不强调针刺感应,甚至追求无感应,在临床也能取得治疗效果,对某类疾病甚至比一般针刺取效更快。为此,田道正先生提出隐性针感的概念,认为患者针刺后没有感觉到酸、麻、胀、重等主观针感,主要是由于刺激量、患者的体质及其他因素使患者的大脑皮貭没有达到感觉的阈值,即“阈下刺激”。
  笔者认为“筋针”与“浮针”“腕踝针”“皮内针” “腹针”等浅刺针法,其操作时均无要求患者酸麻胀重及医者手下沉重紧涩感,可见其与患者体质等因素无关,而与针刺组织相关,如肌肉有酸胀感;腱膜有沉重感,神经有麻电感,血管有疼痛感等。“筋针”等浅刺针法主要操作层面均在皮下,皮下为经筋分布、卫气密布之处,皮下平刺可最佳地激发“行于脉外”的卫气,由于卫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素问•痹论篇》),加之“筋针”平刺,刺激量较弱,故与针刺经穴激发“行于脉中”的营气的得气形式不同,故刺激皮下则为无感[8]。“筋针”操作时有时也会出现刺痛或出血等,这是因为皮下组织除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外,还有小血管、小淋巴管、毛囊根、腺体、细小神经分支等。真皮层中富含神经末梢,而皮下神经末梢极少,故“筋针”类浅刺针法一般无感觉,但进针或平刺行针时偶有疼痛,是穿过真皮或刺及附有神经末梢的皮下小血管、小淋巴管的缘故。正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故“筋针”强调无感得气,疼痛则表示针刺太深,中肉节的缘故,要加以纠正,避免影响疗效。可见无感得气是卫气的表现形式,更是“筋针”治疗经筋病的关键。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各类传入神经纤维具有不同的兴奋阈值,Ⅰ(Aα)为肌梭和腱器官的传入纤维;Ⅱ (A )为皮肤的机械感受器(触、压、震动)传入纤维;Ⅲ(A )为皮肤、痛觉和肌肉深部压觉的传入神经纤维;Ⅳ(C)为无髓痛觉纤维及温度、机械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筋针”可能跟兴奋阈值低的Ⅰ类神经传入纤维有关。与常规针刺经穴刺入肌层,兴奋阈值高的Ⅲ(A )、Ⅳ(C)传入神经纤维有所不同。
常规针刺有时也会出现无感,除体质虚弱者以外,当然也会激发卫气,但临床疗效较弱或无。究其原因,与“筋针”的区别是,刺激点以经穴为主而非“以痛为输”的筋穴,针芒方向强调与穴位有关而非与病位有关,治疗的适应证是经络病、脏腑病而非经筋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加之激发经气以营气为主而非卫气。营卫之气虽同源,但分布不同而功能有别。营卫之气,脉之内外相互影响,由卫气影响营气,而非直接激发营气,故其疗效较有感得气者弱,取效较慢。

5 宣导卫气,疏调经筋是取效的关键

经筋病的病机是:卫气不充,腠理空虚,风邪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为病,即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卫气与邪气结聚于筋,表现为筋结与疼痛等。在卫邪相争的情况下,卫气盛则驱邪于外则病愈,邪气强则进,经孙络、络脉、经脉,进而影响脏腑,正如《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然卫气“慓疾滑利”,喜布散而恶结聚,今与邪气相结则病。卫气不足,有2种含义,一是指正气不足而致;二是指皮下局部卫气不充,是因卫气被邪气所困,不能布散所致。经筋病大多是因为后者而导致,卫邪相结,不得布散所致,故宣导卫气,疏调经筋,是治疗经筋病的关键。而筋针,作用于皮下,横向浅刺,宣导卫气,疏调经筋,卫气得充则邪气自出,结聚消散则结解痛止。
筋针作用于皮下,而经筋病主要是卫气与邪气相结于皮下经筋,经筋病属浮浅之疾,故宜浅刺不宜深刺,正如《灵枢・小针解》曰:“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其操作强调精神专注,寻求无感得气,方能获得“气至乃休”之效,如《灵枢・终始》述:“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加之经筋病位局限、病情浅轻、不易传变,故只要辨证正确,取穴精当,施术得法,均能收到“以知为数”的治疗效果。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剌之道毕矣。”

6 小结

经筋主要是指位于皮下的筋膜、肌腱、韧带、神经等,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而皮下为卫气布散之处。卫气“柔则养筋”与充养皮肤,发挥协调运动与卫外的功能。一旦卫气不充,腠理空虚,风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所以治疗筋病,宣导卫气,舒调经筋是治疗关键。而“筋针”的浮而浅刺、定向透刺、无感得气,达到了宣导卫气,舒调经筋的作用,从而实现“以知为数”、“气至乃休”的治疗效果。可见,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病,筋针是通过皮下定向浅刺,宣导卫气,疏调经筋,而达到治疗筋病之目的。
由此可见,“筋针疗法”是舒筋针法与经筋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她源自《灵枢・经筋》,经多位学者的临床验证[14--22],揭示了经筋实质,厘清了经筋与经脉的关系,其理论得到了继承并发扬光大。提倡建立具有针灸自身特点的辨证思维方法,针灸辨病,首要分清筋病、脉病,次辨病位皮肉筋骨脉,分而刺之,倡导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痹思维模式,阐明了“无感浅刺”、“动刺速效”针法的作用机制,进而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治经筋病症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原林等.筋膜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7-8
[2]符仲华.浮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1:104
[3]薄智云.神阙布气说与腹针的关系[J]北京中医杂志1993,[4]13-14
[4]陈耀龙等.皮下针的作用规律及取效机理[J]新中医2012,44(3)108-109
[5]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6]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7]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 2014,30(2):55-57
[8]刘农虞.“得气”与“气至” [J].中国针灸, 2014,34(8)828-830
[9]赵京生. “针游于巷”正义[J].四川中医,1990,(4):3-4
[10]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15,35(9):??
[11]刘农虞,任天培、向宇等.筋针治疗112例软组织损伤的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香港中医杂志,2014,9(4):65-68
[12]刘农虞.筋针治疗筋性耳病临床体会[J].香港中医杂志.2015,10(1):62-64
[13]刘农虞.“经筋”与“卫气” [J].中国针灸, 2015,35(2) :185-188
[14]孙瑞台.皮内针治疗落枕64例[J].中国针灸,1998(9):573
[15]Shinohara S .皮内针对运动时疼痛患者的即刻效果[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1):60
[16]何玲.论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38-39
[17]陈俊鸿、郭佳土.皮下针821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1984(1):28-29
[18]郭佳土、陈俊鸿.皮下针治疗扭伤282例[J].江苏中医杂志,1984,43(1):43
[19]于凌云.用皮内针埋于疼痛部之经穴上的效果观察初步报告[J].江苏中医杂志,1958(7),31-32
[20]张学文.皮下横刺法治疗急性痛症63例[J].中国针灸,1996(2):20
[21]郑秀芹、方芳.皮下针治疗急性痛症46例[J].中国针灸,1998(8)464
[22]黄宇民.皮下针治疗膝关节痛[J].中国针灸,2003,23(6):347

作者:刘农虞(1958-),男,教学顾问、硕士课程学术主任。

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痛症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经筋与卫气 《中国针灸》2015年2期

经筋与卫气 《中国针灸》2015年2期

经筋与卫气

刘农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

摘要:为了探讨经筋与卫气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从经筋禀受卫气,始发于足太阳;经筋受卫气于四末,数筋并发;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经筋十二痹,属痹症范畴,其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病机与卫气运行失常有关。故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体现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对经筋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主题词:经筋 卫气
JingJin and WeiQi
Liu Nong Yu
(School of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China)
Abstract: Th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JingJin and WeiQi by referring to relevant studies. JingJin isinherent in WeiQi and originated from Meridian of Foot - TaiYang. It receivesWeiQi from the extremities and expands to several Jing. JingJin is where WeiQitravels and distributes. When WeiQi combines with exogenous pathogens,this leads to muscular rheumatism. From the analysis, twelve kinds ofmuscular rheumatism belong to the scope of arthralgia syndrome, which is causedby the invasion of pathogenic wind-cold-dampness into the muscle. Thepathogenesis is related to the disorder of WeiQi circulation. So JingJinis closely related to WeiQi and can be reflected in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etc. These aspects can guide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JingJindiseases.
Keywords: JingJin WeiQi

  《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十二痹,其症候主要表现在经筋分布于体表筋肉部位病变所致的筋痹,与少数涉及体腔筋膜与头面筋膜病变所致的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究其原因,筋痹,属痹症范畴。痹症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篇》),其病机为营卫之气运行失常。正如《素问•痹论篇》曰:“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其义为营卫运行正常,“不与风寒湿气合”,就不会引起痹病。只有在营卫运行失常的情况下,复感风寒湿邪,才会致病。痹症除有风寒湿偏盛之行痹、痛痹、着痹外,还有四季遇邪得病之骨、筋、脉、肌、皮痹;还有痹病久而不去,内舍其合之肾、肝、心、脾、肺痹及肠痹、胞痹。从《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十二痹症候来看,主要是指筋痹,涉及肌痹等。经筋痹症的病因同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篇》),而其病机与营卫间有何关系?对此重温《内经》,有所感悟,与同道商榷。

1、经筋禀受卫气,始发于足太阳

《内经•灵枢》分立经筋、经脉两篇,其写作格式、循行、主病、治则等方面的描述极为相似,充分体现“经筋”、“经脉”的独立学术地位[1] [2] [3],为此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发挥。明•张介宾曰:“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依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准确导出了经筋与经脉的不同。
笔者认为其区别首先体现在起始上。《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始于手太阴肺经,而《灵枢•经筋》记载十二经筋则始于足太阳之筋。前者遵循“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篇》)经义,故“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灵枢•经脉》),强调“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经水》)的气血循环流注的生理功能。而经筋为何不跟随经脉起始于手太阴肺经,又不起始于足厥阴肝经 (“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器)”(《灵枢•经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素问•经脉别论篇》)),而起始于足太阳之筋,这给后人有何启示?重温《内经》,《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及《素问•生气通天论》又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王冰注:“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灵枢•集注•卷二》解释道:“太阳之气,生于膀胱水中,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故主筋所生之病”。说明太阳经为阳气最充足的经脉,阳气可以濡养经筋,若阳气不足则经筋无以所养而不固。《灵枢•营卫生会》更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类经•经络类•二十三》进一步解释:“太阴,手太阴也。太阳,足太阳也。内言营气,外言卫气。营气始于手太阴,而复会于太阴,故太阴主内;卫气始于足太阳,而复会于太阳,故太阳主外。”另《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类经•经络类•二十三》解释:“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不入于脉,故于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循头项下行,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行于阳分,日西阳尽,则始于足少阴肾经,而行于阴分,其气自膀胱与肾,由下而出,故卫气出于下焦”。由此可见,经脉与营气关系密切,而经筋则与卫气相关,经筋有懒阳气温煦即“柔则养筋”而强。足太阳经是阳气最盛之经,足太阳筋伴同名经而行,受同名经之气而用。经筋强弱与足太阳经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故“是主筋所生病者”;卫气出下焦,始充足太阳,故经筋起始于足太阳之筋,强调经筋禀受卫气而用的生理特性。

2、经筋受卫气于四末,数筋并发

《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为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心主、手少阳、足少阳至足厥阴经,且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由头下足,足之三阴由足上腹,属络脏腑,依次相传,流注循环。而《灵枢•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三阴、三阳之筋,分别阴阳数筋并发,向心循行,终于头身,布散体腔而不属内脏,经筋“中无有孔”(《黄帝内经•太素》),仅有网络联动之功,而无传输气血之能。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灵枢•邪客》),为此诸家进行了解读,明•张介宾解释道:“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黄帝内经•太素》) 。《类经•经络类•二十三》进一步解释道:“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不入于脉”。可见经筋、经脉分别体现了“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灵枢•终始》)的思想,经筋在表为阳,经脉位里为阴。故经脉贯通上下,出入内外,属络藏府,依次相传,流注循环,方能发挥输注营血,营养周身,平衡脏腑,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而经筋要实现“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必有赖于慓疾滑利之卫气,从四末阴阳数筋并发、向心速行,布散阳气,柔则养筋,阴阳协调,方能适应人体坐立、行跑、奔跳等静动转化的复杂联动。所以经筋禀受卫气于四末,数筋向心并发是其结构基础。

3、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

十二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的分布情况在体表基本与经脉分布大体相近,入体腔联系筋膜而不属络脏腑。在四肢,三阳筋分布于外侧,三阴筋分布于内侧;在躯干,三阳筋相对分布于体表,最后结聚于头面,三阴筋相对分布于体内,最终布散于胸腹。具体分布:在四肢,三阳筋从后向前依次为太阳、少阳、阳明经筋;手三阴筋从前向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经筋;足三阴筋从前向后依次为厥阴、太阴、少阴经筋,而在内踝以上则从前向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经筋(与经脉相似);而躯干,从后向前依次为足太阳、少阳、阳明经筋包裹躯干[4],并与手太阴贯结缺盆;足太阴与足阳明布散腹胸,并与足少阳布散胁肋;足少阴与足太阳内外沿脊柱上行经项结于枕,足少阳结尻(骶椎)、足阳明属脊(胸椎)、足太阴着脊(胸椎),手阳明挟脊(颈、上胸椎),足三阴与足阳明结聚阴器;手三阴进入体腔布散胸胁,手少阴与足太阴结系于脐。在头颈,手足三阳六筋经颈(项)上结头面,其中足太阳、少阳、手三阳上达头角,足太阳、阳明结于鼻,足三阳与手太阳、少阳属目,手足少阳与足阳明、手太阳循结于耳,与口齿相关的经筋有足阳明与手太阳、少阳,结于頄(顺)的经筋有足三阳与手阳明,结于颔的经筋有手三阳与足少阳,与面颊联系的经筋有手足阳明与手少阳。可见经筋主要分布于筋肉关节之处,与头面五官相连,入体腔布散胸胁、腹膜,贯通脊柱,与内脏无属络联系。而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篇》)的输布与经筋分布极为相似,故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有赖卫气的温养,正如《灵枢·本藏》所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方能发挥“柔则养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有学者认为,卫阳之气是精神中枢与外周经筋相互联系的重要媒介,对精神和经筋都有动态的调养作用。大脑精神不足,功能低下时也会影响筋络结构与整体功能状态[5]。

4、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痹

《灵枢•经筋》记载的“其病”之症候,主要为“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所结关节的运动障碍,与部分头面五官筋膜病变所致的筋性窍病及少数涉及体腔筋膜病变所致的筋性腔病等,其症候主要表现在经筋分布的体表筋肉关节部位。与经脉、脏腑病相比,其特点:病位局限、病情轻浅、不易传变。《素问•疟论篇》曰:“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灵枢•岁露论》进一步解释:“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即当卫气不足,腠理开发,邪气乘机侵袭,邪气入则病。因风邪善行速变,侵袭人体无固定部位,只要卫气与之相应,腠理开发,邪气得以凑合,就能致病,其“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之处即病变所在,“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正如《灵枢•卫气失常》道:“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杨上善解释道:“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之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太素•经筋》)。可见,筋痹病机是:卫气不足,腠理空虚,风夹寒湿,乘机侵袭,入腠袭筋为病。因风邪善行速变,侵袭人体没有常处,只要卫气与之相应,邪气得以入腠袭筋,就能致病,加之经筋“中无有孔”,不能传输病邪,故其病变部位就是邪气侵入,“风气留其处”,即入腠袭筋之处,故经筋病位局限、病情轻浅、不易传变。其病机为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痹。
综上所述,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涉及生理、病理,乃至诊疗等方面。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经过络脉,将“行于脉外”之卫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经筋分布于筋肉骨节,布散头窍,深入体腔,贯通脊柱,而联缀百骸,维络周身。其禀受四末“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篇》)之卫阳之气的温养,“柔则养筋”而发挥“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足太阳膀胱经是经脉中分布最广、阳气最盛的经脉,其禀受“出于下焦”之卫气,足太阳经筋有赖于足太阳经脉的温养补充,足太阳经脉之阳气强弱直接关系到经筋之刚柔强健,故足太阳经脉“主筋所生病者”,而足太阳经筋为十二经筋之首。机体为了适应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俯仰转侧、屈伸旋转的静动迅变的复杂运动,必有赖于慓悍滑疾之卫气,由四末阴阳数筋并发,向心速行,“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协调阴阳,方能实现。在病理上:经筋病变与卫气不足,腠理空虚,风夹寒湿,乘虚侵袭,入腠袭筋有关,由于经筋“中无有孔”,不能传输病邪,故其表现为病位局限、病情轻浅、不易传变。
经脉与经筋,犹如营气与卫气,可分而不可离。经脉受营血而养,经筋得卫津而用。虽津血同源,营卫同气,但布散不同,功能有别。营气循行经脉,营血受阻则脉病;卫气布散经筋,卫津郁滞则筋病,临床当分而治之。脉病调经,调经针法重视有感得气,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6],即经脉为病,主分虚实。淫邪痰瘀,阻滞经脉为实,营血不足,经脉失养为虚;临证当确定病脉,循经取穴;分清虚实,有感得气,施针补泻;而筋病舒筋,舒筋刺法追求无感得气[7],强调“燔针劫刺[8],以知为数[9],以痛为输”。即经筋为病,邪郁卫气,气不布津所致筋急、筋纵的病理变化[10] [3],表现为筋痹与窍腔之疾。筋中无孔,不能传输病邪,邪侵袭筋,气津结聚之处即为病痛所在,故以“以痛为输”为主要取穴原则[11];气郁筋挛为主要病理改变,故疏导卫气,才可舒筋解挛,速治筋病。所以,临证当分清筋病还是脉病,辨病施治,筋病舒筋,脉病治脉,方能有的放矢,增进疗效。

参考文献:

[1]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2-3
[2]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76-77
[3]梁宜,方剑乔.《灵枢》经筋理论探析[J].中医杂志,2008,49[6]:488-490
[4]刁吉亭,董福慧,刘斌.《灵枢•经筋》篇经义初探[J].北京中医药杂志,2010,29(9):675-677
[5]茹凯、刘天君. “经筋”实质的系统科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 229-245
[6]赵京生,史欣德.《灵枢·经脉》针灸治则治法探析[J].中医杂志,1990,527 (9):15-17
[7] 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34(8)828-830
[8]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9]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10]]刘金洪, 方剑乔. 十二经筋探讨. 中国针灸, 1998, ( 5) : 281-284.
[11]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 2014,30(2):55-57

作者简介:

作者:刘农虞(1958-),男,教学顾问 硕士课程学术主任。
研究方向: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痛症、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筋针专利

筋针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520020842.3
(22)申请日 2015.01.13
(73)专利权人 刘农虞
地址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 88号 3102 室
(72)发明人 刘农虞 刘恒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51)Int.Cl.
A61H 39/08(2006.01)

(54) 实用新型名称 筋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针刺治疗疾病的新型针具,在此命名为筋针。该筋针包括针尖、针身、针柄、针尾 ;其中,针尖锥角为 40° -60°,针身直径为0.28mm-0.30mm。针尾弯折呈 U 型,长度为 5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筋针针尖由尖改钝,使其既能穿透表皮,又不易刺伤皮下血管而引起皮下出血,避免出现感染。同时,针尾弯折形成 U 型结构,便于固定,以作长时间留针,增强疗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筋针结构简单,易于医者操作,省时省力,利用该筋针进行针刺治疗疾病 ( 经筋病为主 ) 等,疗效显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权 利 要 求 书

1. 筋针,其特征在于 :该筋针包括针尖(1)、针身(2)、针柄(3)、针尾(4);其中,针尖
(1)锥角(5)为 40° -60°,针身(2)直径为 0.28mm-0.30mm。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筋针,其特征在于 :针身(2)长度为 25-40mm,针柄(3)长度为8-10m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筋针,其特征在于:针尾(4)弯折呈 U 型,长度为5mm。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筋针,其特征在于:针柄(3)上缠有金属丝。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筋针,其特征在于 :针柄(3)上 U 型弯折与针柄间留有 2mm 空间。
6.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筋针,其特征在于 :针柄长度随针身长度而调整,当针身长度为25mm 时,针柄长度 8mm ;当针身长度为 40mm 时,针柄长度为 10mm。

筋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针刺治疗疾病的针具即筋针。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传统中医针刺疗法在中国已流传数千年,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经济、疗效确切、适应症广而逐渐流传到国外,尤其是近半世纪来,针刺疗法日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视,纷纷开展针刺研究,并证实了针刺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0003] 毫针是针刺治病的主要针具,临床上应用最广,但凡能针灸的腧穴,均可使用毫针进行针刺。传统地,一般将毫针刺入肌层,使其激发经气,施行针刺补泻手法,在治疗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需要刺入肌层,且需在得气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操作复杂,故难免刺激或损伤机体,产生疼痛,一般人较难掌握针法,大多患者对针痛有恐惧心理。现经本人改良的针具——筋针,是适用于针刺治疗疾病(经筋病为主)所需的针具,该疗法无需刺入肌层,仅平刺皮下,配合运动,激发筋气,无需得气与施行补泻手法,且可即刻显效,尤其是筋针在几乎无痛的状态下接受针刺治疗,使恐惧针痛的患者也能接受针刺治疗,可谓“无痛速效”针法,其无疑对针灸疗法的普及与推广具有推动作用。如该方法仍以传统毫针为主要针具,毫针针柄较长,治疗时不便留针运动,加之针尖较尖,虽较易透皮但易损伤皮下血管而引起皮下出血,且不便固定以作长时间留针。故为了适应针灸临床治疗的需要,提高其临床的实用与有效性,有必要对现有的毫针进行改良,使其在更有效地适用于针刺治疗疾病(经筋病为主)的同时,又能减除患者针痛的恐惧心理,拓展针刺治病的临证能力。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针刺疗法中使用的毫针,不便操作、易产生创痛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针具——筋针,用于针刺治疗疾病(经筋病为主)。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1.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针具——筋针,该筋针包括针尖 1 、针身 2、针柄 3、针尾 4 ;其中,针尖 1 锥角 5 为 40° -60°,针身 2 直径为 0.28mm-0.30mm。
[0007] 该筋针适用于针刺治疗疾病(经筋病为主)。
[0008] 2. 上述 1 提供的筋针,其中,针身 2 长度为 25-40mm,针柄 3 长度为 810mm。
[0009] 3. 上述 1 提供的筋针,其中,针尾 4 弯折呈 U 型,长度为 5mm。
[0010] 4. 上述 1 提供的筋针,其中,针柄 3 上缠有金属丝。
[0011] 金属丝的直径不大于 0.2mm。
[0012] 5. 上述 1 提供的筋针,其中,针柄 3 上 U 型弯折与针柄间留有 2mm 空间。
[0013] 6. 上述 2 提供的筋针,其中,针柄长度随针身长度而调整,当针身长度为25mm 时, 针柄长度 8mm ;当针身长度为40mm 时,针柄长度为 10mm。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说 明 书

[0015] 1. 针尖 1 由传统的尖细改为圆钝,使其既能穿透表皮,又不易刺伤皮下血管而引起皮下出血,避免出现感染。
[0016] 2.将现有毫针的针尾4弯折形成U型结构,便于固定,以作长时间留针,增强疗效。同时,在针柄 3 与U 型针尾 4 处留有 2mm 空隙,更方便将胶布条从此口嵌入 U 型针尾 4 中而贴敷固定于皮肤上,不使针体活动,尤其是不使针身 2 再深入体内,避免留针期间意外损伤机体。
[0017] 3. 将针柄 3 长度缩短,使其在治疗中便于医者操作,方便留针运动。
[0018] 4. 在针柄 3 处缠绕细金属丝,增加摩擦力方便医者操作。
[001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筋针结构简单,易于医者操作,省时省力,利用本筋针进行针刺治疗疾病(经筋病为主),“无痛速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本实用新型筋针的结构图
[0021] 其中,1、针尖 2、针身 3、针柄 4、针尾
[0022] 图 2 本实用新型筋针针尖放大图
[0023] 其中,5、针尖 1 的锥角,为 40° -60°
[0024] 图 3 本实用新型筋针尾部胶布嵌入方法
[0025] 图 4 筋针使用状态图
[0026] 其中,4、针尾 6、嵌入 U 型针尾而黏贴于皮肤上的胶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针具——筋针做进一步说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的公知手段。
[0028] 实施例 1
[0029] 如图 1、图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筋针,结构包括针尖 1、针身 2、针柄 3、针尾 4 ;其 中,针尖1 圆钝,锥角5 为40° -60°,针身2 直径为0.28mm-0.30mm。针柄3 长度为8-10mm。针尾 4 弯折呈 U 型,使得针尾部分扁粗,长度为 5mm。针柄长度随针身长度而调整,当针身较长时,针柄长度相应增加,比如当针身长度为 25mm 时,针柄长度 8mm ;当针身长度为 40mm 时,针柄长度为 10mm,U 型弯折与针柄间留有 2mm 空间,更方便将胶布条从此口嵌入U 型针尾中而贴敷固定于皮肤上。针柄上面缠绕有金属丝,金属丝的直径不大于 2mm。金属丝的缠绕方法为传统方法,既可以正向缠绕也可以反向缠绕,金属丝紧密缠绕,缠绕后金属丝长度小于或等于针柄长度。经过大量试验,在针刺疗法中,由于针尖由传统的尖细改为圆钝,可以减少对皮下血管的刺伤,减少出血,防止感染,加之针身直径只有 0.28mm-0.30mm,可以轻松穿透皮层。如图 3 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 U 型针尾 4 的存在,在留针过程中,可以用胶布等粘性物质贴于针尾部固定于皮肤上,方便固定,达到长时间留针增强疗效的目的,又避免筋针再深入体内,意外损伤机体。
[0030] 可以知道,上述实施例仅为了说明发明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进和变更,这些改进和变更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刘农虞

刘农虞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针灸》杂志编委.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世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曾任香港大学中医副教授、教学顾问(硕士课程学术主任),兼任国际筋针学会会长.

曾兼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8年。
研究方向:灸质灸量灸法研究,提出艾灸的量效关系;《内经》经筋理论与针灸临床研究、痛症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等。提出“筋脉系统假说”、“卫筋学说”等学术观点,倡导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证思维模式,研发“ 无感速效安全针法——筋针疗法”、整合“经络整脊疗法”。在国家、省级中医针灸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本)论著,其中有关经筋理论与筋针临床应用论文20多篇。筋针疗法曾在北京、香港、深圳、广州、江苏、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浙江、辽宁、海南、贵州等地演讲,深受医师欢迎。曾多次赴德国、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讲学。擅长中医针灸诊治痛瘫病症,如颈椎病、腰突症、软组织损伤、关节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与面瘫、偏瘫及内科五官科等疑难杂病症。

一般学术讲座人物展台样例


Continue reading

筋针疗法(Sinew Acupuncture)

筋针疗法(Sinew Acupuncture)

1.谁研发的.

筋针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农虞教授研发的。


2.在哪里研发的

2001年大学委派出访墨西哥讲学期间,诊治了一位末期淋巴癌男性患者,该患者因痛昼夜难以入睡,强效镇痛药等均不能止痛,后使用皮下平刺加电针收到了一定的镇痛效果。由此得到启发,逐渐应用于针灸临床诊治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病症,发现了这种“无感速效安全”的针刺方法。后在香港大学工作期间,研读《黄帝内经》等有关经筋等经典理论中得到感悟而研发了筋针疗法。

3.在什么环境下,解决了什么问题

运动神经系统疾病是针灸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针灸有效,但大多难以实现“如风吹云”“如汤泼雪”的治疗效果,究其原因是,运动神经系统疾病大多属于中医筋病范畴,而临床常用的针刺方法主要治疗脉络病症的针法,故法不对症,疗效不够理想。筋针疗法是专治经筋病症的经典针法,实现了“以知为数”的快速见效的目的。

4.和目前普通针灸方法的区别和优势

目前普通针刺方法主要是治疗脉络病症的针刺方法,强调在“酸麻胀重”等有感得气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等治疗疾病,由于该法针刺深入肌层,必须掌握局部解剖的前提下遵守针刺操作要领方能进行针刺治疗。大多患者“谈针色变”而畏惧针刺。筋针由于其浅刺皮下,无痛无感,速效安全而深受病患喜爱。加之筋针学习较普通针灸易学,无需牢记腧穴定位、主治;无需掌握繁杂的针刺补泻手法,只需记住“痛、结、舒”三字的取穴原则,皮下纵横浅刺的针刺方法,在患者无痛无感的舒适状态下接受针刺即能快速取得疗效。筋针是专治经筋病症的针刺方法,然其诊治病症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皮肤等科,故深受医者青睐,增强了针灸医生的从业自信性。
普通针刺 筋针
取穴 牢记362经穴与奇穴 以痛、结、舒为腧
感受 “酸麻胀重”等 无痛无感
针法 掌握繁杂的补泻手法 皮下纵横浅刺
熟悉局部解剖 掌握经筋分布
主治病证 脉络病 经筋病
疗效 滞后效应 即刻见效
安全 存在一定风险 风险系数较小

5. 筋针的影响力,相关荣誉,专利,证书等

①2015年6月 在香港成立“国际筋针学会 ”

②2015年6月 “筋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③2016年6月 《筋针疗法》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④2016年1月 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年度项目”,确定为 2016、2017、2018年度项目。分别在2016、2017、2018年,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三期“筋针疗法暨针灸技术创新培训班”。

⑤2016年9月 筋针研发人刘农虞教授,被中国针灸学会,选举为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会长)


⑥2017年8月 筋针疗法 入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科学出版社出版),供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康复、骨伤等专业使用。


⑦2017年9月 《筋针疗法》确定为 南京中医药大学任选课。已分别在2017-2018年度上、下学期与2018-2019年上学期开设,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⑧2015年3月、2017年8月聘任筋针研发人刘农虞教授为《中国针灸》杂志,第三届、第四届编委会委员。

⑨《筋针疗法》已在香港、北京、广东、浙江、江西、河南、山东、贵州、辽宁、湖南、江苏及海外(澳洲、加拿大)等地普及推广。


6. 筋针的介绍 包括基本信息,核心理论,中英文名称

筋针疗法:是在《内经》有关经筋理论研习的感悟中,经30多年的针灸临床工作实践逐步提炼而发现的一种独特的经典针法。
筋针疗法是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选取“以痛为输”之筋穴 ,浅刺皮下,激发卫气,无感得气,舒筋散津,从而速治经筋病的一种独特的经典针法,故称“筋针疗法” 。
筋针基本理论:筋脉系统假说、三病学说、辨位施治、筋(肌)急则痛、卫筋学说、得气新解、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痹思维模式等。
筋针基本知识:经筋、经筋分布特点、经筋病、经筋疗法、经筋针法、筋针疗法等
筋针基本技能:经筋六向评估、以痛、结、舒为腧等取穴法;筋针刺法(纵横刺法);无痛进针法、无感针法等。